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四川省农业推广现状及创新模式
2016-11-28周评平
周评平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成都 610066)
浅析四川省农业推广现状及创新模式
周评平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成都 610066)
研究农业推广模式的目的在于在既有推广成就与问题研究的基础上找到创新的途径。文章介绍了四川农业推广现状,分析了现存问题,并提出农业推广创新模式如下:示范基地﹑科技园﹑工作站结合模式;“1+1+1”模式;特派专家协作模式;新型模式探索。
农业推广模式四川
所谓农业推广一般有狭义和广义2种理解。狭义上的农业推广主要是指各类研究机构如农业大学或高校涉农研究院系及涉农研究院﹑中心等单位,将其农业科研成果推广给农户﹑农民。农民将这些科技知识应用到农业生产过程中,进而实现农业收入增长的目的。因此,狭义的农业推广主要着眼于技术层面的农业科技推广过程。而广义上的农业推广则不同,虽然推广对象仍然是农民,但推广范围扩展到了更加广泛的农村直至整个农业社会。广义农业推广在本质上是1个教育过程,指将农业社会需要的资讯传播到专业合作社﹑农业大户﹑农民等每个元素﹑环节,帮助每个推广对象获得科学的农业知识﹑技术。
1 四川省农业推广现状
1.1推广投入增长稳定
早在“十一五”期间,四川省委省政府就加大了对“三农”的区域性推广投入,并制定了创新驱动的农业发展战略方针。在建立了全省范围内的农业创新与转化推广“联席会议”制度后,有关部门又成立了农作物﹑畜禽育种领导攻关小组,农业推广工作得到明显强化。“十二五”以来,每年的区域农业推广投入同比增长均保持在10%及以上,且三级地方(省市县)的农业推广财政拨款比例常年保持在同期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之上的水平。
1.2创新成果推广率明显增强
“十二五”以来,四川省通过国家或省级评定或审核通过的农作物创新品种约400个,创新研制且能够实际使用在育种工作上的科技材料超过1000份,品种申请和授权多次居国内首位。四川省农业推广实现科技贡献率超过50%,高于国内平均水平。
1.3科技应用推广率不断提速
“十二五”以来,四川省的农业推广科技应用比率超过70%,其中获奖科技成果应用率超过90%,评定通过品种应用率超过60%,专利授权技术应用率超过50%。种植﹑养殖﹑水产的技术成果应用率均超过70%。主要粮食作物﹑生猪﹑禽类﹑水产的良种普及率分别超过90%﹑60%﹑80%﹑80%。随着历年农业推广科技应用速度不断加快,当前省内通过农业推广项目转化实现销售额超过500万的农业企业已经达到300家左右,并在包括粮食﹑生猪﹑泡菜等特色产业方面壮大了优势。
1.4推广系统基本完善
当前,四川省内成立的区域农业推广创新科技联盟35个,省级涉农重点实验室20个,涉农高校30所,涉农科研院所68家,农技工程研究中心32个。省级农科园超过90个,农技专家“大院”300个左右,龙头农产企业超过3000家,农技特派人员超过8000人。在城乡统筹建设综合化信息服务平台方面已经建立的村一级农技信息站超过60个。在构建四级(省市县乡)区域农业推广机构方面,当前市州级的农业推广机构已经达到60家,县级﹑乡镇级农业推广机构数量分别超过600家和8000家,农业推广机构超过300个。以上推广机构均包括农﹑畜﹑禽﹑水产各方面。而编制范畴内的农业推广人员超过10000人,畜牧类推广人员则已经推广至村。
2 四川省农业推广存在的问题
2.1推广机制有待完善
当前的农业推广过程中还存在着多部门﹑多层级的现象,容易导致资源分散而造成争夺项目或者重复项目等问题,使本就有限的财政经费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性,因此对社会投资比较缺乏吸引力。有待完善的体制﹑机制还常常造成区域农业推广与现实农业生产之间缺位﹑越位﹑错位,造成事实上的脱节现象。
2.2科技供给尚存不足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开始更多地选择进入城市打工谋生,留在农村的则是老﹑弱﹑幼。这些留守群体农业素质普遍低下,对农业推广缺乏应有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地方农业推广的发展。同时,虽然近年来农技创新成果不断,却存在着单项多﹑组合少;常规多﹑精品少;一般多﹑突破少等现象。2个方面都造成了农业推广不足的问题。
2.3人才队伍亟待巩固
虽然经过多年的建设,当前区域农业推广人才队伍已较以前壮大不少,但从总数上看仍然不足。同时,不少农业推广人员的物质收入仍然居于较低水平,且绩效﹑职称等的考核评定与农业推广机制间没有形成协同发展的态势,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人才积极性的充分发挥。这不仅造成基层农业推广人员的知识和年龄结构很难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而且使人才队伍稳定性受到影响。
