APP下载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2016-12-01霍晓燕

考试周刊 2016年89期
关键词:总结经验省略号太阳

霍晓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现在的教不再是单单教给他们“渔”的问题,更要重视学生的主体角色,给予学生足够的表现机会,使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不疑则不进。大教育家孔子提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南宋大教育家、思想家朱熹曾说过: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此方是长进。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学校里,重要的不是学得多少知识和技能,而是学会一种会学习的能力,拥有自己学习的能力,不懂的敢于提出来,也就充当课堂的主人。只有这样“教”,才是为了“不教”。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共同创造的过程,教师不仅要解惑,更要激惑。我认为,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让他们敢问,乐于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在有趣的学习中才能满足求知欲,在趣中探知,在探知中得到快乐,在快乐中体现主动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兴趣,要和他们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给他们营造推心置腹交谈交流的气氛,学生才敢无拘无束地把自己对文章的各种感觉、怀疑带到课堂上。对于提出问题的学生,教师都应给予表扬。不管所提的问题是有思维价值的,还是幼稚可笑的,都应肯定学生动了脑,在思考,要维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平时向学生强化这样的观念:能提问的孩子是最棒的,是老师最喜欢的学生。

让学生质疑需要循序渐进。刚开始我们可以采取小组交流的形式,让一批程度好的学生带动那些不爱发言的学生,有了小组的热烈讨论,再加上老师及时地鼓励和赞扬,学生会跃跃欲试。对于质疑的学生,我们要给予表扬,让他们放下心理包袱,正确引导他们。另外,我们要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在学习上的依赖心理转变成竞争行动,只要大部分学生行动起来,有良好的质疑氛围,何愁学生不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呢?

学生在讨论时可以由易到难,讨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他们熟悉的话题,不一定限于课本。只有他们有话说了,才会乐于说。记得在讲三年级下册29课《古诗两首》时,学生就讨论得热火朝天,还提出不少问题:“老师,我在预习时提出了问题‘乞巧是什么意思,后来我自己解答了。乞巧就是民间的女孩向织女,也就是王母娘娘的小女儿乞求心智手巧呢!……”“老师,这篇课文里有两个‘宵‘霄,第一个是晚上的意思,第二个是天空的意思,它们一个‘宝盖儿头,一个是‘雨字头……”“我知道,这两首古诗里都分别包含着一个神话故事,老师,我给大家讲讲吧”“老师,《嫦娥》一首诗中是不是表达了作者像嫦娥一样孤独寂寞呀?……”就这样,原来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又难学的古诗就这样轻轻松松地搞定,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其高涨,与此同时,学生自发地进行了古诗背诵比赛。

二、抓住预习环节,让学生充分地预习、质疑、解疑,并标出不懂的地方。

如今,在学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强调预习的重要性,中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养成预习习惯,教师可以抓住这个时机,让学生在预习生字、生词、课文等的过程中画出不理解的地方,把有疑问的地方记下来。等到讲新课时,可以先听听其他学生的回答,如果再不明白,就大胆地提出来,在班内共同解决。比如在讲《太阳》一课时,学生就在课下充分地预习,自己质疑、解疑:太阳有什么特点?太阳与人们的关系怎样密切?学生提出问题,就认真地从课文中寻找答案,经过学生的阅读和思考,他们自己总结出太阳有大、热、远的特点。学生不费吹灰之力地把课文中讲到的太阳和人们的密切关系找出来,一篇科普文章就这样不讲而懂。有的学生在课下还搜集了许多有关太阳的知识,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不仅知道了课本中太阳的知识,还了解到了许多课外知识,连宇宙中的八大行星也被孩子们“挖掘”出来。这样我只在课堂上讲一讲本课的写作题材和常见的说明方法即可。那节课之后,学生热情高涨,还写了《我的文具盒》这篇作文,学生简直一气呵成,这样的教学效果真是太令我震惊。在语文学习中,学以致用,把质疑用到写作当中,同样效果显著。

三、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总结经验,教给学生新的质疑方法。

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已经掌握一定的质疑方法,也已开启质疑之门,在他们兴趣浓厚的情况下,教师要不断总结经验,教给学生新的、更适合的质疑方法。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众多问题中归纳出主要问题,把同类的问题合并,要求学生围绕中心,抓住重点,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在中高年级,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不同类型文章的特点,找出它们各自的质疑途径,以便学生在课内或课外学习时有章可循,从而增强学习效果。特别是在学生似懂非懂的地方更要质疑,要有探究精神,不能干什么事总是一知半解。

学生在生字生词学习中可以利用低年级学过的各种方法学习,遇到有疑问的地方,中高年级的学生基本上能自行解决。如有不能解决的,要引导学生充分地利用工具书,联系课文内容等方法,如果还是解决不了就要大胆地质疑出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提的问题给予解疑和总结学习方法。

在理解课文时可以抓住课题、关键词、句、段等质疑,甚至可以从标点符号中提出问题。我记得学生在学习《月球之谜》一课中,第七自然段只有一个省略号,一个字也没有。学生就从这个省略号质疑,最后明白,原来作者这样写是因为月球的谜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用一个省略号自成一个自然段,更增加了月球的神秘感。另外,省略号也使文章结尾具有开放性,提供我们交流月球知识的园地。学生从这个质疑中明白标点符号的应用和作用,加深印象。像这样的情况,他们以后会用到学习中。

为了避免学生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提问题,我们应帮助学生找到可以质疑的地方,引导他们针对一定的内容进行质疑,使学生的质疑确定在某一方面上,遵循一定的思维方向进行思考,让学生知道怎样问,问得既精又巧。这样可以使学生提出的问题紧紧围绕课文内容,具有一定的思考价值。教师把学生质疑的内容融入课文中,以他们之疑引导他们学习,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一节课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质疑后要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质疑水平。

学习之后教师要质疑,总结经验,怎样才能提高班内全体学生的质疑水平?班级是一个整体,我们尽量保证全班学生能像一个方阵一样朝前走。我们要知道个体差异问题,及时反馈学生学习的情况,查漏补缺,更要提高后进生的质疑能力,使班级内的学生不掉队。

学生敢问了,会问了,乐于问了,充当课堂的小主人。此时,教师仍要多思考,多总结,引导学生提出更有水平的问题。对于那些经常会提问题的学生,我们可以让他们充当“小老师”,讲一讲他们是怎样提出这些价值问题的。让学生展示质疑的思维过程,既能引导他们克服害怕心理,让其他学生学到质疑方法,又能让质疑的学生更好地理清思路。

学生质疑完了,要总结经验。哪些地方质疑得好,哪些问题质疑得最全面,哪些问题是学习的重点,哪些地方需要不断提高……不管怎样,要想办法让学生提高质疑水平。

总之,语文教学方法有千万种,这只是众多方法的一种。在这样的学习中,我们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让他们从中体会到了学习语文的乐趣和意义,只要不懈地努力,持之以恒,一步步向前,学生就会越来越棒,我们做起工作来会越来越轻松。

猜你喜欢

总结经验省略号太阳
省略号
省略号来了
省略号
韩长赋:总结经验把握规律 大力推进农村改革
太阳几点睡觉
提高认识 总结经验 强化责任 全面推动我省防沙治沙工作进程
自报家门的省略号
夏天的太阳
太阳花
寂静的太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