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草鸭、芷江鸭生产性能测定初报
2016-11-28刘辉黄海均杨世祥杨刚兰刘红贵
刘辉 黄海均 杨世祥 杨刚兰 刘红贵
(1,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畜牧水产局 418000;2,湖南省怀化市鹤城区畜牧水产局 418000)
绿草鸭、芷江鸭生产性能测定初报
刘辉1黄海均1杨世祥1杨刚兰1刘红贵2
(1,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畜牧水产局 418000;2,湖南省怀化市鹤城区畜牧水产局 418000)
怀化居民素有饲养和吃鸭子的传统习惯。麻鸭曾经在当地风靡一时,但因种种原因现在几乎遭到淘汰。一个生长速度快,肉料比好,成活率高,黄麻羽色,鸭肉香甜可口的鸭品种,一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为了选择出一个黄麻羽色,毛色一致,遗传性状稳定,适应性强,合群性好,能在稻田放养,生长速度稍快,鸭肉味道纯香的黄麻羽色肉鸭新种群,我们进行了这次性能对比测定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鸭苗:同批次同孵化机孵出的绿草鸭、芷江鸭各90羽。
(2)种鸭:40羽。
(3)鸭蛋:绿草鸭、芷江鸭种鸭蛋各100枚。
(4)饲料:怀化正大公司肉鸭系列全价饲料。
(5)疫苗: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苗,湖南生物药厂生产,批号:121008,H5N1亚型Re-5禽流感疫苗,郑州生物药厂生产,批号:121106。
(6)称重测量工具:电子秤 (BPS-30-XR):厦门佰伦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制造;电子天平:上海友声衡器有限公司制造;游标卡尺 (0-125mm):上海量具刃具厂制造。
1.2 试验方法
1.2.1 分组
(1)第一组为试验A组、对照1组:绿草鸭、芷江鸭各30羽,用怀化正大全价肉鸭配合饲料饲养,全程圈养;
(2)第二组为试验B组、对照2组:绿草鸭、芷江鸭各30羽,1~20天用混合饲料,20天以后早晚用稻谷饲喂,白天在田间放牧。
(3)第三组为试验C组、对照3组:绿草鸭、芷江鸭各30羽,1~20天用混合饲料,20天以后用米饭稻谷等传统饲料饲养,小范围放养;
1.2.2 育雏
按常规方法保温育雏。
1.2.3 预防
1日龄肌注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疫苗0.5ml/羽;10日龄颈部皮下注射H5N1亚型Re-5禽流感疫苗0.5ml/羽。
1.2.4 称重
(1)生长速度测定:试验组、对照组称出初生重,然后每隔10天分别称重。
(2)屠宰率测定:试验组、对照组 (丁仁群鸭场采购)6个月长成后,各随机捉取5羽屠宰称重。分别称出活重(屠宰前停料12小时后的体重)、屠体重 (放血去羽毛后的重量,用湿拔羽法要沥干后才称重)、半净膛重 (屠体重去气管、食道、嗉囊、肠、脾、胰、胆和生殖器官,保留心、肝、肾、腺胃、肌胃)、腹部板油、肌胃周围的脂肪和肺、肾的重量)、全净膛重 (半净膛重去心、肝、腺胃、肌胃、脂肪及头、脚的重量)。
(3)蛋重测定:试验组、对照组随机称重100枚。
(4)鸭头宽厚测定:试验组、对照组随机测量40羽。
3 结果与分析
3.1 结果
3.1.1 生长速度
绿草鸭和芷江鸭在50天以前的生长速度相近。50日龄左右开始,绿草鸭继续保持原来生长速度,而芷江鸭则经过约10天的缓慢生长,到60日龄时又加快了生长速度。
