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命的关怀”体育教学理念的理解与深思
2016-11-30陈葵张晓珊
陈葵 张晓珊
(长沙市一中开福中学 湖南长沙 410003)
中小学“生命的关怀”体育教学理念的理解与深思
陈葵 张晓珊
(长沙市一中开福中学 湖南长沙 410003)
近些年青少年体质不断恶化,中小学生跑步猝死也时常发生。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多给予学生生命的关怀,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质量。通过文献资料法,从生命关怀的视角对中小学体育教学理念进行研究与分析,目的是为中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理念上树立以人为本的生命关怀教学理念,促进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体育教学 教学理念 生命的关怀
理念是什么?我们光从它的字面上来看,“理”应该是指理想,“念”就应该指的是信念,而理念就是理想和信念的意思。也有人把理念理解为思想观念和理性概念的意思。思想理念总是先于我们的行动,行动落后于我们的理念,所以理念是指挥我们行动的思想指南。科学的理念能提高人思想的高度从而给予人在认识方面的指引。它就犹如黑夜中的一束闪耀的光环,照耀着我们前进的大道,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理念在各个领域比比皆是。关于教学理念古今中外有不少的教育家提出过。孔子提出了“听其言观其行”、“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教学思想理念。体育教学也有理念,它是指导体育教师教学工作的内在动力。体育教学理念是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的认识和基本的观念。它所包含的内容主要有体育教学是什么;它应该具有什么样的任务与使命;在教学中发挥怎样的作用等。它是关于体育教学的基本问题的价值判断。体育教师需要有先进的思想理念武装头脑。理念是体育教师从事体育教学的前提基础。而现在的体育教师要更加认清当前学生的身体状况,不仅增强学生的体质,增进学生的健康,更应该放眼学生的终身,从人生命的角度看待体育教学,给学生更多的应该是对学生生命的一种关怀,这将是学校体育教学未来发展之路。
1 生命关怀理念的理解
拥有健康、结实、强壮的身体是人类生命活力的表现。如果没有良好的身体基础,我们在从事某些活动的时候将会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而有了良好的身体基础,我们做事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可以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在日常的生活过程中,人类存在天性的好动,好动永远是人类宝贵的天性。它是维持人的生命存在的生物需要、生理需要[1]。而学校体育就更与学生的生命息息相关,它的作用更多是在对学生生命的关怀。
生命关怀理念是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尊重学生的人格、加强对学生生命的生存关注力及其生命的生成和完善,其根本目的就是关注生命存在、促使学生生命质量的提高、关注生命境界的提升。
2 生命关怀理念在学生体育课堂中的体现
人是自然、社会、精神三位一体的形式而存在,体育教学对学生的生命关怀也体现在这三个方面。主要表现在如下三方面。
2.1 从人的自然层面来看
“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反映出了体育运动是生命基本存在方式,运动是对生命的一种关怀。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话确实不假,参加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而且可以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提高人的免疫力。虽然目前的研究还没有证明体育锻炼能延长人的生命,但是体育锻炼促进人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是毋庸置疑的。现在我们提出口号“每天锻炼一小时,快乐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这些都体现了体育运动的过程也是对学生生命关怀的过程。对生命的关怀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体现。
2.2 从人的社会性层面来看
人是生活在集体社会中的人,是社会的产物。人类要生活在社会中就必须学会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基本技能。中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知识与技能等,而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跑、跳、投的练习是促进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手段。体育课堂教会学生怎样跑得快又久、跳得高又远、投得远又准。这些技能应用到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就是生活技能,是社会中每一个人不可或缺的生活技能,一个人缺乏这些基本技能就不算完整的社会人。体育运动能培养人的竞争意识和对美的欣赏能力,体育运动所体现的美、竞争、体育规则等综合起来的体育文化是学生社会化不可缺少的内容。而社会化是一个过程,伴随着人由出生到死,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一直有着体育的存在,随着人类社会不断的进步与发展,体育教学作为人的社会文化精华的一部分,在人的社会化过程当中一直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有人说过运动中的女孩是最美丽的。所以说,从事体育运动能够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2.3 从人的精神层面来看
体育运动是一种有一定负荷的身体活动,因此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需要学生付出艰辛、克服疲劳、有敢于竞争的精神,这些情绪体验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有助于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和爱国情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探究合作、意志品质和调节情绪的能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学生可针对有缺陷的方面,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加强自身修养,以期达到更高水平的心理健康[2]。精神是人的基本属性,是难以作为纯粹的知识加以传递而能够获得的[3]。人体在体育运动中通过体育锻炼能净化人的心灵,能使人抛开各种思想负担及杂念。同时也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来发泄自己心中的怒气,使人体心情愉悦,生活也更加的精彩。
3 对生命关怀理念的深思与启示
教育的真谛与要义就在于它是获得属人的生命[4]。中小学体育课应该是为了学生的生命与学习生活质量的提高及生命价值的提升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是学生在学校特有的生命活动。对学生生命的关怀是中小学体育教学存在之基石。
从生命观的角度来看,学校体育教学其根本在于促进学生生命价值的提升,中小学校体育的起点是对学生生命的关怀,其归宿也是为学生的生命而服务。而学校体育课服务的对象是在校的学生,所以说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进行只有遵循人的生命发展的内在规律,才能回归到体育教学活动的真谛。在当今学校越来越多的学生身体虚弱、抵抗力差,不仅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严重的甚至都会影响到学生的生命与生存。而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确立生命关怀理念不仅能够让体育教师认清体育课对学生生命的重要性,同时还能让体育教师自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生命,并能够让他领悟到生命的更深一层意义,进而更加懂得如何去提升学生的生存和生命的质量。生命的关怀理念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作为中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本着对学生的生命负责、尊重学生的生命、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的态度,为学生的美好将来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树立让学生终身受益的“生命的关怀”的体育教学理念义不容辞。
4 结语
生命关怀理念是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生活质量、提升学生生命境界的教学理念。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自然、社会、精神三位一体全面的提升与完善。生命关怀理念是对人本的关怀、对生命的关怀的理念,而学校体育则是对学生生命的关怀,作为中小学校的体育教师应该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以“生命关怀”的教学理念服务于学生。
[1]张楚廷.大学人文精神构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潘美德.关于中学体育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探讨[J].知识经济,2011(19):172.
[3]何劲鹏,杨伟群.精神考量:体育课程理性化设计反思与超越[J].体育学刊,2011(5):74-77.
[4]鲁洁.一本用生命打开的教育学[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0-11.
G807.3
A
2095-2813(2016)11(a)-0100-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