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赛艇项目训练中的有氧训练方法探析①

2016-11-30杨宏伟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31期
关键词:赛艇间歇有氧

杨宏伟

(河源市水上运动管理中心 广东河源 517567)

赛艇项目训练中的有氧训练方法探析①

杨宏伟

(河源市水上运动管理中心 广东河源 517567)

赛艇项目是竞技性体育,需要运动员不仅要有强壮的体魄还要具有持久的耐力。在赛艇项目基础训练中,国际上普遍采用有氧训练方法。有氧训练是对人体能量新陈代谢水平提高的一种有效训练方法,主要是提高人体的骨骼肌系统的运动能力,这对于赛艇项目需要运动员具有的爆发力和持久力具有很好的作用。因此,该文以赛艇项目训练中的有氧训练为研究对象,主要针对有氧训练的实用性、有氧训练内容及控制来探析赛艇项目训练中的有氧训练方法。

赛艇项目 有氧训练 训练方法

研究表明,赛艇项目运动员平均摄氧量为3.7~6.01 L/min,摄氧量决定了人体心肺机能,摄氧量越高的运动员体能越好。所以在赛艇项目人才选拔中,最大摄氧量指标是一项重要的标准。运动员有氧训练对于提高运动员的摄氧量有直接帮助,所以在赛挺项目训练中,有氧训练是一门基础训练内容。

1 赛艇项目训练中有氧训练的实用性分析

1.1 有氧训练对赛艇项目运动员生理机能的作用

在赛艇项目中,需要运动员具有十足的爆发力和持久均衡的耐力,无论是赛艇起步的加速阶段、中锻炼的匀速阶段还是最后的冲刺阶段,从生理学角度出发,都需要人体的新陈代谢。首先起步阶段,运动员以无氧非乳酸代谢方式为主的新陈代谢,匀速阶段是有氧新陈代谢为主,冲刺阶段以无氧代谢为主。这是人体从无氧代谢到有氧代谢再到无氧代谢的一种转化过程,而在赛艇比赛中,无氧阶段代谢是身体爆发力释放的过程,其持续时间短,体力消耗大。而在有氧代谢过程中,人体力量持续均衡,需要以一种平稳恒定的速度完成赛程的绝大部分赛段,这就需要运动员有良好的有氧代谢能力来维持这种持久力。

1.2 有氧训练对赛艇项目运动员身体机能的作用

有氧训练具有提升人体心肌收缩能力、肺部通气量和血液供应循环的作用。赛艇项目是一项竞技性体育项目,它对人体血液循环、肺活量、心脏收缩能力的要求非常高,所以有氧训练可以提升人体在竞技项目中的能力。此外,在有氧训练中,人体肌细胞新陈代谢速度迅速增加,提升了代谢酶的活性,进而减少了脂肪细胞的含量,让人体肌纤维由U型向Ha型转化,增加肌肉组织结构和功能。

1.3 有氧训练在赛艇项目比赛中的作用

有氧训练能够提高人体抗疲劳性,这使得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能够保持较高的恒定速度,提升了长距离比赛中获胜的机率。并且,运动员稳定的速度耐力能够保持划桨的频率,并为后端的变速冲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赛艇项目训练中有氧训练内容

有氧训练的方法很多,如:长跑、自行车拉力、滑雪、足球、登山、游泳等。跨项的训练对于赛艇项目训练具有很好的辅助作用,所以在赛艇项目基础训练中的有氧训练被广泛采用。在赛艇项目有氧训练中的训练方法可以根据运动员体能状况分阶段选择适合的项目进行训练。可将有氧训练的方法划分为持续训练法、变换训练法、循环训练法、间歇训练法、重复训练法等。

2.1 持续训练法

持续训练法是一种负荷强度较低的、时间较长的、无间断的训练方法,此种训练方法平均的负荷心律约为130~170次/min。在持续训练中运动员可以保持稳定的耐力,提高有氧新陈代谢的供能能力。持续训练法的选择项目可以为长跑、游泳、自行车拉力赛、长距离赛艇、摩托车拉力赛等。在赛艇项目训练中,为强化运动员的基础体能,通常采用持续训练法进行每日训练,长跑是一项不错的跨项训练,在运动员掌握赛艇技巧后,可进行长期长距离赛艇训练。

2.2 变换训练法

变换训练法是训练运动员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的一种训练方式,有氧训练中可变换速度、时间、速率等方式进行。如在跨项训练中可进行交替前跑、侧跑,自行车变速训练等。在赛艇项目训练中可在有浪的水域中进行训练。

