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企业开展融资融券业务如何进行会计核算及税收筹划

2016-11-29舒玉强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6年17期
关键词:税收筹划会计核算企业

舒玉强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6)09-000-02

摘 要 作为金融衍生品的一种,融资融券可以释放市场活力,股市越活跃,交易方式越多,就越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这是股市发展的必经之路。融资融券业务的开启是我国股市发展的里程碑,起步晚、制度不完善、易受政策影响是其主要特点。会计核算和税收筹划是企业开展融资融券业务时的工作内容之一,也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关键词 企业 融资融券业务 会计核算 税收筹划

融资融券又称“证券信用交易”或保证金交易。为了更好地开展融资融券业务,企业应不断完善会计核算及税收筹划,以便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开展融资融券业务的会计核算有利于预算管理的强化、成本核算制度的优化、会计集中核算制的推广。企业开展融资融券业务的税收筹划,有利于税收筹划更加合理,有利于税收筹划制度的建立。

一、企业开展融资融券业务会计核算实例及其规范会计核算的意义

(一)融资融券业务的性质

融资融券业务,是指证券公司向客户出借资金供其买入证券或者出借证券供其卖出,并由客户交存相应担保物的经营活动。因融资融券业务产生的交易称融资融券交易。在融资交易中,客户从证券公司借入资金购买证券,到期归还资金并支付利息;在融券交易中,客户从证券公司借入证券卖出,到期归还证券并支付利息。广义的融资融券交易通常还包括证券公司从证券金融公司、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融得资金和证券的转融通业务。

(二)融资融券业务适应相关准则及企业融资融券会计核算实例

1.企业发生的融资融券业务,分为融资业务和融券业务两类,分别进行会计处理。分别适应相关准则如下:

关于融资业务,证券公司及其客户均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证券公司融出的资金,应当确认应收债权,并确认相应利息收入;客户融入的资金,应当确认应付债务,并确认相应利息费用。

关于融券业务,证券公司融出的证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有关规定,不应终止确认该证券,但应确认相应利息收入;客户融入的证券,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并确认相应利息费用。

证券公司对客户融资融券并代客户买卖证券时,应当作为证券经纪业务进行会计处理。证券公司及其客户发生的融资融券业务,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有关规定披露相关会计信息。

2.企业开展融资融券业务会计核算实例(在不考虑相关收费情况下):

假设2015年12月1日沪市大盘位于3600点,某公司预期大盘有可能进一步走低,因此向甲证券公司融券,做空交易。某公司融券B股票100万股,此时B股票市价10元/股,约定6个月后于2016年5月31日按年利率12%归还给B股票,同时按照股票市值的60%缴纳保证金600万元。2016年5月31日B股票市价8元,不考虑相关交易的手续费。

1.12月1日某公司融券缴纳保证金、实际融券以及出售股票时的会计分录为:

借:其他应收款——融券保证金 6000000

贷:银行存款——自有资金 6000000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B股票融券成本 10000000

贷:交易性金融负债——B股票融券本金 10000000

借:其他货币资金——融券存款 10000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B股票融券成本 10000000

2.5月31日B股票市价跌至8元,公允价值变动=(10-8)×100万股=200(万元),某公司会计分录为:

借:交易性金融负债——B股票公允价值变动 2000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B股票 2000000

3.5月31日某公司购入100万股B企业股票归还甲证券公司,此时应冲销交易性金融负债科目余额,会计分录如下: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B股票融券成本 8000000

贷:其他货币资金——融券存款 8000000

借:交易性金融负债——B股票融券本金 10000000

贷:交易性金融负债——B股票公允价值变动 2000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B股票融券成本 8000000

通过“交易性金融负债”及其对应的“公允价值变动”会计科目,确认和计量融券业务因证券价格浮动而带来负债金额的变动及其收益,最终某公司通过融券做空交易获得200万元利得,扣除融券利息费用30万元,净利润170万元。

如果2016年5月31日前,股市在多头市场下,B股票上涨,某公司该笔融资融券业务可能出现亏损,甚至被强制平仓。

(三)健全企业融资融券会计核算制度,规范融资融券成本管理意义重大

在2008年股市跌回熊市后,资本市场在相当长的时间处于低迷状态,使得融资融券交易发展缓慢。直到2014年下半年以来,股市迎来一波波澜壮阔的牛市,融资融券业务迅猛发展,在较长的一段时间维持在万亿之上。无论市场牛熊,完善的成本核算制度都能使得企业更好地应对市场的潜在风险。在企业通过融资融券获得的利益较小的情况下,规范成本核算,能有效控制融资融券业务的融资成本,同时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同时建立起一整套规范的成本核算制度,使融资融券成本核算规范化、制度化。

二、融资融券业务的税收筹划要合理化、制度化

(一)营改增现阶段,税收筹划应规范、合理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企业开展融资融券业务时的税收筹划已逐步完善,但其严谨性、操作性、科学性、实用性、合理性仍需要加强,而完善齐备的法律法规,能为融资融券业务税收筹划体系的规范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融资融券业务的税收筹划要严格执行现有的法律法规,尤其在营改增现阶段,根据财税2016年36号文件,融资融券业务由以前缴纳营业税,自2016年5月1日起改交增值税费,一定要避免执行上的混乱,注重各相关税收法律之间的衔接,不断规范企业融资融券业务税收环节的管理,使税收筹划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使税收筹划更加合理。但针对证券公司开展的融资融券,2016年3月,国家税务总局专门发布2016年第20号公告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融资融券业务营业税问题的公告》。《公告》明确:证券公司是实际开展融资融券业务并取得融资融券业务收入的单位,因此,按照现行营业税政策规定,证券公司应作为融资融券业务的营业税纳税人,就其取得的融资融券业务收入在其机构所在地申报缴纳营业税。这意味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不在营改增的范围,融资融券业务仍然交纳营业税。而企业客户是按财税2016年36号文件规定交纳增值税。

(二)融资融券业务税务核算要与经营纳税相结合进行筹划

企业开展融资融券业务税收筹划,要与企业经营业务相结合,尤其在所得税纳税筹划上要合理。企业缴纳所得税,纳税时间是按季预交,年度汇算清缴。企业要根据纳税时间结合企业自身经营、资金状况、融资融券投资收益等几个方面进行统筹考虑,合理筹划。同时何时确定成本费用,确定成本费用多少,势必影响到缴纳期间,应纳税所得额,影响到税款金额、税负。合理的纳税筹划可以使企业税负更加合理,从而节约资金成本。

(三)税收筹划与企业业务流程管理相结合

完善的税收筹划的运作程序,是确保企业纳税规范化、合理化的关键。加强对各个业务流程的管理,使税收筹划管理与其他流程管理同步进行,从而建立现代企业全方位、全过程的业务监督体系。不断地完善和改进业务流程管理,尤其是税收筹划与财务管理、会计核算要有机结合,使得三者之间能实现有效的、全面的、动态的对接。在提高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管理、税收筹划管理效率基础上,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三、结语

企业对开展融资融券业务的会计核算及税收筹划规范管理,一方面有助于提高企业资金的收益,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落实国家的税收政策。

参考文献:

[1] 芦璇.我国融资融券业务发展对证券市场的影响[J].卷宗,2014(1).

[2] 胡坚卓.融资融卷交易对我国股市影响的研究[D].中山大学,2012.

猜你喜欢

税收筹划会计核算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若干问题探讨
商业地产企业税收筹划研究
“营改增”后运费的会计核算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