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在大众审美文化影响下的舞蹈类电视节目的发展趋势

2016-11-29符燕

艺术评鉴 2016年15期

符燕

摘要:电视媒体作为一个大众文化的“发轫器”和“传播者”,它的发展与兴衰深深地受到大众审美文化的影响,近年来,随着电视媒体的长足发展,传统舞蹈艺术与电视技术相嫁接后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舞蹈类电视节目。这个新的艺术形式让舞蹈不再仅仅是剧场化的小众艺术,而是成为了寻常百姓家里都能够观看的大众艺术,广大的观众成为了舞蹈类电视节目欣赏活动中的审美主体,而观众群体构成的多样化、复杂化使得大众的审美意识、审美趣味等一系列大众审美文化因素开始影响舞蹈类电视节目的发展。

关键词:舞蹈类电视节目 大众审美文化 传统舞蹈艺术 电视镜头语言

中图分类号:J7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6)15-0167-02

一、国内舞蹈类电视节目的发展情况

谈到中国舞蹈类电视节目就不得不提起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自1983年第一次全国直播春节联欢晚会开始,正式将剧场艺术——舞蹈引入全国性的电视节目中去,成功地开创了以歌舞、小品、相声为主要内容的综艺性晚会电视直播的先河。自此,舞蹈艺术以电视传播的方式越来越广泛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春节联欢晚会从1983年开播至今的三十多年间产生了许多优秀的舞蹈剧目,例如:《双回门》(1985)、《舞之魂》(1989)、《两棵树》(1993)、《醉鼓》(1995)、《千手观音》(2005)、《小城雨巷》(2007)等这些作品的播出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的电视综艺晚会,舞蹈类节目依旧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随着大众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舞蹈类电视节目的制作与演绎越来越精良。

近年来,明星参与的舞蹈综艺节目以及舞蹈造星选秀类节目强势来袭,自东方卫视的《舞林大会》播出后,各电视台的舞蹈类电视选秀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席卷荧屏,如东方卫视的《舞林争霸》、湖南卫视的《舞动奇迹》、中央电视台的《舞出我人生》等。这些舞蹈类电视节目多以博人眼球为主要目的,邀请大量的明星“导师”,运作模式着力以迎合国内大众的审美需要来进行改造并形成固定模板,进行商品化的大批量生产。大量的舞蹈类电视节目不断涌现,形成趋于“饱和”的态势,“程式化”的节目流程让观众逐渐开始对这些节目失去了期待感。越来越多的专业舞者开始登上舞台,与非专业舞者打成一片,几乎每个参与节目的舞者都要打一张“温情牌”,像这样大量“套路化”的内容让观众开始出现审美疲劳,国内舞蹈类电视节目随之逐渐衰弱。

二、大众审美文化对于国内舞蹈类电视节目中的影响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电视刚开始普及,整个电视媒体行业还处于电视功能不健全,电视业尚不发达的状态,社会文化因政治、经济生活的单一、文化信息尚处于一个相对静止和封闭的状态,文化形态也相对单调,个体文化就审美价值需求而言差异不大。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中,我国80年代的大众审美文化尚处于追求单纯的诙谐、幽默的娱乐形式,在这样的社会文化大环境中1983年赵青与徐川一同表演的汉族秧歌双人舞《节日》作为中央电视台首届春节联欢晚会唯一一个舞蹈节目出现在荧屏中,这是最早面向全国直播的舞蹈类电视节目,有着跨时代的意义。今天,我们通过观看双人舞《节日》的影像资料时,从它朴实地镜头语言中我们能够非常清晰地发现整个节目表现形式与传统的舞台化的舞蹈作品有着明显的区别,《节日》作为舞蹈类电视节目它抛弃了复杂的舞蹈动作和舞步,取而代之是舞蹈演员丰富的戏剧化、生活化的表现形式。这说明了电视节目导演在对《节日》编创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当时的大众审美意识以及大众审美趣味追求的是单纯的娱乐,对于舞蹈作品欣赏的重点并不在于追求专业性的高精尖,而在于节目能够通俗易懂。而《节日》中热闹喜庆的戏剧化表演形式正好体现了上世纪80年代初期国内大众审美文化质朴的娱乐特性。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观众视野变得开阔起来,自身审美趣味的多元化发展使他们对舞蹈类电视节目的审美能力也在不断提高,附属于综艺节目中的单一舞蹈节目已经不能够满足观众的审美需要。1999年中央电视台创办了“舞蹈世界”,次年,举办了两年一届的“CCTV舞蹈大赛”。至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大众审美文化的推动下舞蹈类电视节目的形式随之开始转变,从综艺节目中脱离并独立,形成新的专题普及推广式和竞赛式的舞蹈类电视节目,更具知识型、专业性。

