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断城活化”理念下的城市历史地段系统修复设计
——以恩施市六角亭南门历史街区为例

2016-12-01牟伦超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29期
关键词:恩施历史空间

牟伦超

(湖北民族学院,湖北恩施 445000)



“断城活化”理念下的城市历史地段系统修复设计
——以恩施市六角亭南门历史街区为例

牟伦超

(湖北民族学院,湖北恩施 445000)

以恩施市六角亭南门历史街区更新规划设计为例,重点研究在当今城市建设中如何处理历史建筑、历史遗迹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尤其在恩施这类欠发达地区,历史建筑与遗迹能保留至今的已寥寥无几,并与当前城市建设矛盾重重,如何处理好这些历史地段与城市更新的问题是当今这类地区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首要问题。提出“断城活化”概念,从城市系统修复的角度来探讨类似区域城市更新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历史地段;更新;设计

恩施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西面和北面邻接重庆市,东临宜昌市,南邻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东北接神农架林区。恩施古城始建于南宋时期,古城建设主要经历了宋、明、清三代,一直以来都是整个土家族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是土家族的民族首脑与中央王朝联系的中间站。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恩施古城经历了数次自然灾害和战火洗礼,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武汉沦陷后,恩施作为湖北省政府和第六战区指挥部长官司令部所在地,多次遭受日军飞机的狂轰滥炸。时至今日,古城的街道肌理隐约可见,南门城楼保存较为完备,但腐化严重,朝不保夕。笔者所研究的恩施市六角亭南门历史街区就是以南门城楼为核心的区域,该区域周边四处是乱搭乱建的违章建筑,道路破败、房屋拥挤,形同历史的“断城”,与恩施整体城市形象严重不符。笔者试图通过城市系统修复的理念,在保留地区历史特色的基础上,通过功能更新、活力植入等方法,让古城活力再现,实现“断城活化”。

1 古城概况

恩施古城位于清江河畔,依山傍水。古城自建立之初就巧妙地应用了特殊的地形地貌条件。整座古城依山形、就地势,最大限度地应用原有地形地貌特征,形成了一种历史上极为少见的城墙建筑体。这种做法不仅可以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投入,还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古城的防御功能。该处地形是西南高、东北低,西南的高处处于山顶,东北的低处则临清江边,垂直高差约50 m。高岩下为清江,而从南往西北,主要是依山挖成陡坎状,坎外为陡坡地,高出小溪沟有约40 m。陡坎即为城墙壁,墙体的上方建筑房屋。这种特点传承至今,如今留下来的宋筑土城和明清时期所垒筑的石城均保留了最早的城池外形的风格特点。

该区地理位置上远离中央王朝的统治中心,但是中央王朝的兴盛和衰败无不映射在恩施这座偏远古城的历史命运之上。从元兵擒宋统制薛忠,到土司阿具什用举兵攻施州,建立“施南万户府”“屯田万户府”等地方机构;从安福蛮夏得忠结诸蛮攻施州,到农民起义军夔东十三家数次进驻施州城;从李过在施州卫城屠城,在城南大战施州卫土司兵丁,到刘尊五炮轰恩施城、汤子漠围城、国汝州围城、甘占元围城、日机轰炸恩施城等[1],恩施古城历经了无数次的战火洗礼,历史建筑和遗迹保留至今的已寥寥无几。

随着建国后恩施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在南门周边区域建起了工业大厂房和监狱各1座。时至今日,工业厂房和监狱早已人去楼空,只剩下若大体量的建筑与古老的南门默默相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建设高潮的来临,恩施市也掀起了城市化建设的高潮,然而以南门为中心的六角亭南门历史街区似乎被历史所遗忘,正在一步步地走向贫民窟的边缘。昔日繁华的城门景象早已远去,机器的轰鸣声也不再响起,只剩下拥挤不堪的民房。

2 基地分析

2.1 基地背景分析 规划地块位于恩施市六角亭老城区,由城市主干道解放路与清江、鳌脊山围合而成。该区域南临清江,与五峰山连珠塔隔江相望。规划地块总用地面积为5.38 hm2,现大部分为建成区和沿江坡地。规划地块内地形复杂,起伏较大(图1)。

图1 基地现状Fig.1 Current status of the base

该区域是恩施古城南城门的核心区域,是古代最繁荣的商业中心。由于交通方式的改变、城市道路的分隔以及城市工业的衰败,如今只有一片贫瘠落后的景象。

周围业态分布单一,极度缺乏公共服务设施,还缺少绿地景观和滨江绿带,停车设施严重不足,环境质量较差,历史风貌几近消失,重要文物保护现状堪忧,沿江建筑立面景观较差。人流车流较为复杂,若规划不好,将影响历史遗产保护,破坏城市文脉。

