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场馆联盟的构建过程研究
2016-11-28李玉芳王俊奇
李玉芳 王俊奇
高校体育场馆联盟的构建过程研究
李玉芳 王俊奇
高校体育场馆联盟是提高高校体育场馆综合利用的一种新的尝试。高校体育场馆联盟的构建过程包括:高校体育场馆自测,高校体育场馆联盟伙伴选择,高校体育场馆联盟价值链活动选择,高校体育场馆战略联盟合作机制的构建,高校体育场馆联盟的风险分析和风险防范机制的构建。
高校体育场馆;联盟;构建
目前,我国现有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严重不足影响了群众体育的发展,而高校体育场馆又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闲置或浪费现象。国务院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创新体育场馆运营机制,积极推进场馆管理体制改革和运营机制创新,引入和运用现代企业制度,激发场馆活力。鼓励场馆运营管理实体通过品牌输出、管理输出、资本输出等形式实现规模化、专业化运营”[1]。从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看,大学联盟是国际高等教育合作的一种重要特征和发展趋势。大学联盟既可以优化配置大学资源,避免大学之间对有限资源的过度竞争,又能够创造一种开放和相互激励的氛围,融合各大学的核心能力,形成聚合效应, 从而提高联盟所有大学的整体实力从而提高联盟所有大学的整体实力[2]。高校体育场馆联盟是以高校体育场馆为依托,旨在促进各校体育场馆的资源和信息共享,提高高校体育场馆的综合利用率,促进各校师生、居民及社会团体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提升各校场馆的经营管理水平,降低场馆运营成本、增进高校体育场馆工作人员学习和服务的积极性,拓宽高校体育场馆的服务范围,进而实现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响应政府对全民健身开展的指导要求。
以高校体育场馆为依托,以高校体育场馆联盟的方式,对其资源进行重组融合,对实现体育场馆进一步对外开放和资源共享是大有裨益的[3]。因此,笔者初步探讨了高校体育场馆联盟的构建过程,提出了高校体育场馆联盟的风险防范机制,为提高高校体育场馆的资源利用率提供参考。
1.高校体育场馆联盟的概念
高校体育场馆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各高校体育场馆建设规划设计、运营管理使用、体育场馆研究机构等相关部门和机构,基于一定的目的,为了充分挖掘体育场馆资源价值,降低运营成本,弥补自身缺陷,通过某种协议方式,在不影响自身场馆独立运营的情况下,自发结成联盟伙伴关系的组织[4]。
2.高校体育场馆战略联盟的构建过程
2.1 高校体育场馆自测
在构建高校体育场馆联盟前,首先要对高校体育场馆自身的资源和能力作一个全面的评估,了解高校体育场馆的核心竞争优势和劣势所在,因此,高校体育场馆需对自身进行SWOT分析,评估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短板。在准确审视高校体育场馆的资源和能力后,界定高校体育场馆的经营范围,判断是否通过联盟获取所需的资源和技术。总之,高校体育场馆必须不断地深化、挖掘自身内部资源优势,从市场或联盟获取互补的资源和能力,提高体育场馆的核心竞争力。
2.2 高校体育场馆联盟伙伴选择
高校体育场馆战略联盟伙伴的选择要按照“3C原则”,即战略目标相容、资源相容、文化相容原则[5]。具体地说,首先要看各高校体育场馆战略目标是否具有相容性,其次看高校体育场馆是否具有资源和能力,最后看高校体育场馆能承诺、投入什么,文化上是否具有相容性。联盟高校体育场馆间的兼容性是联盟各方合作的前提。对高校体育场馆来说,选择联盟伙伴时,要对潜在的联盟高校体育场馆的市场表现、资源进行充分的分析评价,并评估联盟双方在文化、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等方面是否协同,进而选择能够提供互补型资源、充分发挥双方优势的联盟伙伴。既要考虑高校体育场馆与高校体育场馆之间的联盟,也要考虑高校体育场馆与体育器材和场馆设施维护企业之间的联盟,还要考虑整高校体育场馆与体育场馆管理、市场开发等相关企业之间的联盟。
2.3 高校体育场馆联盟的价值链活动联盟选择
总体而言,我国高校体育场馆所采用的战略联盟方式单一,联盟层次较低。我们应该更深入地学习、研究如何更有效地应用战略联盟来整合和构建高校体育场馆自身的价值链,以全面提高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的水平。在构建战略联盟价值链活动的选择中,高校体育场馆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即横向战略联盟和纵向战略联盟。
2.3.1 横向高校体育场馆战略联盟
