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热”背后,是家长的焦虑
2016-11-28钟卿
钟卿
据2016年最新数据统计,2015年中国出国留学总人数突破50万,中学生留学人数占13.76%,9成以上为自费留学。摆在很多中国家庭面前的是一个两难困境:不走,考不上好高中——考不上好大学——找不到好工作;走,学费高昂,骨肉分离,孤单寂寞。
《小别离》中这样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和以往印象中出国念书都是非富即贵家庭的孩子不同,越来越多的工薪家庭正在拼尽全力搭上留学这条小船。“主要是不想让小孩拼得这么苦了”、“想让他有一个好一点的环境”、“想让他学点有用的东西”、“想让他心态宽松点”……在《小别离》中,为了送女儿出国念高中不惜脱离母女关系、将独生女过继给姐姐的吴佳妮这样说。
《小别离》原书作者、曾在媒体工作的鲁引弓发现,从五六年前开始,经常有这样的新闻,一个中学班里隔段时间就少几个学生,一问,都出国留学了。鲁引弓说:“和清末民初第一次留学潮、上世纪50年代留苏、80年代出国热相比,这一次留学潮有着显著差异。从曾经色调明快的报效家国、洋插队捞金,到如今纠结惆怅的两难选择,理念在变,年龄段在变,这一次留学潮来自家长对未来生存的焦虑。”
这种焦虑是全方位的:升学、求职、房价、环境、食品安全、医疗、养老……中国人是精明的,中国家长决定送孩子出去,一定是算了又算之后的选择。有家长告诉鲁引弓,当孩子从国外打回家第一个电话,告诉爸妈国外的牛奶怎么这么好喝的时候,他觉得送出去是对的,“是为了让孩子更从容地成长”。
“送孩子走,未必是因为对彼岸的认知,而是对此岸的不满意。”鲁引弓说。在《小别离》中,方圆的父亲在临终前对方圆说:“一代人改变不了自己和周围的时候,就想让小孩去个好地方……当年你爷爷摇着船把爸爸送到城市里来读书也是这样的。那天他在船码头上和我分手的时候说,别想着家里,一点都不要想。住到一个大地方去,不仅为自己,也为后代……一代代人都是这样的。”
而父母、甚至父母的父母,都将各种可用的资源用于独生子女的培养和教育,原因很简单: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后代继续接力,在保住精英阶层的基础上,向更高的社会经济地位跃迁。目的也很简单:让他们在长大之后不必像自己一样,经历贫穷、依靠关系、看人脸色、在规则的灰色地带摸爬滚打。
生活如同流沙,越抗争,越深陷。当父母们发觉,孩子未来的处境,很有可能依然只是考试、学习、毕业、工作、失业时,便开始为他们寻求更好的上升途径。海外留学,从众多选项之中脱颖而出,成为稍有财力的中产家庭的首选。对于一些70后、80后的父母而言,他们或者早年就有过出国留学的经验,对海外的高校有着感情上的联络;或是自己当年受条件和视野所限,未能接受海外教育,就更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比自己更出色。
随着国内的竞争压力呈几何级数增长,加上媒体报道的食品安全问题、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一些父母就将国外视为理想生活的翻版。
今年3月份,一位自称是上海的中产阶级在博客中写,孩子的教育费用已经取代房子,成为家庭最大的支出负担。为了让孩子有海外教育的经历,一些中产家庭会选择将孩子送入私立国际学校就读中学。在上海,这样的学校每年需要至少10万的开销,孩子出国之后还要每年将人民币换成美元。似乎从此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的确,孩子的教育是提升了,家长们却累得喘息不得。他们几乎是在用生命为自己和家庭拼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像《小别离》中的方圆、董文洁这样,将几乎全部的生活围建在孩子周围,让彼此都负荷极重的父母,让人觉得辛酸又好笑、隐忍又乖戾、可怜又让人心疼。在中国,这样的父母千千万。
而这样的家庭教育,所面临的困境之一就是,当有一天,孩子通过努力走进了父母期待的象牙塔之后,反而会无所适从。第一次为了自己而活,他们反而染上了“空心病”,于是孤独、茫然、无原因地感到痛苦和焦虑。殊不知,这些情绪早就渗透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来自同样焦虑、痛苦、不知所措的父母。
焦虑的孩子,焦虑的父母,一个个焦虑的个体,一起构成了当下这个焦虑的时代。
有人说,《小别离》好就好在,它直视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焦虑,反映了现实。但是我们也许还要再深入地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解决焦虑的方式,是否真的只有“出国留学”这一个选择?付出巨大代价的“小别离”就真的能保证孩子走上人生坦途吗?
在出国留学之前,建议家长们应当先考虑清楚这样几个问题:
1、孩子放出去了是不是回得来?
