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山秋色天下秀
2016-11-29沈安娜
文 沈安娜
崆峒山秋色天下秀
文 沈安娜
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城西,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崆峒山风景区面积达8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23.3米,景区集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于一身,具有观赏、文化和科考价值。
崆峒山秋季美景如画
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城西,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崆峒山风景区面积达8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23.3米,景区集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于一身,具有观赏、文化和科考价值。自古就有“西来第一山”“崆峒山色天下秀”之美誉。笔者最近采风有幸走进这中国道家第一山,美丽的山峦,满山的红叶,云海翻腾等景象,有身临人间仙境之感,真的让人流连忘返。
中国道家第一山
崆峒山,以其峰林耸峙,危崖突兀,幽壑纵横,涵洞遍布,怪石嶙峋,蓊岭郁葱,既有北国之雄,又兼南方之秀的自然景观,被誉为陇东黄土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凝重典雅的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气魄宏伟,底蕴丰厚。古往今来,崆峒山吸引了众多的风流才俊。被中华民族尊为人文始祖的轩辕黄帝亲自登临崆峒山,向智者广成子请教治国之道和养生之术,黄帝问道这一千古盛事在《庄子·在宥》和《史记》等典籍中均有记载;秦皇、汉武因“慕黄帝事”“好神仙”而效法黄帝西登崆峒;司马迁、王符、杜甫、白居易、赵时春、林则徐、谭嗣同等文人墨客也留下了大量的诗词、华章、碑碣、铭文。崆峒武术与少林、武当、峨嵋、昆仑等武术流派驰名华夏。近年来,海内外旅游者纷至沓来,使其知名度越来越高。
要说崆峒山山名由来,先得说崆峒一词来源,“崆峒”一词,当你翻开字典查找时,一般注释为“山名,在甘肃境内”。最早见于春秋时期成书的《尔雅》一书载:“北戴斗极为崆峒”。平凉崆峒山正位于北斗星座的下方,即为所指。《汲冢周书》记载:“崆峒”是大夏、莎车、姑地、旦略、貌胡、其尤、戎翟、匈奴、楼烂、月氏、奸胡、北秋等十二个氏族的首领。所以说崆峒是周时一个强大氏族部落的名称。又在《史记·赵世家》《姓氏考》等书中记载:有商代始祖契的后代分封于空桐(崆峒亦写作空同、空桐、实是同名异写),遂以国为姓。崆峒山为当地一座名山,故以姓命山名。1986年5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视察平凉时亲笔题书“崆峒山”;后来崆峒山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5A级风景名胜区。装,就像无数的画,无数的诗。它们纷纷地排列在你的面前,张开那彩色的臂膀,在向你拥抱,向你微笑,向你絮絮低语。那柿红的、朱红的、金黄的、古铜色的、朱色的,还有那半黄半绿,或半黄半赤的叶子显示出震撼的力量,在山间恣情地蔓延、燃烧。聚仙桥、望驾山、三教禅林、皇城、雷声峰、南台、胭脂峡,这些崆峒山著名的景点,在秋天里展示着不一样的色彩流动。鹞子翻身、棋盘岭,更是险中红叶别样红。香山上茫茫云海,枫叶相伴,别是一种美景。这时,真想荡一叶扁舟,劈开那万道绿波,重重倒影,顺着千回万转的山峰,向山的深处游去,去一穷那秋天的奥秘,崆峒的底蕴。更想化一只白鹤,展翅于蓝天碧水之间,五彩山峰之上,去尽情地领略这九霄云外的湖光,八百里路的秋色。
崆峒山的秋是厚重的,大自然给予崆峒山质朴的天资,秋色造就了崆峒山深邃的韵律。秋爽登高,自古使然。朋友,请跟随我的脚步一同走进崆峒山人间仙境吧!
