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家山体育考

2016-11-30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江西南昌330022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农村体育群众体育

1.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22

王 辉1,潘桃铃2,李先长1,欧阳荣3

Wang Hui1, Pan Taoling2, Li Xianchang1, Ouyang Rong3



张家山体育考

张家山民间体育盛行,加之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初传承至今的农民运动会,使得该地的体育发展极赋特色,《人民日报》、《新华日报》、《江西日报》等多次报道。笔者亲赴张家山街道第42、43、44届春节农民运动会开幕式及比赛现场,并赴街道办事处与相关人员交流访谈,前往当地图书馆查阅史志,了解张家山体育发展的脉络。

1张家山历史沿革

张家山街道位于樟树西郊,历史久远。张氏始祖明远,由山前塘源徙此。原为杂姓,后唯张氏繁衍。又据《张氏族谱》载:“此地无明显山水,然高则山,低则水……”,故名[1]。

解放前夕,张家山为蛟湖、经楼、大同乡公所和丰城县泉港乡公所管辖。解放初的区划为袁赣、槎市、朱坊、玉湖、枨湖、蓼溪、蛟湖、迴龙、中坊、杏卢、沙埂乡和经楼乡的一部分(槎市、朱坊当时属丰城县管辖。1951年隶清江县)。随后并为蛟湖、槎市、薛溪乡。1958年分别属蛟龙、经楼、薛溪公社。1968年扩社并队后为张家山公社。

张家山公社驻地张家山自然镇,公社以驻地命名,是1968年开始新形成的集镇。张家山公社,位于樟树市西偏北六公里的平原地区。南接樟树镇,西连经楼公社,东濒赣江与大桥公社为邻,北界肖江和高安接壤。面积73.5平方公里。辖张家山、礼洲、朱坊、槎市、杨林、枫喻、张洲、郭坊、光明、枨湖、中坊、马堎、桑林、徐家堎、嘉禾、麻埠、朱山、沙埂、蓼洲、荷湖、杏塘、彭郭、汊口、蛟湖、迴龙25个生产大队,329个生产队,152个自然村。7982户,42424人,其中壮族一人。(含非农业人口1300人)。1984年2月,实行政社分设,公社全部改成乡,生产大队更名为村民委员会,生产队改为村民小组。当时的张家山乡驻地张家山街,下辖张家山、礼洲等25个行政村,共计329个村民小组。

进入新时期,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张家山成为城北经济开发区,张家山街道形成。张家山街道东临赣江,与樟树市城区、丰城泉港镇一江之隔;南靠袁河,与洲上乡隔河相望;西与临江镇接壤;北至肖江河,与经楼镇、高安八景镇相邻。辖25个村(居)委,163个自然村,总面积99.17平方千米。

2民间体育盛行

清江古镇(1988年撤销清江县设立樟树市),历来是中药集散地,素有“药都”之称。又因扼水、陆要冲,自古为兵家要地,武风盛行、医武相通,江西著名的地方拳种“字门拳”即发祥于此。“清朝末年,有高人罗明来到清江县境(今中国药都江西宜春樟树),遇到当时清江一带比较有名的拳师教头吴鹤鸣……今江西各地尤以高安、清江、丰城等盛行此拳”[2];“吴鸣鹤见此绝技大惊失色,连忙跪地称服,当下行了拜师之礼,从此就跟罗明学习字门拳……当时字门拳在清江、高安、丰城一带非常盛行”[3]。张家山位于樟树西郊,一直传承着字门拳,法门拳、硬门拳也都有人习练。“拥有‘武术之乡’美誉的江西省樟树市上小潭村习武风俗已有百余年,村民苦练武术,既强身健体,又守护家园,武功由此代代相传”[4]。如今这些拳种已进入张家山的学校,“为3所初中聘请1名武术教师,丰富学校体育课内容”[5],传统武术成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有拳师将这些优秀的地方拳带上了国际赛台,赢得大奖。“2010年10月20日在湖北十堰市武当山结束的第四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上,廖长江获法门拳套路冠军”[6]。“今年7月,在山东日照举行的第8届全国武术之乡武术比赛中,樟树市张家山街道槎市村农民曾庆荣获得耙头、法门拳项目的银牌……截至目前,张家山已有152名农民参加了省级以上的群众体育或竞技体育比赛……去年10月,曾庆荣在湖北十堰参加了有80多个国家运动员参与的第4届国际武术锦标赛,获得了硬门拳、板凳武术项目的银牌”[7]。

