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市青少年BMI指数的相关研究

2016-11-28高翔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年龄段增长率广州市

高翔



广州市青少年BMI指数的相关研究

高翔

长期以来,青少年体质健康孱弱的问题困扰着我国社会与教育的和谐发展,在深化体质改革、全面发展校园足球的大背景下,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迎来发展的历史契机和利好条件。BMI指数是较为客观地体现青少年体质的一个方面,故运用文献资料、实验研究、数理统计等方法,以广州市青少年的身高及体重为基础,对其衍生指标BMI指数发展规律进行研究,以期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研究结果表明:1、7-13岁男女身高均值稳定增长,13岁以后,男子身高均值的增长显著高于女子身高的增长,而身高的增长率,女子在11岁以前略快于男子,11岁以后,男子身高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女子;2、11岁时女子体重的均值高于男子,而男子体重的均值在7-10岁、12-18岁远高于女子;另外,10-11岁时,女子体重的增长速度快于男子,7-9岁、12-18岁则是男子比女子的体重增长快;3、14岁时,女子的BMI指数均值高于男子,11-13岁时,均值差异较小,男子BMI指数均值在7-10岁、17-18岁时高于女子;另一方面,女子的BMI指数在8-10、12-13岁两个年龄段增长快于男子,而在7-9、12、15-17岁时则慢于男子BMI指数的增长。

青少年体质;身高;体重;BMI指数

BMI指数又称体质指数,BMI值是中立而十分可靠的指标,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标准。尽管如此,笔者查阅文献发现关于青少年BMI指数发展规律的研究仍不多见,显然,对广州市青少年BMI指数的研究将会为了解其体质及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有意义的参考。故本文以广州市7-18岁青少年为研究对象,以身高、体重为基础,探究青少年BMI指数的发展规律,在遵循这些客观规律的同时合理利用规律,为增强青少年体质提供客观的依据及促进健康的科学手段。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为广州市7-18岁的7457名青少年,其中包括男青少年3762名,女青少年3695名。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相关研究研究现状。

1.2.2 实验研究法 实地测试广州市7-19岁青少年的身高、体重形态指标。

1.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统计广州市青少年身高、体重、BMI指数,及其各指标的增长率。其中BMI指数=体重(kg)/身高2(m);另外,为更形象地了解身高、体重、BMI指数随年龄增长情况,本研究对身高、体重、BMI指数增长的描述引入增长率指标,增长率=下一年龄段指标均值/上一年龄段指标均值×100,如果增长率小于1,该指标均值的下降,表明该指标均值呈负增长趋势;如果指标均值大于1,该指标均值递增,表明该指标均值呈正增长态势。由于测试过程中,笔者未能得到广州市19岁男女的三项形态指标数据,故各指标的增长率仅统计7-17岁。

2.研究结果与分析

身高、体重及BMI指数的生长发育曲线呈现出明显的波浪性和阶段性的特点,波浪性是指在不同的年龄段内,各指标的年龄增长值各不相同,使时间变化曲线表现出跌宕起伏的特点;阶段性是在波浪性基础上,各形态指标表现出的共性特征。各形态指标表现出明显的波浪性和阶段性特征[1],7-18岁年龄阶段内,呈现出明显的年龄阶段性,且各指标基本呈现出正增长态势(仅16岁女子的身高,10岁男、女的BMI指数呈现负增长),使形态日益接近于成人,故称该阶段为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

2.1 37-18岁青少年身高的均值及增长率

图1 7-18岁青少年身高均值增长变化曲线

身高反映人体骨骼的空间状况,是人体纵向水平的重要标志,是评价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构成形态复合指标、描述人体整体形态的重要指标[2]。图1表示广州市青少年身高变化情况,在7-18岁年龄段内,7-13岁身高的性别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身高均值增长曲线趋于重叠,11岁时身高均值曲线出现交叉,女子身高略高于男子,13时岁出现身高性别曲线第二次交叉,并在13-18岁年龄段内男子身高均值远超过女子,经单样本T检验,13岁前,男女身高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而在13岁之后身高性别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以男子均值高于女子。

青春期是人类生长发育过程的关键期,是由儿童过渡到成年人的过渡时期,一般而言,青春期的年龄范围为10~22岁。进入青春期的儿童少年在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统一调控下,生长发育明显加速,伴随第二性征的出现,男女性之间在身体形态方面的差异更为明显[1]。我们发现,无论男女,身高的突增期均出现在这一时期,从图1可以看出,具体出现在13岁。

图2描述的是广州市7-18岁年龄段身高增长率的变化情况,不同性别增长率曲线各不相同,其中,仅有女子在16岁时处于负增长,男、女在7-18岁的其他年龄时,身高均处于正增长。另外,在身高正增长阶段内,男子在9、11、12岁时出现三个较为明显的生长高峰,而女子的生长高峰出现在7、9岁,观察发现:女子身高增长高峰的来临较男子早2年, 7-10岁期间女子身高增长速度快于男子, 而10岁之后,同年龄段内以男子身高增长速度快于女子,从而男子身高均值也高于女子。

