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满袖杨花听杜鹃

2016-11-29王学华

求学·素材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腾飞逻辑性论据

王学华

身处繁华忙碌的世间,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等已充满我们的生活。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只要在家中安装虚拟设备,在家便可以穿梭于商店、诊室、足球场等各大场所,如此,我们有什么理由拒绝拥抱这个世界呢?所以,我们要大胆创新,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

这是2016年浙江省高考作文某样卷的开头。初看起来,这段文字紧扣材料,提出观点,语句通畅,句式灵活,具有一定的完整性,但仔细一读,我们却发现,这段文字缺少严密的逻辑性。这一段文字一直在描述虚拟世界精彩无比,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拥抱,然而,这一段同时也是全文的论点却是“我们要大胆创新,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作者抛弃了本该要论述的主题——“虚拟”与“现实”的关系,大谈特谈“创新”与“成功”的关系,由虚拟世界到创新这个论述过程缺少必要的支撑,从而导致整篇文章严重“走偏”。

写作必须体现考生的逻辑思维。所谓逻辑思维,是指人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论证来理解和区分客观世界的思维过程。就议论文写作来说,这种逻辑性更多地体现在论點与论据之间、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之间、各分论点之间以及材料与材料之间。只有逻辑性加强了,文章才能言之成理。

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论点与论据的关系,是议论文写作中最为重要的关系。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所以论据必须真实确凿,足以证明论点。论点与论据之间必须要有逻辑关系,即要有必然的、内在的、合理的联系,如果论据不充分、不全面,论据证明不了论点,那么论点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优秀范本

管夷吾举于士时,若无鲍叔牙对其之前过错的容纳与规劝,他又怎能在东周列国的舞台上崭露头角,成就千秋史名?“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负荆请罪千古流芳,正因相如之容误,方有赵国文武双全的王者格局。古往今来,身清如玉、毫无瑕斑的完人少之又少,更多的,是那些在容误之心与规劝之言下抬头向前,于温暖和宽厚中成就大美格局的“非满分学生”。

——2016年湖北省高考佳作《怀容误之心,成大美格局》

这篇文章的论点是“怀容误之心,成大美格局”,为了证明这一论点,作者选择了两个论据:一是鲍叔牙对管夷吾之前过错的容纳与规劝,二是蔺相如对廉颇的容误。作者选材真实确凿,典型精当,对论据的分析也合情合理。这样的论据能够有力地证明文章的论点。

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

议论文确定好中心论点固然重要,但设置好分论点并进行深入论证则更加重要,因为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证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一篇文章如果不设置分论点或者分论点立得不好,中心论点就得不到证明。中心论点和几个分论点之间必须要有逻辑关系,我们要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去设置分论点。

优秀范本

我认为,分数并不是孩子的全部,教育不应只看分数,更不应苛求分数。

先说说左边的“苛求满分”式教育。孩子未达到满分就被批评,这无疑会对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信心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甚至会间接导致孩子的成绩一降再降。

再说说右边的“以分数升降论奖惩”式教育。当然,要肯定的是,右边的家长看到了本身成绩不好的孩子的进步,并及时给予了奖赏,这种赏识是有益于孩子继续进步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孩子的成绩不够理想时,家长简单粗暴的一巴掌,打在了孩子脸上,实际上也打在了家长自己的脸上。

——2016年江西省高考佳作《教育不能只看分数,更不应苛求分数》

这篇文章按“总—分—总”的思路写作,开篇确立中心论点:“分数并不是孩子的全部,教育不应只看分数,更不应苛求分数。”然后,在两个主体段落中,作者把漫画左右两边的内容分解成两个分论点:一是“苛求满分”式教育不可取,二是“以分数升降论奖惩”式教育同样不可取。这两个分论点正是基于中心论点的基础之上的,是对中心论点的有机分解。分论点从两个不同的侧面论证了中心论点,让中心论点显得无懈可击。

各分论点之间的关系

分论点从总论点切分而出,但分论点之间并不是油水分离的,而是有着非常紧密的逻辑联系的。作者无论是采用并列式结构,还是采用层进式结构,各分论点之间都必须有合理的联系。各分论点不能是同一关系,也不能相互交叉或相互包含,更不能相互矛盾,要有一定的统一性。

优秀范本

我辈能腾飞,因为我们拥有正义与责任的翅膀。面对歹徒的锋刀,我辈并无退意与恐惧,而是挺身而出;看见烈日下身有残疾的乞讨者,“最美大学生”为其撑起一片阴凉;老人摔倒在地,明知有被讹诈的风险,我辈中仍有人毫不犹豫地将老人扶起……这一切,都是因为我辈中不乏心怀强烈责任感之人,他们铁肩担道义,扶起中华美德之树,争做民族崛起之栋梁。

我辈能腾飞,即使遭受质疑,我们依然心中有光,坚守信仰。有哲人曾说,不要在意别人的话语,人要像一座卓立的塔,不因暴风雨而倾斜。面对外界的质疑,我们绝不能忘记自己的本心与忘却自己的坚守。

我辈能腾飞,但也不可被一时的名利迷失心智。灯塔被重重迷雾遮蔽而不得寻时,装备再精良的船只也会失去前行的方向,所以,即使我们的努力与成功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赞扬,我们也不能迷失方向。我们要把握方向,更加努力地前行。

——2015年河南省高考佳作《我辈能腾飞》

这篇文章的三个分论点之间不是常规的并列关系,而是呈现出思维层次的递进关系——从自律(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到自尊(面对质疑也不改初心)再到自爱(不被名利所误),由内而外,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多角度、多层次地证明了“我辈能腾飞”这个中心论点。

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系

议论文所用的材料不能随意堆积,而要精心组合。材料和材料之间的联系,包括材料使用的顺序,对材料的分析,材料和材料间的过渡,材料的因和果之间、类比的相似点之间、正和反的对比之间等,都必须有合理的联系。各材料不能重复,不能互相矛盾,不能此材料包含彼材料,必须统一在中心论点之下。

优秀范本

一颗红豆,一片花瓣,这大千世界带给我们的不单单是视觉的饕餮盛宴,更是心灵的洗涤,而这些正是虚拟现实所无法比拟的。没有踏过天涯海角,怎能成为“举酒邀明月,折枝向美人”的西晋名士?没有“散发弄扁舟,泛舟赋赤壁”的雅致,又怎能发出“人生有味是清欢”的感慨?没有见过悬崖上的流岚雾霭,又怎会有“星斗其文,赤子其人”的沈从文?一味地蜷缩在虚拟世界的一隅,只会让自己日渐消沉。我们有滋有味的人生源于这美丽真实的世界而非虚拟的世界。正如高晓松所说,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2016年浙江省高考佳作《记得拥抱这温暖世界》

在上述文字中,作者以西晋名士、苏东坡、沈从文、高晓松等人的有关素材来论证我们丰富而有滋味的人生源于这美丽真实的世界而非虚拟世界。这些材料从古到今,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富有典型性和针对性。

名师谈逻辑:逻辑思维是议论文写作的灵魂,对议论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篇文章如果缺少逻辑性,立意虽好,却表述不清;布局虽好,却不够连贯;文采虽好,却含混不清。所以,我们在高考作文中要多注意文章内在的逻辑性,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作文光鲜照人,获得令自己满意的分数。

猜你喜欢

腾飞逻辑性论据
卢腾飞
恰当使用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科技书稿的逻辑性审查方法归纳
逻辑性
小小三双鞋,见证腾飞路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
三角函数求值题巧妙变换就容易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学生个性化学习
例说物理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和逻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