民间武术的传承和发展,造就了悍练的民风,使得张家山成为体育的沃土。即使文革期间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停滞、无序和混乱的局面之下,张家山由于地处相对偏远,社会环境较为稳定,农村的很多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项目较之城市获得了很好地保存。加之1969开始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兴起,使乡下农村的现代体育项目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展和传播。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张家山广袤的农村,就活跃着一支支文体团队。篮球队、锣鼓队、龙舟队、武术队、秧歌队、舞龙舞狮队、农民剧团,几乎村村都成立了文体队伍,户户都有成员加入文体队伍。农闲时间、喜庆节日、婚丧嫁娶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有的村庄之间还相互交流学习,进行邀请赛,尽展农民风采。

3农民运动会揭开张家山体育新篇章

3.1张家山农民运动会产生的时代背景

“文革”开始后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进入停滞、无序和混乱的状态,使得1963年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好转带来的尤其是竞技体育发展规模扩大,运动技术迅速提高的势头立即停了下来。1965年在第2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以5项冠军和4项亚军巩固了世界乒坛霸主地位的中国乒乓球队因文革与世乒赛阔别6年之久,直到1971年重返世乒赛。1971年以后混乱局势稍有调整,各方面秩序相对恢复,饱受摧残的体育运动也在此时获得一线生机,“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正是这个时候的重大胜利。1971年3月28日,中国乒乓健儿继1965年以来首次参加了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国代表团“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口号拉开了乒乓外交的序幕,1971年4月14日周恩来总理会见了来华访问的美国乒乓球队全体成员。这不仅是中国外交方面取得的成功,更为我国体育事业的正常发展打开了局面。同年,国家体委组织机构恢复运转开始正常领导。因此,1971年是中国现代体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就农村群众体育而言,“到1971年,许多县、区(镇)、公社(乡)在节日和冬闲时,已有以民兵为主体组织进行的诸如球类、拔河、登山、投弹等群众体育比赛活动……体育院系实行了开门办学,并经常深入农村进行表演训练和辅导,开阔了农村广大社员群众的眼界,激发了他们的兴趣,提高了农村体育的技术水平,扩展了农村体育的面”[8]。

3.2张家山农民运动会的诞生

张家山的群众体育虽然在上世纪中叶就开展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但主要以自娱自乐为主,不成体制。有的村庄还因比赛时协调不当,产生群体斗殴事件,影响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如何让群众文化活动更好地有组织性开展,促进农村文化发展,成为当时党委、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1971年,张家山(上小潭村)第一届农民运动会孕育而生,但是真正使张家山农村体育活动获得生机,是1972年举办的农民运动会。1971年7月,张家山文教干事熊英华赴京参加了国家体委召开的“文革”以来第一次全国体育工作会议。周恩来总理在会上充分肯定了文革前17年的体育工作的成绩。此次大会使曲折发展的体育事业有了复苏的转机。会议结束后熊英华回到张家山,向时任公社领导汇报会议精神,同时分析了自五十年代以来张家山体育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得失。针对利弊,公社领导即决定次年春节举办张家山首届农民运动会。“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村民不仅爱好武术,而且经常开展舞狮、赛龙舟、篮球、拔河等运动,干部们因势利导举办了春节农民运动会,并自发成立武术队、龙舟队、篮球队、舞狮队等”[9]。为了调动群众的热情,当时规定农民参加运动会由生产队补助公分,这使农民的参与积极性极大地提高,同时也使农业生产和农民运动会紧密结合起来。

1972年,全国农村体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对全国农村群众体育工作的恢复提出了要求和一些具体措施。由此,一年一度的张家山春节农民运动会薪火不断,在历届党委、政府的重视以及群众的积极参与下,交接传承至今。在农运会影响之下,张家山各村组、学校就纷纷自发成立了篮球队、排球队、田径队和游泳队等体育运动队,还有许多各式各样的文艺宣传队。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张家山农民运动会融入了新的元素,成为当地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张家山春节农民运动会已连续举办了43届,从无间断。每届都有2000多名农民参加,为张家山体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传承传统文化搭建了平台,更为农民展现风采提供了一个大舞台。同时,在农民运动会的影响下,以张家山中学为基础,培育出了一批优秀的文体人才。“1985年,张家山中学体育教师黄吉元被评为本县唯一的全国优秀裁判员”[10]。

