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击税务风险
2016-11-28庄树青袁伟编辑丁小珊
文/庄树青 袁伟 编辑/丁小珊
迎击税务风险
文/庄树青 袁伟 编辑/丁小珊
面对当下风起云涌的海外并购市场,大多数中国企业尚处于国际化起步阶段,国际税务风险将成为其面对的主要挑战之一。
随着国际化步伐的加快,海外并购已成为中国企业获取海外资产、市场、技术和品牌等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对尚处于国际化起步阶段的大多数中国企业而言,国际税务风险将成为需要面对的主要挑战之一。面对陌生且复杂的国际税务环境,中国企业应及时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税务管控措施,从而有效管理海外并购的国际税务风险,合理降低税务成本。本文将在梳理税务风险的基础上,为中国买家提供一份税务风险通关“攻略”。
税务工作流程盘点
按照常见的海外并购流程,在税务方面有七个关注点,需要中国企业进行通盘考虑并做好相应的准备(见附图)。
签约前的税务筹划
第一,交易类型影响税务尽职调查和交易架构的安排,这种影响又取决于海外并购的商业目标。一项海外并购可能是资产收购,也可能是股权收购,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收购海外公司的某项技术、品牌或设备,可以通过资产收购的形式进行;而对海外公司进行参股、或将其作为整体进行并购时,很可能需要通过股权收购的形式进行。选择何种交易类型更多的是商业决定,但不同的选择会产生不同的税务影响,也会对税务尽职调查和架构设计产生重大影响(见附表)。
第二,充分利用税务尽职调查识别标的历史税务风险,以保护买方利益。税务尽职调查主要是通过审阅目标公司的涉税文件等相关资料,查找未被发现或披露的税务风险或负债,帮助买方更客观、精准地判断目标公司的价值,从而及时调整报价基础和谈判策略。
通常情况下,税务尽职调查的主要关注点包括:历史税务风险对买方的影响;历史期间的税务合规性,如是否存在错缴、少缴、漏缴税款的行为及相关风险;重大重组行为和适用的税务待遇;累积税务亏损,以及交易对税务亏损的影响;与税务机关的争议或者税务稽查情况;关联交易的定价策略等。
影响税务尽职调查工作的因素有很多,一般包括交易类型是资产交易还是股权交易、目标公司分布于哪些海外国家、各国税制情况、需要调查的历史期间长短等。因为每个国家的税制体系独立且各不相同,而且从税务角度每个公司都是独立的纳税主体,因此目标公司涉及的国家越多、包含的法人主体越多,税务尽职调查所需要投入的专业团队和资源就越多。
第三,交易架构筹划得当,可以降低整体税务成本,提升交易的确定性和灵活性。
其一,控股架构筹划得当,有助于降低交易、未来利润汇回和投资退出三个环节的税务成本。控股架构主要解决“并购主体”在哪里、以何种法律形式、与中国企业的股权隶属关系等问题。控股架构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海外商业目标、运营安排、监管和税务等因素。要设计得当的控股架构,可以借助各国税务法规下的优惠待遇以及国际间的双边税收协定优惠,使未来投资收益返回中国企业时,可以按照优惠待遇缴纳较低的税费,最终提升投资的净收益。
在架构设计中,也可以考虑通过企业的境外投融资平台进行全球的投资管理。而在选择平台时,除了要考虑商业和融资等因素外,还可以通过有效的国际税务筹划,实现海外投资整体税务效益的提升。
但是,企业无论选择何种控股架构,均会面临越来越严格的国际反避税审查。因此,如果只是为了降低税务成本或延迟纳税,且这些平台公司缺乏合理的商业实质,则这样的安排可能面对越来越高的税务风险。
其二,融资架构筹划得当,有利于降低未来目标公司层面的税务成本,提高资金回流的灵活性以及平衡境外借贷的现金流。融资架构主要解决资金从中国企业到达“并购主体”的途径、法律形式等问题,以及如何通过架构设计实现最终由目标公司承担并购贷款的成本和还款义务的目标。融资方案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资金成本、融资条件、汇率和税务等因素。对于大型企业来说,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多种融资渠道和形式的影响,如国内银行贷款、增发、境外发债等。设计得当的融资架构不仅可以在中国企业(或集团内的并购贷款借贷主体)和境外“并购主体”之间建立通畅的资金通道,而且还可能使贷款利息费用在目标公司层面实现税前扣除,从而降低目标公司的所得税成本。
然而,融资架构的筹划在当前国际税务环境下会面临诸多监管或限制,需要预先通盘考虑。比如,很多国家对于企业向其关联方借款的额度是有限制的,超限部分的利息费用可能无法税前列支;很多国家对于此类关联方借款的利率水平设有标准,过高或者过低都有可能受到税务机关的质疑。这些规定在每个国家都不同,因此并没有一个通行于全球的方案,需要结合各国的税务法规分情况制定。
第四,对交易合同的税务条款要进行充分审阅,以寻求合理的保护/补偿机制。
