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经少年”悲剧背后有多少功利的家长

2016-11-29黄帅

求学·素材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读经国学悲剧

黄帅

【热用立意】扬长避短∕传统文化/理性

【素材现背】孩子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是大有裨益的,但凡事过了度就容易走火入魔。传统文化之所以能转化成现代文化,在于人们在传承时能有所扬弃。家长应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让孩子在传统文化的精华中成长。

2016年8月,《新京报》报道了一起“读经少年”苦学十年最终却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悲剧。这些孩子在本该接受中小学义务教育的年龄,被家长送去读经,最后反倒连字都认不全,与现实生活完全脱节了。“读经少年”的悲剧令人心痛,没把握住最宝贵的成长时期,他们想重新融入主流社会,恐怕颇为艰难。

这样的悲剧不只是发生在新闻里,在国学热的吸引下,过去几年有不少家长送孩子去读各种名目的“国学班”“读经班”“传统文化班”。暂不說这些培训班是否有效、开设的课程是否合乎规范,单从某些家长的盲目与疯狂的态度来看,我就常为这些孩子的发展和前程捏一把汗。

按照一些家长和“读经班”的理论,当代社会物欲横流、人心沦丧,要保持内心的纯净,就要遵循远古圣贤的教诲。这种观念无疑是荒谬的。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该做出背离时代潮流的事情。现代人不看电视、不用互联网、不学习数理科学知识,就会自绝于现代文明,这不是回归古典,而是退回野蛮和荒芜。

当然,有些家长也并非因为什么高尚的追求而送孩子去读经,他们只是希望孩子能在世俗成功中走一条捷径。说白了,就是利用读经,让孩子能迅速功成名就、脱颖而出。事实上,这也是个别“读经班”所宣扬的目标。当美好的道德追求和精致的利己主义结合,结果很可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就违背学习传统文化的本义了。

圣贤书要读,窗外事也不可不闻。读经可以成为现代教育的补充,但放弃主流教育而钻了读经的牛角尖,就是害人害己的事情。

猜你喜欢

读经国学悲剧
伟大的悲剧
“垂”改成“掉”,好不好?
唐文治读经救国论的思想历程与发生机缘
泄洪的悲剧不能一再上演
材料作文“读经热潮”讲评
生查子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猫的悲剧
近视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