3.3张家山农民运动会传承的动力

3.3.1办会宗旨积极向上

张家山农民运动会得以传承至今,薪火不断,与其办会宗旨密切相关。张家山农民运动会产生之初就本着弘扬传统文化、促进群众体育事业发展以及促进人民健康的宗旨。“张家山的群众体育活动有传统,上世纪70年代以来,就提出了全民健身战略,街道每年举办农民运动会,到今年已连续举办了40届,每届有2000多名农民参加,25个村也常举办村级综合运动会和节庆体育活动”[11]。“上世纪70年代开始,张家山大力培育和发展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农村文化,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张家山重视农村文化事业,最早要追溯到上个世纪70年代,张家山举办了首届农民运动会之后,历届党政班子都把办好农民运动会作为雷打不动的大事,至今已连续举办了41届”[12]。这一宗旨使张家山农民运动会走过了物资匮乏的年代,在新时期展现出新的活力。张家山街道第43届春节农民运动会宣传海报的起始语如下:

各村党支部、村(居)委会、企事业单位:为大力推进全街道体育事业发展,普及提高群众体育运动水平,经研究,决定举办张家山街道第四十三届农民运动会。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

会场有两横幅标语:

(1) 办农运会赛事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2) 弘扬传统文化农运赛场展风采

上述宣传内容均体现了张家山农民运动会的办会主旨。

3.3.2农运会内容体现时代特点

张家山农民运动会在内容上也有发展,最显著的就是广场舞的迅速发展壮大。张家山春节农民运动会连续办了40多届还能还能保持红红火火,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改进了办会模式。以前运动会上纯粹就是村、组之间展开体育比赛,现在

多了开幕式文艺汇演。大家既能在场上一较高低,又能欣赏唱歌、跳舞等文艺演出活动。以四十二届农民运动会为例,舞蹈成为开幕式的特色项目阵容庞大。共有六组表演队,分别是张家山居委选送的舞蹈《开门红》、珠山村委选送的舞蹈《放爱大草原》、荷湖居委选送的舞蹈《敖包相会》、郭坊村委选送的舞蹈《火火的爱》、樟树贮木场选送的舞蹈《喜乐年华》和张家山街道文工团选送的舞蹈《欢聚一堂》。这六支舞蹈队是从张家山十六支队伍中评选出来,参加开幕式。

根据张家山当地村民介绍,舞蹈在以前完全不为人们所接受,都认为舞蹈伤风败俗、有损大雅。近几年来,随着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前进,人们逐渐认识到了舞蹈的健身作用以及促进沟通交流的功能,尤其是广场舞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张家山街道、张家山人民公园、樟树啤酒有限公司以及各村级委均有舞蹈队,平时积极准备训练。舞蹈已经成为张家山农民运动会重要的特色项目之一。第四十二届农民运动会开幕之前,张家山街道办事处和农运会组委会对舞蹈项目进行了筛选,从前来应选的16支舞蹈队中遴选出4支队伍参加第四十二届农运会开幕式。各广场舞队的对付均有队员出资自购,活动经费全部自筹,对进入农运会表现出空前的热情。舞蹈项目的参与使农运会的项目体系更加完善,内容也根据时代特色。体现了张家山人民积极向善、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3.3.3办会形式与时俱进

进入新世纪张家山春节农民运动会的组织形式发生了大的改变,突显特色。主办方仍是政府,具体进程皆由张家山学校负责承办。如今的农民运动会组织委员会主要由张家山学校体育教师组成。张家山学校负责张家山农民运动会的筹办、编程和裁判工作,张家山学校多年来也一直是农运会的承办单位。张家山农民运动会最初的举办时间为每年的正月初一,后因多方面因素,现在定于每年的正月初八、初九、初十,为期三天。如天气条件不允许会做适当调整,但一般不会超过元宵节。如今因为经济不断发展,外出务工的人员不断增多。过了年初八,街道包括各个村庄的务工人员都会陆续准备外出上班,学生也会马上开学。因此村里的年长者居多,这对每年一度的农民运动会造成了人员上的困难。例如2014年张家山第四十三届春节农民运动会,由于受持续阴雨天气的影响,原定于正月初十举办,结果推至正月十四。当时整个张家山已有近一半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