如今,大千世界,五彩缤纷。政治、经济生活的活跃,网络信息化使我们的文化空前繁荣,文化形态空前的多样也刺激着大众审美文化的不断发展。舞蹈类电视节目迎来了又一次的变革与发展,自东方卫视的《舞林大会》播出后,批量化生产的舞蹈类电视选秀节目开始频频出现在电视荧屏之上,从这些舞蹈类造星、选秀电视节目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当代大众审美文化特征留下的明显印记。当代大众审美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商品化、快餐化,它们是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的产物,大众审美文化以紧张工作后轻松原则参与大众的日常生活,它以丑化、夸大人物形象的释放原则缓解社会的紧张,它以自然淘汰的选择原则不断地推动文化媒体产品的更新。与传统的严肃文化或曰精英文化追求高精尖的永恒魅力相反,它只求瞬间的快感,与精英文化追求思想探索不同,它更注重感官的刺激与快适。纵观近几年国内各大电视台的选秀类舞蹈电视节目,虽然参与节目的选手换了一波又一波,但是节目流程甚至明星团队的“导师”都极其雷同,像这样大批量地生产加工的电视节目俨然已经成为生产流水线上的一种商品。舞蹈作品的形式化,导师们的频频“互掐”,这些都是电视导演想要追求的节目效果,从而削弱了舞蹈作为节目主题的地位,让当代的舞蹈类电视节目成为一种快餐化产品,而这正符合了注重感官刺激,瞬间快感的当代大众审美需求。所以,如果从大众审美文化特征这一视角来看的话,近几年舞蹈类电视节目所出现的制作质量平民化、形式单一化的现象不是偶然,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过程。

三、对未来国内舞蹈类电视节目发展趋势的思考

电视媒体不仅仅是大众审美文化的传播者,它还应该是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桥梁”。中国舞蹈类电视节目在创作时应该在考虑节目效果以及收视率的同时,还应该考虑如何将舞蹈的精华体现在荧屏上,让电视镜头与舞蹈艺术进行完美融合。在电视创新与舞蹈创作结合之时,两者应该相互借鉴、融会贯通,优秀的舞蹈类电视节目一定是既可以欣赏到舞蹈的精华,也可以享受到电视赋予的画面节奏与镜头美感,这也应该是中国舞蹈类电视节目未来发展的趋势。舞蹈类电视节目在创作时,要着重表现舞种的风格性特点,通过传递不同的舞蹈审美文化来引导观众对舞蹈艺术进行正确的欣赏。而不是像第六期《中国好舞蹈》中的古典舞作品《彩云追月》明显在用“炫技”的表演以及“俯首弄姿”甚至“媚俗”的舞姿来吸引观众的眼球,当然这样外在而肤浅的表演形式在现代这样一个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这样的作品在中国舞蹈类电视节目中绝不是特例而成为了一种常态,从而误导了大众对舞蹈艺术或是中国古典舞的理解,认为舞蹈就是女生抛着媚眼地“踢腿”“劈叉”,男生就是展露肌肉地跳、转、翻,这是十分不可取的。这样的舞蹈作品无非是在夺人眼球而忽略了本我的表现,真正舞蹈艺术韵律的内在审美价值在节目中寻不见踪影。所以,在面对大量的肤浅的作品内容、炫目的技术表演时越来越多的观众出现了审美疲劳,我国舞蹈类电视节目的市场也随即开始衰弱。我们应该要明白舞蹈类电视节目在迎合大众审美需求的同时,更有义务成为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之间的“楼梯”,通过一定文化性,思想性的作品去引导观众接受更为专业化的审美熏陶,从而促使大众审美文化不断提高。

电视镜头语言对于电视节目的成功与否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舞蹈类电视节目来说,它的镜头语言相对于普通的新闻类、访谈类电视镜头语言来说是应该具有更高的要求的。这是因为舞蹈艺术是一种时间与空间相结合的综合艺术,舞者的运动并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且多方位的,一个情感的表达是需要舞者借助身体的起承转合与空间调度来完成的,所以当舞蹈与电视像融合之后,如何用镜头来准确地表达舞蹈作品的思想情感,从而让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美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这也就要求在舞蹈类电视节目创意体现中,镜头的景别、运动、构图等都必须对舞蹈动作语汇的捕捉相当准确。电视是时空艺术的载体,好的舞蹈类电视节目更能将舞蹈时空的表演精彩地呈现给观众。如1989年杨丽萍的《孔雀》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原因,就是其镜头的运用,在从全景、近景、特写等拍摄过程中,镜头对舞者手臂与手的特写强化了作品的审美特征,将孔雀灵动、孤傲的气质近乎完美地呈现在荧幕上,更重要的是特写镜头在给观众带来美的震撼的同时更让观众意识到舞蹈除了热闹的、戏剧化的表演形式之外,还有如此的安静、纯美的呈现方式,这在很大意义上提高了大众的审美意识。

如今,网络信息时代把国内外优良的舞蹈类电视节目以另一种方式传播,从而使观众形成一种“排差存优”的审美心理,大众审美文化与精英审美文化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差距。面对复杂的社会文化以及网络文化,我国的舞蹈类电视节目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着重于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普及和宣传真正的舞蹈审美文化,多一份内在的底蕴而少一份外在的浅薄,在符合我国观众审美需求的基础上创作出将专业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电视节目。

参考文献:

[1]张晶,周雪梅.论审美文化[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2]林同华.审美文化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2.

[3]王楠.大众审美文化的兴起及特征[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8,(01):72-73.

[4]马强.浅析舞蹈类电视节目的问题与趋势[J].传媒,2015,(04):61-62.

[5]韩珂.论电视媒体与舞蹈艺术的发展[J].新闻爱好者,2011,(12):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