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长如何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
2016-11-28许晓丽
许晓丽
长期以来,我们只注重引导幼儿学会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让他们形成友爱、勇敢、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的品德行为,却忽视了影响他们自身发展的核心问题——自信心。幼儿有无自信心是幼儿个性心理健康与否的一个重要条件。同时,幼儿自信心的培养也是心理健康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与其把儿童当作天津鸭儿填入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由地开启文化的金库。那么,家长该如何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相信幼儿,他会尽力回报你的信任
无论他做什么,作为家长的我们首先要告诉他,他的想法很有趣、很好,然后再技巧性地指出他的不足,并给他提供一些建议。做事不勉强幼儿,允许他敢于冒险。如果你一味地劝阻他,不让他去尝试,幼儿就会认为这个世界对于他来说太危险了,以至于他什么都不敢做。我们应该让幼儿尝试冒险的乐趣,体会失败的滋味,帮助他了解失败的根源。
二、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幼儿来说,取得良好成绩、维持学习热情的重要条件便是培养兴趣,激发求知欲。只有让幼儿对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让幼儿产生求知欲;只有在强烈的求知欲下,才会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提高幼儿自信心。
三、多鼓励幼儿,告诉幼儿“你能行”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曾说过,“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家长应信任、尊重、承认幼儿,经常对他说“你能行”,这样幼儿才会逐步看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进步,认为自己真的很不错。相反,如果幼儿经常受到父母的轻视、否定甚至怀疑,经常听到“你太笨、你不行”之类的评价,幼儿也会否定自己,对自己的能力有所怀疑,从而产生自卑感。可见,父母的评价对幼儿产生自信心理是多么重要,是不容小觑的。
因此,家长不要吝啬自己的赏识和鼓励,尽可能地去寻找幼儿学习和生活中的优点进行鼓励、赞许。例如,在幼儿做事之前,家长要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当他们进步时,我们要给予肯定,并及时表扬、赏识他们。即使他们学习退步了,我们也不能说“笨蛋”这样的话。
笔者认为,家长要鼓励幼儿多参加课外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与爱好,鼓励幼儿多参加社区义工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增进幼儿的自信心与自尊心,让幼儿真正充满自信。
四、允许幼儿犯错误,勿要求过高
首先,幼儿如果不犯错误,那么他就永远不可能成长。对于家长来说,我们应该告诉幼儿,大胆尝试或出现过失都不要紧,一个人第一次做某件事都很期待做得完美无缺。事实上,在相当多的情况下这是不可能的。家长应该拿幼儿最近的成果与他以前的相比较,而不是与别的幼儿相比较,让幼儿拥有一个充满爱的家庭,让他们可以从所有的过失中得到益处。心理学家塞奇斯说过:“从犯过失的痛苦中走出来,不要老是盯着幼儿的过失不放,应该去赞扬幼儿尝试活动的努力和勇气。”
其次,家长对幼儿不宜期望过高。父母对幼儿发展所确立的标准应考虑幼儿本身的能力和特点,不能主观地用过高标准去要求幼儿。否则一旦确立的标准过高幼儿达不到,他们就会屡遭失败,致使产生持续失败的挫折感,并且会逐步积累“我不行”的消极情感体验,致使幼儿丧失自信心。
再者,教育幼儿不能急于求成,忽视了幼儿自身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例如,两三岁的幼儿自己吃饭时,经常会弄得满桌都是,这时妈妈不仅不能指责,还应对幼儿说:“宝宝真能干,会自己吃饭了!”与此同时,妈妈应该耐心地教给他怎样吃饭,这样幼儿就能吃得更好。幼儿做事总是从不会到会,从做不好到做得好,如果我们要求过高、过急就不利于幼儿的发展。
此外,有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惯于横向攀比。例如,有的家长到幼儿园看幼儿的活动,如果他们发现自己的幼儿有不如别人之处,就会对幼儿说:“瞧,某某比你唱得好!”“某某小朋友画的比你强多了!”这些类似的话语,总是以别的幼儿的优势比自己幼儿的不足。无可厚非家长的本意可能是想刺激自己的幼儿赶上别的幼儿,但他们却没想到这种横向攀比,比掉的却是自己宝贝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因为,幼儿的发展速度与方向都会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年龄越小,个体差异越大,幼儿在发展上各有长短,要求幼儿处处强过别人,是非常不实际的,家长千万别作这样的攀比。
基于以上几点,笔者认为,教师应该从幼儿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出发,耐心地引导他们,有自信,但不能自负;敢于冒险,但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家长和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自信心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保护幼儿的自信心,让幼儿充满自信,相信自己,不为失败而心存畏惧,让幼儿充满自信,如同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朝气蓬勃,这样幼儿才能真正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