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园2种食叶毛虫类害虫的诊断与防治实用技术*
2016-11-29闫文涛仇贵生张怀江孙丽娜岳强
闫文涛,仇贵生,张怀江,孙丽娜,岳强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辽宁兴城125100)
果树医院
苹果园2种食叶毛虫类害虫的诊断与防治实用技术*
闫文涛,仇贵生,张怀江,孙丽娜,岳强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辽宁兴城125100)
1 美国白蛾
1.1 危害特点
4龄以前的幼虫吐丝结网,数百头甚至上千头群集网内为害。吃尽叶肉和上表皮,仅剩下表皮和不完整的叶脉,吐丝结网是其为害特点。5龄以后爬出丝网,直至把全树叶片吃光再转移。幼虫头黑色,体红褐色或黄褐色,长有许多夹杂黑色的长毛。苹果园美国白蛾为害状如下图所示。
1.2 形态特征
雌成虫为白色中型蛾子,体长13~15毫米,翅展33~44毫米,触角褐色,复眼黑褐色,口器短而纤细,胸部背面密布白色茸毛,多数个体腹部白色,无斑点,少数个体腹部黄色,上有黑点;雄成虫触角黑色,栉齿状;翅展23~34毫米,前翅散生黑褐色小斑点。卵圆球形,直径约0.5毫米,初产卵浅黄绿色或浅绿色,后变灰绿色,孵化前变灰褐色,有较强的光泽;卵单层排列成块,覆盖白色鳞毛。老熟幼虫体长28~35毫米,头黑,具光泽;体黄绿色至灰黑色,背线、气门上线、气门下线浅黄色;背部毛瘤黑色,体侧毛瘤多为橙黄色,毛瘤上着生白色长毛丛;腹足外侧黑色;气门白色,椭圆形,具黑边。根据幼虫的形态,可分为黑头型和红头型2种类型,其在低龄时就明显可以分辨;3龄后,从体色、色斑、毛瘤及其上的刚毛颜色上更易区别。蛹体长8~15毫米,暗红褐色,腹部各节除节间外,布满凹陷刻点,臀刺8~17根,每根钩刺的末端呈喇叭口状,中凹陷。
1.3 发生习性
美国白蛾在北纬19~55°的范围内分布,主要为害果树、林木和农田作物。在我国1年发生2代,即夏季1代、秋季1代。以幼虫取食叶片,其危害以秋季代重于夏季代。蛹结薄茧在树干老皮下,或在树木周围的枯枝落叶和地面的松土内越冬。幼虫孵化后吐丝结网,群集网中取食叶片,叶片被食尽后,幼虫移至枝杈和嫩枝的另一部分织一新网。1~4龄幼虫多结网为害,网幕为乳黄色。5龄后的幼虫开始脱离网幕,分散为害,达到暴食阶段。美国白蛾繁殖力强,成虫产卵量平均高达800粒。
在辽宁省,美国白蛾1年发生2代。以蛹结薄茧在树干老树皮、树下枯枝落叶层和地面松土处越冬。5月上旬羽化成虫,5月下旬幼虫普遍孵化,6月中旬至7月下旬是第1代幼虫为害盛期,8月下旬至9月下旬是第2代幼虫为害盛期。9月上旬陆续化蛹越冬。
1.4 防治技术
(1)严格检疫。凡是美国白蛾疫区调出的苗木、木材、鲜果、包装材料和交通工具等实行严格检疫。
(2)人工物理防治。陕西西安、陕西咸阳、辽宁锦州等地利用人工、机械、化学等方法成功控制了美国白蛾的危害。具体方法有: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蛾、人工剪除网幕、秋冬季人工挖蛹等。
(3)生物防治。利用寄生性天敌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寄生率达到83.2%,在疫区对美国白蛾的自然控制起了关键作用。其他天敌有捕食性蜘蛛、中华草蛉、广大腿蜂等。另外喷施生物农药Bt乳剂1000倍液或青虫菌6号悬浮剂1000倍液也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4)化学防治。除采取以上措施外,化学防治需抓住幼虫为害初期,可喷药剂包括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000倍液、2.5%溴氰菊酯水乳剂30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20%甲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等。美国白蛾防治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2 天幕毛虫
2.1 危害特点
幼虫群集枝杈处,老熟幼虫分散取食,叶片吃成缺刻状直至吃光叶片,并且在枝杈处吐丝结网。