因此,张家山街道的领导同志以及张家山春节农民运动会组织委员会的成员针对这一形势,审时度势,积极研究应对策略。现在的农运会将开幕式作为一个启动仪式,而将比赛安排在整个一年当中。譬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村民都会回家过节,此时由街道牵头安排农运会的比赛。如端午节的龙舟比赛,必须由青壮年出赛,安排在端午节正合时宜,中秋节则举办舞龙、舞狮比赛,重阳节的登高比赛,这些农运会比赛项目放在节日里举行,保证了参与的人数也更符合群众的需要,再者比赛项目又跟节日密切相关,可谓一举三得。

4结语

张家山体育文化十分浓厚,从民间武术的流传到张家山农民运动会的传承,都反映了当地人民的体育意识。尤其是始于1972年的张家山春节农民运动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至今已成功举办43届从未中断,在农村发展的典范,在国内首屈一指。张家山农民运动会拥有一套合理完整的组织体系,内容丰富,表演项目和比赛项目,传统项目和现代项目相得益彰。新时期张家山人民在组织形式和内容方面都有所继承革新和创造发展。对新时期张家山农民运动会各方面的探讨和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民间民俗体育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参考文献:

[1]清江县地名志编辑小组.清江县地名志[M].上饶地区赣东北印刷厂,1984:37.

[2]张树勇,傅芳芳.江西字门拳源流辩证研究[J].武术科学,2010(10):48-55.

[3]周俊.高安字门拳的体育文化价值探析[J].农业考古,2010(6):430-432.

[4]宋振平.上小潭村35年坚持办春节运动会[N].新华每日电讯,2006-1-31.

[5]樟树市史志工作办公室.樟树年鉴——2010卷[M].2011:467,46.

[6]樟树市史志工作办公室.樟树年鉴——2010卷[M].2011:467,46.

[7]胡光华.张家山“泥腿子”玩体育玩上国际赛场江[N].江西日报,2011-9-21.

[8]李秀梅.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简编[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9]万里兵.40余年不间断的农民运动会[N].宜春日报 ,2011-11-8.

[10]清江县志编纂委员会.清江县志[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466.

[11]胡光华.张家山“泥腿子”玩体育玩上国际赛场江[N].江西日报,2011-9-21.

[12]点燃农村文化火种[N].人民日报,2012-12-2.

On Zhangjiashan Sport

1.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江西 南昌330022

王辉1,潘桃铃2,李先长1,欧阳荣3

Wang Hui1, Pan Taoling2, Li Xianchang1, Ouyang Rong3

摘要:张家山体育极具特色,成绩斐然。早在1979年张家山公社便被评为全国基层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两次荣获国家体委授予的“全国群体先进单位”光荣称号。张家山春节农民运动会自1972年始,一年一届,从无间断,至今已成功举办44届,受到外界广泛关注。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田野调查法,深入了解张家山的群众体育事业,以期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民间体育;群众体育;农村体育;农民运动会;体育考

Abstract:Zhangjiashan sport is of great distinctiveness and boasts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As early as in 1979, Zhangjiashan commune was rated as "national advanced unit of grassroots mass sports and won the glorious title of "national advanced unit of group" by National Sports Commission twice. Since 1972, Zhangjiashan Spring Festival Farmers’ Sports Games had been held annually and went on uninterrupted for 44 games, winning wide attention from the outside. With methods of literature, interview and field survey, the paper goes into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mass sports in Zhangjiashan to help promote better development.

Key words:folk sports; mass sports; rural sports; farmers’ games; on sport

doi:10.3969/ j.issn.1005-0256.2016.05.003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256(2016)05-0005-3

第一作者简介:王辉(1988-),男,福建南平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民俗民族传统体育。

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体育类)(12CTY014)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22, Jiangxi, China.

2. 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江西 景德镇333000

3. 南昌师范附属小学,江西 南昌330008

猜你喜欢

农村体育群众体育
农民体育场地需求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浅谈农村体育教学现状及改进措施
农村体育公共产品有效供给问题研究
河南省高校体育资源开发与社会共享的研究
辽宁省群众体育发展的长效机制研究
身体视域下群众体育发展的困境
构建鞍山市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的研究
学校体育对城市群众体育的积极影响及作用研究
新型城镇化农村体育发展现状与战略研究
群众体育社会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