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35例临床研究
2016-11-28徐琰
徐琰
[摘要] 目的 观察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给予归脾汤加减水煎服,对照组予劳拉西泮片和谷维素作对照,15 d为一个疗程,两组均治疗两个疗程以观察疗效。 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68.57%,治疗组94.29%,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归脾汤加味治疗心脾两型虚失眠症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 归脾汤;失眠症;心脾两虚;劳拉西泮片;谷维素
[中图分类号] R256.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26-0131-03
失眠症是一种睡眠障碍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失眠的发病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和身体健康,已成为全球性问题[1]。西医治疗失眠症主要运用镇静药抑制神经中枢,该类药虽疗效较满意,但易产生耐药性、成瘾性、困倦等副作用[2],而中医运用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治疗失眠症具有独道之处,近年来,笔者运用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屡屡见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2014年3月~2015年8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失眠患者70例,主要临床表现:入睡困难,多梦易醒,或朦胧不实,甚则彻夜难眠,纳少,四肢酸软,神疲乏力,面色不华,心悸,健忘,大便溏,溲畅,舌淡苔白,脉细弱,辨证确诊属心脾两虚症。将此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患者均同意拟定的治疗方法,愿意服用药物1个月。治疗组中,男12例,女23例;年龄20~78岁,平均(47.14±17.26)岁,病程0.5~7年,平均(3.33±1.15)年。对照组中,男8例,女27例,年龄23~67岁,平均(46.00±15.37)岁,病程1~8年,平均(3.67±1.08)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睡眠障碍国际分类—诊断和编码手册》[3]失眠症的诊断标准拟定。①睡眠障碍为唯一症状,其他症状均由失眠导致,包括睡眠不深、入睡难、多梦易醒、醒后不易再睡,早醒、晨起仍感倦怠、全身酸软、乏力等;②每周发生不少于3次,连续1个月以上;③失眠引起显著的苦恼或精神活动效率下降,或妨碍社会功能。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4]诊断标准:轻者入睡困难,睡后易醒,醒后难寐,连续3周以上,重者彻夜难眠,常伴有头昏、心悸、健忘、乏力、多梦、心神不宁等症。心脾两虚证诊断标准:入睡难,睡后易醒,醒后难入睡,多梦,心悸,健忘,纳少,神疲乏力,面色少华,大便溏,舌淡苔薄白,或边有齿痕,脉细弱。
1.3 排除标准
①由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导致的继发性失眠;②因饮茶、饮酒、饮用咖啡者及药物依赖者(含安眠药);③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④无法坚持服药者以及对所服用的中药有过敏不良反应者。
1.4 治疗方法
治疗组以中药归脾汤加减为基本方,药物组成:党参15 g、黄芪30 g、当归6 g、炒白术15 g、木香3 g、夜交藤30 g、柏子仁20 g、琥珀粉10 g(冲)、五味子15 g、百合15 g、龙眼肉10 g、丹参30 g、炙甘草5 g,并随症加减,若伴脘痞纳呆加砂仁10 g,若伴烦躁不安加淡竹叶15 g、合欢皮15 g,若伴心悸、气短加煅龙骨、煅牡蛎各30 g。每日一剂,水煎两次取汁400 mL,早晚各200 mL温服,晚上服药时间应睡前半小时。15 d为1个疗程,共服2个疗程。对照组服用劳拉西泮片(山东信谊制药有限公司,1 mg×24片,国药准字H20060105),5 mg/次,1次/d,睡前1 h服用,谷维素20 mg/次,3次/d,15 d为1个疗程,共服2个疗程。同时,与患者多沟通,了解其导致失眠的外在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并指导其科学合理饮食,嘱适当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1.5 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新药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中失眠症的疗效评定标准进行判断:痊愈:睡眠时间在6 h以上,30 min内能入睡,且睡眠深沉,夜寐不醒,晨起神清气爽,伴随症状完全消失;显效:指睡眠得到明显改善,睡眠时间增加超过3 h,夜寐醒1~2次,醒后能再入睡,伴随症状基本消失;有效:睡眠有好转,但晨起仍感乏力;无效:睡眠无改善或症状较前加重。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校正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5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不良反应
对照组有3例出现恶心、心动过数、眩晕、昼嗜睡不良反应,查肝肾功能、血常规无异常。治疗组则有1例出现大便溏、轻微口疮。
2.3典型病例
孙某,女,退休职工。2014年6月9日初诊,主诉:失眠3年,加重1周。曾间断服用西药“劳拉西泮”,疗效不佳,有恐西药之副作用,故寻求中医诊治。刻下:患者入睡难,睡则多梦,易醒,每晚醒3~4次,晨起头昏沉,四肢酸软,心悸,烦躁不安,溲畅,大便溏,日1~2行,舌淡苔白边有齿痕,脉细数。平素性情孤僻,喜思。证属心脾两虚,治宜补益心脾,养心安神,药用:党参15 g、黄芪30 g、当归6 g、木香3 g、砂仁10 g(后下)、炒白术20 g、夜交藤30 g、丹参30 g、龙眼肉15 g、柏子仁20 g、琥珀粉10 g(冲)、五味子15 g、百合15 g、龙骨30 g(先煎)、牡蛎30 g(先煎)、炙甘草5 g、大枣5枚,每日一剂,水煎两次,取汁400 mL,早晚各服200 mL,晚上睡前半小时服药。5剂后诸症明显改善,睡眠时间已达5 h,夜寐醒一次,醒后能入睡;上方继服15剂,夜寐已达7~8 h,诸症消,嘱其保持心情舒畅,恬淡虚无。平素可用夜交藤3 g、柏子仁3 g、百合3 g、五味子2 g、大枣2枚、桂圆2枚代茶饮,随访半年夜寐安好。
3 讨论
