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种子通过等离子体处理后苗期相关性状差异性研究

2016-12-01吕德安

中国种业 2016年11期
关键词:电流强度黄华苗期

王 菁 吕德安

(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武汉430206)

水稻种子通过等离子体处理后苗期相关性状差异性研究

王 菁 吕德安

(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武汉430206)

同一作物不同品种用等离子体处理后的效果有区别,本试验选取目前长江中下游稻区推广面积相对较大具有不同特征特性的3个常规中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用处理水稻种子所使用的通用电流强度进行处理,进行苗期相关性状观察记载。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品种在苗期有不同的表现差异,其中,粤晶丝苗种子用1.5A的电流强度的等离子体处理后,与对照相比,其相关性状表现出比较一致的显著性差异,通过2013年、2014年连续2年的试验观察、记载、分析,有比较一致的表现趋势。

水稻种子;等离子体;苗期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1]受航天育种的启示,仿照太空部分等离子体宇宙环境,用高压电弧等离子体和交变电磁场装置,将超短紫外光源和具有空间交变梯度的电场和交变磁场集合一体;种子及相关物质同时处于变速运动状态,在机器内部形成等离子体环境,种子接受光辐照及电磁场的激励作用;等离子体发出强紫外光的能量击开空气中的氧分子,重新组成臭氧,杀死种子表皮的细菌,激发种子的活力。不同农作物种子用等离子体[2]处理所要求的电流强度是不同的,本试验的目的是针对等离子体技术的特点,探索不同水稻品种的种子用不同电流强度的等离子体处理后,苗期相关性状的变化趋势。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及供试材料 试验于2013-2014年在鄂州路口基地进行,选择有当地水稻土壤代表性、肥力水平中等偏上、排灌方便、形状规正、大小合适、肥力均匀的田块。试验地四周没有树带和高大建筑物。3份试验材料分别为:优质早熟常规稻品种粤晶丝苗[3];优质、矮秆常规稻品种黄华占[4];高产、长生育期、综合抗性好的常规中稻品种绿稻Q7[5]。

1.2 试验设计 取试验材料各20g,分别采用1.0A和1.5A的电流强度进行处理,同时预留各自的对照(未处理)样品各20g。对已经选择好的田块进行平整,开厢沟,做好播种前的准备。为了不影响处理的效果,材料处理之后在5~12d内进行播种,播种的方法是将每份材料均匀撒在相应的小区内。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在40d秧龄时,调查单位面积成苗数,并在每个小区秧床上选择出苗均匀处采用5点取样法切取秧块(10cm×10cm)5块,剔除小苗(苗高在平均苗高1/2以下者),洗去根部土壤,晾干,挂好编号,做好计数、测量前的准备。

对每个编号的秧苗首先计算苗数,再对每株秧苗依次进行株高、根长、叶片数、分蘖数的测量和计数,然后剪去根系,分别称量每个取样点的秧苗的植株鲜重和根鲜重。对每个取样点秧苗的植株和根系分别对应编号,保留备用。

将植株部分和根系部分放置于60℃的恒温干燥箱内烘48h,然后分别放置在干燥器中自然冷却至室温,对每份样品的植株部分和根系部分进行称量,即为株干重和根干重。

1.4 数据分析 株高、根长、株鲜重、叶片数、分蘖数均采用求和平均法。对上述测量的性状分别求和,再除以各自对应点的苗数即为相应性状的测量值。采用Excel 2003进行数据的录入与计算;运用SPSS数据处理系统进行统计分析,数据间的多重比较采用LSD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粤晶丝苗苗期相关性状的差异分析 用1.0A电流强度的等离子体处理后,只有株干重与对照有极显著差异,其他方面均表现出差异不显著。用1.5A电流强度的等离子体处理后,株高、叶片数与对照有显著差异,株鲜重、株干重、根鲜重、根干重、分蘖数与对照有极显著差异,只有根长表现出差异不显著。

表1 粤晶丝苗苗期相关性状差异性比较

2.2 黄华占苗期相关性状的差异分析 黄华占种子用1.0A电流强度和1.5A电流强度的等离子体处理后,所考察的8个性状与对照表现出的差异性一致,均为株干重与对照有极显著差异,其他性状均表现出差异不显著。

表2 黄华占苗期相关性状差异性比较

2.3 绿稻Q7苗期相关性状的差异分析 绿稻Q7种子用1.0A电流强度的等离子体处理后,株鲜重与对照有显著差异,株高、植株干重与对照有极显著差异,其他性状差异不显著。用1.5A电流强度处理后株高、根长、植株干重、根干重与对照有极显著差异,其他性状表现出差异不显著。

3 讨论

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不同水稻品种的种子用2种电流强度的等离子体处理后苗期相关性状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粤晶丝苗用1.5A电流强度处理后,在所考察的项目中,基本上有比较一致性的表现好的趋势,而用1.0A电流强度处理后,所考察到的项目都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类似于这类品种的种子可以选择用1.5A电流强度的等离子体进行处理。黄华占无论是用1.5A还是1.0A电流强度的等离子体处理后,几乎所有的表现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说明类似于这类品种的种子,不适合用1.5A和1.0A电流强度的等离子体进行处理,需要探索其他更合适的电流强度或是不适合用等离子体技术进行处理。绿稻Q7用2种强度的等离子体处理后,在某些性状有显著性差异,有的性状又体现出差异不显著,并且在显著性的差异中也不一定是往性状好的方面的改进,说明类似于这类品种的种子可以通过用等离子体进行处理,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某些方面的问题。

试验表明,等离子体的作用不是万能的,对同一作物不同品种类型所产生的作用是有区别的。农业科研和推广部门对等离子体处理各种作物种子提供的参考电流强度,这些数据是对多品种处理后有效性的综合。由于作物品种繁多,各地区条件有别,在使用等离子体技术前应做好试验,根据具体品种的特性选用合适的电流强度以便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1] 周海波.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研究.农业技术与装备,2014(10):8-9

[2] 何秀英.特优质抗病水稻新品种粤晶丝苗的选育.广东农业科学,2007(8):7-8

[3]张波.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及其在作物种子中的应用.江苏农业科学,2013,41(9):58-60

[4]罗必灿.一级优质稻黄华占机播秧高产栽培技术.中国种业,2011(11):65-66

[5]付云海.优质稻新品种绿稻Q7特征特性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现代农业科技,2015(3):39

2016-08-11)

猜你喜欢

电流强度黄华苗期
大葱苗期耐低磷品种的筛选
巧用“微科技”元素促进“品质化”教学
蔬菜苗期发生猝倒病怎么办
茄子苗期怎样蹲苗,需要注意什么?
关于“恒定电流”学习中三个常见问题的剖析
玉米苗期注重管 丰收高产有基础
利用正交试验探究原电池课堂演示实验的最佳方案
北京地区的地闪分布及回击峰值电流强度特征
有关电池荷电状态的研究
告诉你一个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