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拨动创新之弦

2016-11-30李建国杨战营

河南电力 2016年4期
关键词:济源变电班组

文/图_李建国 杨战营

拨动创新之弦

文/图_李建国 杨战营

对QC成果进行完善

3月16日,在220千伏苗店变电站检修现场,济源供电公司变电检修班员工赵建军利用班组发明的单相电源盘快速两用插头,迅速接入室外空气开关电源,前后用时不到20秒。

“要搁在以前,取电操作需耗时2分钟。”他说,检修使用的电源盘一直是标准三极插头,与室外空气开关的插孔形状及排列方式不符,需将插头拆开,对线头整理后方可接入取电,既耗时又费力,现在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了省时省力。

“目前,我们班有5项创新成果应用于春检现场,大幅提高了工作效能,也让大家感受了创新带来的变化,激发了全员活力,释放了班组潜能。”变电检修班班长孟书海说。

创新是一种意境:掀起想象思潮

近年来,以六氟化硫气体作为绝缘介质的电气设备在电力系统中大量使用,随着新设备不断投运和在运设备密封件老化等,补气操作越来越多。每个气瓶重100公斤,装拆、搬运、做安措,耗时长、环节多,十分不便。

“能不能通过技术创新改进设备装置,实现气瓶免搬运操作?”去年9月,变电检修班员工李文科的想法得到了班组人员的共鸣。大家随即围绕该课题积极探索、反复试验,研制出了六氟化硫设备免搬运通用充气设备,使单项操作时间由20分钟减少至8分钟,效率提高了60%。

“创新是一种意境,需要有求变的心态和丰富的想象力。”济源公司变电运行主管李健说。“敢想”是创新的源头。他们坚持以创新引领思潮,从培养一线班组的想象力入手,鼓励大家围绕劳动强度降低、工器具改进、管理提升、降本增效等拓展想象空间,梳理好的想法和建议,积极开展自主创新活动。针对六氟化硫传统充气装置需2人操作而且相对费力的现状,班组人员通过“头脑风暴”明确创新思路,研制出便携式新型断路器充气辅助装置,实现了单人、省力充气操作;针对变电站KYN—28型高压柜验电程序复杂且存在安全风险的特点,大家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研发了验电辅助装置,实现安全、快捷、轻松验电。去年以来,该专业所辖10个班组的QC成果获市优12项、省优4项、国优1项,做到每个班组均有创新课题、均有科技成果,也培育了班组人员的想象力和创新热情。

创新是一种习惯:无时无处不在

“工作中遇到了难题,现有技术不好解决,怎么办?”这是电网运维和营销管理中时常遇到的情况。

“那就作为研究课题,通过创新去解决它。”这已是济源公司一线班组人员的习惯性思维。

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班在对220千伏黄荆线杆塔更换绝缘子实验时,因垂直档距大、导线荷载重,需全班11人共同操作才能完成,如果1人临时有事,那工作就没法干了。他们通过课题攻关,研制出固定式导线提线器,只需5人就能完成作业任务,并较以前更安全、灵活、简便。

如今,在济源公司各一线班组,创新已成为一种习惯,成为大家的自发行动。哪项工作劳动强度大了、环节操作复杂了、工器具不好使了,甚至数据计算繁琐、工时多、效率低等,都会激发员工的创新灵感。他们主动把工作中发现的难点、遇到的难题作为创新点,及时落实到实践中。为提高操作安全系数,变电运维班研制出高压开关操作回路故障区域辨识系统;为提高巡视质量,荆华变班组研制出封闭式开关柜内设备无线测温系统;为减少无人值守变电站电容器被迫停运次数,苗店操作班创新技术工艺,改进了设备性能。去年以来,该公司32个生产班组涌现创新成果52项,申请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其中3个班组获“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称号。

“我们设置科技创新资金,建立激励保障机制,构筑课题研究、技术研发、成果发布、推广应用‘一体化’平台,积极营造鼓励创新、支持创新、保护创新的良好环境,让创新无处不在。”济源公司副总经理金翼说。

创新是一种时尚:激发源源动力

“全程参与‘提高电采系统采集成功率’课题研究,获得了‘国优’称号,我不仅拥有了成就感,也对电采系统的关键技术有了深层次了解。”济源公司电能量采集班女员工胡雪说。

“把科技创新作为撬动班组深化学习、提高技能的一个支点,作为培养人才、熔炼团队的一个平台,作为体现活力、推动工作的一个抓手。”围绕这一理念,该公司因势利导,要求技师、双师、高师带头加强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突破,其他员工全程参与方案制作、资料查找、数据核对、实践验证等环节,并逐渐向核心技术领域渗透,形成骨干挑大梁、人人压担子、个个求创新的格局。注重在创新实践中发挥“传帮带”作用,构建人才成长良性机制,并通过创新论坛、标兵选树等载体,为班组创新注入源源动力。同时,积极做好课题挖掘和路径引导。目前,该公司针对新梳理的39项班组创新课题,积极开展评估论证,为持续创新奠定基础。

惟有创新,方能廓清视野、提升境界,突破自己、超越别人。如今,在创新发展的大潮流中,济源公司一线员工更乐意把创新当成一种时尚,通过创新,提高技术、增强素质,展示自我、实现价值。“随着电网快速发展,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大量运用,需要通过创新去解决的难题也越来越多。只有顺应趋势,把创新作为责任、作为时尚,才会开阔眼界、潜心钻研,从而发现创新点,让科技创新离自己更近,变得更简单。”该公司“创新标兵”孟书海说。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济源公司总经理徐建表示,今后将继续创新机制、优化举措,持续激发班组创新活力,推动公司创新发展。

编者按:深入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实践活动,面向生产一线,加大资金投入和扶持力度,着力解决生产运行实际问题。这是今年公司1号文件提出的创新工作走向。为落实公司部署,展示基层班组创新成效,《一线》栏目特别组织本期策划,敬请关注。

猜你喜欢

济源变电班组
生产班组执行力提升建设
浅谈变电运行中继电保护问题
“党员进班组”促进班组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黄河流域生态治理和高质量发展的典范—济源
河南济源:产业扶贫大格局 助力群众脱贫致富
济源钢铁六十年积淀发展捐款三千万元实现工业反哺农业
变电运行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变电设备差异化巡视优化
济源钢铁嬗变之道——探寻河南省人大代表李玉田的治企哲学
对变电运行防误闭锁装置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