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战略定位研究
2016-11-30林园春
林园春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3)
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战略定位研究
林园春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郑州450003)
[摘要]建设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河南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机遇和重要实践。河南要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步伐,让中原更加出彩,必须牢牢把握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原创新创业中心,努力建成开放创新先导区、技术转移集聚区、转型升级引领区、创新创业生态区的战略定位,高标准、高效率、高水平地推进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开创河南省创新驱动发展新局面。要把示范区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试验田”,培育发展新动力、打造发展新引擎、开创发展新空间。
[关键词]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战略定位;对策建议
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谢伏瞻在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动员大会上强调指出,建设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弥补河南省发展短板的重要抓手,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动力转换的重大工程,是河南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机遇和重要实践。
建设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就是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原创新创业中心,努力建成开放创新先导区、技术转移集聚区、转型升级引领区、创新创业生态区。“一心,四区”的战略定位是国家赋予郑洛新示范区的历史使命和历史重任,充分体现了中央对河南发展的殷切希望。
1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原创新创业中心
《国务院关于同意郑洛新国家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明确提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原创新创业中心。秉承这一历史使命,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把创新发展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加速驱动创新创业为重点,以创新政策的先行先试为切入点,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原创新创业中心,为河南率先建成小康社会、让中原更加出彩奠定坚实基础[1]。
要把握开放创新发展新趋势,坚持市场导向,以全球视野、开放眼光,配置创新资源要素。突破科技创新壁垒,以更广的视野谋划和推动协同创新,推动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和服务链融合对接,构筑区域自主创新体系,提高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积极营造有序市场竞争氛围,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做强“众创空间”,激发创新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到2020年,示范区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型产业集聚发展、创新创业蓬勃发展、创新创业队伍强大、开放创新体系完善。
2 努力建成开放创新先导区
积极推进开放式创新,为中西部地区探索依靠开放合作促进创新驱动发展做出示范。
2.1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积极吸引国际学术组织、产业组织等在郑洛新示范区搭建各类创新交流合作平台,创造条件吸引国际知名高等学校在郑洛新示范区创办中外合作的高水平院校,建立国际合作研究中心。支持郑洛新示范区企业参与跨国公司全球研发创新网络,鼓励示范区高校、研发机构及企业开展跨国产业技术研究、高端人才培养以及知识产权共享。依托郑州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大力承接国际(离岸)服务外包业务。
2.2拓展创新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构建中部区域创新协作体系,强化与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南昌高新区、合肥高新区、太原高新区的战略合作,促进区域间产业联盟、关键及时开发、科技成果转移和产业化,实现创新资源互通共享[2]。把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与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国家战略及“一带一路”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依托郑州、洛阳丝绸之路主要节点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引导郑洛新示范区全方位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同时对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与郑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积极融入“网上丝路”。
2.3探索城市群协同创新的新模式
加快推进了郑州、洛阳、新乡三市交通体系、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社会保障等一体化进程,继续推进半小时经济圈,构筑郑洛新城市群协同创新的基础。鼓励引导郑州、洛阳、新乡间加强创新要素互通流动,推动区域内高效、科研院所、企业开展跨区域产学研合作、共建创新平台基地,探索跨行政区合作利益分配机制。创新协调推进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形成“省统筹、市建设、区域协调,部门协作”的协调推进机制。四是依托郑州、洛阳丝绸之路主要节点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引导郑洛新示范区全方位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依托北斗云谷、电子商务产业园,对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与郑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积极融入“网上丝路”。
3 努力建成技术转移集聚区
形成以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为枢纽的跨区域、跨领域、跨机构的技术流通新格局。
3.1建立健全技术转移体系
建立郑洛新科技成果信息系统,定期发布科技成果包,完善科技成果信息共享机制。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库,推广各地方、各部门科技成果在线登记汇交。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努力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供给端与需求端的精准对接。
3.2支持产学研协同开展科技成果转化
支持郑州大学、洛阳理工学院等高校及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和、术转移机构及技术创新联盟,联合开展技术开发、成果应用等,通过协议定价、挂牌交易等形式实现科技成果市场价值;鼓励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通过转让、许可或者作价投资等方式,向企业转移科技成果,鼓励企业探索“研发众包”等技术合作新模式,集社会众智实现开放式创新。
3.3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多元投入机制
设立郑洛新示范区成果转化专项基金,用于成果转化风险补偿、成果转移转化中介机构运营经费资助等,引导信贷资金、创业投资资金以及各类社会资金支持郑洛新示范区内重点产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强化科技奖励政策的产业化目标导向,建立以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为主要标准的科技奖励评审和激励机制,提高科技奖励评审中产业化绩效权重系数和成果转化类项目的奖励比例,优先奖励在郑洛新示范区内率先成功实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并取得明显经济社会效益的重大科技项目。
