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教师的教学管理要素
2016-11-28付秀菊
付秀菊
(新疆库车县第十三小学,新疆 库车 842000)
浅谈小学教师的教学管理要素
付秀菊
(新疆库车县第十三小学,新疆 库车 842000)
摘要:在现代的教学管理中,教师只有提高了自身素质,合理地落实“尊重、爱护、赞赏”等关键要素,才能为实现每一名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小学教师;教学管理;尊重;爱护;赞赏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最近几年来,学校教学管理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例如:分数管理改为分级管理。教学活动也起了响相应的变化,教师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生也不再只讲求“分数”,课外兴趣得到了发展,学习相对轻松了不少。那么,在新的教学管理制度下,教师行为又应该是如何的呢?在此,我就这一方面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以“尊重”为前提
“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是课程改革的主旨,也是广大教师展开教学活动的根本目标。教师的角色转变了,思想观念转变了,教学活动中的行为也会随之转变,这些转变包括授课语系、肢体语言、教学方法等等方面。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展开方式,使学生能在学习中开拓创新,全面发展。那么,教师们的教学活动就应围绕这一目标展开。
1.授课语系。课堂语言的表达要以尊重、赞赏为主。学生在质疑、解答的过程中,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是交错在一起的,如果教师巧妙地运用恰当的课堂语言,既能表扬给出正确答案的同学,又可以婉转地鼓励给出错误答案的同学,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保持了课堂的鲜活。
2.肢体语言。教师的肢体语言是随着教学过程的进行,因课程的需要自然而然产生的,起着启迪学生的思维的作用,能够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把学生从生硬的知识识记中解脱出来。只要教师的肢体语言符合教学活动的需要,就应该在教学活动中创造性地使用,并使我们的课堂展现出勃勃的生机。
3.教学方法。教师根据所教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状况而确定教学方法,不同情境下,哪怕进行同一课题的教学,具体教学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这就是在进行“同课异构”时,虽然教学目标基本一致,教学方法却各有千秋的主要原因。所以,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已成为每一位教师当前的主要任务,在教学中,我们只有去创新、去探索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二、以“爱护”为根本
当代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老师能和学生结伴而行,在谈笑中对学生进行启迪和教育;另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李镇则常常跟学生做游戏。其实,他们的这些活动,就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与孩子打交道时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他们能把自己放在孩子们的中间,故而,在孩子们看来,老师不仅是老师,更像他们的朋友。即如陶行知所说:“当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时,您就成了真正的先生了。”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才能使自己具备这些素质呢?
1.愿意给孩子爱。在教育领域中,我们不要刻意去打造任何一个孩子,我们的一些教育行为,都要以遵从孩子的意志为重点。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爱孩子们的优点,也珍惜他们的缺点;不仅去读懂那些各方面都表现优异的学生,更要走进那些有一些“小毛病”的学生。这种爱必须是发自我们心底的,必须是面对所有学生的。只有在爱中成长的孩子,才更加明白爱的价值,才会爱自己、爱父母、爱他人、乃至爱整个社会。
2.愿意读懂孩子。教育工作的不平凡就在于: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一个个无法估量的将来。而这每一个生命又是那样的不同,每一个生命都需要我们用心去解读。理解了孩子,你就会明白他们的喜怒哀乐,在他们心中出现困惑时,就能及时进行疏导。我们应该用最大的爱护和宽容去理解他们。走近孩子的心灵之后,你会被孩子所感染,你自己会成为孩子世界的一部分,教室、学校将真正成为孩子们成长的沃土,教育的力量才能真正得到凸显。
三、以“赞赏”为桥梁
在教学中,时时都会有对孩子的评价。评价大概可以分为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无论是哪一种评价,都是和学生的自信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故而,教师的评价应该是充满正能量的,哪怕是批评,也应该让学生在正视自己的错误行为之后看到希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要以赞赏为主。
1.口头评价。口头评价多是贯穿课堂教学活动始终的,是对学生提问、解答、质疑等多角度进行的随机点评。在点评能给出正确答案的学生,我们只要做到评价语的丰富就行了,对于不能给出正确答案的学生,教师的评价语就要以比较艺术的角度来呈现了,例如:“你给出的答案虽然还有些小差距,但是老师确定你是经过思考得到的答案,希望你继续努力,相信你一定能表现得更好!”一堂课是否被学生认同、是否为学生接受,与教师如何运用评价语是至关重要的,希望老师们都能用丰富且正面的口头评价来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
2.书面评价。书面评价多是对学生作业和或者书面测试的点评。在作书面评价时,要针对学生的特点来落笔,切忌写成“优秀”、“良好”或者“及格”等简单等级评语。教师应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并就此写一两句激励性的语言。这样,学生就能在温馨、和谐的评价中得到自信,并树立自己努力的方向。
四、以“提高自身素质”为基石
前面说了这么多,归结为一点,无非是希望每一个走进学校的孩子都能够更加全面地发展自己,而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指导者,教师自身的素质,是制约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教师应自觉地进行自我进修,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古诗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要在不断的学习中、不断的实践中实现自我提升,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喜欢、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有精湛的专业素养的教师。“业精于勤”不止是给学生说的,更是给教师说的。
综上,在现代的教学管理中,教师只有合理地落实了“尊重、爱护、赞赏”等关键要素,才能为实现每一名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而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则是以上的前提。社会在发展,教学改革在稳步推进,教师的教学管理理念一定不能拖了教改的后腿。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13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