2.2 形态特征
雌成虫体长约20毫米,棕黄色,触角锯齿状;前翅中央有深褐色宽带,宽带两边各有1条黄褐色横线;雄成虫体长15~17毫米,淡黄色,触角羽毛状,前翅具2条褐色细横线。卵圆筒形,灰白色,数百粒密集成卵块。老熟幼虫体长50~55毫米,暗青色或蓝黑色,两侧各有2条橙黄色条纹;腹部各节背面具黑色毛瘤数个。蛹体长17~20毫米,黄褐色至黑褐色。
图1 苹果园美国白蛾防治技术路线图
2.3 发生习性
1年发生1代,以完成胚胎发育幼虫在卵壳内越冬。春季花木发芽时,幼虫钻出卵壳,为害嫩叶,以后转移到枝杈处吐丝张网,1~4龄幼虫白天群集在网幕中,晚间出来取食叶片,5龄幼虫离开网幕分散到全树暴食叶片,5月中下旬陆续老熟于叶间杂草丛中结茧化蛹。6、7月为成虫盛发期,羽化成虫晚间活动,产卵于当年生小枝上,幼虫胚胎发育完成后不出卵壳即越冬。
2.4 防治技术
(1)人工物理防治。在梨树冬剪时,注意剪掉小枝上的卵块,集中烧毁。春季幼虫在树上结有明显网幕,在幼虫分散以前,及时捕杀。分散后的幼虫,可振树捕杀;成虫有趋光性,可在果园里放置黑光灯或诱虫灯防治。
(2)生物防治。为保护卵寄生蜂,将卵块放入天敌保护器中,使卵寄生蜂羽化飞回果园。另外要保护鸟类;其他天敌包括天幕毛虫抱寄蝇、枯叶蛾绒茧蜂、柞蚕饰腹寄蝇、脊腿匙鬃瘤姬蜂、舞毒蛾黑卵蜂、稻苞虫黑瘤姬蜂,以及核型多角体病毒等。
(3)化学防治。在幼虫为害初期,虫口密度大时,可用化学防治,常用药剂有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3000~4000倍液、20%甲氰菊酯微乳剂2000倍液、2.5%溴氰菊酯水乳剂3000倍液等,对天幕毛虫均有较好的防效。天幕毛虫防治技术路线如图2所示。
图2 苹果园天幕毛虫防治技术路线图
3 舟形毛虫
3.1 危害特点
由1个卵块孵化的幼虫群集在这张叶片上为害,叶片上表皮和叶肉被吃光,仅剩网眼状下表皮。由于食料不足,幼虫稍大后即分散为害,相对集中于1个枝条,严重时可把该枝条的叶片吃光,仅剩叶柄,幼虫紫褐色,静止时头尾上翘,形似船。幼树受害,全树叶片常被吃光,对树体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
3.2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5毫米左右,翅展约25毫米;体黄白色,前翅具不明显波浪纹,外缘有黑色圆斑6个,近基部中央有银灰色和褐色各半的斑纹;后翅淡黄色,外缘杂有黑褐色斑。卵圆球形,直径约1毫米,初产时淡绿色,近孵化时变灰色或黄白色;卵粒排列整齐而成块;老熟幼虫体长50毫米左右;头黄色,有光泽,胸部背面紫黑色,腹面紫红色,体上有黄白色;静止时头、胸和尾部上举如舟、故称“舟形毛虫”。蛹红褐色,长20~23毫米,末端臀棘为2个二分叉的刺。
3.3 发生习性
1年发生1代。以蛹于树冠下1~18厘米土中越冬。翌年7月上旬至8月上旬羽化,7月中下旬为羽化盛期。成虫昼伏夜出,趋光性较强,常产卵于叶背,单层排列,密集成块。卵期约7天。8月上旬幼虫孵化,初孵幼虫群集叶背
,啃食叶肉呈灰白色透明网状,长大后分散为害,白天不活动,早晚取食,常把整枝、整树的叶片蚕食光,仅留叶柄。幼虫受惊有吐丝下垂的习性。8月中旬至9月中旬为幼虫期。幼虫5龄,幼虫期平均40天,幼虫老熟后陆续入土化蛹越冬。
3.4 防治技术
(1)人工防治。早春翻树盘,将土中越冬蛹翻于地表,被鸟啄食或被风吹干。在幼虫未分散前,及时剪掉群居幼虫的叶片,或振动树枝,使幼虫吐丝下坠,集中消灭。
(2)生物防治。释放卵寄生蜂如赤眼蜂等,对舟形毛虫卵的寄生效果较好。
(3)化学防治。防治关键时期是在幼虫3龄以前,可喷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000倍液、5%溴氰菊酯水乳剂30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20%甲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等药剂。舟形毛虫防治技术路线如图3所示。
*果树产业技术体系辽宁创新团队(LNGSCYTX-13/ 14)。
图3 苹果园舟形毛虫防治技术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