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电视剧以及海外华人的落寞
2016-12-01张月寒
张月寒
当我们的生活,被西方的天空染蓝,我希望可以涌现更多的,一种超越生存之外的思考。每一个第一代移民都是一个伟大的创造者,一个真正能够突破国界、身体力行的人。
之前在采访《神盾局特工》主演、华裔女星温明娜时,我们就探讨过,如今的美剧中,以东方面孔为主角的电视剧还是太过稀少。在西方电视剧领域,似乎还是那种白人一统天下的观感,直到近年来,才有《嘻哈帝国》《逍遥法外》等以有色人种为主角的电视剧。而尽管美国是一个亚裔移民特别是华裔移民如此之多的国家,但以亚裔为主角、讲述亚裔移民故事的电视剧似乎还不是那么多见。
这一现象终于以2015年的美剧《初来乍到》(Fresh Off the Boat)得到了某些扭转。当然更早前还有1994年以亚裔宇航员玛格丽特·周(Margaret Cho)的人生故事改编的《全美女孩》(All-American Girl),但那时网络还没有那么发达,所以大部分中国观众仍不熟知。值得一提的是,这两部电视剧都是在美国ABC电视台播出。
《初来乍到》改编自华裔美国厨师黄颐铭(Eddie Huang)的同名回忆录,描述20世纪90年代一个来自台湾地区的家庭,从已经生活惯了的华盛顿唐人街移居至没有任何华裔家庭的奥兰多的经历。目前已经成功更新到第三季。剧集紧凑搞笑,叙述了一个紧密团结的华裔家庭,共同打造一种属于自己的“美国梦”,同时又竭力保持自己的民族文化特性。该剧用一种非常“美式”的喜剧形式,探讨了一些华裔移民在美国遇到的问题。它的喜剧效果出众,但整体基调似乎还是有一种过于明显的“美国梦”式上扬。原著作者黄颐铭撰文《缺少文化和个体个性》(Lack of Cultural and Individual Specificity),深度批判了这部电视剧歪曲展示一种亚裔形象,他“极其痛恨这一点”,并直言这部电视剧是一部美式编造的“谎言”。
同样是华裔回忆录,今年1月澳大利亚SBS电视台推出的一部《罗家》(The Family Law),则似乎更真实一些。主创本杰明·罗(Benjamin Law)的父母20世纪70年代从香港移民至澳大利亚,他作为出生在澳大利亚楠伯(Nambour)的第二代移民,以自己的华裔移民家庭为蓝本,2010年出版了一部回忆录《罗家》,成为畅销书,然后被SBS拍成了电视剧。
如果说美剧《初来乍到》提出的解决方案是融入、接受,用西方人“刻板印象”中的亚裔特质于美国社会取得成功并和当地人打成一片,那么澳剧《罗家》则更现实复杂地揭露了许多华裔移民面临的真实问题,且它的基调并不是那么刻意上扬。《罗家》“构造剧本”的痕迹,没有《初来乍到》那么重。当然,与之相应的代价就是剧情可能一开始没有那么吸引人。但可以这样公允地评价,《初来乍到》是一部较为成功的美剧,而《罗家》则更像一本回忆录。
如今,移民是一种全球现象。联合国将在常住国以外滞留至少一年的人定义为国际移民。根据这一定义,2005年联合国估计世界上至少有2亿国际移民,现在全球每35个人中就有一个是国际移民。而移民,毋庸置疑是一个相当艰苦的过程。将个体从一个生存20年、30年甚至40年的旧文化环境中连根拔起,去到一个全新的,人种、肤色、历史、文化、习俗都不同的新环境,用非母语的语言一步步生存、崛起,还要处理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这一点,已不仅仅是“辛苦”两个字可以概括。
在澳剧《罗家》中,人物设置是一对华裔父母和5个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且每个孩子又有着各自不同的成长问题。东方价值观浓厚的父母和从小在西方长大的孩子们在一个屋檐下的那种碰撞,东西方文化的冲突、父母和子女间的隔代矛盾……这使得罗家孩子们的青春期,似乎比白人青少年多了一重艰难;而华裔父母特别是母亲珍妮在面对孩子日渐长大时的那种落寞,又有一种东西方杂糅的困惑。