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恩施旅游业的发展,该地块的吸引力逐渐增大,片区保护和更新的提出使地块发展潜力巨大。

2.2 基地特征分析

2.2.1 物质断层。基地内既保留有农耕时代传统城市的历史风貌,又有工业化时期遗留的厂房建筑,形成截然不同的城市景观和拼贴式的城市肌理。

2.2.2 文化断层。恩施地区是土家文化的诞生地之一,同时又是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融汇之地,文化遗存丰富,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文化面临巨大冲击。①民俗文化。基地内的鲁班庙原本是举办传统庙会的场所,由于地处少数民族地区,这里也经常举办各种民族特色文化活动,如土家女儿会。②传统戏剧文化。土家民族自古以来就能歌善舞,汉民族的戏曲文化与土家族文化在这里交融,产生了十几种地方戏曲,南剧、灯戏、傩戏就是其中的代表。③传统手工艺文化。恩施民间有各类传统手艺人、民间工艺师,但在现代商品经济文化大潮的冲击中逐渐消失殆尽。2.2.3 生活断层。恩施古城街巷纵横,有着良好的市井生活形态。随着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这种景象消失殆尽。

2.2.4 生态断层。古城是典型的山地城镇格局,自古以来与自然山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这种关系正在被打破。

3 概念诠释

“层”的概念诠释:不同的物质层、文化层、生活层和生态层共同构成了城市这个完整的系统。这个系统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或者“层”的缺失都会对城市产生巨大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会反映在城市的空间形态之上,更会反映在市井生活中。

“断城”指场地空间和地域结构的断裂状态。“断层”喻指场地文化,生活和生态等各个层面的一种断裂状态。“活化”:不是表面的修缮房屋、恢复旧貌、再造假古董,更重要的是在于恢复文化、生活,让后人一直传承城市所代表的文化遗存和精神价值。“活化”是希望对旧的城市遗产进行功能修复和文脉延续。希望能在设计中突出以下几点:①设计的核心是保护城市文化的多样性和传统生活方式、人际关系;②对城市肌理进行修复,延续城市文脉;③适当地将传统空间格局及建筑语言向现代转化;④对于城市系统的保护最终通过物质空间来体现[2]。

4 修复、更新模式探讨

仅仅对物质空间的修复是一种片面的城市保护方式,物质空间的衰败和城市肌理的断裂的更深层次原因在于生活和文化的衰败。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更重要的是对城市系统的整体修复。针对基地各个层面进行综合修复和更新,具体从物质层、文化层、生活层和生态层入手进行更新修复。

(1)物质修复。城市系统的各个层面必然依托物质空间来体现,物质空间保护的核心就是保留城市的肌理和空间形态,同时适当地将传统空间格局及其建筑语言向现代语言转化。

(2)文化修复。城市系统保护的核心是城市核心文化的保护,城市文化的保护重在城市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3)生活修复。城市生活层面的保护就是要保护城市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修复传统的人际关系。

(4)生态修复。古人在城镇选址之初就十分看重周边环境,时至今日,周边的良好山水格局还依稀可见。由于大尺度的城市开发给这种山水格局带来了一定的破坏,应通过生态层面的修复来改善人与自然、城镇与自然的关系。

规划设计中严格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建设人文型、生态型历史文化街区为规划目标,在空间形态上表现为以传统空间和由传统语言转化而来的现代空间为主,内涵丰富。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街区文脉与市民生活的融合。

5 更新设计

5.1 项目定位 为适应整个恩施州建设的总基调和总布局,适应旅游发展及文化遗产保护的需要,规划地块建设体现传统文化、自然、人的和谐相处,充分展现和发扬本地文化,将衰败历史地段转化成恩施新的城市名片和国内城市文化遗产转化利用的新标杆。

充分考虑基地历史文化特质,结合上位规划,拟将该地块规划建设成为集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于一体的综合性地方中心地区。

5.2 功能构思 针对该片区特有的历史发展脉络和现有历史遗存,按照相关更新设计理念,将该片区分为以下三大功能区域(图2)。

图2 功能分区Fig.2 Function division

5.2.1 城门核心区。该区域以南门为核心,主要进行街区肌理物质层面和社区生活修复。保留传统建筑和街区的空间尺度,重点对原有建筑进行整治与修复,对区内的空间环境进行改造,营造传统街区邻里空间场所,改善社区生活环境。重点营造公共节点空间,聚集人气,通过组织传统的街巷空间,引导地区居民开展相关的传统文化生活,增强片区活力。

