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吃喝那些事儿
2016-11-28赵珩
赵珩
清代学者阮元,因文学侍从而被乾隆帝和嘉靖帝所赏识,出将入相,文章著述,蔚为一家,主持文坛六十年,被海内学者奉为泰斗。
在阮元就职浙江巡抚时,他门下的一个弟子进京参加会考。那名弟子性格开朗诙谐,喜好开玩笑,经常搞出恶作剧来捉弄别人。进京途中,他在京郊通县的一个小饭铺里,用几文钱随便买了块烧饼充饥。正准备把烧饼吞进肚里,他忽然发现,这烧饼与众不同:烧饼背面,有因烧烤而绽裂的很多不规则的沟沟道道,那或横或竖深浅不一的纹道,好像是有人书写成的文字一般。他玩心顿起,嘻嘻哈哈笑闹着,用上好的宣纸把烧饼背面的“文字”拓下来。
猛一眼看上去,这“烧饼文”格外像古代青铜器上镌刻的钟鼎文:有横有竖有撇有捺,墨色也随着烧饼的薄厚而浓淡有异,感觉特像字,却让人一个也不认得。他立即把这张宣纸寄给在浙江的阮元老师,还给这位阮大人发了封急信。信中煞有介事地写道:“我在北京郊区通县的古董店里,发现了一只古鼎,锈迹斑斑显得年代很是久远,可惜我没有钱买下来。琢磨这古鼎老半天,我也没弄清楚这是什么鼎,是什么年代铸造的,所以特意把鼎上的铭文拓下来,寄给恩师您和其他前辈专家们一起考证,以得出正确的判断。”
阮元收到信,马上召来古玩同道上的好友,包括张廷济和严杰等有名的学者,一同辨认“上古钟鼎文”。张廷济书法极佳,对金石学和文字学的研究是国内数一数二的,严杰的古文化的功底最深,以研究商周的《诗经·小雅》而闻名,甚至人称“严小雅”。阮元找来的可以说都是名倾一时的学界权威。这几位大学者聚在一起,翻来倒去地研究“钟鼎文”,提出了种种设想和根据,都没有相同的论断。
阮元拿出做大学问的架式,翻看了上百种书籍,最后一口咬定这是《宣和图谱》中记载的某只古鼎上的文字。阮大人仔仔细细写了一篇洋洋洒洒的长篇文章,指出那拓下的文字中,某字某字皆与图谱中的记载相符合、某字却是因为年代太远而剥蚀残损看不清、某字是因为拓字者手艺不高未拓下来的缘故……阮元斩钉截铁地断定:这是千载难寻的珍贵“古鼎”啊!
厚厚的一叠信寄到北京。那淘气的弟子看完了阮元的亲笔信,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