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环境下图书馆智慧化管理与服务分析
2016-11-30尚新丽王晓燕
尚新丽王晓燕
(1.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2.周口师范学院图书馆,河南 周口 466001)
物联网环境下图书馆智慧化管理与服务分析
尚新丽1王晓燕2
(1.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2.周口师范学院图书馆,河南 周口 466001)
一直以来,信息技术都是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物联网技术对图书馆的创新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物联网和图书馆智慧化概念释义,对物联网环境下图书馆智慧化设备架构、智慧化管理与服务进行分析。
物联网;RFID;图书馆智慧化
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物联网成为信息技术的又一重大进步。在物联网信息感知技术的推动下,图书馆在经历数字化变革的同时,又开始向智慧化迈进。
1 物联网与图书馆智慧化释义
1.1 物联网
从字面上讲,物联网包含两个要素:一是物,二是网,而“联”则表示二者的关联关系。顾名思义,物联网是物与物相连形成一个网络,每个实体都是网络上的某一节点,节点之间通过某种方式互相通信。更为全面的解释,物联网是指利用无线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GPS)、激光扫描等信息传感技术设备与互联网相连,将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互联,形成巨大的物联网络,从而实现物联网中人与物的信息快速交流、传输,并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控[1]。
1.2 图书馆智慧化
对图书馆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管好、用好图书馆信息资源。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顺应新环境,利用新技术,对图书馆进行技术上的升级,实现图书馆创新转型。
图书馆智慧化就是利用物联网信息感知技术,以智能化设备为手段,将馆藏文献、数据、用户、馆舍等统一于全面感知的智慧化通信网络中,实现人书物互联、智能感知、在线监测、定位跟踪、信息传输、资源调控、知识与信息的快速获取,为用户提供高效的智慧化服务环境,达到有效管理和利用馆藏资源的目的[2-3]。
图书馆智慧化的特征主要是互联、高效、便利。互联是指利用RFID、红外传感器、激光扫描仪等信息传感技术设备,将馆内的各种物体作为信息采集终端,通过物联网将数据采集端连接起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相连;高效是通过智能化技术实现自动化管理;便利指无人守值、24小时自助借还、移动服务,不受时空限制。其实质就是利用新型的物联网信息感知技术为图书馆工作人员提供一个信息化、智慧化的管理平台,为用户提供一个人性化、智慧化的服务环境,改变传统的图书馆用户与图书馆资源的交互方式,提高二者之间的灵活性和响应度[4]。
2 物联网环境下图书馆智慧化硬件设备架构
第一,射频电子标签:主要应用于印刷型文献,其作用是存储文献的相关数据信息,即对图书文献内置电子标签,取代传统的条形码标签,电子标签记录有图书文献的个体信息,如书名、作者、分类号等元数据,还有图书的副本量、位置数据等,是RFID应用最基础、最重要的部分。
第二,读写器:负责对RFID电子标签的读取、接收和发射,即将读取到的电子标签内的数据信息以电信号的形式发送出去。
第三,安检门禁:是装置电子芯片的特殊读写器,能够识别通过门禁的装置有特定安全标识的图书文献。根据系统安全设置,当射频门禁识别到用户携带未办理正常借阅手续的图书经过时,会声光报警。
第四,分拣设备:其作用是自动准确地识别文献或新增图书的信息,根据图书标签信息和图书数据库的排架顺序,确定特定图书的归架位置[5]。
第五,移动推车式盘点设备:由一体化电脑、扫描仪和触发式开关等组成,用于对书库文献资源的盘点清查统计,可实现图书上架、顺架、盘点、清查等工作的自动化。
第六,自助借还设备:由触摸显示器、读卡器、扫描仪、放置台和电源等组成,用于用户图书的自助借阅和归还。
第七,触屏查询机:支持多点触控、软键盘和手写输入,用户可自助检索所需资源、查询要借文献的状态,包括藏书数量、库存位置、图书编号、已借阅数量等信息。
第八,管理员工作站:由系统服务器、RFID读写器、充磁/消磁装置等设备组成,对贴有射频标签的图书文献进行自动化识别、检索、查询、借还等处理[5]。
第九,通信自动化设备:主要是数据传输设施、广域网、卫星网络等数值终端、集成网络互换机、无线设备接入系统、媒体通信系统等。
3 物联网环境下图书馆智慧化管理
3.1 文献资源智慧化管理
以RFID为核心的物联网信息感知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首要任务是对馆藏文献资源生命周期的智慧化管理。