有些家长的想法是,我先让孩子出去看看世面,不合适了再回国也不迟。但是,因为国外的教育体制和国内完全是两回事,所以一旦出国,你就要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
鲁引弓说,《小别离》中的人物故事,70%到80%都有真实的原型。寄住别人家中不给午饭吃、遭遇校园冷暴力,最可怕的,是孩子无边的孤独、寂寞……一个温哥华的中学老师告诉鲁引弓,班上有很多中国孩子,平常都看不见他们的爸爸,只有临近春节,爸爸们都突然出现来开家长会。
在朵儿的高中,中国小孩基本只跟中国小孩玩,最多跟母语不是英语的其他亚裔小孩有些来往。虽然也知道多跟西方同学说话对提高口语比较好,但总之不会有太多人能与西方同学玩在一起。
出国不容易,回国也一样。由于小小年纪出国,孩子的价值观生成于国外,回国后如何对接、适应原来的水土?“他们和在国内成长起来的同龄人相比,所谓的‘情商都比较低,通俗点说,就是搞不定事情。”鲁引弓说。
2、孩子的自律能力有没有那么强?
很多小留学生,初中高中就到美国来了,要么住在寄宿家庭里,要么住在寄宿学校。这种做法带来的最大隐患就是:孩子远离父母,凡事全靠自觉。
而一般的经验是,在国内自制力强的孩子,到了国外确实可能学会自力更生,不过仍然有被带歪的可能;而在国内本来就没有自制力的孩子,放到了国外基本就是放虎归山了。
最近美国媒体报道了不少中国富二代留学生,天天住着豪宅开着豪车惹事生非,一会儿把人打了,一会儿把人撞了,组织豪车俱乐部半夜飙车,在比弗利山庄开通宵派对被邻居举报……钱花了不少,美女左拥右抱,可说起英语来还是需要随身翻译。
还有中国留学生的集体作弊案,中介都搞出产业链了,有代替上课签到的,有代替考试的,还有代替写论文的……中介赚着他们的钱,他们自己在寝室里打麻将。
所以,爸爸妈妈们千万不能太天真,不要以为孩子一个人到了美国,就能在缺少父母的环境中锻炼出一身独立自主的本事。青春期的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爱和引导,把他送出国去,你们可能短时间内感觉轻松,但那也许只是“眼不见心净”的自我安慰而已。
3、做好牺牲的准备了吗?
美国的教育有多贵?幼儿园,1000美金以上一个月打底;小学,私立的,1500美金每月打底;初中高中,私立,也算1500美金每月好了(其实很多好学校远远不止这个价格),一年就是差不多2万美金,再算上住宿费、生活费(寄宿家庭每月基本上2000美金,还没考虑地段差异),一年没有4到5万美金是拿不下来的,也就是一年30万人民币;大学,公立大学,一年3到5万美金,私立大学,一年6到7万美金,而且,学费每年还在不断增长。
《小别离》中,琴琴妈说,要卖房给孩子准备100万人民币学费留学……小编只想说:你太天真了!我有个小留学生朋友,他妈给他的预算是:每年100万人民币!
你也许会说,美国不是还有公立教育吗?没错,但是你要有学区房,或者,租房也可以。以美国旧金山湾区为例,学区稍好的学区房,单价基本已经超过了100万美金;租房的话,房租也在每月3000美金左右。
另外,除了钱,送小留学生出国,家长还可能面临的另一大挑战是:牺牲家庭的完整。像小宇的爸爸一样,很多祖国的父母并不缺钱,我也知道很多小留学生的家庭,一早在美国买好了房子,还是大豪宅,然后,妈妈,或者老人在美国陪读。这样的孩子,爸爸的事业往往还在国内,所以只能像大雁一样,国内国外两头跑。
当然,不否认有一些孩子,他们从小出国,读书工作很有出息,适应得很好,但你反过来想想,这样的孩子,本身该够有多么强大的意志力,拥有这样意志力的孩子,在哪儿不是一个人才,出国早几年和晚几年,对这样的孩子来说,真的就那么重要吗?
4、到底该不该送孩子出国?什么时候出国合适?
有条件的话,是应该把握机会,让孩子见识见识世界,眼光会有大不同。但如果没有父母的陪读,那么最佳的出国时间,是在孩子建立起健全的人格,有一定的自制力之后,比如,大学期间,或者研究生期间。其实,给国内的基础教育一个机会,也是很不错的。
《小别离》原著作者鲁引弓说,写的是小别离,其实背后更想说的是正在我们社会中发生着的大别离。他概括了这样几种“别离”。
首先,向“分数”告别。这在小说和现实中的体现是,一分两分,就会让家长无比纠结。“因为一两分的区别,在学校里会差一两百名。实际上这和能力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样就会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考试机器。这考试机器就是无论状态多不好,考试也不能出差错。”
其次,向这种让人纠结的环境告别。更加重要的是,向集体焦虑告别。我们希望小孩能够从容地成长。我们要向单一成功标准的告别。“原本成功的标准是多种多样,但是现在,成功似乎就是钱、好大学、地位。”而归根结底,是向这种在社会转型期的压力告别。我们希望我们的下一代,能够活得慢一点,从容一点,快乐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