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民族风?扬起贵州帆
2016-11-30李欣沂
李欣沂
9月28日上午,以“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为主题的2016中国(贵州)国际民族民间文化旅游产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民博会”)在贵安新区东盟国际会议中心开幕。
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开幕。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孙志刚在致辞中强调,贵州将加快把民博会办成有特色、高水平、国际性、专业化的平台,为各国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提供更多交流展示的机会,推动贵州民族民间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走向世界。
按照“将民博会打造成传播贵州民族民间文化的高端品牌”要求,本届民博会坚持“传承、创新、开放、共赢”的原则;通过“四会六展”以及瑞士文化风情周等系列活动,奉上一场民族民间文化的精彩盛宴。
民博会是一个平台,让贵安新区迅速踏上国际轨道,展示不同地区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多彩的民族文化风情,同时也为世界打开了一扇认识贵州、了解贵州的窗口。
再升级
构建贵州民族文化高地
贵州是一块充满神奇魅力的文化沃土,素有“歌舞天堂、节日海洋、文化千岛”的美誉。近年来,全省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力推动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
早在9年前,贵州就立足深厚的民族文化资源,举办多彩贵州旅游商品设计大赛、多彩贵州旅游商品能工巧匠选拔大赛、多彩贵州旅游商品展销大会“两赛一会”。2015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决定将“两赛一会”正式升格为“中国(贵州)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博览会”。
作为民博会的永久办会地,贵安新区在2015年就提出,要把民博会办成一流水平的盛会,实现一年聚人气、两年有影响、三年见成效、五年创品牌,树立贵州新形象,打造贵州对外开放的“文化品牌”。
本届“民博会”以民族民间工艺品和文化产品为主线,把民博会与文博会合办升级为“国际民族民间文化旅游产品博览会”,涵盖“四会”即:开幕式(含颁奖仪式、签约仪式)、文化与大旅游融合发展高峰论坛、文化与大数据融合发展高峰论坛、文创发展恳谈会。
文化与大旅游融合发展高峰论坛、文化与大数据融合发展高峰论坛,是对民间文化与大数据、大旅游深度融合的进一步探索。其中,文化与大旅游融合发展高峰论坛以文化与乡村旅游为主题,文化与大数据融合发展高峰论坛围绕“文化走进大数据时代”主题展开讨论,旨在探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径。
文创发展恳谈会则秉持“开放交流、探索规律、形成链条”的宗旨,聚合政、经、学、商界等多方资源,共同为贵州文创发展献计献策,探索文创与非遗、大数据、旅游、科技等融合发展的规律,推动贵州文创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形成文创产业发展链条。
“四会合一”的升级版“民博会”,更加突出贵州文化旅游产业的创新发展,推进民族文化与大数据、大旅游深度融合,构建贵州民族文化高地。
喜重逢
谱写文化贵安美丽篇章
初次亮相便一鸣惊人,再次相逢更要艳惊四座。民博会推开了一扇多彩贵州与世界“牵手”的新窗口,贵安新区宛如一座“世界村”,不同种族的能工巧匠身着各式民族服装各展风采,不同肤色的脸庞上绽放着一样的笑容,英语、法语、俄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和汉语等不同的语言表达着共同的心声和期望,共同推动世界民族民间艺术繁荣发展。
事实上,自开发建设以来,贵安新区一直秉承“文化立城”的理念,力求以文化来滋养这个“山水之都田园之城”。注重将民族民间工艺的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将民族工艺展示合理规划到村寨打造中,甚至镶嵌到民居里,让人一走进村庄、走入景点,就能感受到独特的民族文化。
精心打造屯堡文化、洞穴历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高峰山佛教文化等特色文化品牌,加强对屯堡建筑和古镇的保护,按照“一村一档”建立传统村落档案,加强对民族刺绣、民俗文化活动、传统节日、礼仪风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按“一村一品”的定位打造主题民族文化旅游村落,培育民族文化新业态,推动本土文化繁荣发展。
依托民博会,贵安新区展现了多元包容开放的城市形象,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开启贵州能工巧匠与世界各国工艺大师、专家的“交流之门”,同时也搭建起贵安与世界建立广泛联系的桥梁,为贵安新区的发展增添新的动力。同时进一步深入挖掘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人才和资源,弘扬“美丽贵安”特色文化,有效推进对当地民族民间工艺品的保护、传承及科学合理的产业化开发。
2015年首届民博会签约的民族客栈建设、本土文化酒店、旅游、影视、工艺品、特色农产品、文创艺术展示、青少年交通安全情境体验和剧院经营管理等一批项目,推动了贵安新区旅游文化产业、民间工艺品产业的市场化进程,也为实现贵州文创产品走出去引进来奠定了良好基础。
同时,贵安新区还通过产学研资源共享、产业孵化模式,借助民博会推动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在规划建设中专门设立了民族民间工艺品设计创业园区和孵化基地,吸引国际国内著名工艺大师在贵安兴建工作室,将好的创意与市场实现嫁接,让具有“贵安特色”的民族工艺品、文化产品成为畅销精品。此外,“六月六旅游文化街”、平寨社区“创客空间”也成为新区传承保护和创新开发民族民间工艺的重要载体。
新征程
开发国际化的贵安旅游
贵安新区位于青岩古镇到黄果树瀑布的黄金旅游带上,拥有世界遗产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多处。经考古发现,马场牛坡洞古人类活动遗址对研究贵州洞穴文化具有开创性意义,马场熊家坡古墓群丰富了贵州人文历史,加上灿烂的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和有600多年历史的屯堡文化,荟萃成贵安厚重的历史文化。在今年8月下旬的贵安旅游资源大普查中,470平方公里的直管区内又新发现旅游资源307处。概括而言,这里融汇了自然之美、生态之贵、人文之魅。
2015年,贵安新区正式启动贵安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编制,提出“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贵州旅游集散中心”的旅游定位,以产业定位打造“万水千山珍好贵安”旅游系列产品,形成“国际会展+山地旅游”的贵安模式。
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让居民和游客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建设“城市中的田园”和“田园中的城市”,贵安新区精心打造由山川、湖泊、绿廊与城镇完美组合的国际化山水田园生态城市,努力建成“东方瑞士”。
云漫湖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瑞士文化风情周”作为本届民博会的重要分会场,以瑞士风情为特色,举办名车展、时装秀、瑞士钟表等进口商品展、红酒品鉴、特色美食、国际民族歌舞表演、马戏表演、书画艺术节、乡村旅游节等19项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森哒星生态度假公园也在开幕式当天正式开园迎客。
9月28至10月7日,云漫湖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共接待游客49.3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52亿元,与民博会主会场东盟教育交流周国际会议中心一起成为国庆假期热门旅游目的地。
按照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的标准,贵安新区将继续建设以大健康、大文化、大旅游、大数据为核心的英超足球小镇、温泉小镇、创客小镇、金融小镇等主题核心功能区,打造集高端度假酒店、生态亲子游、田园观光、山地运动等为一体的国际度假区。
“多彩贵州、山水贵安”正逐渐揭开神秘面纱,让人迫不及待想一窥其贵州血统、国际风情的美丽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