崆峒山赏秋正当时
金秋十月,崆峒山赏秋正当时。崆峒山景区逐渐进入了赏秋的黄金时期。景区高海拔区域落叶阔叶林,已泛出了五彩斑斓的景象,令慕名而来的游客陶醉其中。每年的寒露节气后,崆峒山景区的桧柏、白桦、辽东栎、大果榆、孔雀柏、白杜、山桃、沙棘、黄蔷薇、虎榛子等落叶阔叶植物叶,仿佛在一夜间褪去了往日的娇绿,泛出了五彩缤纷的颜色,在奇松黛石、日出晚霞、云海碧水的衬托下,崆峒山像一幅幅色彩绚丽的欧式“油画”,置身其中,如在画中,美不胜收。据崆峒山景区工作人员介绍,按照往年季节特点,崆峒秋景最佳的“黄金期”集中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以香山、隍城、雷声峰、棋盘岭、南台和通天桥等景点成为了最理想的观景台,其景、其色、其间峰峦雄峙,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如缥缈仙境;高峡平湖,水天一色,堪称人间仙境。
秋天是崆峒山最灿烂的季节,每到秋天,崆峒山便成了彩色的海洋。满山的桧柏、白桦、辽东栎、大果榆、孔雀柏、白杜、山桃、沙棘、黄蔷薇、虎榛子等落叶阔叶植物都披上了盛崆峒山人间仙境吧!
秋游崆峒赏红叶
西出平凉三十余里,沿胭脂河畔西行至崆峒后山桃花坪,经五十八道曲折回环攀援而上。两侧奇峰枚不胜数。凤凰岭、迎宾峰婀娜多姿,如多情少女婷婷玉立在道旁,恭迎敬送着来来往往的游客。古禅道书院门前广场的石碑上,胡耀邦总书记1986年视察时手书的“崆峒山”三个大字,古朴浑厚,苍劲有力,薄暮下更添肃穆和威严,黄昏中熠熠生辉。
在这充满风情的季节里,放眼崆峒仙山,难以细数它究竟能变幻出多少种美丽的色彩来冲击人们的视觉,整个景区层林尽染,美不胜收。秋色无边,稍不留神就令人迷醉其中。火红的枫叶,加之峰峦叠翠,让人目不暇接。
登高远眺,崆峒山风景区树树皆秋色,峰峰唯落晖。崆峒山的秋天是色彩最为缤纷的季节,如同一幅重彩的油画,景色越发显得迷人。山势雄峙,林海浩瀚,烟笼雾锁,凝重典雅的古建筑群和神态各异的石府洞天如银河洒落凡间。登临主峰马鬃山,则又是一番奇景,满山红叶如锦似缎,参差错落,气势磅礴,加之淡淡的云海,又为崆峒山增添了一份神秘,置身其中,让人浮想联翩,堪为人间仙境,美仑美奂的崆峒秋景更是引来了众多摄影爱好者和写生爱好者竞相而至,或动或静,用他们手中的镜头一点一滴地捕捉和记录着秋的神韵,景的奇美。一峰秋色,纤腰袅袅随风摆,大自然给予崆峒山质朴的天资。
翌晨起来,细雨已早住,依然云腾雾缭。天上乌云匆匆飘动,山涧白雾缓缓升腾,风裹着树的香、花的香和草的芬芳,沁人心脾,令人陶醉。我们尽情的吸吮着大自然的惠赐。过广场,入“朝天门”,踏三百七十八阶“上天梯”,直趋隍城——崆峒最高峰和最大的古建筑群。一路上,或陡峭绝壁,或曲径通幽,惊心动魄。途径轩辕问道处,广成高卧丹穴,黄帝卑恭崖下;三教合一殿,老子、孔子、释迦牟尼并排而坐,慈眉善目,或手执太极,或恭捧经典。似在昭示炎黄始祖的爱民和礼贤,布告圣贤哲人的睿智与安详,给人向上、谦恭和好学、博闻的启迪。阶上道旁宽敞处,小商小贩摆着小摊,尽情招揽游客,兜售商品,玉石玩意、食品饮料……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随着人流蠕动,我们慢慢的登上了隍城。金城绝顶,峻极于天,使人豁然开朗,心旷神怡!登临其地,顿觉一览众山小。太和殿、玉皇宫、钟楼、鼓楼等众多古建筑,或重檐铁瓦,或檐牙高琢,雕梁画栋,雄居山巅。其中塑像,神态各异,气象万千,或安详、或庄严、或威武、或狰狞,极具艺术魅力,好不气魄!
