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场地设施及师资力量配备研究——以南京市玄武区中学为例
2016-11-30邓国庆王厚雷
邓国庆,张 健,孟 文,王厚雷
中学体育场地设施及师资力量配备研究——以南京市玄武区中学为例
邓国庆1,张 健2,孟 文3,王厚雷4
为了使中学体育教育工作得到更好的开展,加强对学生素质教育的推进,完善学校的体育课形式,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和终身体育的思想,使得学生的身心健康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玄武区第一中学和第二中学两所中学的体育场地设施和体育师资力量进行全面调查和实证综述,对现在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和研究,对中学体育今后的发展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简单的理论参考。
中学;体育场地设施;师资力量;配备;研究
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是满足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体育锻炼的一个重要因素,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完善可以更好地帮助学校开展体育课程,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从而增进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能够更好地实现终身体育、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而中学时代正是体育锻炼的黄金时期,有齐全的体育场地设施才能够使学生得到更好更充分的锻炼,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得到释放,以缓解学习带来的压力和压抑感,让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更好的发展,所以健全的体育场地设施是必不可少的。体育教师在学生进行锻炼的过程中能够很好的起到指导和引导的作用,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指导学生以正确的方式进行体育锻炼,使学生的能力及技巧得到提升,从而增进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学校有一批健全的体育师资队伍可以很好的带动起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加强学校体育老师的教学能力能够使学生们摆脱以往枯燥无味的体育课,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从而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能让学生的身心能够得到健康的发展,所以学校要加强对体育师资力量的引进,完善学校的教师结构,增强学校的师资队伍[1]。主要了解玄武区两所中学的体育场地设施和体育师资力量的现状,对现有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和研究,并根据学校中的具体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为玄武区两所学校的发展改进提供一些简单的参考,希望能使玄武区的学校体育教育环境有所改进,从而促进整个玄武区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1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南京市玄武区新平第一中学和新平第二中学两所中校的体育场地设施和师资力量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利用三江学院的图书馆和网上资料查找,依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对各种期刊数据库进行相关文献检索和查阅,整理搜集了大量关于研究中学体育设施和体育师资方面的资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总课题设计调查问卷,自行设计“关于玄武区中学体育场地设施及师资力量调查问卷”,问卷发至玄武区两所中学的一部分学生进行填写,问卷共发放100份,其中两所学校各50份,回收98份,通过自己仔细认真的筛选和检验,有效问卷有80份,有效回收率为80%。
1.2.3 访谈法 根据本课题的研究的目的和研究的内容,对两所中学的校级领导、体育教研室负责人、体育教师及相关人士进行走访,得到一些关键性的数据资料。
2 结果与分析
根据对玄武区两所中学体育场地设施和体育师资力量的普查数据以及对玄武区两所中学的现场调查和回收问卷调查中统计出的数据以及对相关工作人员与体育教师的访谈调查得出结果。
2.1 两所中学体育场地现状
表1 两所中学的体育场地现状
从表1中得出,玄武区第一中学有一块400m环形的田径场,且铺有塑胶跑道;有8块篮球场;没有建设排球场;有一块铺有水泥地的足球场;器械体操区有195 m2。玄武区第二中学有一块铺有塑胶跑道的400m环形田径场,有8块篮球场,有2块排球场但中间没有拦网,有一块铺有人工草坪的足球场,器械体操区有165 m2。
2.1.1 两所中学的班级数量及学生数量现状
表2 两所中学的班级数量及学生数量
注:(1)一中有3个年级,高1年级20个班有1 010名学生,高2年级20个班有980名学生,高3年级有22个班有1 050名学生;(2)二中有3个年级,高1年级有20个班有1 020名学生,高2年级有20个班有1010名学生,高3年级有20个班有950名学生。
通过表2可知,玄武区第一中学一共有62个班共有学生3 040名,其中高1年级有20个班1 010名学生,高2年级有20个班980名学生,高3年级有22个班学生1 050名。玄武区第二中学一共有60个班共有学生2980名,其中高1年级有20个班1 020名学生,高2年级有20个班1 010名学生,高3年级有20个班学生950名。
