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礼仪之花在体育课堂尽情绽放
2016-11-30陆剑
陆 剑
(江苏省海门市三厂中学,江苏 海门 226100)
让礼仪之花在体育课堂尽情绽放
陆 剑
(江苏省海门市三厂中学,江苏 海门 226100)
“同学们好!”“老师好!”这两句看似简单的问候语,却蕴涵了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之情。众所周知,中国是礼仪之邦,历来崇尚文明,重视礼仪教育。如江苏从2014年春季学期开始,在全省开展了以“八礼四仪”为核心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礼仪教育的内容丰富多彩,如言谈之礼、待人之礼等。体育课堂礼仪是我们体育教学进行礼仪教育的主要载体,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我们有些体育课将课堂礼仪当作一种形式,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不指出、不纠正,值得我们反思。
1 体育课堂礼仪的内容及价值
体育课堂礼仪的内容非常丰富,笔者认为体育课堂礼仪由于体育课的诸多特点可以分为很多类,如根据时间来划分可分为课前礼仪、课中礼仪和课后礼仪。课前礼仪包括整队、报数、问好、病事假及迟到学生的处理等;课中礼仪包括借还器材的要求、小组练习的相互合作、教学比赛的公平竞争等;课后礼仪则主要是教师的小结、师生再见等。当然也可以根据交流的渠道分为言语类礼仪,如师生相互的问好,同学间的彼此的鼓励、祝福和非言语类礼仪,如一个友好的手势、一个祝贺的掌声等。
我们将礼仪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可以使学生在知、情、行等3方面得到发展:(1)以礼促知。课堂礼仪既能让学生掌握礼仪知识,为以后的课堂礼仪训练奠定基础,同时我们通过课堂礼仪可以引导和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加强课堂的组织纪律性,学生在这样安全高效的环境中进行学练活动,有利于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以礼动情。体育课堂通过礼仪的渗透,师生间是文明平等的关系,同学间是相互协作的关系,营造出活泼、自由和民主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3)以礼导行。我们在体育教学的每个环节、每个内容中渗透礼仪教育,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内化为自己的道德需要,进而外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2 体育课堂礼仪的缺失及危害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在做这些课堂礼仪时,有的教师缺乏严肃性,如在进行师生问好或宣布教学内容时,有的后排学生还在嬉戏打闹,有的学生在师生问好时故意提高嗓门或改变音调,或者在练习过程中不遵守规则,教师却视而不见,不及时指正;有的教师缺乏创新性,从小学到初中直至高中、甚至一直到大学,课堂礼仪都是同样的内容、顺序;有的教师缺乏互动性,往往重视言传,而忽视身教,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规范,自己做不到,如在整队时,要求学生保持立正姿势,自己却两手背在身后。更有甚者,有的教师认为课堂礼仪可有可无,简化了程序直接进入课堂,或者授课结束不集合队伍直接解散。
这些体育课堂礼仪缺失现象的存在:(1)使学生会逐渐淡忘规范要求,轻者会打乱正常课堂教学秩序,严重的甚至会发生安全事故。我们在一些球类教学比赛中,经常看到一些同学在教学比赛中动作粗鲁,常常为一点小碰擦就大打出手。(2)随着教师对学生礼仪教育的淡化,使得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也会随之降低,教学权威也会逐渐丧失,影响到以后的教学互动、教学效果。(3)形式化的课堂礼仪不利于学生礼仪教育的渗透,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观、价值观以及获得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3 体育课堂礼仪的回归及反思
3.1体育课堂礼仪内容须实质化
当下体育课中,体育老师一般会把体育礼仪贯穿其中,但是,有形式、无思想、无内涵的现象比比皆是:(1)教师自身的体育文化底蕴需要增强;(2)教师要懂得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言传身教,不能背弃中国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与体育精神,而去追随西方体育文化的个人英雄主义。有学者指出,我国现代体育的发展不过百余年,却缺失了体育文化的内涵,我国现代体育变成了无本之木,只是躯壳。
例如,在武术教学中,礼节和谦让应贯穿教学的始终,必须要从学“礼”开始,如武术中的“拳礼”“鞠躬”“抱拳礼”等。应严抓思想层面,注重学生思想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社会人格的形成。
当然仅仅有内容、要求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在教学中加强督查,对教学过程中课堂礼仪出现的问题予以及时指正,进行阶段性总结、评比,并将其评比结果纳入到学生体育课成绩中。
3.2体育课堂礼仪形式宜多样化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进步,体育教学的互动形式也在发生转变,这是大环境所趋。不少老师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便利,让学生通过互联网观看视频教学,使他们在课后自学,且不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一方面,这种便利的学习模式,学生自己感兴趣;另一方面,不利于师生形成互动,不利于同学之间交流学习。体育教学应拓宽路径,除了必要的技术理念指导以外,更需要在教学互动中贯彻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挠等道德修行和礼节。
渗透体育礼仪文化的形式应该是多样化的。在教学之外,适当进行“失败只是暂时的”“虽未获胜,但在其他方面并不比别人差”“运动止于礼”等人生观的思想教育,可以辅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心态。
3.3体育课堂礼仪应体系化
体育课堂礼仪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而有所侧重,高中阶段重点规范教育,让他们从小就能明辨是非,要求学生做到“五好”,即“站好队”“走好路”“跑好步”“呼好号”“行好礼”。初中阶段重点是养成教育,我们在对学生强调规范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好习惯养成的训练,如在借还器材、练习中的相互配合、协作等。高中阶段则会进行自省教育,每次课结束前或者阶段总结时,请学生对课堂礼仪中存在的问题对照要求进行自我反省,并拓展到学校学习和社会交往中。我们学校在每学期和年度都会进行“体育之星”的评选,而体育课堂礼仪是其中一项重要指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们在体育学习中养成了良好的文明竞争风气,增强了学生在竞争中协作的意识。同时,我们也要协调统筹学校各部门、各方面的力量,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沟通和联系,争取他们的配合和支持,形成合力,共同把文明礼仪活动推向深入。
另外,在当前倡导开放的体育教育环境下,教师带领学生完成动作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加强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和道德。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构建“软气氛”,充分发挥儒家思想对体育礼仪的渗透作用,营造健康向上、愉悦的教学气氛,使学生的身心获得良好的发展。构建体育教学的“软气氛”,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指标之一。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16)07-104-02
收稿日期:2016-05-22
作者简介:陆剑(1979~),中教一级,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