图2 7-18岁青少年身高增长率变化曲线

2.2 47-18岁青少年体重的均值及增长率

图3 7-18岁青少年体重均值变化曲线

体重是反映人体长、围、宽和厚度发育状况的重要整体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人体骨骼、肌肉、皮下脂肪及内脏器官的综合状况[2]。图3表示广州市7-18岁青少年体重的均值年龄变化趋势,由图可知,不同性别广州市青少年体重随年龄增长的变化曲线大致随年龄而递增,另外,男、女体重的突增期出现在14岁。7-14岁男、女体重增长趋势变化不大,均值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其中,7-10岁时,男子体重均值的增长略高于女子,10岁出现体重均值增长的交叉,随后,女子体重均值高于男子。12岁时,男女体重均值的增长出现第二次交叉,以男子体重的均值高于女子,且各年龄性别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图4表示的是广州市7-18岁青少年体重增长率变化趋势,由图可以看出,男子体重增长的最高峰在11岁,而女子体重增长高峰则较男子早二年(9岁)出现,这与女子生长发育先于男子有关。7-17岁年龄段内,男、女体重增长率出现四次交叉,8岁为首次交叉,此时,女子体重增长快于男子,11岁时出现第二次交叉,且为男子体重增长的最高峰,另两次交叉分别出现在13、17岁,11-17岁年龄段内,13岁时男、女体重增长率趋于同一,其它均为男子体重增长快于女子。另外,7-17岁男子体重一直处于正增长趋势,而女子在16岁时体重增长率略低于1,处于负增长,7-17岁其他年龄段体重均处于正增长状态。与女子身高增长率变化幅度相比,女子体重增长率波动幅度明显变小,而与男子体重增长率相比,几乎趋于同一线上,这也符合目前社会生活的实际,较多女子饱受体重增长的困扰。

2.3 57-18岁青少年BMI指数的分析

2.3.1 7-18岁青少年BMI指数评价

对于青少年,BMI指数可用来评价其过重或是过轻,因此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进行衡量,而世界卫生组织定下的标准,亚洲人的BMI指数若高于22.9便属于过重。由于亚洲人和欧美人属于不同人种,WHO的标准不是非常适合中国人的情况,为此制定了中国参考标准(见表1)。以该标准为依据,评价广州市7-18岁青少年的BMI指数。

图4 7-18岁青少年体重增长率变化曲线

表2是广州市7-18岁青少年BMI指数均值的统计,7-18岁年龄段内,8-10、12、16-18岁男子BMI指数均值高于女子,女子在其他年龄内高于男子。结合表1可知,7-14岁男子BMI指数均值小于18.5,故处于偏瘦,随后,BMI指数均值属于正常;另外,女子在7-13岁时处于偏瘦阶段(BMI<18.5),14岁开始BMI指数正常。令人乐观的是,7-18岁青少年年龄段BMI指数均值没有超过24,说明广州市青少年整体体质状况较为理想。但是偏瘦占有较大比例,这可能与青少年平时的生活习惯以及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有关。

表1 我国BMI指数标准

表2 广州市7-18岁青少年BMI指数均值

2.3.2 7-18岁青少年BMI指数均值及增长率

BMI指数是体重与身高的平方之比,体现出体重与身高的比例关系[3],图5表示广州市7-18岁青少年BMI均值的年龄变化情况,由图可知,不同性别广州市青少年BMI均值随年龄而递增,男、女11-13岁期间BMI均值变化不大,该年龄段身高、体重均值的增长也基本在同一线上,可能与之相关。另外,不论男女,7-18岁各年龄段性别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不同性别体现出共同的生长发育规律。其中,7-10岁,17-18岁时,男子BMI均值稍高于女子,这可能与同时期男子体重均值增长较高有关,而女子的BMI均值仅在14岁时高于男子,女子体重增长的高峰也出现在14岁。

图5 7-18岁青少年BMI均值变化曲线

图6 7-18岁青少年BMI增长率变化曲线

图6表示广州市7-17岁青少年BMI增长率的时间变化情况,由图可知,男女在大部分年龄段内,BMI均值在正增长的范围内波动,在正增长的年龄范围内,男子峰值分别出现在8、12、15岁,女子峰值分别出现在10、13岁,表明在青春期阶段内,体重增长速度超过了身高的增长。男(11岁、17岁)、女(11岁)时出现BMI负增长,在青少年期间可能与其身高的快速增长有关。女子在8-10岁、12-13岁两个年龄段内BMI增长速度快于女子;而男子的BMI则在7-9、12、15-17岁时快于女子。

3.结论与建议

3.1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发现:7-13岁男女身高均值稳定增长,13岁以后,男子身高均值的增长显著高于女子身高的增长,而身高的增长率,女子在11岁以前略快于男子,11岁以后,男子身高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女子;

3.2 11岁时女子体重的均值高于男子,而男子体重的均值在7-10岁、12-18岁远高于女子;另外,10-11岁时,女子体重的增长速度快于男子,7-9岁、12-18岁则是男子比女子的体重增长快;

3.3 14岁时,女子的BMI指数均值高于男子,11-13岁时,均值差异较小,男子BMI指数均值在7-10岁、17-18岁时高于女子;另一方面,女子的BMI指数在8-10、12-13岁两个年龄段增长快于男子,而在7-9、12、15-17岁时则慢于男子BMI指数的增长。另外,男(11岁、17岁)、女(11岁)时出现BMI负增长,在青少年期间可能与其身高的快速增长有关。

3.4 根据以上阐述的指标随年龄生长的规律,为更好的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一方面,青少年在平时的生活中需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经常参加体育活动;青少年正是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良好的膳食营养是其必要条件,做到均衡饮食;另一方面,青少年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样更有利于身体的健康成长。

[1] 邢文华.体育测量与评价[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6.

[2] 邵平.西藏自治区世居藏族青年与身体机能和素质指标的相关性[D].四川:成都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4.

[3] 陈明达,于道中,邢文华,等.实用体质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

高翔(1991-),男,湖南常德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生体质。

10.16730/j.cnki.61-1019/g8.2016.04.068

猜你喜欢

年龄段增长率广州市
不同年龄段妊娠早期妇女维生素D含量水平分布
麓湖春天观景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广州市岭南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2020年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2019年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适合各个年龄段的黑胶爱好者 Sony(索尼)PS-LX310BT
广州市一元文化有限公司
广州市中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