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省农村公路发展特征分析及管理建议

2016-12-01温玉莎

现代交通技术 2016年5期
关键词:农村公路江西省江西

温玉莎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17)

江西省农村公路发展特征分析及管理建议

温玉莎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17)

农村公路是农村基础性、公益性设施,文章针对江西农村公路在资金保障、建设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依托“十三五”相关专题研究,提出了相关措施建议。

农村公路;建设管理;资金保障

1 发展现状及特征

截止2014年末,江西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39 239 km,其中县道20 604 km,乡道29 448 km,村道89 187 km,全省农村公路路面铺装率73.08%,通村公路未铺装路面33.15%。

(1)路网规模与周边省份相比偏低

目前,江西路网规模总体仍然偏低,路网面积密度83 km/100km2,远低于同类省份安徽(农村人均GDP、山区面积和江西类似)的114 km/100km2,同时也低于山区面积比重较高的湖南、湖北等省份(见表1)。

表1 2014年江西省与国内其他省份基本数据对比

(2)农村公路以四级公路为主

江西全省路网等级水平由2010年的4.21发展到2014年的4.08,农村公路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农村路网仍然主要以四级公路及等外公路为主(见表2)。全省农村公路13万多公里中,四级农村公路10万余公里,占比近72%,等外公路高达2.7万km,占比近20%。

(3)路面宽度小于4.5 m农村公路占比过半

截至2014年底,江西省农村公路路面宽度小于4.5 m的里程超过8万km,虽较2010年下降了2.5%,但4.5 m以下农村公路所占比重仍较大,达59.5%(见表3),直接影响了农村客运班线的开通,制约了江西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进程。

表2 2014年江西省农村公路分布情况(按技术等级分)

表3 路面宽度小于4.5 m四级农村公路里程及所占比重

(4)各市发展差异较大,赣西等市三级以上公路比例较高

江西各区市县道三级公路比例各市参差不齐(见表4),只有鹰潭、宜春、新余的县道三级以上里程比例在本市县道总里程中超过60%,而抚州和赣州的县道三级公路以上占比不足30%,与全省平均值仍有较大的差距,提档升级迫在眉睫。

表4 2014年全省及各地级市农村公路路网技术等级水平现状

2 建设管理存在问题

尽管江西农村公路发展在“十二五”时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江西省农村交通运输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但在建设管理上仍存在以下问题亟需改善。

(1)县级政府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制度保障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县级人民政府是农村公路建管养责任主体[1]。但在江西农村公路发展的实际过程中,地方政府责任主体落实不到位,“等、靠、要”等消极思想仍然存在。其原因和缺乏立法保障,未在制度层面对地方政府责任主体的落实、各地财政预算的比例、农村公路发展的监督考核奖惩机制等进行明确有关。致使少数地方政府不重视农村公路发展,地方配套资金落实到位缓慢,建设计划执行严肃性不强,部分“十二五”发展目标和建设任务未能有效完成,如至2014年底,江西县道升级改造累计完成1 575 km,完成率61%;危桥改造累计完成211座,完成率56%。未来,江西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制度设计,促使地方政府建管养责任主体地位落到实处。

(2)农村公路建设标准低,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普遍

目前江西农村公路路面破损严重,农村公路低水平重复建设情况严重。究其原因,一是近几年,江西省各地市机动化率增长迅猛,给原有农村道路带来较大压力;二是各地市农村公路设计和建设标准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对农村公路的要求,目前运输车辆已基本上达到50 t/车以上,而原有道路设计时,基本上是承载50 t以下的车辆;三是由于农村公路上级补助低,地方筹资困难,偷工减料,擅自降低标准现象严重,建设标准、建设质量得不到保障。道路重复建设现象普通,严重制约了江西农村公路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根据《江西省“十二五”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规划》,到2015年,全省乡镇客车通达率达到100%,行政村客车通达率达到92%。要实现“通镇到村”目标,需要江西农村公路提供较好的车辆通行条件,而江西现有农村公路路面宽度在4.5 m以下的占比近60%,不利于一般车型(宽度在2.3 m左右)公交的正常会车,无法满足农村客运班线安全通行要求。

(3)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补助标准低,资金需求缺口大

目前江西县道省级改造补助标准在实际成本中的占比偏低,低于周边省份。据了解,现状县道三级路的建设成本约在150万元/km左右(赣州等部分地市的建设成本甚至达到300~500万元/km),现行的省级补助标准约为50万元/km(原中央苏区)、40万元/ km(非原中央苏区),补助金额仅占建设成本的1/3。

由于江西省经济欠发达,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有限,农村公路项目配套资金往往不能及时足额到位,严重影响项目工程进度,有的甚至无法按期开工建设。农村公路建设债务危机已成为影响农村公路发展的重要因素。

(4)农村公路网布局不够合理,仍需进一步完善

受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财力等因素制约,江西农村公路网结构呈树状而非网络状,部分自然村、农业产业园区、产业基地及旅游景点之间联系不便,绕行距离较大,区域内农村公路断头路现象依然存在。此外随着江西经济的快速发展,部分地区会产生一些新的节点,如新的乡镇工业集中区、新的农业产业园等,这些节点需要未来农村公路加以衔接。因此,在“十三五”期间,江西需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网布局,加强农村公路与各类节点之间的便捷联系。

3 江西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保障相关建议

(1)加大省级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投入

每年从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资金、车购税等用于交通运输专项资金中安排不少于20亿的资金支持地方农村公路建设。

