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点任务研究
2016-11-30付素静万宝春成雪峰
付素静, 曹 阳, 李 巍,万宝春,成雪峰
(1.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7;2.河北省环境保护厅,河北 石家庄 050037)
河北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点任务研究
付素静1, 曹 阳2, 李 巍2,万宝春1,成雪峰1
(1.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7;2.河北省环境保护厅,河北 石家庄 050037)
指出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河北省“十三五”时期的重点任务之一,从农村污水防治和农村面源污染防治两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任务。从生态保护优先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通过生态建设与修复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一是在重点生态功能区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生态工程,根据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决定开展生态工程建设的顺序和发展方向;二是在考虑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探索研究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三是在重要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优先区、生态环境支撑区等区域加大生态保护转移支付力度。
农村环境;重点任务;污水防治;面源生态环境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但农村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农村环境质量不容乐观。《2008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指出农村环境问题突出,生活污染加剧,面源污染加重,农村地区工况污染凸显,饮水安全存在隐患,呈现出污染从城市向农村转移的态势[1,2]。中央财政于2008年首次设立农村环保专项资金,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全面启动。河北省自2009年开始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2012~2014年被列入第三批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省,农村环境整治成效显著,相继建成了一批环境整洁、设施配套、各具特色的美丽村、镇。河北省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状况差异较大,南水北调工程贯穿河北省京南全部区域,涉及58个县(市),南水北调沿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亟待开展;燕山—太行山山区、黑龙港流域集中连片特困区和环首都贫困带3大贫困片区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尚未解决,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较重。为有效解决农村环境问题[3],拟从农村污水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以及生态保护三方面入手,全面梳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中的重点防治、农村大气污染防治、散煤燃烧防治、秸秆综合利用以及矿山治理等内容。
2 农村污水污染防治
(1)进一步完善城镇污水收集处理系统,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积极推进新开发区、重点乡镇和城乡结合部污水截流、收集、纳管,加快雨污分流改造,提升污水处理设施服务范围,消除污水直排现象。在重点乡镇同步开展污水处理厂建设。推进工业园区和聚集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并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装置,保证“一园一厂”,实现工业污水全收集、全处理。
(2)结合河北省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实行农村污水处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城镇周边村庄,优先选择接入城镇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统一处理;距城镇较远、居住分散的村庄,加快农村生活供排水、旱厕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在污水不易集中收集的村庄,采取分片收集,分散处置的模式,采用适宜的中小型污水处理设备、人工湿地或稳定塘等形式处理生活污水[4,5]。推动污水处理处理等设施向农村地区延伸覆盖。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全部配套建设粪便污水储存、处理、利用设施,严禁沼液、养殖场冲洗废水等直接排入河道,提高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比例。
(3)制定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方案,建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供水水质的监测信息定期发布制度,每年定期向供水区域的群众发布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供水水质的监测信息,保障用户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建立日常管理制度,加强规范管理,安排专人对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进行管护,采用耕地置换或实物补偿方式,合理补偿受水源地保护及保护区影响的行政村或农户,保障村民喝上合格安全的饮用水。
3 农村面源污染防治
(1)保障农用地土壤环境安全。推广生态农业种植模式,保障化肥、农药高效安全施用,降低农田排水氮磷等污染物含量。开展农用地土壤污染基础调查工作,详查土壤状况,建立土壤环境状况清单,布设环境质量监测点位。整合环保、国土、农业等部门相关数据,建立农用地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实施农用地土壤环境分类管理,按污染程度将农用地划为3个类别:未污染和轻微污染的划为优先保护类;轻度和中度污染的划为安全利用类;重度污染的划为严格管控类,并分别采取相应管理措施。制定实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方案,采取农艺调控、替代种植等措施,降低农产品超标风险。加强严格管控类耕地的用途管理,禁止种植食用农产品和饲草。针对典型受污染农用地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工作。
(2)综合防治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完成河北省畜禽养殖禁、限、适养区划定,以地定畜,优化调整养殖场布局。禁养区内依法关闭或搬迁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实施禁养区关停,限养区总量控制等措施。组织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实用技术模式的筛选,将适应技术及时公示并统筹开展工程示范,持续提升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清洁生产水平。河北省所有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全部配套建设粪便污水储存、处理、利用设施[6]。建设符合区域特点、养殖规模和防治要求的粪污存储、治理设施。贯彻“种养结合”理念,提高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比例。细化相关资金补贴及政策优惠等规定,促进有机肥生产和施用。
(3)提高生活垃圾、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水平。加快县城生活垃圾处理厂建设步伐,推广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方式。加大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村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按照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完善收集转运网络,扩大覆盖面。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搞好“一队”(村卫生清洁队)、“一池”(垃圾池)、“一车”(垃圾清运车)、“一站”(垃圾转动站)、“一制度”(卫生保洁制度)建设。按照国家农村户厕卫生标准,推广无害化卫生厕所。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推广沼气池、畜禽舍、厕所、日光温室“四位一体”能源生态模式。推动县级医疗废物设置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农村等偏远地区医疗废物无害化管理。积极推广第三方治污、或PPP等治污管理模式,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助推更多治污项目落地实施。 鼓励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在源头削减、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利用基础上,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生活垃圾处置技术和管理方式,对村庄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有效、无害化处置和综合利用。
