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让你睡得更香
2016-12-01高松
高松
毫无疑问,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硬件正在改变人们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手机上可以搜寻附近的共享单车、联网的智能电饭煲、会交流的家庭语音音箱以及跑步时佩戴的运动手环,你的生活或多或少受到了这些新事物的影响。
在提高睡眠质量这件事上,一直以来,戴上耳机听一段舒缓的音乐是个助眠的好办法。成立于北京的技术公司蜗牛睡眠正在尝试一种新方式—通过一款应用和一个智能枕头,把安眠的音乐带到用户耳边,并且记录下睡眠情况,改善人们的睡眠质量。
“蜗牛睡眠”应用让团队只用了一年多时间就获得了400万用户,平均每天新增用户约2万名,在苹果App Store健康健美免费应用排行榜保持在10名左右,还一度冲到榜首的位置。依靠这款应用,蜗牛睡眠积累了早期的种子用户,这让它在售卖智能枕头之前找到了一批早期购买者,避免了很多硬件创业团队遇到的困境:产品出来了,用户不知道在哪里。
创业之前,蜗牛睡眠的创始人高嵩曾在外企工作了十余年。两年前,他注意到了一款睡眠记录应用,“梦话录音机”,主要功能是录下用户的梦话让人取乐。让高嵩感兴趣的是,工具型应用很难拥有高比例的用户留存度,但“梦话录音机”的下载量超过600万,日活跃用户数在百万以上,并在英国、瑞典和挪威付费的应用排行榜上排名第一。
在高嵩看来,这款应用的爆红说明了用户对睡眠仍有基础需求,也许这个概念可以作为较为成熟的商业目标来规划。之后,团队做了一系列市场调研。他们从百万人的统计中看到,统计对象的普遍睡眠时间只有5.82个小时。那时,高嵩认为这会是一个充满需求的市场。
一开始,团队决定从智能枕头切入睡眠产品市场。大致的产品功能围绕帮助尽快入睡、记录睡眠情况、改善睡眠质量等几个方面展开,但智能硬件研发周期太长,团队决定先开发一款应用。智能枕头要实现的原理、算法和逻辑,都先用这款应用代替。
有了想法之后,难点在于产品呈现的形态。事实上,涉及到睡眠方面的问题极为复杂,联合创始人王雁尘曾在一家睡眠记录应用创业公司香橙任职,后来公司的倒闭让她认识到了在睡眠领域创业的艰难,“睡眠问题包括了生理、心理乃至情绪等方面,”王雁尘说,“仅从一个维度是没有办法完全解决的。”
没有医学背景的高嵩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第一版应用中,他们的产品设计思路是循序渐进,一个一个添加功能,然后直接与用户沟通,快速迭代。
最初,蜗牛睡眠产品形态只是睡眠记录的工具,同时提供助眠的舒缓音效。工程师利用手机搭载的传感器和麦克风,记录睡眠者呼吸、翻身、鼾声等数据。早期团队的技术员工不足,所有手机都只应用一种算法,只能达到76%的准确度。
2015年8月,蜗牛睡眠的iOS版本上线了。当时团队的市场推广经费有限,高嵩就带着产品到处参加创业比赛、路演,宣传这款应用。蜗牛睡眠的发展看上去颇具精益创业的特点。初期,应用的软件开发都选择了外包做初步验证,后端数据放在云上,以适应需要不断扩容的用户数据,应用中的10首助眠音乐也交给外包团队制作。曾做过航天和手机项目的蜗牛睡眠CTO竹东翔觉得这和传统企业做法很不同,“凡事先立项,此后就跟客户没什么交流了,所以有任何调整都是生死调整,任何改动都涉及很多钱。”
互联网式应用的迭代更新让粉丝可以在第一时间使用,第一时间反馈,用户提出的改善意见可在极短时间内得到评估,比如记录午睡的需求,团队认为可行后很快就在下一版上线。为了获得更多的用户,蜗牛睡眠也与喜马拉雅FM达成了合作,为后者的会员提供催眠曲付费下载。经过一年的软件迭代优化,当注册用户积累到400万后,团队再次尝试推出智能枕头。