在海外并购过程中,交易合同通常由律师起草,但其中的涉税条款则需要由税务顾问审阅并提出意见。审阅意见主要基于已完成的税务尽职调查、交易架构设计以及对交易环节税务影响的综合分析而提出。税务条款的作用主要包含三项内容。
不同交易类型的影响
其一,确立针对标的历史税务风险的保护或补偿机制。对于买方而言,税务尽职调查中识别出的历史税务风险是交易谈判的重点之一,若不能在交易价格中直接进行调整,也至少要在交易合同中设定对于买方的保护或补偿机制。常见的方式是,卖方在合同中列明对于历史风险的承诺与保证条款,对不确定事项进行税务匡算并设立资金监管账户,把一部分交易款存放于监管账户中并引入资金释放条款。
其二,交易架构要获得法律体现。买方设计的交易架构需要在交易合同中得到精准的体现,比如选定的境外“收购主体”、资金流转方式和法律属性、债务/债权转让方式等,以帮助买方在法律上将前期交易架构筹划的结果予以体现。这有利于未来交易执行过程中交易架构的有效落地。
其三,明确交易环节税费承担义务。海外并购的交易环节会触发交易双方的纳税义务,如股权转让涉及的所得税及印花税,资产转让涉及所得税及各项流转税(如增值税、不动产登记税等)。此外,某些国家的税法还赋予了买方代扣代缴税款的义务等。在有些交易中,卖方可能会要求将个别税费转嫁由买方承担。为了避免产生歧义、保证交易顺利进行并明确这些额外税费成本对交易对价现金流的影响,需要在交易合同中对上述交易环节的税费及纳税义务承担方进行明确。
并购后的整合考量
第一,要确保交易架构落地,以实现前期筹划的预期效益。交易架构的落地就是按照设计好的交易架构,通过设立相关公司、安排资金流等,使建立的交易架构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交易架构的有效落地,将直接关系到对前期筹划工作的预期效益的实现。为了确保交易架构能够发挥既定的商务及税务目标,投资者在架构落地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相关工作的实施细节与进度。如与相关国家/地区投资监管部门或税务机关进行事先沟通,积极寻求可能适用的税务优惠政策或预先加以裁定。此外,针对交易架构中设立的海外平台公司,应确保其具备商业实质,以顺利实现架构筹划中利润汇回、投资退出等相关税务效益的提升。
第二,实现并购后的业务整合,提升集团整体运营效益。大部分中国企业收购海外目标资产/公司的目的,通常更多是出于战略投资的需要,而不仅在于优化自身的财务表现。因此,在并购交易完成后,投资者应从集团整体的价值链入手,整合目标资产/公司的业务,以提升集团整体运营效益。一般而言,业务整合的常见形式包括境内外生产、销售和研发的交易安排。其中,针对某些可能适用税收优惠政策的交易形式(如技术引进),需要积极评估相关交易适用税收减免政策的可能性,并及时履行相关审批/备案程序。公司对于某些业务整合形式可能带来的额外税务成本也需要进行预判,比如海外标的公司回中国成立外商投资企业,可能从税务角度构成“中外中”的结构,在未来利润汇回时存在一定的税务低效。
跨境并购中税务方面的关注点
在上述业务整合过程中,一般均会涉及跨境关联交易安排。随着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BEPS)一揽子国际税收改革行动计划的执行,跨国关联方交易已成为国际反避税调查的重点关注对象。为避免关联交易产生的转让定价风险,企业管理层需要对业务整合涉及的关联交易进行转让定价分析,明确并购目标公司在集团整体的价值链中承担的风险和职能,并建立合理的全球转让定价政策。此外,业务整合涉及的跨境交易还可能存在潜在的常设机构风险,因此,在设计业务流时,投资者需要考虑如何规避包括转让定价及常设机构在内的各项潜在的税务风险。
第三,建立税收风险管控体系,实现对海外业务的长效税务管理。中国企业在并购完成后需要建立完善的税收管理体系,以实现对于全球业务的全面管控。健全的税收风险评估和管理机制,可以帮助投资者对并购标的进行长效的税务管理,从制度和系统层面降低未来出现类似税务问题的风险。
鉴此,投资者可以在评估具体的历史税务风险的基础上,由点及面,从风险管控制度的高度,建立完善的税收风险评估及管理制度,通过有效的税收风险评估机制及时识别运营过程中的税务风险,并在遇到税务问题时积极寻求帮助(如借助国际税务顾问的专业资源、启动税收协定安排下的双边协商程序等),以积极的态度和专业的手段管理海外标的的税务风险。
中国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时,一方面需要在并购前识别标的的潜在税务风险,设计出税务高效的交易架构,并与熟悉当地税务环境的交易对手进行沟通和谈判;另一方面,也需要在并购后考虑如何与标的公司进行业务整合,如何通盘考虑中国企业的全球业务布局以及与之相关的税务筹划及风险管理。这些都对中国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因此,中国企业应及时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税务管控措施,以有效管理海外并购的国际税务风险,并合理降低税务成本。
作者庄树青系普华永道全球
架构和国际税务服务合伙人
作者袁伟系普华永道全球架构
和国际税务服务高级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