2.3 循环训练法

循环训练是针对既定训练任务,并将任务划分成若干个练习点,按照规定顺序、路线去循环完成训练任务。如在训练房中重复一系列项目训练,如:俯卧撑、仰卧起坐、后蹬、引体向上、哑铃推举等。

2.4 间歇训练法

间歇训练法是增强人体心泵功能的有效训练方法。通过间歇训练法可以提高运动员的速度和耐力。赛艇项目有氧训练采用间歇训练法提高运动员的混氧代谢能力。跨项训练可采用1 000~3 000 m匀速训练跑,80%~90%的训练强度,控制心率在175~185次/min,间歇时间采用等时间歇,心率恢复到130次/min,再训练下一组。

2.5 重复训练法

重复训练是不改变运动结构和运动负荷的情况下反复进行训练。重复训练的要素包括重复次数、每次训练的时间、每次训练的强度和每次训练的间歇时间。重复训练中,可采用杠铃、臂力机械等进行训练,负荷强度略低于人体最大强度,每次2~5 min,间歇时间充分,练习重点提高乳酸能代谢和有氧代谢的混合供能能力,可以利用赛艇测功仪进行千万米不断重复性训练。

3 赛艇项目训练中有氧训练的控制

3.1 训练强度控制

合理安排训练负荷是达到最佳训练效果的关键。赛艇项目训练中,可以采用控制运动员练习时的心率、血液中的乳酸浓度来保证有氧训练的效果。在训练强度监控方面,初始阶段运动员的乳酸浓度在1.6 mmol,运动员进入稳定训练状态,乳酸浓度约为1.0 mmol。可将乳酸浓度对应的心率作为日常运动员训练强度控制的目标,这便于在训练过程中通过电子心率设备即时反映运动员的训练强度状态。

3.2 训练时间控制

赛艇项目训练有氧训练是对人体心肺功能的训练,通过训练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有氧训练的训练时间是根据运动员训练水平进行确定。有氧训练具有长期性稳定训练的特点,只有坚持长期的有氧训练才能够使人体的血量、红血球增加,提高人体摄氧和送氧的机能。例如:2 h/d的划桨训练,2 h的法特莱克跑等训练。

3.3 间歇时间控制

间歇时间是每组训练中的间歇时间,要保持人体机能的稳定性,对间歇的时间要做到严格控制。可采用监控运动员心率的方式进行间歇时间控制。在循环训练法训练过程中,每训练完一组后,当运动员心率降到120次/min,开始进行下一组训练。运动员训练过程中,心率保持在120~140次/min是人体耗氧的最佳值,是提高人体心肺功能的最好状态。例如:赛艇项目水上训练划桨18次/ min,训练时间持续2 h,心率控制在120~140次/min。

4 结语

赛艇项目训练中的有氧训练是基础训练内容之一,根据人体新陈代谢原理,以科学的训练方法全面提高人体机能,是培养优秀运动员的有效方法。在训练中,有氧训练方法可以根据运动员身体机能实际情况采用组合式训练,对各种训练方法有效地控制,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提高有氧训练的效果。

[1]王世波.有氧训练对赛艇运动员有氧能力的影响[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0(11):113-115.

[2]张英平,黄小平,杜芳玲.提高男子赛艇运动员有氧能力的训练方法和评价研究[J].运动,2012(23):22-23.

[3]赵永刚.试论青少年赛艇运动员的有氧训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5(30):77-78.

[4]王刚,高炳宏,高欢,等.亚高原训练对不同高原训练经历男子赛艇运动员有氧运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2015(4):42-48.

[5]梁传启.短道速滑队有氧耐力训练方法的研究[J].才智,2016 (13):237.

G808

A

2095-2813(2016)11(a)-0024-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1.024

①杨宏伟(1976—),男,汉,河南驻马店人,大专,教练员,研究方向:体育运动训练赛艇。

猜你喜欢

赛艇间歇有氧
老人锻炼,力量、有氧、平衡都需要
高强度间歇运动在慢性病防治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有氧运动与老年认知障碍
如何从零基础开始有氧运动
赛艇队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与分析
中年女性间歇习练太极拳的强度、能量消耗与间歇恢复探究分析
间歇供暖在散热器供暖房间的应用
赛艇运动中运动员身体悬挂技术的运用
糖有氧代谢与运动训练
赛艇LW2×竞速结构研究——以2014年世锦赛和世界杯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