建构普通高校体育场馆联盟体系,通过联盟形式,形成一定的场馆规模,一方面可以有效地组织和调动高校体育场馆资源,有利于形成集约化的管理;另一方面还可以降低人力成本、管理成本、运营成本,从而达到高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所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由于目前我国高校体育场馆联盟尚处于探索实验阶段,因此有必要分步骤分阶段实施.首先,要强化高校体育场馆联盟的理念和潜在的价值效应;其次,建构不同层面的高校体育场馆联盟,如大学城联盟、专项性联盟、地区性联盟等,以期逐步实现高校体育场馆联盟。
2.3.2 纵向高校体育场馆战略联盟
①发展高校体育场馆产学研联盟
高校拥有大量的知识人才,积极组织联盟成员广泛开展科研合作、联合承接科研项目、学术交流活动等。同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完成学术成果的转化。
②构建与体育器材生产、维护厂商的联盟
通过与体育器材成产、维护厂商签订契约合同,减少了合作厂商的更换频率,加强了联盟之间的信任,能减少谈判所需的交易成本。同时高校体育场馆拥有了专业的场馆、器材维护人员,可以提高体育设施的使用寿命,减少器材的损坏。
③构建与体育场馆管理公司的联盟馆联盟
在建立高校体育场馆联盟的基础上,与具有法人资质的专业体育场馆管理公司进行联盟。由专业公司借入管理,借助其专业优势,如技能培训、资源配置、市场定位,商业运作等,改变高校体育场馆现有的运营模式,不断提升其社会服务水平。同时由专业公司统一管理,可有效地对体育场馆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也可以避免因管理主体不明而造成相互不配合、互相推诿、责任难以认定等问题的发生。因此在确认有专业化公司统一管理后,作为联盟旗下的各高校,应给予其充分的信任,放手让他们全权管理和运作。由专业化公司统一管理,不仅可以使高校从场馆管理事务中摆脱出来,专注教学和训练,而且还能提高其场馆管理水平和社会服务水平。
2.4 高校体育场馆战略联盟合作机制的建立
合作机制的建立是组建战略联盟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着未来联盟各方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是战略联盟正常运行的保证。联盟合作机制是指联盟企业之间基于共同的战略目标,建立合作关系,对未来联盟的各项合作事宜加以界定,以保证各方互惠互利、协同共赢[6]。高校体育场馆联盟合作机制的构建要考虑以下几个点:
2.4.1 协同好各联盟高校体育场馆的观念,使联盟各方在联盟领域战略上达成一致。通过充分的讨论和磋商,全面评估未来联盟共同的战略利益预期,强化各方加入战略联盟的动因,使得各联盟企业主体能够充分认识到战略联盟的实施将是对每个盟员成员都有利的战略举措,以调动联盟主体共同参与战略联盟建设的积极性。
2.4.2 加强联盟高校体育场馆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和讨论,建立信任关系。联盟各方应该对各盟员之间的信息沟通方式、沟通时间和频率等加以约定,并明确联盟合作的内容和程度,并约定未来联盟的决策程序。
2.4.3 高校体育场馆应该适当吸纳企业的相关人员成立一个专门的战略联盟管理团队,协调控制战略联盟的运行,同时及时发现、讨论、分析和解决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4.4 确立各联盟高校体育场馆在合作机制中的作用,即明确联盟高校体育场馆加入联盟所需要投入的资源,界定各方在联盟内部的分工,明确联盟各方在未来联盟内部相应的董事话语权,并制定相应的控制和问责机制。
2.4.5 在联盟高校体育场馆间加强以诚信为本、协同共赢的联盟文化建设。高校文化是联盟高校体育场馆普遍认可的精神理念和行为规范,通过强化联盟高校体育场馆的合作意识,将协同共赢、诚信合作的正能量高校体育场馆文化渗透到未来联盟运行的每一个环节,从根本上预防未来联盟合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冲突。当联盟内部所倡导的诚信合作原则为每个联盟高校体育场馆所普遍接受时,无疑会大大推动未来联盟的发展。
2.4.6 建立规范的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规范化、数据处理程序规范化、责任明确化、数据共享、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等功能模块,解决高校体育场馆联盟中信息不对称、沟通不顺畅等问题,促进高校体育场馆联盟管理的规划化、高效性和灵活性,为高校体育场馆联盟的管理决策提供支持,从而保证战略联盟的顺利运行。
2.4.7 建立联盟高校体育场馆利润分配机制。高校体育场馆战略联盟利润分配机制的建立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①根据合作过程中联盟高校体育场馆投入资源的种类、重要性进行利润分配。根据联盟各方投入的不同资源的特性和资源对联盟的重要性,对各联盟高校体育场馆投入资源的价值进行评估,根据高校体育场馆投入资源的价值在联盟资源价值中的占比进行相应的利润分配。②根据在合作过程中各联盟高校体育场馆付出的努力的重要性及其对联盟产生的贡献的大小进行利润分配。联盟高校体育场馆付出的努力越重要,合作契约中给予其利润的份额就越大;其对联盟产生的贡献越大,合作契约中给予其利润的份额就越大。③根据联盟高校体育场馆在合作过程中承担的风险大小进行相应的利润分配。联盟高校体育场馆承担的风险越大,则其获得的利润份额就越高;反之,其承担的风险越小,其获得的利润份额也越低。