该剧主创、出生于1982年的本杰明·罗,是一名澳大利亚记者和作家。在做记者以及电视节目嘉宾的生涯中,他“对于失衡家庭的兴趣”,是一件众所周知的事。而纵观《罗家》这一剧,几乎每一集我们都可以看到各个“失衡”的场景、抓狂的人物。
澳剧《罗家》剧照
作为典型的东方“自我牺牲型”父母,父亲丹尼、母亲珍妮,都为这个家以及孩子们贡献了自己的人生。和很多华裔移民一样,丹尼选择在当地开一间中餐馆,供养一家七口的生活。他每周工作7天,每天超负荷工作,已经很久没有走出厨房。而母亲珍妮,辛苦抚养5个孩子,没有任何保姆帮助,也牺牲掉了自己全部的生活。在剧中有一集,当她终于得到一天的休息,坐在美发店的镜子前,发型师问她,你有多久没有保养自己的头发了,她说,上一次保养头发已经是10年前了。
种种这些细节,使得《罗家》虽然也是喜剧,但很多地方比《初来乍到》现实、深刻得多。
然而,比较悲哀的一点是,这样两个都为家庭付出、牺牲了自己大半辈子的人,彼此之间却越来越“疏远”。这一点,在第一集丹尼因为迟到间接搞砸了儿子本的才艺秀表演而达到一次大爆发。回家后,珍妮责怪丹尼在儿子的表演上迟到——这一点是很“西方”的——丹尼说自己一周7天在餐馆工作还不是为了这个家。终于,这场吵架导致两人分居。
本剧的第一集,是主角(也是作者原型)过14岁生日。丹尼和珍妮之间,已经开始出现一种掩藏不住的矛盾。丹尼搬出去后,未过多久,家里的老二、沉默寡言的高中生安德鲁,在和母亲的相处中觉得越来越窒息,双方越来越无法沟通,于是搬到了父亲那里去住。这引起了珍妮的第一次崩溃,之后又因为这条线索,引出了接下来各种花样百出、让人稍嫌眼花缭乱的剧情……
移民这种在目的国所遭遇的融合过程的困难,是有着其根深蒂固原因的。移民史学家罗宾·科恩认为,历史上几次重大移民的迁徙,诸如18、19世纪的奴隶迁徙,直至今天,它对奴隶的后裔尤其是非裔美国人仍有重要影响。而奴隶制瓦解后,大批从中国、印度以及日本涌入的契约劳工,在当地生存生根,而他们的后代所遇到的种种问题,部分也是由于这段历史所造就。
澳大利亚作为一个移民国家,虽然也是各种族杂处,但通过剧中可以看出,大女儿和白人男朋友都已经谈婚论嫁了,他还是不敢告诉自己的父母他将娶一个亚洲姑娘;而当珍妮和丹尼第一次听说女儿找了一个白人男朋友时,也几乎气得昏过去。本剧主创罗今年34岁,因此剧中所描述的这些,可以说是崭新、一手、正在发生的现象。
科泽(Khalid Kosher)的《国际移民》这本书认为移民与国家发展、贫困、人权等全球性的重要问题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移民者,往往是一个国家中最具创业才能、最有活力的社会成员。可是,他们在与目的国的融合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种种困难。
在一次接受澳大利亚媒体的采访中,本杰明·罗说,自己父母当初移民的原因,除了一种时代背景,还有一点就是他们当时在香港,也一直没有找到某种“归属感”。或是说,他们自己也感觉,自己比当时周围的人,思想观念更“开放”一些。《国际移民》这本书认为,通讯领域的革命使潜在移民更加清楚地看到了各种不均衡的状况,同时也看到了机遇。
纵观全剧,我们可以看出本杰明·罗对妈妈的爱和深刻理解。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本杰明·罗的妈妈珍妮也是异常开放地接受了自己儿子是同性恋这一事实。《罗家》中,母亲珍妮可以说是着墨最多、性格最鲜明的一个角色,她的性格既暴躁、温暖,又天真、孩子气。而剧中本杰明·罗的原型本也一直扮演“妈妈的小棉袄”角色,在她几次重要的情绪崩溃时,都守在她身边,并竭尽自己所能提供各种解决方案——为哥哥办生日会、邀请母亲的旧时好友来家做客等等。
事实上,《罗家》塑造的这一母亲形象,对于很多华裔移民是异常熟悉的,只是,这一形象鲜少出现在电视剧中。之前英国一部讲述华人移民以及老龄化的电影《轻轻摇晃》,郑佩佩在其间也塑造了一个类似的华人母亲形象。在这一点上,这两部作品深处所展示出的海外华人的那种极难描述的落寞,是极贴合般的神似。
很多时候,国人会以为华裔已经过了《北京人在纽约》的时代,现在中国人在海外,已经没有那么残酷。是的,或许“残酷”稍嫌浓重,但那丝丝渗入骨髓又不时钻出的“挥一挥衣袖带不走一片云彩”,还是异常分明。
