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编纂古地图集内容选刊和结构编排的思考
2016-11-28李淑荣熊明刘超肖城龙李哲
李淑荣,熊明,刘超,肖城龙,李哲
(重庆市勘测院,重庆 400020)
对编纂古地图集内容选刊和结构编排的思考
李淑荣*,熊明,刘超,肖城龙,李哲
(重庆市勘测院,重庆 400020)
分析了古地图难以传布的原因,及国内编纂古地图集的不足。重点总结论述了古地图集内容选刊的原则和依据,并分析了时间顺序和舆图类型结构编排对空间分割的影响,提出了空间加时间的新型编排方式,以便后续者能得以资鉴。关键词:古地图;内容选刊;结构编排;空间加时间;舆图类型
1 引 言
我国具有悠久的制作地图的传统,在西周初期的文献记载和铜器铭文中,已有为营建洛邑而绘制的城池图,《尚书·洛诰》记载了王城和周城的规划建城。而出土的战国《兆域图》却用实物的形式证明了《周礼》记载的“天官”管全国版图,“地官”管天下之图的可信[1],这为认知古地图的起源又迈进了一大步。随着生产的发展,人们对地理环境的认识进一步提高,用地图来管理矿藏分布、布设军队、土地分封、行政管理等,都体现出其管理的重要作用及绘制的类型之广。据谭其骧先生研究,单就唐宋时期而言,全国各府州每三年或五年都要绘制一次本州地图,和本州的版籍一起上报尚书省,如按此计算,州图共有四万五千幅,可见古人绘制的地图数量之庞大[2]。然则,经过千百年来的天灾人祸,流传下来的古代地图相比古籍文献少之又少,这主要还是因为古地图摹绘较抄书难,传播范围狭小,且竹、木、纸、帛等材质难以保存上千年,这也是留存至今大量地理志中有文无图的现状。
值得可喜的是当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文化发展战略,对推动地方和各部门重视本区域和行业的历史文化挖掘具有促进作用。其中搜集、整理、汇编古地图对认知和研究当时该空间范围内的社会、经济、政治、自然环境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文字所不及之处。然而,许多单位在开展此项工作时,只将其当成资料汇编,无选择、无处理、无研究、无设计编排,堆集成册出版,没有考虑研究者和阅读者是否方便,是否整体历史脉络清晰,研究者是否能对某一空间纵向直观研究等。本文正是在这些疑问下从编纂古地图集内容的选择和结构编排方式上进行了探讨,以便其他单位在编纂时能得以资鉴,将古地图记录历史、承载变迁全面展现出来,以传播华夏文明之目的。
2 国内古地图集编纂情况
搜集、整理、汇编古文献,虽不是创造性的文化建设工作,但对文化保存、传播所作出的贡献是很大的,可以说不下于,有时甚至过于创作者[2]。
近30年来,中国古代地图收集、整理和研究的重大成果当属曹婉如、郑锡煌等编撰的《中国古代地图集》。图集包括数百幅古地图,种类多样,有战国时期中山王墓中出土的镌刻在铜版上的“兆域图”,有出土于甘肃天水市放马滩秦汉墓葬中刻于木板上的地图,有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绘刻在帛上的地形图、驻军图和城邑图,有绘于东汉墓葬壁上的和墓室画像砖上的地图,有绘于敦煌石窟壁上的地图,有15幅刻在石碑上的古代地图[3]。这套图集可算是建国后我国汇编的第一套古地图集,使深藏于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里这些孤本能重见天日,为世人鉴赏、研究、收藏。
继曹婉如主编的《中国古代地图集》之后,全国和地方不少单位也纷纷汇编、出版古地图集,如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主编的《中华古地图珍品选集》,武汉历史地图集编纂委员会的《武汉历史地图集》、天津规划局和国土资源局的《天津城市历史地图集》、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的《浙江古旧地图集》、柳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的《柳州古旧地图集》、刘镇伟主编的《中国古地图精选》、汪前进主编的《古地图汇编》、王自强主编的《宋元古地图辑成》、《中国古地图辑录》[4],苏品红主编的《北京古地图集》、洪英圣等主编的《台湾古地图》、南山主编的《澳门历史地图集精选》、邹爱莲等主编的《广州历史地图精粹》、北京大学姚伯岳主编的《皇舆遐览》、重庆市勘测院主编的《重庆历史地图集·第一卷古地图》等,还有一部分省市正在编纂或者筹划中,如《山东省古地图集》、《辽宁省古地图集》、《河南省古地图集》等。这些古地图集的编纂出版,将为后续相关空间的历史地图的编绘奠定了较好的条件。
