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高校体育课出现“习得性无助感”的调查及预防①

2016-11-29李梦园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32期
关键词:习得性财经大学体育锻炼

李梦园

(新疆财经大学体育教学研究部 新疆乌鲁木齐 830012)

新疆高校体育课出现“习得性无助感”的调查及预防①

李梦园

(新疆财经大学体育教学研究部 新疆乌鲁木齐 830012)

“习得性无助感”是指青少年在日常体育锻炼过程中受到挫折或失败后,对于体育锻炼失去信心,导致不愿意继续锻炼的心理状态。该文以新疆财经大学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习得性无助感”这种不健康心理状态产生的原因和过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整理与分析,提出相应对策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全面提高学生体质。

习得性无助感 体育 高校

习得性无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最早,进而由Seligman提出,主要指个体在某种特定的情境下对外来事物“失去控制感”在认知、情绪以及行为等多个层面引发的一种消极心理状态[1]。针对这一情况,该文对新疆财经大学学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分析数据,得出结论,针对目前高校所出现“习得性无助感”的问题,找出解决方法。并对个别情况较为严重的学生进行训练,使其更好地参加体育活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与“习得性无助感”相关的图书、文献资料(CNKI数据库),对涉及到学生体育锻炼中行为表现的研究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和比较。

1.2.2 问卷调查法

查阅文献资料,遵循有关问卷涉及的基本要求,初步确定调查问卷内容。共发放学生问卷200份,收回问卷198份,有效率99%。

1.2.3 个案分析法

根据研究内容,针对群体中较典型的某个个体进行单独案例分析、研究。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对象总体分析

一套完整、规范的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制度可以为护理工作的安全进行保驾护航,因此建立并不断完善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在教学期间,笔者发现有部分学生在上体育课期间不听从体育教师指挥,体育锻炼情绪较为低落,并且在上课做练习过程中明显缺乏自信,甚至有抵触课堂练习的意向。在下课后与这些同学进行交谈,发现此类同学对体育锻炼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状况,认为自己体育并不好,也不会受到重视,在体育中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从而致使他们对待体育课甚至锻炼会较为消极。

大学阶段是走向社会的最后一步,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也是养成终身体育习惯的最关键时期。所以,在体育课教学期间,笔者对新疆财经大学大一、大二年级的学生进行关于体育课上出现“习得性无助感”的调查研究。争取找到问题的归因,以帮助此类学生脱离困境。

根据表1,做出以下结果与分析。

(1)体质测试达标制度对形成“习得性无助感”的影响。

2015年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学生体质测试制度的改革,大学的培养方向也不再只是学习知识,好的体质变得尤为重要。未来社会就业岗位的发展,更注重于德智体全面发展,这就无形中给这些身体素质差,不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心理带来了压力。根据表中数据(见表1)得出,“学生体质测试达标”制度对大学生上体育课情绪的影响达到约56.66%。其中女生占大多数,男生占少数,觉得没有影响的大多是班里体育较为突出的学生。

(2)教师评价“体育优生”及“体育差生”对形成“习得性无助感”的影响。

在上课期间,笔者注意到,越是体育成绩优异或体质较好的同学就能越认真地听从体育教师的讲解与示范,并能快速反应,同时也能够按教师所讲解的要领及方法认真完成练习。而体育成绩或体质较差的学生在锻炼和听讲过程中注意力非常不集中,反应较慢,并且爱玩手机,导致最后无法完成练习。

通过调查学生体育锻炼的动机,发现体育较好的学生学习动机非常明确,锻炼身体、通过考核都是其认真参与体育课的良好动机。而在体育成绩较差的学生中,大部分人都说不出自己不爱锻炼的理由,有一小部分觉得锻炼太累,而还有的则是想做好练习,但觉得自己并没有天赋,便不再认真去做课堂练习。如表1所示,在调查的198人中,有59名学生已经形成不正确的体育锻炼思想,这大大影响了他们对体育的认识。

(3)学生期望的教法教态。

在上体育课与调查过程中,通过与部分学生的访谈,笔者了解到,很多出现“习得性无助感”的学生更期望在体育课上与教师一起互动,共同参与体育锻炼,共同进行游戏,更好地拉近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同时希望教师能把精力更多地放在身体素质较差的同学上,以此鼓励他们,让他们拾回对体育的热爱。

2.2 “习得性无助感”预防对策

体育“习得性无助感”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因为学生在从事体育活动或上体育课时由于经历某种失误或没有取得成功而逐渐形成的。这种不良的心理现象会给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带来相当大的危害,它不仅仅让学生对体育锻炼失去兴趣,还对学生的学业、体质、身心健康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根据种种情况笔者提出以下几个相应对策。

(1)降低体育学习标准,鼓励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教育制度改革,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加入,让大学生对体育课也越来越重视,但不应该为了“达标”而进行体育锻炼,为了“及格”才参与体育锻炼,对于这种消极思想要极力杜绝。体育教师应多多引导学生养成端正的体育锻炼态度,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注重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2)让学生在锻炼过程中体会成功。

在体育课上,给学生多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体验到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的成功,并适当给予相应的鼓励,只有这种获得体育锻炼成功后的成就感,才能使一些有“习得性无助感”的学生喜欢上体育锻炼,建立起积极进行体育锻炼的心理定势,使其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3)引导学生找到体育锻炼的目标。

根据每个学生的体质状况,提出体育锻炼目标,能让学生更快地找到自己的定位,提高运动水平,使他们在锻炼过程中,更好地体验体育锻炼给人带来的快乐,培养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最终达到目标。

3 结论

(1)影响新疆大学生体育课出现“习得性无助感”的主要因素为教师的上课形式及对待学生的态度及方式。其次才是自身的不利思想因素。

(2)作为学生体育课的直接引导者,教师的每一个细微动作、每一个眼神,对正在上体育课的学生来说,或许都会变成一种鼓励,不好的行为当然也会使学生完全失去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产生“习得性无助感”。所以,体育教师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学生体育锻炼的心理情绪活动。

(3)从大学生的心理变化分析,当其在进行体育活动中遇到一定的困难或遭受他人讽刺时,很容易产生放弃体育锻炼、胆怯等心理情绪,这时若没有体育教师或同学的鼓励,则很难再找回自信、恢复良好的锻炼状态,进而导致心理歪曲,使其放弃体育锻炼。

[1]赵莉莉.中学生习得性无助感及其与学业自我效能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D].郑州:河南大学,2010.

[2]刘改成,王斌,罗小兵,等.体育学习中的习得性无助及其归因训练程序[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4):102-104.

[3]章济时.体育习得性无助感产生与预防[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1):10-11.

[4]马玉龙.简论体育教学中习得性无助感的产生和预防[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1):140.

[5]陈新键,张晓林,毛振明.体育教学中“习得性无助”现象产生原因与干预策略[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4(4):99-102.

G80-32

A

2095-2813(2016)11(b)-0118-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2.118

李梦园(1988—),男,汉,新疆乌鲁木齐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运动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

猜你喜欢

习得性财经大学体育锻炼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王梦媛作品
Analysis on themes of Enemies
例谈分数意义习题习得性教学误区
沈豪杰、孙占平作品
辅导员提高教学质量的新方法
——习得性乐观
寻找最美校园 吉林财经大学
中小学生学业习得性无助感现状调查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