4 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把生态保护放在优先位置,通过生态建设与修复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统筹生态环境现状、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等因素,分类型分区域确定生态保护方向,有针对性地开展生态工程建设,建立健全保障生态安全的规章制度,大力开展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和受益水平。
(1)实施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在重点生态功能区和自然保护区,将保护生态和改善生态环境放在首位,根据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决定开展生态工程建设顺序和发展方向。针对区域特点,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开展天然林保护、风沙源治理、山地绿化、防护林建设、退牧还草、退耕还林、湿地保护与修复、坡耕地综合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生态工程[7]。在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地区,实施异地搬迁,开展迁出区生态修复工程。
(2)发展生态旅游业。在考虑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同时,发展生态旅游业。开发旅游资源时尽量少占地、不毁坏原始植被,在不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自然保护区、国家和省级森林公园,打造森林旅游、生态主题公园、农业园区、林业园区等生态旅游产业,结合当地民俗文化,打造具有民俗风情和地域特点的生态旅游业[8]。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建设,发展旅游专业村、旅游专业户,以带动景区周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高农民收入。
(3)加大生态保护转移支付力度。在统筹落实省、市、县农村环保专项资金的同时,可在重要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优先区、生态环境支撑区等区域加大生态保护转移支付力度,开展生态保护的同时,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结合《河北省建设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规划(2016-2020年)》,加大对京津保中心区生态过渡带、坝上高原生态防护区、燕山——太行山生态涵养区以及低平原生态修复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转移支付力度,扩大资金覆盖范围。按照《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16〕31号),积极争取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健全公益林补偿标准动态机制,完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推进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在京津冀水源涵养区建立跨地区生态保护补偿试点。
5 结语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河北省“十三五”时期环境保护的重点任务之一。笔者从3个方面分别阐述了河北省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任务。在农村污水防治方面,从城镇污水、农村生活污水以及饮用水源地3个方向明确了重点任务;在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方面,从农村土壤环境安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生活垃圾治理3个方向明确了重点任务;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过程的生态工程建设、生态产业发展以及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具有的实际意义。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08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R]. 北京:国家环保部,2008.
[2]孙宏伟, 李凯, 李朝阳.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分析:以盘锦市为例[J].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 18(1): 53~54.
[3]丁渠,马晓萍. 河北省农村环境现状及其综合整治对策[J]. 河北农业科学, 2012, 16(5): 71~73.
[4]王伟, 万宝春, 田凤秀. 加强水源地管理保障农村饮水安全[J]. 环境保护, 2011(24): 61~62.
[5]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意见[R].石家庄:河北省人民政府,2016.
[6]赵娜, 冯军会, 万宝春. 河北省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对策建议[J].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 (6): 47~50.
[7]吴旗韬, 陈伟莲, 张虹鸥, 等. 南岭生态功能区产业选择及发展路径探索[J]. 生态经济, 20(2): 88~91.
[8]王佳韓. 基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永泰绿色产业发展研究[D]. 福州:福建师范大学, 2015.
The Study on the Important Tasks About the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of Rural Environment in Hebei Province
Fu Sujing1, Cao Yang2, Li Wei2, Wan Baochun1, Cheng Xuefeng1
(1.HebeiInstituteofEnvironmentalSciences,Shijiazhuang,Hebei050037,China;2.HebeiEnvironmentalProtectionBureau,Shijiazhuang,Hebei050037,China)
This paper pointed out that the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of rural environment was one of the important tasks in “13th Five-year Plan” of Hebei Province. From the rural sewage and r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control system, we sorted out the the key tasks in rural environmental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priority, we studied the importance and measures to carry out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of rural environment through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restoration. First, we should construct ecological engineering in the key ecological function areas and nature reserves. According to the importance and urgency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we decide the order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ecologic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econd, based on the consideration of regio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we should research how to develop ecological tourism industry. The last, in important ecological function areas, biodiversity priority areas,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support areas and other areas,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transfer payment dynamics.
the rural environment; important task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ewage; non-point pollu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2016-06-15
付素静(1987—),女,硕士,主要从事环境规划、生态环境方向的研究工作。
S210.3
A
1674-9944(2016)16-007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