祖国医学称失眠为“不寐”,古代文献中称为“不得卧”、“不得眠”以及“目不暝”等,《黄帝内经》指出:人的正常睡眠是阴阳之气自然而有规律转化的结果,若阴阳失调,转化失常,当盛不盛,当衰不衰,则正常睡眠就会转化为不寐。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过重,加之饮食起居的不规律,人们常处于紧张应激状态,思虑劳伤过度易耗伤心脾,心藏神而主血,脾主思而统血生血,心伤则阴血暗耗,脾伤则食少纳呆,化源不足,气血亏虚,终致营血不足,血不养心,心神扰乱,则心烦,心悸多梦;阴血亏虚,不能敛阳,阳不入阴,故失眠多梦;营血不足,脑窍失养,则健忘,头晕,神疲倦怠,四肢无力,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弱;而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主要在血,故心脾两虚所致不寐的关键在于血虚,其病因病机为气血亏虚,思虑过度,劳伤心脾,阴血暗耗,神不守舍,造成失眠。治疗上应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故本方以党参、黄芪健脾益气生津,共为君药;当归与黄芪配伍,寓当归补血汤之意,使气旺血自生,白术补气健脾,与黄芪配伍,增强益气健脾功效;再配以龙眼肉养血安神,增强补心血之效,血足则心有所养,共为臣药;佐以夜交藤、柏子仁、琥珀粉养血宁心安神,百合性甘寒,养阴润肺,清心安神,配之既可改善心烦失眠,又防全方药性偏温而上火;五味子收敛心气,以缓临床心悸之症;佐以木香、砂仁醒脾理气化湿,以防益气补血药滋腻滞气,正如张璐《古今名医方论》曰:“此方滋养心脾,鼓动少火,妙以木香畅调诸气。世以木香性燥不用,服之多致痞闷,或泻泄、减食者,以纯阴无阳,不能输化药力故耳”。大枣味甘平,养心安神,平胃气;甘草补气健脾,调和诸药。
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党参、黄芪、白术具有镇静作用,且黄芪可以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受损细胞的恢复[6-8];龙眼肉含多糖维生素、腺苷、嘌呤、胆碱及多种磷脂,有补血、养血安神壮阳气,抗衰老等作用[9,10],主要用于心脾两虚,气血亏虚导致的失眠、惊悸、健忘等症[11];丹参对中枢神经有镇静和镇痛作用,可改善神经衰弱性失眠;夜交藤、柏子仁、琥珀粉、百合均有镇静作用;当归对机体血液系统的造血功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促进红系造血,其含有的藁苯内酯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有安定样镇静作用[12];白术、木香、砂仁均可促进胃肠道运动,达到健脾消食的作用。所以本方的配伍特点:①心脾同治,重点在脾,使脾旺气血生化有源;②气血同补,但重在补气,因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旺则血生,血足则心神得养;③补气养血药中佐以木香理气醒脾消滞、砂仁芳香化湿开胃,以防补药滞气碍胃,影响气血生成;④佐一味丹参功同四物汤,化瘀通络,养血清心,除烦安神,气血运行通畅,心神、脑神得养,以增强疗效。研究表明归脾汤煎剂能调节大脑皮层功能,改善失眠焦躁症状,而无疲乏嗜睡之弊[13],亦可明显抑制小鼠自发活动次数,延长睡眠时间,对失血性贫血小鼠,可提高Hb含量,改善乏力、心悸、头晕、纳少、面色苍白等气血亏虚的症状[14]。其急性毒性实验表明均无明显毒副作用[15]。
综上所述,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主要是通过调整脾胃功能,增强人体对饮食物的运化与化生,从而使机体气血旺盛,改善患者睡眠状况,且该方久服无依赖性和成瘾性,无毒副作用,经临床观察,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故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Medeison WB,Both T,Cassella,et al.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Insomnia:Drug indications,chronic use and abuse liability. Summary of a 2001 new clinical drug evaluation unit meeting symposium[C]. Sleep Medicine(Reviews),2004.
[2] 余芳芳,王鹏. 归脾汤治疗失眠临床运用概况[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1):146-148.
[3] 高月香. 归脾汤为主治疗失眠58例[J]. 光明中医,2012, 27(8):1565-1566.
[4] 周仲瑛. 中医内科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46-152.
[5] 田宏,刘磊. 浅谈失眠的药物治疗选择[J].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2011,20(3):359.
[6] 杨伟霞,谭广兴,陆少峰. 归脾汤联合地西泮治疗心脾两虚失眠43例疗效观察[J]. 中医中药,2013,20(6):131-132.
[7] 夏培涛. 归脾汤加减在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5):185-186.
[8] 阳柳平. 研究白术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概况[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607-609.
[9] 佘传隆,黄泰康,丁志遂,等. 中药辞海[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1.
[10] 李立,马萍,李芳生. 龙眼肉磷脂组分的分析[J]. 中国中药杂志,2001,26(5):293-295.
[11] 郭倩倩,张小卫,周暄宣,等. 龙眼的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1(23):4552-4555.
[12] 刘医辉,杨世英,马伟林,等. 当归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2):192-196.
[13] 张泽金,王均宁. 归脾汤治疗失眠机制[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25.
[14] 杨纯新. 对归脾汤的再研究[J]. 中医中药,2012,19(17):95-100.
[15] Chen D,Tsay R,Lin H,et al. Stabilization and sustained-release effect of misoprostol with methacrylate copolymer[J].Int J Pharm,2009,203(2):141-148.
(收稿日期:2016-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