3 四川省农业推广创新模式
四川省农业推广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奠定了相当的基础,因此具有相当的发展后劲。但作为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和需要长期性发展的工程,农业推广还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和现代化农业实际应创新模式,才能在日新月异的变化和竞争中不断突破和常改常新。
3.1示范基地、科技园、工作站结合模式
无论示范基地﹑科技园还是工作站,其建设目的都是为了在合作中实现推广发展。比如示范基地的建立就是秉承着优势互补﹑平等互惠的原则,通过“政府+科研单位+农民”结合模式开展目标管理式的现代化农业推广活动。由政府牵头,科研单位与农民或农户等签订合作协议或合同,建立起集试验示范﹑转化推广于一体的农技创新基地。首先找到对当地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技术难题开展科研攻关,再将攻关成果应用于基地内的农业生产。无论是新的农技方法还是新的产品,通过基地的示范效应能够起到引领当地区域性科技与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工作站的建设主要针对的是农业企业在推广过程中的实际需求,以满足农业企业在应对市场竞争过程中遭遇的技术升级﹑产品换代问题。这类工作站主要由农业企业负责经费投入,科研单位进行项目攻关。通过科研单位与农业企业协作实现农业推广的实际应用。这种模式不仅能够从物质收益层面帮助企业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能够在人才培养方面帮助企业建立起自己的人力资源系统和人才队伍。
上述3种规模不等的推广形式既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组合协作,关键视地区农业生产需求和推广条件而定。但无论选择哪一种,其核心基本不偏离以点带线﹑以线成面的核心思想,而其中需要遵循的是合作共赢的基本原则。
3.2“1+1+1”模式
这个模式主要指科研单位(专家﹑团队等)+农业企业/示范基地/经纪人等+农户形成创新的农业推广模式。由于这一模式中不拘于单位和个人,故形式更加灵活,手段更加丰富。比如科研专家个人通过与农业企业合作建立基地实现农业推广创新产业,且这一形式已经在雅安﹑广安﹑乐山﹑德阳﹑成都等区域进行了落地尝试。这一模式不仅能够实现技术的开发﹑培训﹑咨询﹑入股和转让,而且能够在试点区域实现基地与农技培训学校的固化和持续发挥作用,使区域性的特色农产业得以不断推广和壮大。
3.3新型推广模式探索
在当前全社会都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行业发展新形式的大背景下,利用“互联网+区域农业推广”模式可以作为未来推广模式的有益尝试。一个比较可行的具体办法就是搭建区域农业推广网络平台。此平台可以涵盖包括农技业务咨询﹑三农政策综合性普及和农技操作培训在内的各项农业推广线上服务内容。相关科研院所既可以开通平台服务端口面向包括农业企业﹑农户甚至农民个人在内的所有涉农对象,也可以根据企业或农户的实际需求提前录制农技知识与实践操作的视频课程放在特定的网站上,供有需要的企业或农户随时调取﹑学习。此种创新模式规避了农业推广的时空限制,充分利用了网络的海量与高速,实现区域农业推广的信息化﹑现代化。
4 结语
农业推广虽然从表面理解往往更多涉及技术应用层面,但在本质上,对观念﹑思想的教育和影响才是现代化农业推广所应达到的终极目标。只考虑技术上通过推广实现现代化难以避免“新瓶装旧酒”的潜在危险,而如果能够从人的意识深处根本性改变传统小农意识﹑建立起现代化农业大生产的认知,那么无论何种区域内的农业推广都更加能够实现事半功倍的目标。因此,当前的农业推广模式中除了一如既往坚持技术挂帅外,还应当逐步增加对于农民的现代化农业观念的教育,通过观念的彻底转变辅助技术推广与转化的不断提速。
[1]张社梅,冉瑞平.推进区域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创新的基本经验及思路探索——以四川崇州模式为例.浙江农业学报,2015,(2):301~306
[2]邱永成,李仁全,漆明龙.四川农业职业院校农业技术成果推广转化模式的成功案例分析.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104~108
[3]马丁丑,王生林,马丽荣.贫困地区农业技术推广新模式:发展小区域农业技术推广户——基于甘肃省部分贫困县的调查思考.中国农学通报,2010,(5):473~478
[4]何得桂,高建梅.建构以大学为依托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价值与限度——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515~7518,7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