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岸地区产业发展研究
——以新疆塔城市为例

2016-11-30孟繁茹王璐瑶郭凯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辽宁沈阳110000

中国科技纵横 2016年2期
关键词:产业发展

孟繁茹 王璐瑶 郭凯(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辽宁沈阳 110000)



口岸地区产业发展研究
——以新疆塔城市为例

孟繁茹 王璐瑶 郭凯
(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辽宁沈阳 110000)

【摘 要】口岸地区具有向外开放的地缘优势,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本文主要以新疆塔城市为例,从产业格局及产业特色方面进行剖析,重点对口岸地区的发展条件、发展方向、发展重点进行研究,提出适合于口岸地区产业发展的战略与思路,提出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将产业发展真正的落到实处,以期对相类似的口岸城市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及指导意义。

【关键词】口岸地区 产业发展 产业特色

1 产业发展现状

塔城市地处天山北坡,是新疆经济开发带上的重点城市,西与哈萨克斯坦接壤,南临新疆经济社会比较发达的天山北坡经济带。

塔城市农牧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工业生产初具规模,西部大开发为塔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但塔城地区产业化进程缓慢,缺少优势产业集群,城市功能不够完善、吸纳能力差,服务业层次较低,口岸城市的特点和优势并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

2 塔城市产业发展优势分析

2.1 人文优势

塔城全市有2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相互交融,形成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哈萨克族占全市人口总数的15.4%,他们与毗邻的哈萨克斯坦民族相同、语言相通、风俗相近,甚至还有着亲近的血缘关系,这是有别于国内其他城市不可多得的条件,是发展外向型经济和边境贸易的重要人文优势。

2.2 生态优势

塔城市基本保持了原有的自然生态平衡,中国绿色食品协会已将塔城市确定为首批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单位。目前塔城已经建成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县3个、认定无公害及以上生产基地32个,认定无公害农产品19个、绿色农产品15个,有机农产品5个。这些都为新区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奠定了基础。

2.3 旅游优势

新区周边具有巴克图伟人山、卡浪古尔水库、塔城飞鹅、哈纳喀清真寺、垂钓公园、俄罗斯风情园、达斡尔民族风情园等旅游项目,以及塔城蔬菜旅游文化节暨中亚-新疆塔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等节庆活动,具有发展观光体验旅游的良好基础。

2.4 地缘优势

塔城市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是全疆距离边境线最近的口岸城市,市区距离口岸仅有12公里,形成了城市、口岸、合作区、兵团“四位一体”的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是向西开放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最佳区域。

3 产业发展方向与发展重点

3.1 产业发展方向

农业稳市。围绕农牧民增收这一核心目标,需落实好塔城市“一轴、两线、三个中心”的农业产业空间布局,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牧业产业体系。

工业富市。塔城市是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单位,在工业发展中,要突出无污染、高科技的理念。应培育和壮大龙头骨干企业,加强口岸地区工业园区与物流园区的互动,打造工业企业建设和发展平台。

边贸活市。口岸城市最重要的产业支撑就是边贸经济,设立中哈—塔城特色农业合作区示范区,以巴克图口岸进出口绿色通道为纽带,形成中哈两国边境新型次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力争上升为上海合作组织农业合作示范区,在此基础上逐渐扩大合作领域、完善合作机制,最终形成完整的边贸经济圈。

大力发展以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在边贸活市的基础上,塔城市最终应依托边贸,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旅游业。改造餐饮、交通运输、商贸流通、社区服务等传统服务业。发展信息、咨询、娱乐、会展、法律援助等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整体水平。积极申请开展哈萨克斯坦免签3日游,拓展自然风光景点、历史古迹景点、边塞风光景点、民俗风情景点的建设,促进塔城地方经济发展。

3.2 产业发展重点

突出发展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是市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是推动市域产业结构演化的主角,在市域经济增长中承担着组织和带动作用。在2015-2030年期间,突出发展边贸业、农副产品出口精深加工业,不断满足中亚国家对农副产品消费的需求,是塔城产业发展的主要内容。

稳步发展支柱产业。支柱产业决定一个国家或区域在地域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整个经济发展的支柱,承担着经济增长、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和主要财政收入的任务。依托于主导产业,塔城应大力发展轻工业、房地产业、设施农业、现代畜牧业、特色林果业等地位突出、对市域发展贡献大、在目前具有明显优势的支柱产业,为塔城市产业的全面发展和优化升级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积极培育先导产业 。先导产业虽然目前规模较小,对市域经济增长影响有限,但是代表了未来产业进步的方向,发展潜力大。塔城在旅游业、服务业、物流业等方面前景广阔、对产业升级推动大。

4 产业发展保障措施

转变和完善政府职能,为产业发展提供优良的软环境保障。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硬环境保障。根据“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方针,有计划、积极地超前建设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良好的投资发展硬环境。

积极拓展多元融资渠道,为产业发展提供充沛的资金保障。吸引各种金融机构在塔城市落户,发展电子银行业务,放宽行业进入限制,扩大小额农户贷款,为市场经济为主体的建立提供资金支持。

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推行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节能降耗,实现环境和发展“双赢”。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高标准地建设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使其成为制造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基地,为塔城市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提供经验和样板。

参考文献:

[1]任凤,李豫新,付金存.产业结构视角下的新疆区域经济差异分解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01.

[2]管卫华,林振山,顾朝林.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原因的多尺度分析[J].经济研究,2006,07.

[3]唐红梅,曹阿芳,田坤明.新疆产业结构变动与效益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01.

[4]王琼,高敏华,瓦哈甫·哈力克.基于因子分析的新疆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分析[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8,04.

[5]塔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新疆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2.

[6]塔城辽塔新区总体发展规划(2013-2030),辽宁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2014.

[7]塔城辽塔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4.

猜你喜欢

产业发展
海南省热带花卉文化研究
海南黑山羊研究进展与产业发展思路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