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高职院校体育差生的转化①

2016-11-30王清强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31期
关键词:差生体育锻炼高职

王清强

(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泉州 362100)

探究高职院校体育差生的转化①

王清强

(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泉州 362100)

高职的体育教学中,体育差生总是客观存在,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要求体育教学要面向每一位学生,不落下每一位学生,通过分析高职院校体育差生的形成原因,该文探究体育差生由差转好的各种因素,寻找从转变体育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健康管理意识入手,对体育差生分门别类,对症下药,个性定制教学内容,改变教学评价方式等教学策略帮助体育差生实现自我超越,由差变好,全面发展。

体育教学 体育差生 转化策略

1 体育差生的含义

在高职体育教学的实践中,总有一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客观或主观的原因,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有点困难和障碍,完不成体育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跟不上教学进度。最直接的结果是体育成绩总不能通过。体育差生每年每届中总是客观存在的。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要求体育教学必须要面向每一位学生,必须要不落下一个学生。必须承认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成,学有所得。然而,转化体育差生难度很大,体育教师对这一群体的教学上,有的感到束手无策,有的穷尽一切方法,却收效不大,常常只好任其自然。为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每一位合格人才,我们不应忽视这一群体的存在,而应认真来分析造成体育差生的各种原因,并找出对策,以帮助其战胜困难,由差转好,成为社会的合格人才。

做好体育差生的转化,意义重大。因为体育差生转化了,赶上来了,必然会激励整个教学团队的学习与锻炼。体育差生都能完成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其他学生就没有理由完不成。体育差生都赶上了,对全体学生是压力也是动力。因此,做好高职院校体育差生的转化是高职体育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2 高职院校体育差生的成因

通过对近年来多名体育差生的了解、调查和分析,造成体育差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2.1 身体原因

在体育差生中,学生身体条件差是主要原因。这些学生有的是动作的协调性差,或身体过于肥胖或瘦小造成不能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进而对体育学习产生反感。身体条件差是学生长期由于种种原因形成的结果,一时也很难改变很多。而高职院校已是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体育教学中只能是针对具体问题采取具体的教学策略。

2.2 思想原因

高职院校学生中还是有部分同学对体育学习锻炼缺乏足够的认识,总认为文化课的学习才是重要的,特别是以女生居多。上体育课时,总是怕苦怕累,不愿参加体育锻炼。上课仅仅是应付考试而已。思想原因是可以改变的。体育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利用各种时机,对体育差生进行思想教育。

2.3 心理原因

在造成体育差生的成因分析中,我们发现学生个性心理特征的因素在体育学习困难的比例很高,主要是性格特内向,不爱参与活动,不善与人交流,心理自卑,会因自己没完成好练习或达不到一定标准而产生自卑心理,他们常常会在学习中表现出信心不足或处于被动状态,其次教师对学生又不能平等对待,往往容易冷落体育差生,有的甚至让他们当反面教材,使他们自尊心受到打击,进而失去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对学习的厌倦和恐惧随之产生。

2.4 教学、教法原因

不可否认,我们的体育教学实践中,确实还存在着上课教材单一,教法死板,内容枯燥,一味要求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而不注重对学生进行诱导和启发,让学生不爱学习,学不会,学不好。相当部分的体育教师还是按照多少年前的旧观念、旧思维来教学。上课还是强调学生以学习技术和技能为主,并没有真正理解和贯彻“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没有以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和培养科学的锻炼习惯为主。

2.5 体育基础原因

经过入学的体育摸底测验,学生体育基础真是千差万别。坦白讲,经过小学、中学十二年的体育教育,确实还有不少学生真的连一项体育运动技能都没学会。现在社会的心态有点浮躁,学校和家长都很急功近利,都以文化学习为主,都不重视体育学习或根本没有身体健康管理的观念。农村来的学生身体素质会稍好,可是运动技能一般较差。城市来的学生由于受的体育教育稍好,运动技能也会较好,但由于条件好,锻炼少造成身体肥胖进而变成体育差生的也不少。

3 高职体育差生的转化策略

3.1 培养学生的健康管理意识,转变体育教学理念

在高职体育教学实践中,体育差生中往往女生居多,其中不乏文化学习的优秀生。究其原因,主要还是重视文化学习而轻视体育锻炼。认为文化课重要,体育课只要去混,一般都能通过,抱着60分万岁的心理。体育技能差生,往往连基本的一至两项体育锻炼项目的技术都还没掌握。因此,高职体育教学中,老师应适时地,见缝插针地对学生进行体育意识的培养,健康管理意识的灌输。让学生意识到健康身体是人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保证,身体健康是从事高强度工作的基础。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也应从体育技术的传授为主转向以锻炼习惯的培养和健身技能的掌握为主。高职生体育课上,一些体育技术的掌握与否与其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并无太多的关联。反而,是否有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管理意识对其今后的漫漫人生旅途却相当重要。所以,高职的体育教学,必须以锻炼习惯的培养为重,以健康管理知识的掌握为重。