5.2.2 工业建筑遗存区。该区域以近代大尺度工业建筑为主,规划以保留和改建为主进行有效改造设计,在不改变建筑空间尺度的基础上,从内部置换建筑功能。将大尺度的工业建筑遗存改建为传统手工艺传习所、文化创意工作室、民俗博物馆、传统戏剧传习展演中心等公共服务场所。这样既保留了传统的街巷空间格局,同时也增强了该片区的人流汇聚功能。

5.2.3 沿江景观带。该区域主要为临江地段,是生态修复的重点地段,重点进行地区生态修复。在生态修复过程中,首先注重原有地形脉络的梳理,其次结合现代城镇生活的实际需求,将该片区建设成为沿江生态文化运动公园。

5.3 形态构思 通过清理分析场地发现,历史建筑与现代工业建筑之间缺乏联系,空间肌理非常零碎,建筑尺度差异巨大。为此,根据空间现有的肌理,在规划设计中对场地添加了2种体块,一种是边界体块,对空间形成围合;另一种是中心体块,填补空白并对断裂的城市肌理进行修复。添加体块后,场地形成良好的空间围合感,同时也整合了断裂的城市肌理(图3)。

图3 空间肌理构成Fig.3 Composition of spatial tissue

6 总体布局

6.1 规划结构 方案设计从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出发,本着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基本规划结构为“一带、一心、三区”。

6.1.1 一带——沿江生态景观带。结合滨水区这一规划背景,为了更好地使大自然的景色进入城市,同时也为了达到自然生态、生活休闲、城市生态修复的和谐统一,规划清理出一条贯穿整个基地的沿江生态景观带,提升了片区的环境质量,同时也对城市生态进行修复。

6.1.2 一心——由鲁班庙广场及周边景观带形成连接片区内外和3个区域的重要节点。考虑到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人流量大的特点,需要有大量的开敞空间,不仅能开阔视野,而且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6.1.3 三区——由历史风貌保护区和手工艺传承展示区、演艺展览区组成(图4)。

图4 功能分析 Fig.4 Functional analysis

6.2 平面布局 规划平面布局紧紧围绕“断城”的“活化”来作文章,将看似凌乱无序的街道肌理通过适当的保留改造、环境整治使其有机联系,重现昔日城门的繁华景象。

规划区南侧以城门为核心,在城门周边梳理原有街巷空间脉络,保留部分传统民居。东侧再造原有工业建筑,将其功能置换建设成为民俗博物馆和传统戏剧传习展演中心,将传统文化元素注入现代工业建筑,融入现代化城市生活。在规划区北侧设计入口广场、停车场、游客接待中心等配套服务设施,同时改造原有建筑为传统手工艺传习所和文化创意工作室。在传统民居与工业建筑之间设计一栋过渡建筑,将历时和现代有序连接起来,同时在用地的最东侧,结合临江风貌建设生态文化运动公园。

总体来说,在修缮场地历史建筑的同时增强社区活力,通过空间功能置换加入文化保育功能和修复城市生态系统。整个空间布局顺应地形,沿街布局较为规整,内部则活泼自然,形成开放式的总体布局,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增强街区活力(图5)。

图5 总平面Fig.5 General layout

6.3 交通规划 规划区采用人车分离的方式组织交通,规划车行系统和步行系统,采用集中停车与道路周边停车相结合的方式。车行系统采用环状加分支的方式,顺应地形,道路分级明确,场地内主要道路宽10.0 m,次要道路宽6.0 m,分支小路宽2.5 m。主要出入口位于解放路。

人行系统主要沿景观轴线布置。沿江生态景观带全部采用人行方式,主要出入口处设置集散广场。步行系统紧密结合自然景观元素,构筑立体化景观休闲步道。历史街区和景观带区是人流集中的地方,通过不同广场、休息平台的设置,很好地控制了人流。步行系统与车行系统相对独立,基本实现人车分流(图6)。

图6 道路交通分析Fig.6 Analysis of traffic roads

7 建筑及景观设计

7.1 建筑设计 以建筑的功能要求为第一要素,遵循人-建筑-环境互相统一协调的整体设计观念,建立充分尊重历史环境和重视生态环境平衡的生态设计观念。旧厂区内建筑功能比较单一,但人流量大,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人行流线,设计出合理的空间结构。公共建筑应特别注意疏散通道的设置。传统风貌保护区以居住建筑为主,居住建筑则应该从生理与心理、物质与精神两方面来全面满足人的家庭生活需求。同时,适当进行城市工程系统设施的更新改造。