《罗家》的版权卖给了Matchbox Pictures公司。这家公司是澳大利亚一家标志多元文化声音的公司,该公司负责人托尼·阿瑞斯(Tony Ayres)本身也是亚裔。
《罗家》用轻松戏谑的笔触描绘了一种看似沉重和不简单的现象。华人移民的种种问题,在这部电视剧中得到了部分展现。至今,第一季已经更新结束。我们发现在这部电视剧中,虽然对“华人的落寞”没有提出任何解决方案,可是它为“探讨”开了一个口子。这样一部电视剧的出现,无论观众的个人喜好究竟如何,作为少数以亚裔为全部主演、讲述亚裔移民的故事,还是非常值得鼓励。
当我们的生活被西方的天空染蓝,希望亚裔可以涌现更多、超越生存之外的思考。每一个第一代移民都是一个伟大的创造者,是一个真正能够突破国界、身体力行的人。而作为没有选择的第二、第三代移民,除了不应过早嫌弃自己的中餐馆、洗衣房、鱼和薯条店背景的家族历史,除了变得“比白人更白人”,或许真正的态度,是应该不卑不亢地面对自己的文化或肤色。因为它是美、有内涵,并且值得骄傲的。
美剧《初来乍到》改编自华裔美国厨师黄颐铭(上)的同名回忆录
如今,亚裔族群在西方的声音似乎越来越大。《罗家》借助SBS的平台,在全世界范围得到了一种更广泛的传播。今年1月,在SBS将《罗家》第一集在“脸书”上发布以后,仅一周就获得了超过100万的浏览量。英国《卫报》一个华裔专栏作者写道,小时候我在电视上看到面孔跟我相似的人,由于非常少,所以一旦出现,我就会立即记住他(她)的名字……
我们在《情妇》《破产姐妹》《欢乐合唱团》《少狼》《实习医生格蕾》《自拍》(又名《窈窕淑女》)等电视剧中虽也见到些许亚裔面孔,但以其作为主角专门讲述亚裔群体故事的,似乎还是《初来乍到》开了先河。然而,这些前人角色的铺垫作用,当然也不可忽视。
《自拍》中的男主角亨利其实已经是一个非常出彩的角色。扮演他的演员约翰·周(John Cho)早先在美国青春电影《美国派》中扮演一个极少戏份的配角,但其独特的幽默风格仍然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这一风格也一直延续到《自拍》中,诙谐、自信、有智慧、工作狂,他塑造了一个不那么迎合西方口味的东方角色。遗憾的是,《自拍》尽管在中国很受欢迎,但在播出了一季后就被砍掉了,没有推出第二季。
《天蝎》中的“快乐”〔佳德恩·王(Jadyn Wong)扮演〕也是近来一个让人难忘的亚裔角色。她在剧中智商超高,有一种坏坏自信的感觉,但还是包含着西方社会一种长期的“刻板印象”,亚裔都够“狠”,能打。然后当然不能忘提女神Maggie Q(李美琪),她的《跟踪者》(Stalker)、《尼基塔》已是毋庸赘言了,而Maggie Q本人也是女性亚裔华人群体中一个长期的榜样型人物。《识骨寻踪》里的安吉拉是有中国血统的混血儿,相似的还有《神盾局特工》里的汪可盈。《超感警探》里的“周警官”也被塑造成一个表面铁血冷酷但内心温暖柔情的亚裔警察形象。我认为这是非常成功的塑造,因为这个角色本身没有任何“熊猫”“米”“面条”之类的东方元素的迎合,他是脱离肤色之外的一种不卑不亢又充满魅力的亚裔形象。当然,最让美国人难忘的应该还是《星球大战》中的Sulu(乔治·竹井)。
但是,到什么时候,亚裔角色能够不仅仅是一个配角或点睛之笔,而出现像《嘻哈帝国》《逍遥法外》那样让人印象深刻并成为经典的角色?什么时候,亚裔明星也能够获得艾美奖最佳男主角/女主角这样极重要的奖项从而创造历史呢?
20世纪20年代,老舍在伦敦写下《二马》。那种海外华人的落寞,于他那个年代,刻画得格外深刻。如今, 80多年过去了,一切似乎还是没有产生一种非常显著的变化。但令人感到希望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华裔,在西方社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并通过他们的专长领域,让人们直视、探讨这一问题。那么,下一步,离真正的“平等”,应该就不远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