图书馆馆藏资源主要是纸质图书、期刊和网络数据库,对文献资源智慧化管理,首先是对文献信息采集智慧化。在文献资源信息录入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过程中,每份纸质文献都拥有一个射频识别标签,记录该文献的名称、著者、分类、编码等基本信息,并将标签植入文献中,每份数据资源都是一个智能化的终端节点,对图书文献管理时,通过传感器、移动通信网络形成感知数据,将这些数据信息汇聚至管理信息平台进行处理、控制和共享。
在文献资源入库后,RFID移动推车式盘点设备,可以进行图书的盘点、自动准确地识别,并可以同步生成盘点统计;装有RFID电子标签、阅读器和天线的智慧书架,是集数字化、智能化和人性化为一体的图书定位管理系统,图书馆员通过传感器间信息交换可以准确掌握图书的实时位置,实现图书智能化定位、查找、排架等工作,大大提高了图书文献整架归位的速度,有效解决了传统图书乱摆乱放、难以寻找的问题,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耗费馆员大量时间和精力用于图书清查、排架的管理模式,图书馆员的藏书清点、归类等工作变得轻松简单,最终实现图书在管理人员、用户和书架之间的有效流通[4]。
图书文献保存方面,图书馆智慧保存系统通过RFID无线传感器电子标签及其阅读器、接收器等组成的智能化监测和调控系统,可以及时获取书库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变化信息,通过人工或智慧管理系统自行调控。
图书借阅时,RFID芯片和射频安检门禁可以实现对图书的安全保护。图书馆的每一本图书内都置有电子防盗芯片,芯片具有唯一对应的电子编码,通过阅读编码信息可以识别相应的图书;射频门禁是一种装载有电子芯片、阅读器的固定防盗硬件,当用户携带图书离开图书馆时,安检门禁上的阅读器会把读取的数据信息传送给中央服务器,中央服务器接收到信息后再反馈给安检门禁,如果用户携带未办理正常借阅手续的图书经过时,安检门禁会同时进行声光报警,并在图书馆服务台即时显示报警的图书信息,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4]。
图书馆文献资源智慧化管理,利用了物联网协同感知的特点,即利用RFID设备、红外传感器、激光扫描仪、GPS等形成物联,实现泛在感知,对图书文献信息自动收集、自动定位、自动计数以及精准、安全等全程智慧化管理。
3.2 建筑环境智慧化管理
建筑环境智慧化管理是将传感器装置嵌入在照明、空调、电梯、安防等建筑设备内,传感器和通讯自动化设备有机结合构成集能耗管理、设备监控、故障分析、物业管理等于一体的楼宇建筑智能化系统,实现照明、设备等设施以及馆内环境的智能化控制和综合管理。既节能环保,也为读者和工作人员提供了安全健康的阅读和工作环境。
3.3 安保智慧化管理
对图书馆实体馆藏信息资源、物理设备和建筑等资产嵌入RFID电子标签,可以方便对信息资源和物质资产进行定位、监控、清点和统计,实现馆内资源和资产的智慧化安全管理。结合网络视频监控、防盗报警和安保人员,通过智能化通信网络对图书馆各出入口、阅览室、书库等场所进行监控,及时发现警情,快速反应,迅速处理,排除安全隐患,可有效防止文献资源和物质资产的流失。
3.4 一卡通智能化管理系统
一卡通智能化管理是采用一张智能卡来达成许多不同工作管理的智能化。该卡是基于RFID技术的特殊IC卡(磁卡),有识别用户身份信息等功能。图书馆一卡通主要应用于门禁管理、图书借还管理和座位预约管理。门禁管理是对图书馆进出口的管理,用户通过刷卡进出图书馆,系统记录用户、进出时间等信息,图书借还管理是指用户持卡可以自助借还图书,用户按要求可以持卡预约座位。
图书馆智慧化管理,减少了人力资源的应用,减少了中间管理层次,促进图书馆管理模式向扁平化方向发展以适应便捷、高效的服务要求。
4 物联网环境下图书馆智慧化服务
物联网环境下,图书馆应用RFID等信息传感技术将图书实体、图书内容、图书管理信息与互联网相连,实现馆员、图书、设备、馆舍、用户无所不在的感知与互联,无论是传统纸质文献还是数字信息都能够迅速地获取。图书馆智慧化服务主要体现在服务手段、方式的智慧化和服务模式的多元化。
4.1 图书自助借还智能化服务
图书馆建立的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借还系统,用户可以自行办理借还手续。用户将借阅卡放在借还机的读卡器上,把需要借还的图书放在自助服务机的感应区,系统自动识别和扫描显示相关信息,用户核对确定,即可完成图书的借阅或归还,而且可一次性完成多本图书的借还。当用户借阅数量达到限额时,或还书时间超过应还时限时,自助借还机将提示用户,并关闭用户的借阅系统,直到用户借阅数量减少、用户办理相关违规手续后,再允许用户进入图书馆借阅系统。自助借还机还有资源检索、借阅查询、打印凭条等功能。图书自助借还智能化服务,简化了图书借还服务流程,减轻了图书馆员的工作量,方便用户,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效率。
4.2 全面感知的一站式服务
图书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将不同类型的文献资源、电子设备、用户需求等信息数据进行汇聚整合,形成集丰富资源、先进技术设备、优美环境和用户于一体的、全面感知的存取一体化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图书管理、查询、借阅等全方位的一站式便捷服务,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智能、开放、集成的智慧学习环境。