4 努力建成转型升级引领区
形成三次产业协调、创新驱动主导、绿色低碳发展的新格局。
4.1大力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瞄准技术前沿,把握产业变革方向,围绕郑洛新示范区战略布局,从技术链、价值链和产业链出发,着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推动新兴产业链创新链快速发展,加速形成全国有影响力的特色新兴产业集群。
4.2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着眼技术改造、装备升级、品牌质量提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改造提升郑洛新示范区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等优势产业,推进传统产业创新转型。依托示范区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超硬材料模具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突破传统产业关键技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深入推进传统产业供给侧改革,重点放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4.3加快服务业转型升级
开展郑洛新示范区服务业行动计划,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和创意、商务咨询、法律会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高端化发展。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定制化转变。到2020年服务业占示范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
4.4创新发展互联网经济
持续扩容郑州国家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省际出口和国际出口,建设阿里巴巴云计算中心、IBM郑州数据中心,为郑洛新示范区互联网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推动物联网、云计算与传统产业结合,加快推进基于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服务模式及供应链、物流链等各类创新,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打造郑洛新示范区新的产业增长点。依托“互联网+”推进三产融合发展,培育融合主体、创新融合方式,建立多形式利益联结机制。
5 努力建成创新创业生态区
形成创新要素集聚、创业载体丰富、创业服务专业、创新资源开放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5.1打造创新创业服务链
通过运营与创新创业相关的知识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等流动性资源,推动高端创新创业要素向郑洛新示范区聚集,培育形成从项目初选到产业化的完整创新创业服务链,为不同业态、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高效、专业、全面的服务[3]。
5.2加快构建创新创业支撑平台
在郑洛新示范区内积极引进创新工场、创客咖啡等新型孵化器,鼓励支持各类线上虚拟众创空间发展,推动众创空间纵深发展。鼓励示范区内企业借助互联网等手段,开展研发创意、制造运维、生活服务等众包,最大限度集聚社会智慧与力量,开拓集智创新、便捷创业、灵活就业的新途径。在示范区内积极推动社会公共众扶、企业分享众扶与公众互助众扶,共同帮助初创企业和小微企业成长。积极稳妥推进实物众筹、股权众筹和网络借贷,拓展创新创业投融资新渠道[4]。
5.3强化人才支撑
着眼郑洛新示范区发展需求,以“高精尖”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强人才的引培和使用,加强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建设。建立人才流动机制,提高社会横向和纵向流动性,促进人才在郑洛新示范区内有序自由流动。创新人才激励机制,鼓励建立技术、专利等多种要素参与的收入分配方式,加强对科研人员的股权、期权、分红激励,支持科研人员兼职和离岗转化科技成果,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活力。
参考文献:
[1]肖潇,汪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大学生创业政策评价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5(10).
[2]林园春.创新创业生态服务链:理论内涵与政策启示[J].区域经济评论,2015(5).
[3]林园春.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探析[J].区域经济评论,2013(7).
[4]张玉华,李超.中国创业投资地域集聚现象及其影响因素研究[M].中国软科学,2014(12).
[中图分类号]F27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6)05-9-3
收稿日期:2016-4-2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经济次协调’的社会风险演化机理与防控机制研究”(14BJY059);河南省软科学项目“优化河南创新创业环境对策研究”(142400410114)。
作者简介:林园春(1984-),女,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区域创新。
The strategic orientation of Zheng Luoxin's National Independent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Zone
Lin Yuanchun
(Henan Provincial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Zhengzhou Henan 450003)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Zheng Luoxin national independent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zone,is a ma⁃jor opportunity and important practice for Henan to implement innovation-driving-development strategy.To ac⁃celerate the rise of central China's and Henan Province's revitalize pace and to make the central plains more color,Henan must firmly grasp the building the central plain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enter with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strive to build a strategic positioning of open innovation pilot zone,technology transfer gathering area,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leading area,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cological zone,promote Zheng Luoxin national independent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zone construction with high standard,high efficiency,high level,and create the innovation-driving-development new situation in our province.We should put the demonstration zone as the“test field”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novation-driving-development strategy,nurture the new power for development,build a new engine for development,and create a new space for development.
Key words:Zheng Luoxin national independent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zone;strategic orientation;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