3.2 分析成因,对症下药

了解分析不同体育差生形成的原因,找到不同体育差生的问题之所在,才能对症下药来解决问题。有的体育差生是只顾学习不重视体育,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就应耐心地、不厌其烦地给其讲明健康的重要性,健康管理的重要性。要做通体育差生的思想工作。要以体育教师的知识优势,分析透健康的重要性、锻炼的重要性而不是说教式地强调体育课的重要性。有的体育差生是怕苦怕累,意志薄弱,高职体育教学中就应有意识地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教师应设计恰当的难度,创建积极的团队氛围,让体育差生体验运动的乐趣和克服困难后的愉悦体验。教师千万不能经常指责体育差生,而是要给体育差生更多的机会和时间来迎头赶上。有的体育差生是体育基础问题,高职的体育教学中就应降低难度和要求,以发展学生的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为主,以表扬、鼓励为主,以培养差生的体育锻炼习惯为主。有的体育差生是身体形态问题,如肥胖等,体育教学中,就应以长时间、低强度的运动为主,以发展学生的心肺功能、耐力素质为主。有的体育差生是心理障碍问题,如自卑、胆小、畏难等,体育教学就应以培养自信、顽强、勇敢等心理品质的练习为主。

3.3 个性定制教学目标内容

高职体育教学要转化体育差生,就应根据不同体育差生的具体情况,个性化地针对不同学生个体进行定制不同的体育教学内容。体育差生由于体育基础差,在体育学习上可能存在障碍,对于这一群体的学生,在体育教学上,教师应紧紧抓住以学生掌握一至两项健身的运动技能和养成科学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为主线,不拘一格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来安排教学内容,并适当降低教学要求的难度。

如若体育教学中,目标内容要求过高,体育差生虽经努力,但由于长年积累的体育基础差等原因,屡屡受挫,加之心理的自卑,往往也是破罐破摔,彻底放弃体育学习与体育锻炼了。也正因此,笔者多次呼吁:体育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必须的一至两项体育健身技能和养成科学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其他的教学目标在适当的时候可因人而异,稍作特殊处理。当然,这一“度”的掌握要以人为本,公平、公正。例如,笔者任课教学的班级中,有一学生张同学,因身体特胖,长跑测验1 000m及格是4分32,达标是5分04,入学测验是近7分钟。明显是体育差生,若按要求,高职院校两年的体育学习中,长跑无论如何也达标不了,及格不了。体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一步一步地从达到6分30秒即可,达到第一教学目标后,我们提出6分钟的第二教学目标。这样,耐心地、分阶段地让体育差生渐渐转化成体育合格生。体育教学评价如果是固守成规,只讲原则,不求灵活,张同学只能永远是体育差生。

在体育教学中,针对体育学习困难的学生千万不可采取统一的教学方式、统一的教学方法、统一的教学要求。必须了解不同体育差生的不同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对学生运动发展水平和个性特征科学测查的基础上,学生的知识层次和身体素质是不同的,所以接受一项教学内容的速度和质量也是不同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来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以此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要允许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方式、速度去学习。

3.4 改变高职体育教学评价方式

改变体育教学的评价方式,是让体育差生向体育好生转变的重要因素。在体育教学的评价中一定要加入学生与自己同比的进步幅度。要注重体育学习锻炼的过程评价,而不是以期末的终结评价为主。要因人而异制定体育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

教学实践中,要改变教学评价方式,增加自我进步幅度的评价维度,要让学生与自己的过去比,实现自我超越,自我进步,从而提高体育差生的心理自信,激发体育学习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心理愉悦感受。教师在教学中的难点是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切合实际的不同学习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耐心地帮助体育差生一点一滴地学,一点一滴地进步。学习目标的制定尤为重要。目标太高,会挫伤体育差生的学习锻炼积极性,目标太低,又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体育差生的教学不是看他们学习掌握了什么技术,达到了什么标准,而是要看他们的学习态度,看他们的学习努力程度,因为体育差生由差转好的因素是他们是否在体育锻炼体育学习中获得了成功与愉悦的体验,是否体验到体育锻炼虽然累,但累并快乐着。体育锻炼虽然苦,但完成练习后的休息是很享受的。愉悦的心理体验一定要经过苦和累的对比,感受才能更强烈。同时,教师适时地进行肯定和表扬等心理干预,体育差生也就建立了自信和自尊,激发了体育锻炼和体育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体育差生由差转好也就水到渠成了。

4 结语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实践中,体育差生形成的原因有身体原因、思想原因、心理原因、教学教法原因、体育基础原因等,但只要我们能转变体育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健康管理意识;分析成因,对症下药;个性定制体育教学内容;改变高职体育教学评价方式,相信就一定能让体育差生由差转好,迎头赶上。体育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锻炼身体兴趣入手,改变体育教学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采用灵活的教学评价体系,相信就一定能帮助体育差生实现自我超越,掌握基本的锻炼技能,完成体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即使体育差生每年还可能客观都会存在,只要我们够重视,有措施、有方法,就一定能有效减少或消灭体育差生的现象,使体育差生能和大家一样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为社会输送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1]赖天德.学校体育改革热点探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2]关雅兰,刘军,欧国荣.高师公体课教学中“体育学困生”的“脱困”教学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5(30):136-138.

[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编委会.国家体质健康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G807

A

2095-2813(2016)11(a)-0110-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1.110

①王清强(1966,7—),男,汉,福建泉州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差生体育锻炼高职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在书上睡觉
差生妈妈的六年艰辛育儿经
让“差生”变好其实很简单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
关于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一点思考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