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窥见城市态度
2016-11-30郑锦富
郑锦富
米其林二星餐厅“隐世厨神”
香港名人坊创始人
我做粤菜已经40余年,7年前很荣幸被评为米其林厨师。很多人问我是怎样获得现在的成就的,我反而觉得,现在获得的并不是成就,而是人们认同了我做的菜,这是我一直以来的目标。
25岁那年,我到富豪林百欣的私人会所工作,一做就是20年。一次招待一位资深传媒人,考虑到吃燕窝蒸煮等各种方式都已吃腻,于是我发明了燕窝酿凤翼,将燕窝酿进鸡翅里再炸,鸡翼酥脆,燕窝滑软,大获好评。后来这道菜成了香港名人坊的特色菜,名人坊现在的很多菜品就是那段时间定型的。
一位优秀的厨师,不仅要会做菜,更要有“心”。现在,即使忙碌,我也仍然会抽时间去逛一逛菜市场,这是我从初入行时就养成的习惯,买菜是代表客人去买,每一件都要亲手拣过,要用最新鲜最好的。如果说菜品是一幢建筑,食材便是这座建筑的地基,直接关系到建筑的稳固。因此,对于食材我很挑剔。就拿最简单的蛋炒饭来举例,鸡蛋要选择蛋清大的品种,这样炒出来的饭会更加爽滑;米饭自不必说,要粒粒分明;而炒饭里的葱一定要用小葱,入锅之前得用干净的毛巾包裹着拧干水分,锁住香味。或许有人说,炒个蛋炒饭还这么讲究,然而这些步骤缺一不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就要看厨师的用心程度了。
对于一个厨师来说,获得客人的肯定是最大的奖励。一次在香港名人坊,一位新加坡客人本已吃饱,最后一道上桌的蛋炒饭他表示已经吃不下了。已经上桌的菜,即使没动筷,也只有倒掉。厨师天生对食物有着一种情愫,我到前厅向他介绍这道蛋炒饭,邀请他尝试一口。客人出于礼貌,尝试了一小口,随即他睁大双眼,惊呼好吃,竟然将整份炒饭吃光了。回到新加坡后,这位客人还特意打电话向我道谢,说这是他吃过的最好吃的蛋炒饭。我很感动,不只是因为得到了肯定,更感动于这位新加坡客人对于食物、对于厨师的态度。
每一次做菜,我都会思考,这道菜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真正伟大的厨师,不是发明了多少菜,而是对现有的菜品不断进行改良,每一次做菜都有进步。而在对菜品加以改良时,和其他国外米其林餐厅更注重菜品外形相比,我在保持外形美观的同时,更加重视菜的味道。味道是中华美食的精髓,我希望能为中华美食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现在,我会到全世界去品尝各地的菜肴,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来到重庆,我很快被当地富有特色的饮食文化吸引,这是一种和粤菜完全不同的口味。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重庆的水煮鱼,煮过的鱼片,淋上热油,鱼肉嫩滑,油而不腻,既去除了鱼的腥味,又保持了鱼的鲜嫩。这也给了我启发,或许有些菜品可以用水煮鱼的烹饪方式进行改良。
粤菜清淡少油,而重庆菜更重麻重辣,初来时,我也曾担心当地客人不适应粤菜口味。然而,重庆人,尤其是重庆女士,竟然欣然接受了口味的变化。更让我吃惊的是,重庆精英阶层对养生的重视,他们更偏爱养生滋补的菜肴和汤品,口味甚至相较于其他城市更加清淡。从饮食即可看到人们的态度,这是一座包容的城市,这座城市已然向着国际化都市大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