2.1.2 高级中学体育场地设施国家标准
表3 高级中学体育场地设施国家标准
注:(1)300m以上的环形田径场应包括100m的直跑道,200m的环形田径场应至少包括60m直跑道;(2)田径场内应设置1~2个沙坑(长5~6m宽2.75~4m,助跑道长25~45m);(3)器械体操区学校可根据实际条件进行集中或分散配备;(4)因受地理环境限制达不到标准的山区学校,可因地制宜建设相应的体育活动场地。
2.1.3 两所中学体育场地设施与国家标准对比现状
图1 两所中学体育场地设施与国家标准对比现状
通过图1可知,玄武区两所中学的田径场达到了国家标准;篮球场数量均超出国家标准,一中超出6块,二中超出6块;一中没有建设排球场地达不到国家标准,二中排球场地的数量刚好达到国家标准。
2.1.4 对两所中学体育场地设施现状进行简要分析 玄武区属于南京市西南地区的一个小县城,跟东南发达地区相比,学生们所接触的运动项目比较单一,学生们在学校最喜欢的运动项目就是篮球,所以在两所学校中相对于其他体育场地设施篮球场是最多的,学校充足的篮球场地建设,使得体育老师对篮球课程的教学工作开展更为方便,同时也为热爱篮球运动的同学么提供了充足的场地设施,满足了学生们的需求[2]。对于排球这项运动,学生们接触比较少,热爱程度也不高,同时学校里也没有专业的排球老师对学生们进行排球教学和指导,学校也没有开展排球课程,所以两所学校的排球场地使用率不高,新平第2中学虽然有两块排球场地,但也都不标准且还占用了篮球场地。田径场是近年新建设的,目的是使学校开展体育课程提供良好的场地设施,满足同学们课余时间锻炼身体的需要,满足学校开展田径运动会的需求,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热爱、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或是生活中更有拼搏精神[3]。良好的田径场地设施也使得学校能够很好的开展体育训练,培养出更多的体育人才。学校器械体操区的建设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学生们的身体锻炼,为喜欢健身塑形的同学提供良好的场所。随着足球运动的发展,热爱足球运动的同学也慢慢增加,学校建设足球场地就很好的满足了学生们的需求,为热爱足球运动的学生提供场地设施[4]。总体来说,两所学校的体育场地建设是根据学生们的需求来建设的,学生比较热爱的体育项目相对的体育场地就会越多。
2.2 两所中学的体育师资现状
2.2.1 两所学校体育教师数量及分配现状
表4 两所学校的体育教师数量及分配现状
从表4中可以看出,玄武区两所中学一共有14名体育教师,其中玄武区第一中学有7名,基本分为高1年级2名、高2年级2名和高3年级3名。玄武区第二中学有6名体育教师,基本分为高1年级2名,高2年级2名和高3年级2名。
2.2.2 两所中学体育教师与学生的对比现状
表5 两所中学体育教师与学生的比例
通过表2和表4的数据得出表5数据,玄武区第一中学体育教师与学生的比例是1:434.4,体育教师与班级的比例是1:8.9。玄武区第二中学体育教师与学生的比例是1:496.7,体育教师与班级的比例是1:10。
2.2.3 两所中学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现状
图2 两所中学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现状
通过图2可以看出,玄武区两所学校的体育教师年龄结构基本集中在30—50岁年龄段,30岁以下和50岁以上的体育教师较少。其中新平第一中学30岁以下的体育教师有1人,30—40岁年龄段的有2人,40—50岁年龄段的有3人,50岁以上的有1人。新平第二中学30岁以下的有1人,30—40岁年龄段的有2人,40—50岁年龄段的有2人,50岁以上的有1人。
2.2.4 对两所中学体育师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 通过以上表中的数据信息来看,玄武区两所中学的体育教师配备数量较少,体育教师的数量不足会导致学校体育课程得不到很好的开展,学校体育教师的教学任务过重,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导致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积极性下降,而慢慢遗失对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学生的整体体质就会下降,使得学生的身心不能够得到健康的发展[5-7]。两所中学的体育老师年龄集中于30—50岁年龄段30岁以下和50岁以上的体育老师数量较少,这样的年龄结构会使得学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得不到更新,没有新的教师教学手段融入,会使得体育课显得一成不变,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慢慢就失去了对体育活动的热爱;30岁以下的体育老师可以为学生带来青春活力,带来一些新颖的上课方式,与学生的年龄差距较小能使得他们能够更好的融入学生当中,从而更好的了解学生的体质状况,并教导学生进行身体锻炼;50岁以上的老教师,他们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很好的掌握学生的性格,引导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培养起学生的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8]。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玄武区两所中学的体育场地设施基本上能够满足学校对于体育教学的需求,也基本满足了现阶段学生对于课余时间体育锻炼的需求,基本上满足了学校开展体育活动的需求。玄武区两所中学的体育教师配备数量较少,导致教学任务过重,两所中学的体育教师年龄结构不够完善,青年教师和老年教师数量较少。
3.2 建 议
学校应分配出人手加强对现有场地的管理,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场地进行体育教学,同时学校也要积极对缺少的体育场地进行补全。学校应充分利用现有教师开展体育教学,合理分配教学任务。学校也要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同时申请教师名额,壮大学校的师资力量。
