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邵阳市一次大暴雨过程成因分析

2016-12-01王晶晶

中国科技纵横 2016年18期
关键词:涡度邵阳市强降水

王晶晶

(邵阳市气象局,湖南邵阳 422000)

邵阳市一次大暴雨过程成因分析

王晶晶

(邵阳市气象局,湖南邵阳422000)

本文利用常规探测资料,对2015年6月3日20时~6日14时产生暴雨的进行物理量场诊断和雷达回波等的中尺度成因分析,结果表明:(1)由于中高纬地区冷空气异常活跃,加之南海和西北太平洋地区也不断有暖湿气流向我国南方地区输送。导致对流发展旺盛,出现大范围强降雨。(2)地面中尺度辐合线是造成邵阳出现强降水的主要原因之一。(3)此次大降水过程的高低空环流、水汽条件及等物理量场特征分析,符合暴雨多发时段特征,基本物理量反应出低层有湿舌和水汽辐合,暴雨前有明显的能量的聚集。

大暴雨高温高湿EC、T639系统邵阳

1 环流背景分析

2015年6月3日20时~6日14时,受高空波动、中低层低涡切变影响,邵阳市出现了一次区域性的大暴雨,部分乡镇特大暴雨天气过程。此次降水过程,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给我市造成了严重损失。

1.1高空形势分析

6月2日20时,500hpa在巴尔喀什湖西北方向和我国内蒙古东北部各一个冷涡中心,北支槽位于我国新疆东南部,南支浅槽尚不明显,副高西伸极点位于100°E附近,700hpa低涡位于川西,切变线重庆到鄂西偏北一线,850hpa我市南部有弱切变;3日08时500hpa巴湖冷涡西退,东北冷涡东移南压,北支槽缓慢东移,南支槽开始活跃,700hpa切变有所增强,850hpa切变位于湘北,20时500hpa低槽东移,700hpa切变继续维持,850hpa切变增强,占据了贵州北部到湖南北部一线;4日08时500hpa浅槽移经我市北部,副高开始增强,700hpa切变略有北抬,850hpa切变位于黔东南到邵阳市北部一线,该市上空有急流,20时500hpa副高继续增强,700hpa切变南压,850hpa切变和急流减弱;5日08时500hpa贵州东部有南支小槽东移,副高继续增强西伸,到20时700hpa和850hpa切变仍继续维持;6日08时500hpa黔东南有小槽东移,700h pa切变南压至贵州北部到我省北部一线,850hpa该市上空转北风,切变南压,雨区南移,20时中低层切变进一步南压,过程趋于结束。

1.2地面资料分析

6月4日07~08时新邵出现39.6mm强降水,通过08时风场资料分析地面流场发现,在6月4日08时地面流场上28°N新邵附近中气旋特征,造成了新邵短时强降水,09时3小时强降水中心正好位于新邵附近。

2 动力和热力诊断分析

2.1水汽通量散度分析

对925hpa水汽通量分析发现,3日20时贵州到湖北以及湘西北为大片辐合区(中心20),4日08时整个湘中以北水汽净增,4日20时湘中以北为弱辐散区,5日08时湘中以北水汽又出现净增。5日20时和6日08时贵州到湖北以及湘中以北继续维持水汽辐合。6日20时才转为辐散。

850hpa中可以看出3日20时两广一带有明显的水汽辐散区(中心16),湖北和贵州存在两个水汽辐合区(中心-12),4日08时湖北水汽辐合区南压,水汽辐散区增大,遍布了25°N以南。与此同时,贵州北部有低涡发展,切变位于湘西北到黔东南一线,急流轴位于我市上空。4日20时湖南及广东转为辐散区,辐合区位于贵州西部,5日08时辐合区东移北抬,几乎覆盖了整个湖南,中心位于重庆一带,而此时云南和广西又转为辐散区。5日20时后湖南转为辐散区。

700hpa水汽通量散度变化趋势基本与850hpa相同,但变幅较小。由此可见,邵阳市北部上空湿层比较深厚,整个中低层都有大量的水汽输送和辐合,从而为该市6月3~6日的暴雨和大暴雨过程输送和积累了大量的水汽。

2.2动力条件

从850hpa涡度场上可以看出,3日08时,邵阳市还处在负涡度区内;3日20时处于20左右的正涡度区,此后继续维持;6日20时转处在负涡度区。在整个暴雨过程中,850hpa都处在正的涡度区内,有利于扰动的生成,从而促进暴雨或大暴雨的形成。从700h pa涡度场与850hpa同样处在正涡度区内。而500hpa涡度场,邵阳市3日08时到4日20时处于正涡度区内,5日08时到6日08时则处于负涡度区内。

对850hpa散度场进行分析发现,3日20时湘西南有弱辐合上升区;4日08时辐合上升区扩大,处于-4弱辐合区内;4日20时转处4弱辐散区内;5日08时再次处于-4弱辐合区;5日20时20时再次处于弱辐散区内;6日08时又转为弱辐合区中;过程结束时处于弱辐散区中。700hpa散度场的变化与850hpa相同。辐合辐散的交替转换或强弱变化,是造成了降水时断时续。

2.3K指数分析

在3日20时的K指数场上,等值线密集区覆盖了整个湖北和湘北地区,我市处于32~36℃的区域内,即处不稳定区向稳定区的过渡区域附近;4日08时,我市已增大到35℃以上;4日20时继续维持;5日08时减小,20时略有增大,6日08时减小,该市处于32℃左右的不稳定区内,20时减小到32℃以下。

3 数值模式及产品检验分析与应用

3.1EC、T 639影响系统检验

500hpa实况与预报对比:色斑为4日08时实况场,红色线条为3日08时T639预报4日08时高度场,绿色线条为同时次EC预报4日08时高度场,可以看出时效为24小时的预报能力在中低纬上差异不大,均能预报出槽脊的大致位置,但强度明显比实况弱。此外T639格局小,在30~40°N附近的中纬度比EC更接近实况场。

3.2T639降水产品预报检验分析

4日05时到5日05时我市北部最大累计降水180.4mm(新邵),5日08时到6日08时,全市最大累计降水115.5mm(武冈),T639两个时次均预报出我市的强降水过程,但落区和雨量等级偏差较大。

4 结语

(1)通过对925hpa、850hpa和700hpa水汽通量分析可知,邵阳市北部上空湿层比较深厚,整个中低层都有大量的水汽输送和辐合,从而为暴雨和大暴雨输送和积累了大量的水汽。(2)通过动力分析可知,在暴雨过程中,邵阳市上空都处在正的涡度区内,有利于扰动的生成,从而促进暴雨或大暴雨的形成。

[1]李俊,赵拓宇.暴雨研究[J].科技信息,2011,21:417-418.

[2]陈忠明,徐裕华.低空急流超地转特征与暴雨反馈作用的研究[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1993,02.

[3]覃丽.2005年6月20日~21日广西连续大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与诊断分析[J].广西气象,2006,S1.

王晶晶(1988—),女,苗族,贵州六盘水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预报工作。

猜你喜欢

涡度邵阳市强降水
雪之韵
春天
2020年江淮地区夏季持续性强降水过程分析
一次东移型西南低涡引发的强降水诊断分析
南海相对涡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斜压涡度的变化与台风暴雨的关系研究
2017年11月16日至17日博州降雪天气分析
院子里的枇杷树
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访邵阳市隆回县第一中学高一学生刘安根
四川盆地西南部短时强降水天气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