4.3 用户个性化分众精准服务
从用户需求分析出发,利用RFID、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建立用户需求追踪系统,挖掘用户访问数据,细化用户类型,为不同用户提供个性化分众精准服务。比如针对用户阅读偏好开展引导服务,针对用户阅读习惯实行信息推荐服务,针对用户阅读行为方式提供手机APP软件的图书移动服务,当用户无法准确描述其检索内容时,还可以提供相关自动检索代理服务。
4.4 座位预约智能化服务
用户可以利用互联网、移动设备进入图书馆座位预约系统,预约图书馆的阅读座位。用户选择座位锁定的时段,并在相应的时间刷卡到达图书馆相应位置,进行学习阅读。若用户在预定时间内没有刷卡到达所选位置,系统将自动记录违规次数,在违规次数达到限制时,暂停该用户预约权限,直到规定违约期满。除个人用户外,学习小组可以通过输入小组成员信息进入座位预约系统,预约可容纳不同人次的研讨室,预约时间内小组成员刷卡进入房间,为小组学习模式提供免打扰的环境。
座位预约智能化系统方便用户预约馆内的座位,有效地避免了占位现象的发生,提高了图书馆空间的利用率,也培养了用户准时意识,督促用户按时学习,珍惜图书馆座位资源。
5 结语
图书馆应用物联网RFID等信息传感技术,对图书馆藏书资源、管理模式、服务模式进行优化整合,实现了馆藏文献资源和资产管理、服务的自动化、智慧化,促进了馆藏文献资源建设的科学化和读者服务的人性化,有效地提升了实体馆藏管理与服务的效率,打造了全新的宜于用户自我服务的学习环境,实现了用户与图书文献零距离的信息交流,体现了以人为本、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服务理念。
图书馆智慧化管理与服务是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初级阶段,目前只实现了局部智慧化。但随着物联网、各种信息技术越来越成熟,图书馆会逐步走向全面智慧化,从技术智慧到行业智慧,最终实现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深刻变革和创新转型。
[1]孔晓波.物联网概念和演进路径[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9(12):12-14.
[2]董晓霞,龚向阳,张若林.智慧图书馆定义、设计以及实现[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1(2):76-80.
[3]乌恩.智慧图书馆及其服务模式的构建[J].情报资料工作,2012(5):102-104.
[4]陈志宁.郑州大学图书馆RFID智慧管理系统调研分析[D].郑州:郑州大学,2016.
[5]陈静,韩海涛,田伟.大数据时代智慧档案馆构建探析[J].北京档案,2015(1):25-27.
Analysis on the Intelligent Management and Service of Library under Internet of Things Environment
Shang Xinli1Wang Xiaoyan2
(1.School ofInformation Management,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Henan 450001;2.Library,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Zhoukou Henan 466001)
As always,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of library development.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innovation development of the library.This paper is based on⁃concept definitions of Internet of things and library intelligence,and analyses the library intelligence equipment architecture,intelligent management and service unde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environment.
internet of things;RFID;library intelligence
G250.7
A
:1671-0037(2016)11-87-3
2016-10-22
2016年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162400410177)。
尚新丽(1964-),女,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信息资源管理;王晓燕(1962-),女,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学、文献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