值得关注的是现今各省、市、地区都在编纂出版本区域的古地图集,取得的成果喜人,这为保存古文物、传播古文化奠定基础。同时也促进有关学者较前更深入一步研究我国古代地理知识和测绘制图技术的发展过程,从而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现实经济文化建设资鉴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支撑[2,4]。但是毋庸讳言,目前多数出版的古地图集,都是将其当成了一种资料汇编的形式,堆砌成册,没有考究筛选,也未精心设计编排,有时还刻意将彩色的舆图放在最前面展示[5],致使体例、结构混乱,同时也使得部分阅读者将其当成精美的画册来使用,违背了传承历史,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初衷。
3 古地图集内容选刊
在编纂古地图集时,搜集的资料一般是非常丰富的,但要从数以千幅的古地图中遴选出一小部有特色的地图,是非常不易的。这是因为每幅图都有它特定的历史背景和隐含的历史信息,只有对该图承载的各方面信息都非常了解,才能选刊出有价值的地图来,而非单一地按照古地图的精美程度来选刊。因而古地图内容的选刊需要结合古地图本身承载的历史节点来选择。3.1 古地图集内容选刊原则[6]
从全国出版的古地图集来看,多数属于资料集,在古地图的内容选刊上,几乎是搜集的资料全部辑入,致使古地图的幅面被压缩,清晰度降低,无法“读图解史”,且翻拍或者扫描的效果较差,只能看清舆图的轮廓和基本信息,这对后续的相关深入研究造成了障碍。而另外一种处理方式则是将古地图幅面压缩得更小,配以编纂者著录的文字,阅读者只能被动通过著录的文字了解古地图相关的历史信息,对于著录者研究文字正确与否,也只能通过其他文献来引证,大大降低了阅读者的兴趣。因而基于这些弊端,本文提出了古地图内容选刊时需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尽量避伪存新。
(1)以成图年代先后为序,满足历史序列不断档
按照历史发展顺序来选刊、编排古地图,要满足选刊的古地图在整个历史序列中,时间上不断档,进而可以通过研究重要的历史纵断面和横断面来揭示某一区域的历史发展规律。然而,目前出版的许多古地图集基本没有展示元代的一幅地图,造成了历史序列断档,如《广州历史地图精粹》、《浙江古旧地图集》等都未选刊一幅元代的古地图。
(2)以手绘本、抄本、碑刻且绘制精致为优选
现有的手绘本、抄本、碑刻古地图,能保存下来的数量较少,其内容可见其珍贵性,如图1~图3的“禹跡图”、“九域守令图”、“地理图”就是碑刻舆图,反映全国政区。同时甄选舆图,以质量上乘,内容突出,能够清晰表现特定时间地域现象的古地图为优选。
图1 《禹跡图》
图2 《九域守令图》
图3 《地理图》
(3)以舆图内容的独特和完整为优选
在选刊时,还需考虑到古地图的完整性,美观性,并兼顾其独特的历史文化符号为优先选择[5]。如1886年国璋绘制的“重庆府治全图”、1886年~1891年张云轩绘制的“重庆府治全图”、1898年~1900年刘子如绘制的“增广重庆地域全图”这三张老重庆城地图是一脉相承的,不仅完整美观,而且反映出来重庆开埠前后城市发展变化,是研究重庆城市变迁难得的几幅地图,如图4所示。
(4)以舆图的科学与艺术相结合为优选
既要表现其制图的科学性,又要其美学的特点,如“皇舆全览图之浙江全图”、“大清帝国全图之四川省”等就是采用了现代测绘技术绘制的古地图,且绘制的艺术效果相比其他舆图强烈,这样的舆地图是必选刊的。
(5)以反映编纂区域全貌和现辖区域历史变迁为先来选刊
通过一张舆地图就能较好的展示区域全貌,且反映某个历史时间节点,因而将这些历史节点通过前后的历史事件串连,就会呈现一条历史脉络清晰的演变。如“殿板舆地全图”中的重庆府和夔州府几乎接近了现今重庆区域范围,到乾隆时期的“四川通志”已经变成了两府(重庆府和夔州府)两州(忠州和酉阳州)一厅(石砫厅),其历史的变迁直观明了,反映了全区域的面貌。
图4 1886年~1891年《重庆府治全图》
(6)以有据可证,优先选录