图7 建筑意向解析Fig.7 Analysis of intentions in architecture

考虑到规划地块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规划项目定位,新建建筑设计采用传统风格的建筑形式,周边布置相对独立,形成区域内的围合感和亲切的尺度。建筑主要为3~4层,内部也采用建筑围合,主要是文化类公共建筑(图7)。

建筑设计概念来源于城墙的意象和场地不规则的形态,这是由于曲折的形态能对断裂城市肌理进行修补,产生较强空间凝聚力,形成新的空间引力中心。

改建建筑主要为旧厂房,建筑体量较大且建筑结构坚固,改建后的功能主要为展览及观演。

7.2 景观设计 本着“展示文化、顺应自然、发展特色、整体设计、长期完善”的规划设计理念,满足人对环境的基本要求,即适宜生存、体验美感。满足人对环境的心理需求,关心不同人群,体现人性化的设计。

规划基地位于历史城区和城市中心地区,山水资源丰富,历史文化遗存较多,肩负着延续城市文明的脉络、地域文化特征、场地记忆的使命。结合自然环境条件,拟将规划区域内的景观打造成沿江文化生态景观带。

7.2.1 广场景观。考虑到入口广场和中心广场的功能,多采用硬质铺砖。沿街商业配以小水池和树阵景观以及休息的场所,场地中心主要是由建筑围合成的空间,其中有一条将整个场地串联起来的景观视线带,使整个场地变得空间多变,视角多元。在广场周围种植有景观树树阵,设置一定量的景观小品,引导人们在一个轻松自然的环境下享受购物的乐趣。由于观景全部采用步行交通,环境质量较好,污染小。

7.2.2 绿地景观。东侧沿江绿带属于城市公共绿地,辐射影响范围大,不仅影响规划范围,而且对整个城市的景观界面也意义重大。

城市环境是城市功能的需要及体现,清江河两岸景观设计从城市整体环境分析入手,根据空间序列、环境氛围、情景交融原则,从城市景观集合分析、环境空间分析2个方面确定景观主题和环境空间潜在的功能意义,赋予环境空间层面特定的性质及内涵,在注重环境整体效应的前提下,实现城市景观个体与群体的有机结合,建立环境空间良好的形体秩序。

规划注重建设与保护的主次关系。规划以贯通步行系统为手段,适当布置人文景观。局部地段形成小游园或观景平台,使亲水走廊真正成为居民们亲水玩乐的好去处。该段通道跟随地形自然弯曲,道路材料以青石或卵石为主。

图8 景观设计Fig.8 Landscape design

8 结语

传统历史街区是城市的历史文脉,它承载了城市厚重的历史,没有了传统街区的城镇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快速城镇化的浪潮中,如何复兴历史街区一直是规划界的重要课题。要让传统街区更新和融入现代城镇建设,探寻遗产保护与再生的可行性途径,使历史地段获得转型再生,就要在认知与深刻发掘既有遗产资源价值系统的基础上,适当引导其与城市发展转型,置入新的功能,将活力注入地段中,使之实现可持续发展,真正做到保护城市历史地段[3]。

[1] 湖北省恩施地方志办公室.恩施县志·城池[M].武汉:湖北省恩施地方志办公室,1982.

[2] 殷帆,刘鲁,汪芳.历史地段保护和更新的原真性研究[J].国际城市规划,2010,25(3):76-80.

[3] 李和平,肖竞,胡禹域.碎片式历史地段与城市整体发展耦合机制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4,21(9):62-68.

Repairing Design of Urban Historic Area System under the Concept of Broken City Activation——A Case of South Gate Historical Block of Hexagonal Pavilion in Enshi City

MOU Lun-chao

(Hubei Institute For Nationalities, Enshi, Hubei 445000)

With repairing design of south gate historical block of Hexagonal Pavilion in Enshi C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we mainly researche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historical building, historical site and urban development in current urban construction. Especially in the underdeveloped areas of Enshi City, there were few historical buildings and monuments which were reserved up to now. During the urban construction at present, insuperable contradictions were found. How to deal with these problems in historical area and urban renewal was the first question of urban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se areas. In this research, we tentatively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broken city activation". Urban renewal design ideas and methods were discussed in these areas from the angle of the urban system repairing.

Historic area; Renewal; Design

湖北民族学院2015年校级教学研究项目(2015JY031)。

牟伦超(1981-),男,湖北利川人,讲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在读博士,从事城乡规划与设计、旅游规划研究。

2016-08-17

TU 984

A

0517-6611(2016)29-0169-05

猜你喜欢

恩施历史空间
恩施石油:党建为经营赋能
创享空间
恩施方言中的“倒”和“起”
新历史
恩施年俗——点路烛
动真招下苦功创建平安恩施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