[1] 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丁连元,张继忠,刘水之,等.山东省中学体育师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1,17(3):21~23.
[3] 李宏印.陕西南部地区中学体育师资及场地设施的现状调查[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2,20(2):17~21.
[4] 刘玉娥,张健,刘玉燕,等. 高考“理转体”现象的利弊分析——以陕西省普通高校为例[J].运动,2012,34(12):84~85.
[5] 朱克勤.上海市郊县中学体育师资现状调查分析[J].体育科研,1999,20(4):27~31.
[6] 侯昌松.安徽省高职院校体育师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九江学院学报,2013,15(1):20~24.
[7] 徐 亮.湘西北地区农村初级中学体育设施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1):456~461.
[8] 张 健,张建华. 第13 届中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5(3):97~100.
Research on the Facilities of Middle School Sports Facilities and Teachers——Taking Nanjing City of Basalt Area Middle School as an Example
DENG Guoqing1, ZHANG Jian2, MENG Wen3, WANG Houlei4
In order to let the middle school sports work better, to strengthen the advance of quality education, improv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cultivating students' interest in sports interest and the thought of lifetime sports, makes the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can get better development, this paper uses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method, interview method and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for Xuanwu County two middle school of no. 1 middle school and the second middle school sports facilities and sports teachers to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and empirical review, to made a brief analysis and study of the problems now, to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middle school spor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undertakings of physical culture and sports to provide some simple theory reference.
Middle school; Sports facilities; Teachers; Equipment; Research
1007―6891(2016)02―0131―04
10.13932/j.cnki.sctykx.2016.02.32
G807.3
A
2015-11-2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CTY0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YJC890036);2015年度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YB023);甘肃省体育社会科学青年项目(GST201460);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3SJB890006);西北民族大学实验室开放项目资助。
1.三江学院,江苏南京,210012;
2.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甘肃兰州,730124;
3.南京工程学院体育部,江苏南京,211167;
4.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1.Sanjiang University higher Career Technical college, Nanjing Jiangsu, 210012, China;
2. Institute of P.E., Nor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Lanzhou Gansu, 730124, China;
3. Dept. of Physical Exercise,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1167, China;
4. Institute of Sports Scienc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23,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