清代以前存世的古地图本是非常少,且相关的记载也是不足的,绘制年代更是难以确定,因而需要相关的学术考证,明确其成图区间或者时间。只有明确了成图时间,才能将此图落实到具体的历史节点上,以便解读对应时期的历史。正如陈桥驿在“关于《浙江省历史地图集》的编绘”中指出的一样,“言必有据。而且这个‘据’,不是那种引车卖浆者的作品,而必须是权威的典籍。”[7]。
3.2 内容选刊依据
结合上述选刊原则,作者在《重庆历史地图集·第一卷古地图》中作了相关试验,选出的舆图与搜集资料总和相比,被剔除了百分之五十多,但是还是超出了预先设计要求。经过多次比对挑选后,才符合了设计的要求。因而在选刊入册的时候,除了兼顾上述几个大的原则,还需将以下选刊依据作为选刊参考。
(1)根据开本和版式设计要求。古代绘制的古地图幅面非常大,要缩放到设计的版面中,就会造成古地图内容完全看不清楚,这样的舆图若有对应时间节点的古地图来代替,就采用幅面较小的。若时间节点需要,则可采用裁切部分展示,使舆图内容清晰可见。
(2)根据地域历史节点需要。在理清区域历史区域变迁的基础上,将历史节点分为必选、可选、舍弃三个层面,再界定对应的舆图,哪些需要选刊,哪些需要舍弃,可选的舆图根据版式设计的要求,可增可减。
(3)邻近节点的舆图舍弃。对于相邻时期的多幅舆图,根据3.1的原则筛选,确定选刊内容。
在古地图选刊时,需结合上述的选刊原则和依据,方能选出有价值,反映某一空间历史信息的舆图,实现 “以图解史”的目的。
4 古地图集结构编排
通过对搜集的资料整理、分析、选刊后,还需对选刊出的古地图进行编排。目前从全国出版的古地图集编排来看,主要分为两种,按单一的时间顺序或者舆图类型结构全部辑入来编排,这两种方式都造成了同一空间的历史信息被刻意地分割,使读者或者研究者无法纵向来研究同一空间下的历史变迁。本文正是在目前这些古地图集编排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空间加时间”的编排方式[6,8],解决空间被分割的问题,同时在同一空间内还能保留时间序列的完整。
其中大多数出版的古地图集都是以单一的时间为序进行编排,如《中国古代地图集》元以前、明代、清代三卷都是以时间为序的结构编排,特别在清代部分,将第118幅图的“重庆府治全图张云轩版”和第207、210幅的“重庆府治全图国璋版”及“增广重庆舆地全图刘子如版”完全分开,造成了同一空间的分割,在3.1(3)中已有叙述。这样以时间为序的还有《中华古地图珍品选集》、《武汉历史地图集》、《天津城市历史地图集》等,同样有此种问题。不难推出,单一按照时间来编排就会对空间造成分割,无法反映同一空间下的历史变迁。
按照舆图类型结构来编排,相比按照单一时间顺序编排的古地图集要少很多。如《浙江省古旧地图集》按照地图形式分为单幅古地图、古地图集、古方志图、民国时期旧地图四种结构,这种编排方式纯属按照地图学的法则给予的定义,但同样分割了同一空间的历史变迁。《中国古代城市地图集》作为《中国古代地图集》第四本[3],有别于前面三本的内容,主要介绍了我国古代城市的发展,但此本内容也是按照成图时间先后来编排城市古地图,同一城池也被不同的时间分割。
本文正是在总结了前面两种结构编排的方式上,提出了“空间加时间”的编排方式,这种编排结构,最主要的是能较好地反映同一空间下的历史变迁,避免了阅读者前后翻阅,对比研究困难,不能形成纵向清晰的历史脉络。《重庆历史地图集·第一卷古地图》则是按照“空间加时间”将选刊的古地图分为:巴渝寻踪、重庆疆域、主城变迁、区县方舆、分舆图汇五大版块。其中巴渝寻踪主要以宋、元、明、清至民国时期涉及巴渝地区的行政区划沿革、疆域变迁的全国和四川古地图,共计选刊23幅。重庆疆域主要从清初到民国一系列展现重庆疆域变迁的舆图,该版块尝试从现辖重庆市域的角度出发,以期还原“重庆”在各历史时期在地理上的准确概念,共计选刊25幅。主城变迁主要从清朝到民国的一系列古地图来展现现辖重庆主城范围内变迁,共计选刊38幅。区县方舆主要展示从明代至民国除重庆市主城区以外其他区县的古地图,且以各区县为空间单位,反映各区县的建置、疆域、城池等内容,且各区县按照现行国家的行政区划代码为序编排,共计选刊278幅。分舆图汇主要展现了从清代至民国期间编绘的古地图集(或系列图),为保证古图集的完整性,便于整体研究,共计选刊169幅。这样编排不仅可了解大的空间下的历史变迁,还可追溯到更小的空间,使得不同空间下的历史可以得到全方位的展示。
三种结构编排的古地图集相比,第一种时间顺序结构编排较简单,适合小空间,如县为单位的空间,更大的空间就会出现前面描述的问题。第二种舆图类型结构编排较专业,需相关专业知识背景,空间完全被打乱和分割。第三种空间加时间的结构编排,适合不同的空间结构,且同一空间下仍保持了时间序列演变。相比前面较复杂点,但易被理解,操作简单。不言而喻,这三种方式的编排,第三种结构编排更易被研究者和普通历史阅读者所接受。