对于这支18个人的硬件团队来说,量产涉及到的供应链问题远远超过了他们的预期。团队曾经在2015年年初就开始研发智能枕头,4个月之后,这款产品的原型开发了出来。当时,团队预计当年8月就能实现量产。但直到18个月之后,智能枕头才在今年的10月10日在京东众筹发布了硬件首发活动。
今年11月的时候,高嵩忙着到处张罗A轮融资,合伙人竹东翔仍然在和深圳的代工厂沟通电路板的调优。“涉及到量产就有很多问题产生了。昨天产线反映关不了机,现在电路板还在邮寄回来的路上。”竹东翔说。
智能枕头的特殊生产线需求,让蜗牛睡眠很难找到合适的供应商合作。枕头内部放置了骨传导耳机和控制器,可以通过蓝牙连接应用和云端的曲库,当蜗牛应用监测到用户进入深度睡眠状态后,音乐便会自动停 放。
高嵩认为这种设计免去了用户戴耳机的束缚。为了找到更合适的枕头材料,蜗牛睡眠试用了植物型填充物、记忆棉和乳胶等几十种不同的枕头材质,最后采用了PE胶粒填充物。“一款硬件产品至少有七八十种、四百多个零件,”竹东翔回忆道,“所有的电路、功能点都是我们自己搭建起来的。”比如芯片问题,蜗牛睡眠当时使用和小米手机一样的单片机芯片,但他们就无法得到大型供应商的供货保障和研发支持,竹东翔认为小创业公司遇到的困难和得到的帮助远不成比例。
今年10月,蜗牛睡眠的智能枕头在京东众筹上线后,50万元的众筹融资目标只用了一天就完成了。这是一件足以缓解高嵩焦虑的好事情,首发的当天团队就接到了1000份订单。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京东众筹的订单大都来自于尝鲜型的早期用户,这一数据很难证明智能枕头真的存在足够大的大众用户市场。在联合创始人王雁尘看来,睡眠产品最大的问题是究竟谁来为产品埋单,“真正的付费用户是晚睡拖延还是偶尔精神不好的人,还是有真正睡眠问题甚至精神衰弱的人?”王雁尘说,“前者缺乏足够的动力去使用,而对于后者而言,一款简单的应用或产品或许很难解决他们的问题。”
某种程度上来看,国内同类智能睡眠产品先行者的命运,给这支创业团队带来了更多的信心。RestOn的睡眠检测仪和匙悟科技12sleep的助免系列产品都是智能睡眠领域的创业公司,前者已经被罗莱家纺收购,成为其智能家居战略的一部分,后者则提供了从助眠灯到记忆枕的整套睡眠解决方案。
真正愿意埋单的消费者才是创业公司的试金石,高嵩也承认智能睡眠产品仍需要一段时间的打磨。此外,国内的助眠技术和评价体系大都照搬国外现成的体系,技术成熟度仍属早期。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蜗牛应用,他们可以通过大量睡眠数据修复和完善系统,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助眠功能。在高嵩的规划中,目前的产品主要是帮助用户识别睡眠情况,在积累足够的数据后,会为其提供个性化的睡眠指导,甚至作出对呼吸暂停的初期排 查。
“我们会应用声光电种种手段改善睡眠,枕头只是其中一种。”高嵩解释道。他已经和一家做智能灯泡的公司国立光电合作,提供符合睡眠曲线的光照,睡着后会自动关闭,早起模拟自然灯光把人唤醒,而这些都是与智能枕头联动的。当用户规模达到400万的时候,蜗牛应用拿到了一些广告收入,为一些客户做应用内的开屏广告。此外,蜗牛睡眠也计划尝试场景电商,包括在应用内售卖枕头、枕套、被子等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