2.5 高校体育场馆联盟的风险分析及防范机制的建立
2.5.1 高校体育场馆联盟的风险分析
高校体育场馆联盟的风险是由联盟组织内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及复杂性所决定的。在实际运作中可分为:组建阶段风险;运营阶段风险,解体阶段风险,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运营阶段风险。
①高校体育场馆联盟组建阶段风险分析
高校体育场馆联盟组建阶段风险主要包括:政策风险(政府、学校)、市场风险、社会舆论风险等,主要来自与联盟外部环境。因此在组建合作联盟的同时,一定要关注政策、市场及社会大众的舆论稳定性如何,权衡各项因素才是关键所在。除了这些还要考虑甄选什么样的合作伙伴,是否有着共同的合作目标,将采取何种方式及模式进行。
②高校体育场馆联盟运营阶段风险分析
根据体育场馆的属性及功能,运营阶段风险将被划分为能力风险、信用风险、协作风险、投资风险等,主要来源于联盟组织内部。在高校场馆联盟运营期间,消费者的人身安全无疑将是最大的潜在风险,联盟组织内部管理协调处理的能力大小将直接关乎到此类事件的影响力度。信用及协助风险主要表现在,联盟的高校体育场馆要彼此将信息、技术及时分享,避免发生分歧而造成对立的局面。投资风险在于各联盟的高校体育场馆间的投资于回报或成反比,利润分配不均等现象。因此,在联盟运营阶段各高校体育场馆要彼此监督,相互交流与沟通,长期保持一致的发展目标达成联盟体的稳定性。
③高校体育场馆联盟解体阶段风险
高校体育场馆联盟在解体时要注意各联盟成员投入的资源的独立性,知识产权的维护和联盟未分配利润的分配。做到公平有序、合理合法。
④高校体育场馆联盟防范机制的建立
在风险防范方面,高校体育场馆在组建战略联盟时,应充分综合考虑契约控制、股权控制和管理控制的联合使用。高校体育场馆可以利用风险核对表等控制工具,通过外部专业风险评估机构的调查和高校体育场馆的自我监控对各类风险指标进行全程跟踪和分析,准确预测出联盟内部可能发生的风险类别及可能带来的后果,从而可以有的放矢,防范于未然,避免不必要的损失。高校体育场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来建立风险防范系统:
①对各类风险进行有效地识别,将识别的风险进行整理、归纳,综合分析各类风险的诱因及其可能带来的后果;
②分类评估风险。首先应根据高校体育场馆联盟的具体情况,确定不同种类的风险可能对高校体育场馆联盟产生的影响程度,然后对不同种类的风险设立相应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③持续全面的收集风险信息;
④结合高校体育场馆联盟的实际情况,根据确定的风险评估方法,对收集到的风险信息进行评估,并深入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可能的变化趋势,预测其可能带来的后果;
⑤根据做出的风险评估结果及分析结果,找出可能的风险诱导源,提出适当的风险防范措施,并反馈给联盟高校体育场馆,并适时追踪,督促其执行,给出反馈报告。
高校体育场馆联盟风险防范机制的逻辑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图1 高校体育场馆联盟风险防范机制的逻辑结构图
3.结论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高校体育场馆仍以学校直接管理为主,社会服务有限、市场开拓不利、社会效益不佳。建立高校体育场馆联盟是提高体育场馆资源利用和对外开放的一种大胆尝试,但还处于孕育和发展阶段,还需很长一段时间来完善。
[1]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Z].国务院,2014-10.
[2] 古维秋,丁俊生.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场馆联盟体系构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0,33(4):405.
[3] 刘云飞.北杭州市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利用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47.
[4] 吴飞.北京高校体育场馆联盟的可行性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4,:14.
[5] 骆明键.汽车企业战略联盟模式的选择及构建研究[D].西华大学,2012:40.
[6] 骆明键.汽车企业战略联盟模式的选择及构建研究[D].西华大学,2012:43.
南昌航空大学第十届“三小”创新项目。
李玉芳(1990-),女,汉族,山东泰安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体育管理与体育经济,南昌航空大学体育学院;
王俊奇(1956-),男,汉族,江西上饶人,研究方向:体育文化史,教授,南昌航空大学体育学院。
10.16730/j.cnki.61-1019/g8.2016.04.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