5 结 语
古地图是古代先辈们用图形表示自己所处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是人类大脑对外部空间认知的一种表现,是人类思维进化到一定程度的产物[3]。因而,如何将古代先辈们遗留给今人的空间信息利用好,更好地让多数人认知和了解先辈们当时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和自然环境,让这些历史文明的演变世代相传,且越来越丰富,这正是编纂古地图集工作者需要考虑的地方。本文对编纂古地图集内容选刊和结构编排进行了探讨,旨在让古地图承载的历史信息能被历史研究者和普通阅读者所吸纳,使同一空间的历史文明被多数人有序接受,皆达到了编纂古地图集之目的。
[1] 卢良志. 中国古地图起源探讨 [J]. 测绘学院学报,2002,19(3):227~229.
[2] 曹婉如,郑锡煌,黄盛璋等. 中国古代地图集[M]. 北京:文物出版社,1995,1~18.
[3] 安敏. 中国古地图研究综析[J]. 测绘科学,2012,37(5):53~54.
[4] 蓝勇. 中国历史地图集编绘的历史轨迹和理论思考[J]. 史学史研究,2013(2):57~63.
[5] 吴晓华. 论《浙江古旧地图集》的编制与特点[A]. 第十三届华东六省一市测绘学会学术交流会史学史研究[C],267~269.
[6] 熊明. 《重庆历史地图集·第一卷 古地图》技术设计书[R]. 重庆市勘测院,2012.
[7] 陈桥驿. 关于《浙江省历史地图集》的编绘[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4~57.
[8] 熊明,郑运松,颜宇等. 刍议《重庆历史地图集·第一卷古地图》的设计思想[J]. 测绘通报,2013(12).
Discussion on “Historical Atlas of Chongqing·Volume I Ancient Map” Design Thinking
Li Shurong,Xiong Ming,Liu Chao,Xiao Chenglong,Li Zhe
(Chongqing Surveying Institute,Chongqing 400020,China)
Atlas introduced the basic situation and the current lack of compilation and publication of historical atlas as a basis for the contents of this atlas presen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lections. Focus on the “Historical Atlas of Chongqing·Volume I ancient map” involved in the contents,structures,symbolic word,layout and various elements of design idea to do a comprehensive exposition,and these design ideas applied in the atlas,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Finally,summed up the Atlas design innovations for the future related to the preparation of other provinces atlas for reference.
historical atlas of Chongqing;ancient maps;maps;cultural elements;five elements theory
1672-8262(2016)05-105-05
P285.5
A
2016—02—19
李淑荣(1978—),女,工程师,主要从事地图与地理信息应用服务工作。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重大委托课题(2011WTA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