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嚣仍在继续
2016-12-01
喧嚣仍在继续,但人们已经开始学着如何适应一种新的秩序。
美国历史上最具争议性的候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开始和奥巴马交接工作。他面对公众时的表情和话语都冷静下来,当然这也可能是因为“实现如此宏大的目标,一时有些回不过神来”。在接受美国CBS广播公司《60分钟》节目专访时,特朗普是这样说的。
特朗普的确需要用具体的言行来适应这个新的角色,或者说他需要改变公众对他的认知。大选结束后,一些反对特朗普当选的局部骚乱显示出美国社会的分裂状态。事实上,分裂早已存在,且近几年裂变的速度日趋加快,无非是通过什么样的事件将其呈现出来—美国大选无疑是揭示真相最强有力的那个。
作为特朗普坚定的反对者,美国主流媒体选择了一种令人有点意外的方式来适应尴尬的处境。大选结果出来后两天内,包括MSNBC和《纽约时报》等在内的支持希拉里的主流媒体纷纷开始反思此前言论。MSNBC认为应该反思媒体在此次大选中扮演的角色。《纽约时报》给订阅用户写了封道歉信,出版人Arthur Sulzberger申明说,今后对于胜选总统特朗普的报道将要“公平”“没有偏见”。对公众事件的报道是媒体从业者通过具体而微的日常工作和细小判断来实现的,偏见在其中不经意体现出来,最终参与到复杂的社会舆论中并形成难以预测的结果。这种反思对媒体来说恰逢其时,在分裂的现代社会中,媒体该如何扮演自己的角色,是个真切的挑战。
另一个关键的反思来自硅谷。我们驻硅谷的记者李蓉慧及时在新媒体上报道了这一情况。此前,硅谷似乎已经成为全球化的同义词,以及特朗普的反义词。面对最不想看到的结果,eBay、苹果、微软、Box、LinkedIn等公司的高层相继发表内部公开信,鼓励员工更积极地参与到改变未来中。微软则反思了硅谷和美国其他地区实际上存在一种脱节。西方媒体还在进一步思考Facebook们根据用户习惯推送偏好消息,是否会导致一种封闭世界观的形成,从而成为“看不见的手”影响社会事件的走向。
2016年,世界显示出他真实的模样:“社会”不再是个稳固的整体,而更多被视为一种松散而随意的“网络”矩阵。
人们对此并不感到意外,很多学者早已给出类似警示。英国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在他的《流动的时代—生活于充满不确定性的年代》中曾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群体获得选举权,‘中间选民会慢慢接近社会阶层中相对较为贫困的人群。到达某一点时,必然发生一个出人意料的重大转变。”
但有趣的是,对此,更多的人没有选择固执己见或用力驳斥现实,而是以迅速的反思来应对意外的处境。我认为主动的反思总好过被动接受现状。本期封面故事的主角乐视也是这样做的。在持续的质疑和喧嚣声中,乐视宣称完成了6亿美元融资,并展开该公司史上第二次重大人事调整和组织变革。未来仍不确定,但随反思而来的自我重新定位却可能成为有效的行动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