(1)从表1试验A组、对照1组可以看出,绿草鸭初生重52.74g,芷江鸭初生重48.12g,绿草鸭初生重比芷江鸭重4.62g。70日龄时,绿草鸭重3535g,芷江鸭重2594g。绿草鸭比芷江鸭重941g。
(2)从表1试验A组、对照1组看出,相同条件下,20天以内绿草鸭生长速度不如芷江鸭。
(3)从表1试验B组、对照2组可以看出,在放牧条件下50日龄时,绿草鸭重1962g,芷江鸭重2128g,绿草鸭比芷江鸭轻303g。
(4)从表1试验C组、对照3组看出,粗放管理和低能量、低蛋白饲料条件下,绿草鸭 (1151g)生长速度不如芷江鸭 (1185g)。
3.1.2 屠宰率等
(1)体型:从表2可以看出,成年绿草鸭 (3132g)比芷江鸭 (2612g)体型大。
(2)屠宰率:绿草鸭 (73.45%)屠宰率不如芷江鸭(74.23%)。
(3)头型:绿草鸭头的重 (139g)、厚 (56.6mm)和宽(42.6mm)分别比芷江鸭头的重 (100g)、厚 (48mm)和宽(32.4mm)多39g、8.6mm、10.2mm,具有显著的与其他鸭种不同的特征。
3.1.3 孵化率等
(1)种蛋:从表3可以看出,绿草鸭种蛋86.76g,比芷江鸭种蛋77.43g重11.33g。
(2)孵化率:绿草鸭种蛋的受精率 (75%)、出壳率(58.2%)均比芷江鸭的受精率 (81.7%)和出壳率 (63.5%)低。
(3)杂羽率:芷江鸭仅1羽白羽,占0.76%;绿草鸭白羽15羽,占12.4%。杂羽率明显高于芷江鸭。
表1 绿草鸭、芷江鸭生长速度比较 单位:g
表2 绿草鸭、芷江鸭屠宰相关数据比较
表3 绿草鸭、芷江鸭孵化率
3.1.4 成活率
(1)成活率:从表4试验A组可以看出,绿草鸭在全价配合饲料和圈养的条件下,成活率高达96.7%,而在营养水平不高和粗放管理的条件下,死亡率则增加1倍 (见表4试验B组和试验C组)。
(2)死亡率:3个组绿草鸭的总死亡数5羽,总死亡率5.6%;而3个组芷江鸭的总死亡数8羽,总死亡率8.9%。绿草鸭的死亡率比芷江鸭低3.3个百分点。
3.2 分析
3.2.1 生长速度
绿草鸭种蛋大,初生重比芷江鸭重,具备生长快的先天优势。但是,这种遗传优势只有在较高的饲料营养水平和较好的饲养场所、科学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才能实现,即良种要配良法。
3.2.2 屠宰率
绿草鸭 (73.45%)的屠宰率稍低于芷江鸭 (74.23%),可能与芷江鸭后期放牧增加了鸭群的运动量有关。
3.2.3 孵化率
绿草鸭的受精率 (75%)和出壳率 (58.2%)均比芷江鸭受精率 (81.7%)和出壳率 (63.5%)低6.7和5.3个百分点。这可能与绿草鸭体型大和缺少运动有关,也有可能与饲料配比有关。
3.2.4 成活率
芷江鸭成活率稍低的问题,可能与这两种鸭体型大小混合饲养有一定关联。因为早期绿草鸭雏鸭比芷江鸭要大,个体稍大的对个体小的,不论从抢食和打斗方面来说,都占有一定的优势。也有可能是绿草鸭先天性免疫较强所致。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1)绿草鸭蛋大,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体型大。
(2)绿草鸭头大,头厚,头宽 (像鹅头),具有与其他鸭种显著不同的特征。
(3)绿草鸭受精率、出壳率比芷江鸭低。
(4)绿草鸭白羽率较高,显示纯度不高。
4.2 讨论
(1)种鸭场应扩大绿草鸭基础种群,提高产蛋率和受精率、出壳率等,多向养鸭户提供优质鸭苗。
(2)种鸭群应剔除白羽种鸭,以提高羽毛的一致性,保持品种的固有特征。
(3)绿草鸭脚底表皮常见损伤,从而影响鸭脚的经济价值。建议养殖场注意场地平整和清理瓦砾碎石,并多垫一些柔软垫料。
(4)有条件时,再做产蛋率、料肉比等试验。全面评价绿草鸭的生产性能和经济价值。
表4 绿草鸭、芷江鸭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