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伤致迟发性脾破裂的临床法医鉴定分析

2016-11-30宁云峰张国强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6年9期
关键词:法医鉴定迟发性外伤

宁云峰+张国强

摘 要:目的:探析由外伤引起迟发性脾破裂患者的法医鉴定情况。方法:选择2005年至2016年外伤致迟发性脾破裂鉴定的32例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法医鉴定情况,包括症状、病因等。结果:Ⅰ级裂伤者12例、Ⅱ级11例、Ⅲ级7例、Ⅳ级2例;痊愈率93.75%,死亡率6.25%。结论:法医临床鉴定需对伤者具体情况全面剖析,综合考虑伤者病理情况、临床表现等,尽量排除主观因素的影响,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进行推理判断。

关键词:外伤;迟发性;脾破裂;法医鉴定

脾破裂属于一种多见的器官损伤,可导致伤者腹腔发生大出血。若脾破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医治,伤者极易因失血过度而出现休克,严重者死亡,此损伤严重威胁伤者的生命安全。为提高外伤致迟发性脾破裂的临床鉴定质量,选择32例伤者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至2016年外伤致迟发性脾破裂鉴定的32例患者为观察对象。男性21例、女性11例;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37.5±2.8)岁;致伤来源:车祸致伤13例,高处坠落致伤7例,硬物砸伤5例,拳击伤4例,其他3例。迟发性时间:13例在7d内出现破裂迹象,10例7-14d出现,9例14-21d出现。

2.方法

临床法医鉴定将脾破裂分为4个等级,等级数越高代表致伤程度越深。其中Ⅰ级裂伤者,多表现为孤立性损伤,部分患者出现被膜破裂;裂伤深度小于1.0cm,长度小于5.0cm。Ⅱ级裂伤者临床表现为多发性裂伤,脾门完整;裂伤深度大于1.0cm,长度大于5.0cm。Ⅲ级裂伤者,主要为不规则脾破裂,脾门发生离断或者遭受损伤。Ⅳ级裂伤者,主要为脾脏破裂累及广,被膜脱落现象严重;静脉主干、脾动脉均彻底离断或者重度受损。法医依据伤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以及相关病理检验结果等进行伤情鉴定。对伤者的损伤轻重程度,可依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进行评定[1]。该标准包括3级程度,即轻伤2级、轻伤1级以及重伤2级。对于轻伤2级,如伤者的脾包膜下出血,并形成血肿,但经非手术方式进行医治,可使血肿得到有效缓解的情况被认定为2级轻伤;对于轻伤1级,通常表现为脾包膜破裂程度轻,累及区域小,仅通过简单压迫便可达到止血效果,因此不必采用手术医治;对于重伤2级,表现为脾脏真性破裂,需手术进行医治,否则会危及患者生命。

3.观察指标

观察本组研究对象各级脾破裂的构成比,并对治愈情况以及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

4.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19.0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32例患者中,Ⅰ级裂伤者12例,占37.5%(12/32);Ⅱ级11例,占34.37%(11/32);Ⅲ级7例,占21.88%(7/32);Ⅳ级2例,占6.25%(2/32)。医治结束后,达到出院标准的痊愈者30例,痊愈率93.75%(30/32);死亡2例,死亡率6.25%(2/32),死因为合并多发伤,从而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致死。30例痊愈出院患者中,重伤2级患者8例,比重26.67%(8/30);轻伤1级12例,比重40.0%(12/30);轻伤2级10例,比重33.33%(10/30)。

三、讨论

脾脏作为人体中最大的免疫器官,通过对其结构进行剖析,可知脾脏在腹部外伤中最容易受到伤害。据相关报道,脾脏的损伤在众多腹部脏器损伤中,其损伤率已接近40%[2]。虽然脾脏受到被膜的包裹,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措施,并血供较为丰富。但是相比较其他脏器,脾脏的质地较脆。在腹部受到钝器打击以及暴力作用的情况下,容易发生迟发性的脾脏破裂现象。因此,由外伤所引发脾脏破裂的案例逐年增多,所以法医需要具有丰富的知识对其进行鉴定、诊断、甄别。一般而言,大约会有17%的伤者会存在迟发性表现,这在诸多的并发症中是最为危险的。在实际诊断过程中,发生误诊以及漏诊的情况不少。所以,法医还需要判断是否是因为本次外伤而引起的脾脏损伤。进行时间推断是法医鉴定的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步,是判断是否因外伤引起的重要参考。

因外伤而引发的迟发型脾脏破裂主要有两点为依据。①伤者有着十分明确的外伤史,左腹部附近区域有相应的外伤,腹部相对柔软,大多数是因外力徒手而引发的。这一点在案情的调查和法医的检查都能轻易取到相应的证据。②伤者一般在受伤后,或多或少的产生一定的临床症状。一般在初期,迟发型脾破裂的伤者具有持续性且局域性的疼痛症状,例如反跳痛、肌肉紧张痛以及压迫性疼痛等。其受伤初期因被膜能够保持一定的完整度,所以出血的症状及范围较局限。之后大多会在两到三天内出现弥漫性的全腹部疼痛,一部分伤者发生急性出血,病情恶化。此外少许伤者会出现放射痛在左肩。根据上述依据,能够对伤者进行初次判断。临床诊断脾破裂患者时,需重视疾病病理学检查结果的分析。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可对炎性因子的活跃度进行了解,可为感染病例的病源找到突破口,从而找出致感染原因。病理检查结果还会提示增生细胞的信息,可提高对患者伤情程度判断的准确率,避免误判或漏判。此外,鉴定过程还应将脾破裂时间以及患者受伤时间作为判定依据,以提高最终论断结果的可靠性。在进行分析的时候,还可结合受伤之后的医学影像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一般来说,B超进行病情的排除有很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但诊断中B超有着或多或少的局限。应当与核磁共振、CT等结合检查。其中,CT对脾脏的检查不仅有着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而且进一步对伤者的损伤程度进行估计,为治疗方案提供有力的参考。

研究发现:Ⅰ、Ⅱ级裂伤超过1/2,根据轻重程度划分,轻度外伤的比重较大,中重度外伤少些。32例研究对象中,治愈出院者30例,治愈率是相对较高的,但病死的患者有2例,死亡率6.25%,临床医治还需强化。

综上所述,法医临床鉴定需对伤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剖析,综合考虑伤者的病理情况、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资料等,尽量排除主观因素的影响,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得出科学的鉴定结论。

参考文献:

[1]姚明阳.外伤致迟发性脾破裂的临床法医鉴定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5,30(26):20-20.

[2]李建斌,于沈明,宋金生.外伤性迟发性脾破裂27例临床诊治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4,19(1):75-76.

猜你喜欢

法医鉴定迟发性外伤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塌陷的2种手术方式的比较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迟发性出血的诊治体会
老年人摔倒 警惕迟发性脑出血
法医鉴定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研究
机械性损伤的法医鉴定探讨
新兵注射破伤风类毒素致迟发性变态反应1例
严重肝外伤27例诊治分析
胸壁外伤合并胸壁疝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