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职业岗位能力为特色的体育保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2016-11-28胡英清朱晓东

体育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保健课程体系

胡英清 钟 静 朱晓东

(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 广西 南宁 530012)

以职业岗位能力为特色的体育保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胡英清 钟 静 朱晓东

(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 广西 南宁 530012)

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与他们教育阶段课程体系息息相关,目前高职院校体育保健专业课程体系存在课程目标定位不明、课程内容设置综合性不强、课程结构灵活性不足和课程评价方式单一。通过研究,对课程体系建设提出以职业岗位能力为课程目标、均衡课程内容、有机转变课程结构和多元化课程评价等策略改进课程体系存在的缺陷。

职业能力;体育保健;课程体系;高职高专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针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提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我国体育保健专业在上世纪80年代设置,是医学和体育学相交叉的边缘学科,涉及体育科学、医学和生物学等基本理论知识,目的是培养一线体育健康服务、管理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并将服务于社会。[1]随着社会对体育保健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渐增,对体育保健专业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探讨,对体育保健专业的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以及相关课程体系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1 现阶段体育保健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目标定位不明

课程目标是指在一定时期,课程实施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课程目标是课程设计的首要环节,是课程评价的依据,也是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2]高职高专院校的体育保健专业课程主要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社会对这一专业的岗位需求重点是学生具备职业技能、操作能力和技术能力,还有一些必备医学理论知识。一些高职高专院校对该门课程目标定位不明确,再加上该门学科是体育教育与医学的交叉学科,所以课程体系的设置边界模糊,没有体现该专业应有的课程,现有课程不是偏向医学理论就是偏向体育教育,导致培养的学生没有具备体育保健专业的必备职业能力。

1.2 课程内容设置综合性不强

体育保健专业的学生的职业岗位主要面向保健康复企业,并且在其从事一线的技能服务,这就要求他们的职业岗位能力不仅要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还必须掌握“实用、够用”的专业理论知识。以上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在他们接受体育保健教育期间都必须培养到位,但现实的情况是目前的课程内容设置出现极端现象。一是“重理论、轻实践”,课程内容只注重体育保健理论,忽视职业技能的培养,学生空有理论知识,却在实际工作中寸步难行。二是“重实践,轻理论”,课程内容只关注学生的手法、技能,与其说学生从教师身上学到操作技能,还不如说是学生模仿、记忆教师的操作技能,忽视必须的理论技能和基本素质培养,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一旦稍作改动便无所适从,操作技能也很难得到提升和发展。

1.3 课程结构灵活性不足

通过前期调查,将体育保健专业的职业岗位能力总结为:熟练的中医保健和运动保健、体育康复及现代康复治疗的专业技能,能针对客户的不同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健身、营养等指导,专业人员还应具备自我控制、自我协调与自我发展的基本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与客户沟通能力等。[3]纵观目前高职院校体育保健的课程结构,大多数并没有根据学校本身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课程,许多高职高专院校效仿本科院校采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足鼎立模式。该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职业技能达不到中职技能水平,理论知识也不如本科。虽然偏向学科基础理论知识,但却是学习经过压缩的知识,课程结构不能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和针对性原则,与企业行业要求脱节。

1.4 课程评价方式单一

目前体育保健课程评价出现两个问题。第一,受前苏联“大教学论”的影响,很多课程执行者仍认为课程评价等同于教学评价,单一对学生的表现行为进行评价。课程评价不仅是对学生,还是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关于课程的任何相关进行评价。第二,终结性评价为主,当前高职院校注重学生的期末成绩,以期末成绩作为学生该门课程的所有成绩,这样的考核方式只会使学生忽视课程学习中技能和知识在平时的积累,期末的高强度复习并不能使知识内化,将来面对用人单位,学生容易表现竞争力不足,职业岗位能力弱,不利于学生就业。

2 改善体育保健专业课程体系的措施

2.1 以职业岗位能力课程目标

课程设计围绕课程目标进行,课程目标是一切课程环节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为了体现高职高专院校体育保健专业的特色,我们的课程目标必须与本科、中职院校有所“错位”,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岗位竞争力于职业能力。首先我们明确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目标为:生产、服务、建设、管理等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4]高职高专院校的体育保健专业学生较本科院校的学生最大的优势为其所具有的专业技能知识,明确课程目标后,课程的设计、实施、内容及评价围绕其进行,课程性质不再介于体育教育和医学之间,开设体育保健相关课程,这样才有助于培养高职高专院校体育保健专业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突出专业优势。

2.2 均衡课程内容

均衡课程内容既要区别本科课程内容,又要体现职业教育针对性、职业性和适应性原则,可以从职业资格认证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出发。首先要剔除理论课程中与职业岗位能力不符的过强理论。再次,可以增加与职业岗位证相关的课程内容,体现针对性原则。体育保健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有家庭保健理疗师、运动防护师、康复治疗士、保健技师和美容师等,可以在课程内容中添加相应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目的是保障学生在经过学校课程学习之后可以不用再经过专门的培训就能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提升学生就业率和融入职业岗位的能力,体现职业性和适应性。

2.3 有机转变课程结构

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结构可以尝试一年见习,两年实践,三年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课程结构相应的由原来注重理论研究知识转变为以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侧重实践技能能力。课程实施设计包含公共课(计算机、英语、职业规划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提高思想觉悟;专业素质课(沟通技巧、职业形象与商务礼仪),旨在培养学生在未来从事保健康复工作时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专业支持课程(运动人体科学、医学基础、中医筋伤实训教程等),这部分课程的开设是着眼于体育保健康复专业学生对未来的职业岗位的可持续发展;专业核心课程是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核心部分,是必备的职业技能,如按摩与推拿就分为了初、中、高三个程度课程实施;专业选修课(美容、应用文写作、推销实物与技巧,运动营养等),为本专业打基础,也为从事相似岗位做准备;实践技能课(保健按摩、运动防护和康复、顶岗等实习),旨在锻炼学生从业能力、职业技能,为将来的实际岗位做准备。

2.4 多元化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不再只局限于对学生进行评价,转变原来把课程评价等同于教学评价的思想,对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课程目标进行评价,适时调整课程目标;对课程内容进行评价,发现现阶段课程内容已不再适合当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或者课程内容没有体现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适当删除或增加课程内容;对课程结构进行评价,及时调整课程结构。改变原来对学生以终结性评价、分数评价为主的形式,形成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为纵向评价模式,学生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横向评价。多元化的课程评价有利于构建专业、实用的体育保健专业课程体系。

国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国民对自我身体健康和保健愈益关注,给体育保健专业的学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讨论体育保健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对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和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1]胡英清等.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专业课程体系[J].职教论坛,2010,11.

[2]崔伟.体育课程论[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5:70-72.

[3]刘国华.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体育保健康复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2,21.

[4]胡英清等.论高职高专体育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11.

Construction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for Sports Health Care Specialty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fessional Post Ability

HU Yingqing, etal.
(Guangxi Instiute of Sports and PE, Nanning 530012, Guangxi,China)

201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课题《高职院校体育保健专业与课程一体化建设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3JGZ169。

胡英清(1962-),广西宾阳人,教授,研究方向:体育管理。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保健课程体系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中老年保健》2022年1至6期总目次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日本中学家政课中的劳动教育——基于“技术·家庭”课程内容分析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医学类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养生保健的“怪味”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