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园美术活动的游戏化探讨
2016-11-28薛国琴
薛国琴
摘 要: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游戏与美术教学相结合,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学习兴趣,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提升幼儿的美术色感、激起幼儿的美术兴趣、促进幼儿的美术技能等幼儿园美术活动的游戏化相关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活动;游戏化;策略
一、引言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在判断某项幼儿园活动是否是游戏时,不同的人往往有不同的结论。以幼儿园中儿童的美术活动为例,幼儿的涂鸦或绘画从本质上来讲是不是一种游戏行为?其认识将怎样影响幼儿园教师对美术活动的指导?对此,美术活动游戏化的可能以及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正是笔者关注的焦点。希望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梳理和澄清相关理论,并且能让第一线的幼儿教师从中得到与美术活动有关的启发。
二、幼儿园美术活动的游戏化相关策略
1.通过游戏提升幼儿的美术色感
色彩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占有重要位置,幼儿时期更是激发美术色感的黄金阶段。韩国幼儿节目中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一些果冻和色彩鲜艳类似果冻状的洗涤剂放在一起,让幼儿挑选三个喜欢吃的味道。实验结果二十名幼儿中,百分之八十的幼儿挑选了颜色比果冻更鲜艳的洗涤剂。这个实验从侧面反映幼儿对鲜艳明亮的颜色更加感兴趣。所以,在美术活动中,教师把颜色持久、色彩鲜艳的画笔作为美术工具,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绘画欲望。同时,色彩的训练对于幼儿的智力开发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娃娃的花衣服”游戏中,教师要求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在裁剪成衣服形状的纸张上画出自己心中的花衣服。在这个游戏中,有的幼儿说“我喜欢红色和黄色搭配的衣服”,有的幼儿则说“我喜欢绿色和棕色的衣服”,还有的幼儿说“我喜欢五颜六色的衣服”。从游戏中可以发现,幼儿对颜色有自己的偏好。多姿多彩的颜色会使幼儿心情愉悦、兴趣盎然,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色彩的美,合理利用幼儿园周围的自然环境,经常带幼儿观赏红花、蓝天、白云、绿草,去玩色彩鲜艳的积木、滑梯等游戏活动,欣赏作品中的色彩美。根据幼儿成长过程中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色彩感,对智力发展和良好性格的形成都有重要意义。
2.通过游戏激起幼儿的美术兴趣
幼儿因为好奇而产生兴趣。在生活中可以发现,家长每次带孩子去市场买菜时,都能看到孩子不自觉地伸手去触摸蔬菜水果,因此,教师可以把幼儿天生具有的好奇心作为出发点,激起幼儿的兴趣。通过游戏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在美术活动中,可以带幼儿做“给果树种水果”的游戏,教师拿色彩缤纷的水果贴纸,让幼儿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水果,然后将自己挑的水果种在教室的大果园里。该游戏激发了幼儿的天性,使幼儿积极参与到游戏中,并从中得到了快乐,学会了知识。以游戏的形式引领幼儿美术创作,让幼儿边作画边游戏,在享受游戏的过程中参与美术活动是激发幼儿兴趣的有效途径。教师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设计课题,枯燥的学习会变得富有趣味性。设置与美术活动有关的游戏情景让幼儿参与其中,一方面使幼儿保持高涨的热情,另一方面使幼儿收获成就感,从而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进行美术活动。同时,配合幼儿的心理愿望,给幼儿适当奖励,比如公开表扬、奖励小玩具、小零食等。这个过程要因人而异,以“使幼儿在活动中得到成就感”为宗旨,让幼儿参与游戏、体验游戏,进而使幼儿获得心理满足。这样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还增强了幼儿的兴趣。
3.以游戏促进幼儿的美术技能
良好的美术技能是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基础。因此,教师把美术技能的学习融入幼儿喜欢的游戏之中,就可以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美术技能。如在剪纸活动“动物的耳朵”教学时,兔子的耳朵白又长,大象的耳朵大又圆,猫的耳朵小又尖。在愉快轻松的游戏气氛下,幼儿积极认真地剪纸。所以,利用丰富多样的游戏方式吸引幼儿,可以使幼儿更好地掌握绘画技能。
以游戏化的方式促进幼儿的美术技能,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学习美术是幼儿教师比较青睐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充分考虑游戏与教学的融合,让幼儿自己去领会、去想象、去创造,不能一味地学习与模仿。游戏与美术活动相结合,可以发掘幼儿内在的潜能,美术技能应用于幼儿的游戏,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练就各种技能,这将有利于幼儿智力的开发、创造性的培养及审美水平的提高。
三、结语
幼儿以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评价标准来评价教师,对双方都能起到积极的激励作用。此外,将幼儿的作品轮流展出,布置教室环境,也能在无形中表现对他们活动成果的重视和肯定,让幼儿保持长时间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王越.游戏在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现状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4.
[2]秦小慧.幼儿园中班美术绘画活动游戏化初探[J].南北桥,2015(5):202.
[3]邹淼.快乐自主的幼儿园美术活动[J].考试周刊,2015(18):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