省补建设资金重点支持农村公路尤其是县乡道的提档升级工作,兼顾村道建设任务;增加县道三级公路、县乡道双车道四级公路的省补政策,基本保证农村公路建设省补标准占总造价60%左右。

对所辖区域面积大、农村人口多、建设任务重、财政相对困难的市给予适当倾斜。

(2)加强市、县建设补助资金及政策落实

一是建立省、市、县三级补助机制。原则上按省50%、市县40%安排政府补助,不足部分由项目所在地的县、乡(镇)两级政府负责筹措。

二是各设区市、县(市、区)政府配套出台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定额补助政策,总体在原有基础上至少提高50%以上。

三是各省辖市当年农村公路项目完成情况与下年度省补助资金挂钩:没有完成任务的,核减该市下年度省补助资金额度;建设积极性高、措施得力、超额完成年度任务的市,下年度优先安排省补助资金。

四是省级新增的建设补助资金与市、县两级出台新一轮农村公路政策及配套资金落实到位情况挂钩。不落实的不增加省级新增建设补助。

(3)探索和拓宽农村公路建设投融资渠道

一是结合各地农村的旅游经济、矿产产业和其他特色产业,配套征收专项建设基金。考虑到一些农村地区的旅游资源、矿产资源开发,都得益于当地的农村公路建设,建议在这些产业的收入中提取一定的比例,用于农村公路建设[2];

二是出售农村公路冠名权。农村公路的冠名权具有一定的经济利用价值,应大力开发农村公路冠名权的转让,为农村公路的建设注入新的资金[3]。

三是出售农村公路周边绿化权。农村公路的绿化兼顾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出售公路周边的绿化权是一种有效的农村公路建设融资方式,科学合理地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在有效控制企业对资源过度掠夺的前提下,引导企业科学合理的开发农村公路周边绿化权,加强执法监督,实现可持续发展。

(4)严格资金管理,建设阳光工程

加强资金管理和监督,做到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坚决杜绝挤占、挪用等现象发生[4]。加强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财务监管,切实加强工程建设中的廉政建设,严格实行“双合同”(工程合同、廉政合同)制和工程廉政档案制度,提高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的廉政意识,真正把农村公路建成政府放心、群众满意的阳光工程。

4 江西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强化相关建议

(1)制定发展规划,落实计划任务

根据国家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和省农村公路发展目标,科学编制江西省“十三五”农村公路发展规划,坚持向欠发达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倾斜,兼顾乡镇、村客运站点设施建设,与地方村镇建设规划相协调,依托主干线,干支衔接,联片成网,实现县道、乡道和村道协调发展,发挥农村公路整体效益。

各省辖市交通、发展改革部门按照建设规划和资金规模,提出年度建设项目安排计划,报省交通、发展改革部门备案,省交通、发展改革部门监督项目建设落实情况,严格计划管理,减少农村公路建设的盲目性与滞后性。

(2)科学组织,抓好项目实施

各市、县要依据规划和年度计划安排,认真做好项目前期工作。三级以下公路,只进行简易施工图设计,由县级交通、公路部门组织有资格的技术人员承担。三级以上(含三级)公路项目,要编制简易可研报告,进行一阶段施工图设计,由省辖市主管部门负责审批。项目资金规模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要求的,必须依法进行工程招投标。各级交通部门要根据项目特点和地区实际,采取细致、严密、有效的工作措施,保证工程进度。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要注意抓好示范工程,加强对项目建设的指导。

(3)加强技术培训,提高人员技术水平

有关农村公路建设的主管部门要请有资质的专家及技术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对施工队伍的技术人员进行定期的技术培训,从根本上解决施工队伍技术力量薄弱,主管部门由于技术人员少不能对所有的工程建设项目进行逐一指导的问题[5]。

(4)强化质量监督,实行质量责任追究制

严格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和监督。三级以上公路建设项目工程质量监督覆盖面要达到100%;四级公路项目由县级交通公路部门负责对其建设质量进行监管,明确专人负责。项目主管单位责任人、直接责任人、施工、原料供应单位负责人要对质量终身负责,出现质量问题,坚决依纪依法追究,确保农村公路建设一条,达标一条。

5 结语

农村公路是党中央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的直接体现,江西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公路的经济效益,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其使用性能,需要不断加深对其自身规律及本质特征的认识,要进一步增大制度与资金的支持,进一步提高项目实施的质量与效率,切实保障江西省农村公路建设与管理事业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

[1]杨振华.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2]苏先科.关于农村公路建设与管理若干问题的探讨[J].今日科苑,2009(2):57-60.

[3]何耀金.浅谈农村公路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交通标准化,2005(10):149-150.

[4]蒋开先.农村公路科学合理化建设管理及养护——以巧家县为例[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2):206-207.

[5]时镇.浅谈农村公路规划及建设管理问题[J].北方交通,2014(9):127-129.

Analysis of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Roads Development in Jiangxi Province and Management Advice

Wen Yusha
(JSTI Group, Nanjing 210017, China)

Rural roads are basic, public welfare facilities for the countryside. In this paper, some advices and measures for the problems in capital security and construction on quality management are put forward based on researches of the 13th Five-Year Plan.

rural road;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apital security

F542

C

1672-9889(2016)05-0087-04

2016-01-08)

温玉莎(1983-),女,江苏南京人,中级经济师,主要从事交通规划及相关课题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农村公路江西省江西
模拟成真
交通运输部:预计今年累计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15万公里
江西银行
《江西省志•审计志》顺利通过验收
江西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67个
考了个大的
我爱江西奶奶
关于农村公路经济创新的思考
三问农村公路
农村公路的建设与养护须多管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