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图书编辑的职业素养

2016-11-30尹博吕志军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辽宁大连116023

中国科技纵横 2016年2期
关键词:出版职业素养图书

尹博 吕志军(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辽宁大连 116023)



论图书编辑的职业素养

尹博 吕志军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辽宁大连 116023)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出版行业的繁荣发展,出版形态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为了适应新时期的图书出版模式,图书编辑这一群体也正经受着重重考验,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大势所趋之下,图书编辑应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修养。通过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及不断学习来提升高度;利用拓宽知识面及交际面以拓展广度;采取出精品图书及编校工作精益求精以深掘精度。

【关键词】出版 图书 编辑 职业素养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publishing industry, publishing patterns are changing,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new era of book publishing model, book editing, this group is also a serious challenge, facing severe challenges.In such a trend, the editor should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training.Through good thinking, innovation and continuous learning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knowledge, through the expansion of the scope of knowledge and communication to expand the breadth; through a fine book and the work of editing and proofreading seriously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work.

【Key words】publishing books editors professional quality

当今,在我国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大环境中,出版业作为其重要支撑载体,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近年来新媒体出版和数字出版浪潮的不断涌进,我国的出版形态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重大历史变革,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变革中,图书编辑这一群体也正经受着重重考验,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这种境遇下,我们的图书编辑如何适应新的出版模式,成为出版业的中流砥柱,已成为一项非常现实的课题摆在面前。笔者认为,新时期的图书编辑,应着重从高度、广度、精度这三个不同维度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修养。

1 提升高度

俗话说:“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编辑工作也是如此,特别作为策划编辑,只有具备丰厚的文化积淀,占有一定的独特视角,看问题才能够居高临下,解决问题才能够游刃有余。我想,这个高度的获得并不是一朝一夕,轻而易举的。

1.1 编辑要善于思考

目前市场上很多“跟风书”层出不穷,大多也只是昙花一现,生命力大多很短。因此,要想做出经得住时间和读者检验的图书,需要编辑在实践中不断琢磨、思考。首先,选题的确立应标新立异,能够准确定位,具有鲜明的主题。编辑在采集信息并进行筛选之后,应仔细斟酌下面的环节。找出选题中所蕴含的亮点,并对“亮点”进行深度挖掘。其次,要进行整体的构思。对选题的内容和所呈现的形式进行深度思考,对选题的实施方案进行全面细致的设计。最后,要对选题进行反复论证和优化,对选题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并进一步完善[1]。

1.2 编辑要敢于创新

创新是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动力,作为人类意识形态的一种媒介——图书的出版更需要不断创新,这就要求图书编辑也应与时俱进。

1.2.1 思路创新

对于策划编辑来说,一个好的创意可能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然,这种创意可以理解为多方面,比如选材的创新、图书理念的创新、呈现形式的创新、发行渠道的创新等,在策划选题时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在编辑加工及装帧设计环节,从读者的需求出发,想方设法挖掘新线索、组织新材料,对出版物从内容到形式上进行全方位的创新。

1.2.2 方法创新

编辑每天都要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除了处理大量的文字稿件外,还要进行邮件处理、联系作者等沟通事宜,如果没有科学的处理方法很容易造成一团乱麻,从而影响工作效率。因此。编辑应在工作方法上不断创新,合理规划安排,如稿件分类存放、建立作者电子通讯录、制定工作任务一览表等,都能大大提高编辑的工作效率[2]。

1.2.3 不断学习

不断学习,是编辑素养自我提升的有效途径。首先,编辑要养成学习和关注新闻出版行业各种政策、法规、行业动态、编辑理论等内容的习惯,学习于编辑业务相关的最新规范;其次,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了解学科发展动态与方向,以不断增强自身对学术创新与成果价值的敏感度和辨别力。再次,积极参加编辑经验交流会,不断与同行及同事进行沟通和交流,好的经验大家分享,抛出编辑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和解决,这对编辑提升实际工作能力大有裨益[3]。