喘息中俯瞰,山河壮丽。峰峦叠嶂,林海浩瀚,山妍林翠,屈曲回岚。崆峒地控泾水,山延六盘。前峡崆湖荡漾,泾河萦回;后峡象山对峙,胭脂湍流。二水交汇环抱于前山——望驾山脚下。笄头山、麦垛山、苍松岭、狮子岭、棋盘山、凤凰岭、翠峰山、迎宾峰、望驾山,如巨龙盘卧,忽而盘桓交错,忽而肃然挺立,吞云吐雾,傲视苍穹;东台、西台、南台、北台、中台、插香台、八仙台、灵龟台,互为犄角,交相辉映,台台不同,景景雅致,令人流连忘返;仙桥虹跨、月石含珠、春融蜡烛、玉喷琉璃、鹤洞元云、凤山彩雾、元武针崖、天门铁柱、广成丹穴、中台宝塔、笄头叠翠、香山斗连十二景交错映衬其间,争奇斗艳,让人迷醉;香山寺、栖翠亭、磨针观、紫霄宫、弥陀寺、上清宫、通天观、观音庵、莲花寺、舒化寺和三教禅林等道、儒、佛教特色建筑,或隐约于山颠之上,或纳奇在崖畔谷涧。树木草丛之中,琉璃和红墙碧瓦,如明星璀璨,格外醒目。
过太阴掌,等雷声峡、老君峰、蜡烛峰,临月石峡、舍身崖、朽木桥,如斧劈剑削,壁立千仞,俯视则云腾雾缭。身临其境,飘然欲仙。
漫山遍野,突兀着的是大大小小的石,蓊蓊郁郁的是种类繁多的植物。或藤或蔓;或高耸云天;或静静地躺在地上,像刚出生的婴儿,好奇的注视着这神奇的世界。据悉,崆峒山上有七百多种植物,是北国少有的植物库。而最引人注目的,是那耸入云霄的松、合围的梧桐。松是那样地挺拔、坚韧和俊俏,傲骨嶙峋,不为风霜雨雪所屈服,或置身于山涧草莽之内,或根植在绝壁峭崖之中,或孑然挺立,或结伴同行,无不显示着气度和生存的渴求;梧桐虽在秋风秋雨的煎熬中,已经体无完肤,日见憔悴,但还是不畏艰难,积极向上,奋力进取,宽容处世,也许它已吸收了崆峒山的天地灵气,成了洞察世事的智者,正在这里向人们展示着自己大智若愚和兼容并蓄的宽厚胸襟与长者风范。更有趣的是飞升宫院内一棵高大的孔雀柏,树冠宛如一只开屏的孔雀,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令人叹为观止。
崆峒是座道家名山,但又不唯道是举。在这里,道、儒、佛教互相依存,相得益彰。人文景观和自然美色水乳交融,鬼斧神工与人类造作浑然难辨,成就了她独具特色的博大、神奇与美丽。
我一边登山,一边翻看小册子,对崆峒山的人文景观也知道了一些。走走停停,看看想想,不知不觉过了几个小时,坐在山石上,居高临下,大小数十座山峰尽收眼底,一派苍郁,仿佛起伏的绿色浪涛;崆峒山水库平似镜面,群峰倒映,游船点点,平添了几分南国风光。习习凉风拂来,使人不由仰面向天,却见长空苍茫,几朵白云悬浮,一动不动,像镶嵌在一块蓝色的帷幕中。
(编辑 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