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实际出发的作文课才是好的作文课
2016-11-28甘成昀
甘成昀
黄厚江老师说:“作文指导课的成功与否,就看教师能否把学生带入写作情景,能否把学生引入写作状态。把学生带入写作情境,把学生引入写作状态,是作文指导课的关键。教师所有的“教”都是为了这一目的。”为了把学生带入写作情境,就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的每个环节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实际素养、实际需求出发,这样的作文课才有可能是好的作文课。从这个角度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谭蜀娥老师在全国第二届“三新”作文研讨会上所上的作文课《做一个文艺的吃货》,不失为一堂好的作文课。
好的作文课从好的选题开始。那什么是好的选题呢?符合学生年龄层次、知识积累水平、能引起学生探讨、表达欲望的题目就是好的作文题目。所以,这要求教师在选择作文题目的时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找到学生熟悉的或者感兴趣的主题,题目不能太难太偏,比如谭蜀娥老师面对的是初中生,她布置的作文题是《家乡的一种小吃》,这个题目的选择是很见功力的,因为题目本身跟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每个学生都有属于的自己的认知和体验,很容易进入写作情境,就算有的学生平时没有特别关注家乡的小吃,拿到题目之后,稍稍做下功课,就能进入写作情境。相比之下,我们有的高中教师,为了自己教学的方便,在高一上学期就拿高考作文题给学生训练,结果学生审题时一头雾水,构思时迷迷糊糊,写作时痛苦不堪,评讲时似懂非懂。就算教师对题目理解很透彻,范文选择精当,点评很有激情,但这样的作文课自始至终都不能在思维和表达上与学生进行良性互动,它只是教师单向输出的过程,或者是教师和少数几个高素质学生的精彩互动,长此以往,必然会耗尽大多数学生写作的热情,因此,这样的作文课是失败的。由此可见,好的作文课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作文选题,好的作文选题是作文课得以成功的前提条件。
从课堂教学来讲,好的作文课应该以学生的实际写作情况出发,选择好课堂的用力点,怀揣详细的引导解决方案,影响学生的写作过程。黄厚江老师在《作文教学应作用于写作过程》一文中说:“作文指导课应该力求能够真正进入写的过程,对改善学生的写作过程发挥引导作用。而且最好突破以题目为立足点的写作指导,可以以材料为立足点,可以以构思为立足点,可以以写作困境的突破为立足点,当然也可以以一个写作知识点为立足点。”可见,教师在一堂作文指导课上,表现好不好,主要取决于他授课前有没有认真分析学生的习作,了解学生的需求,找到恰当的问题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在思考中感悟方法,在实践中提高表达能力。就拿谭蜀娥老师的课来说,她在认真批阅学生的作文之后,发现了一个共性的问题,就是学生写家乡小吃的味道时,用语比较抽象,缺少细节,所以就确定了“把味道写活”这一教学立足点,也就是黄厚江老师说的“以写作困境的突破”为立足点,因为教师针对的是学生在写作中普遍面临的困境,所以就比较能引起学生的积极关注。怎样才能把味道写活呢?谭老师是想好了引导策略的,她先读了学生习作中的优秀范例,让学生指出好在哪里——这一步我们很多教师都会做而且经常做,但这一步不是这节作文课被评为好的作文课的关键,因为告诉学生什么是好的作文,并分析出好在哪里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还没有真正进入学生的思维空间。更重要的一步也是对学生意义最重大的一步是引导学生把这种范文的好变成自己也能写出的好。所以,谭老师要求学生们在表达味道时,不许用“好吃”“太好吃了”这类抽象的、概括性的词语,然后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以鱼糕为例,当服务员把一盘鱼糕端上来时,你会有什么感受?要尽可能充分地调动自己的感官,先怎样,后怎样,要体现出过程,要写出食物的色、香、味来。于是,学生很快就进入了写作情景,七嘴八舌地说:我闻到淡淡的香味,我看到了白色的、嫩嫩的鱼糕片,放到嘴里滑滑的——一番讨论发言之后再写,味道就真的被学生写活了。我想,黄厚江老师的话和谭蜀娥老师的课都告诉我们,一堂好的作文课,必须要充分聚焦,虽然说作文课可说可讲的东西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要讲,而且也不是所有的东西讲了都有效。一堂课只有四十五分钟,内容不能太多,点不能太乱,一节课把议论文的五种结构模式一股脑讲给学生,教师讲得滔滔不绝,学生笔记抄得飞快,其结果也只是,学生把黑板上的内容转载到了笔记本上,很难说对学生的写作有多大帮助,这样的写作课无异于浪费时间。
当然,好的作文课不能上过就算,还要从学生的课堂实际表现出发,关注学生的后续发展,及时反馈、个别指导,在作文课的所有环节中,这个环节是很重要的,但也是很容易被忽视的,我们常常看到教师精心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作文课,下课前却没有布置相关作业和后续的指导安排,让人深觉遗憾。这里仍然以谭老师的课为例,学生在谭老师的指导下,按照吃鱼糕前——品尝鱼糕——吃鱼糕后这个过程,从色、香、味三个方面写出了鱼糕的美味,但这种方法学生能否灵活运用,在具体到写麻辣烫、麻糖等其他小吃上时,要做怎样的调整,学生是不是清楚,还是个未知数;更重要的是,这种把过程分解,从不同角度展现细节的写法,除了用在写美食上,能不能迁移到其他写作内容和情境下也非常值得探讨。但谭老师没有引导学生做后续的实践和深入的探讨,而是把学生引到这节课的另一个环节:把故事写活。这一安排可以说是这堂课美中不足的地方。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想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没有深入分析学生的实际能力,对教学反馈这一环节不够重视。如果深入分析学生的习作能力,我们不难发现,学生要经过反复的练习和强化才能熟练地运用一种写作技巧,教师寄希望于一堂课就把一个点全部落实是不切实际的,所以就算作文课的前两个环节都非常精彩,非常成功,也不能忽视后续的练习环节。还拿谭老师的课来说吧,在评点完学生课堂写作的优秀范例之后,可以布置一个新的题目,课后再写,提醒学生,不同小吃有不同的写作策略;然后及时收上来批改,迅速找习作有问题的同学个别指导,这样,一节完整的作文指导课才算告一段落。
虽然一千个教师,有一千种好的作文课,但万变不离其宗,好的作文课其宗旨就是对学生的写作产生积极作用。这要求教师上作文课,要针对具体的学生,具体的问题进行具体的指导,要铭记学生的实际情况是我们所有教学活动的出发点。
(广东省中山市华侨中学;528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