2 拓展广度

有人说编辑的工作就是“改改错别字”,也有人认为编辑是“为人做嫁衣的幕后英雄”。其实,作为新时代的编辑,不仅要会编会改,还要会写,更要懂得营销、策划、发行、财务等各方面的知识。可以说,编辑不应是某个学科领域的“专家”,应是涉猎广泛、知识渊博的“杂家”。

2.1 知识面要广

作为一名编辑,需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各行各业的知识都应有所涉猎、有所了解,特别是跟图书编辑相关的知识,如美学知识、设计知识、广告知识等。“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从多个角度把好图书质量关。这样,不管做哪种类型的图书都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2.2 交际面要广

作者群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脉,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接触各层次的人并保持联络,积累作者资源以备利用。对于有过合作的作者也要注意维护,经常保持联系,沟通感情,相互交流。

3 深掘精度

上面提到了拓宽广度,但绝不是就忽视了精度。我们在全面拓宽广度的同时,更应该在具体的事情上花大力气,精益求精。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3.1 出精品图书

图书是文化产品,又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承担着传播知识、积累文化、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重任。因此,具有精品意识、打造精品图书,带给读者精神的享受和追求,是每一位编辑所担负的义不容辞的责任。精品图书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选题的独特性。精品图书一定要有自身的显著特色,能明显有别于其他形形色色的各类书籍,让读者耳目一新,记忆深刻。内容的充实性。上乘的作品是能够通过作者清晰的论述、严密的逻辑、优美的语言等,使读者得到极高的精神满足[4]。形式的新颖性。通过科学的版式、合适的字体和优美大方的封面,使人在视觉上产生强烈的美感。

3.2 编校工作要精益求精

3.2.1 编辑应具有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图书的编辑工作是一项很细致的工作,任何粗枝大叶都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端正的编辑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是编辑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严谨的工作作风,就是要求编辑工作者一丝不苟,认真做好工作。选题时周密论证,全方位考虑问题;组稿时全力与作者配合,及时处理各种问题;审稿时把好稿件的质量关,确保稿件的齐、清、定;编校时仔细推敲稿件内容,做到字斟句酌,确保其准确性[5]。

3.2.2 编辑应具有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

能否准确、得当地运用语言文字,将直接影响读者对内容的理解。编辑应具备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熟练掌握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有关语言文字规范性文件,摸清并掌握书稿中语言文字出错的规律,对于文件的强制性规定必须严格遵从。对没有明确规定的用语,要根据具体语境灵活把握,切记把鲜活的语言文字变成僵死的符号。

3.2.3 编辑应密切关注相关标准和规范的发展变化

编辑应熟知并学会运用编辑出版工作常用的标准和规范,如《图书出版管理规定、》《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等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规定。这些标准和规范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图书编辑应密切关注与编辑出版工作有关的各项标准和规范的制订、修订情况,认真学习、不断完善,使自觉执行标准和规范成为职业习惯,促进编校水平不断提高。

4 结语

图书编辑只有从以上三个方面做起,并且长期不懈地坚持,不断提升完善自我的职业修养,我们的图书才会越做越好,我们的编辑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陈沁.新时代的编辑素养[J].教育观察,2013,7(2):89-91.

[2]郑筱梅,佟建国.科技学术期刊青年编辑职业素质4项基本观念及其培养建议[J].编辑学报,2012,4(2):178-179.

[3]孟耀.社科期刊的编辑素养与编辑意识[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9,5(3):80-82.

[4]周志新.论构建新时期科技期刊编辑职业精神的作用及其核心要素[J].编辑学报,2012,8(4):314-316.

[5]张东明.赵树理的编辑经历及特色[J].中国编辑,2010.2:84-87.

作者简介:尹博(1979—),女,辽宁大连人,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中级编辑,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基础教育;吕志军(1968—),男,辽宁大连人,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基础教育。

猜你喜欢

出版职业素养图书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