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于涛教授《体育哲学研究》简析①

2016-11-28胡欣敏罗军委耿烨钟建伟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14期
关键词:定义哲学人性

胡欣敏 罗军委 耿烨 钟建伟

(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江西南昌 330022)

对于涛教授《体育哲学研究》简析①

胡欣敏 罗军委 耿烨 钟建伟

(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江西南昌 330022)

体育哲学作为体育学一门新兴的理论型学科,其本身发展历史较短,但已具有相当成熟的学科理论基础及研究成果。于涛教授基于体育哲学在中国发展较晚,目前国内学者对体育哲学的学科性质、体育概念、体育起源、体育原理等学科关系认识上还未统一,撰写了《体育哲学研究》一书。拜读了于涛教授著作—《体育哲学研究》(以下简称于著),从中领略到了于教授渊博的学识,精湛的写作水平;该书以视角独特、逻辑性强;有理有据地详尽了体育哲学本体论、研究的内容、发展历史、体育的价值、伦理道德问题、体育与健康等等。该文就结合于涛教授的《体育哲学研究》著作简单阐述个人观点。

体育 体育哲学 本体 伦理 价值

1 体育哲学与体育定义问题

于涛教授[1]认为:体育哲学是对身体活动中的人与世界关系进行反思的学科,它以一般哲学原理为指导,为体育实践和体育具体学科为基础,从宏观上研究体育基本问题和矛盾关系,揭示体育的深层次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体育哲学研究领域是体育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观和逻辑学。关于体育本体论的问题可以理解为体育最初是什么或是由什么而生,体育本体论的问题涉及到体育的定义、体育的本质、竞技运动的本质等,在体育本体论的问题上向来是大家争论的焦点,如,体育的定义、竞技本质游戏论与竞技本质技艺论的争辩。笔者比较赞同于涛先生关于体育哲学的理解及其定义,体育哲学是哲学知识在体育领域中的运用及体育现象体育活动等从哲学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体育哲学是以哲学为母学科,运用哲学认识论、辩证法等哲学知识移植、渗透、聚焦在体育学科来研究体育的本源、体育现象、体育问题、体育伦理道德、体育与美学及体育价值等。

体育哲学必然研究的是体育领域问题,但什么是体育?体育应该如何定义?至今尚未有说服力较强的观点,笔者认为这不是一般人无法定义的,就连周爱光这般体育大亨(周爱光曾明确表示他本人无法定义体育)也很难给体育下一个合理的定义。关于体育的定义体育学术界争论不休,理论上一切由人创造出的客观存在被赋面世之时当有其具体定义,但具体的体育项目早已在两千多年之前就出现了,至今尚未被定义,迫切给体育下定义的学者也许正是因为体育定义空白之日太过长久,以至于大家竭力去试图定义体育,毕竟体育定义研究作为体育本体论问题,在体育学术研究中意义重大。但体育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体育是各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体育的历史性决定简单的几句话很难概全体育所蕴含的丰富内容。此外,体育定义的困境还在于体育始终与运动挂钩,而运动又是万事万物时时刻刻所处的一种根本状态,万物运动的绝对性也就成为了反驳关于体育定义的强有力证词,且这一证词可以推翻任何关于体育概念的定义。但是很多学者还是尝试着给体育下定义,力寻体育本质,但最终以失败告终的同时体育概念的定义成为了一种寻找虚无上位概念的症结。在此笔者认为没必要给体育以具体定义,体育概念至今未被定义,但关于体育的研究仍然硕果累累,亦或者说把体育与运动割裂开来谈体育,片面的体育定义认为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以促进身体与心理健康发展为目的,或以更高层次的追求为目的的身体活动都是徒劳的。运动的量或幅度达到某种量化的程度运动才能称为体育,是需要大家竭力思考的,因为现有一些被称为体育项目的活动并不需要什么运动量,肢体运动被淡化了,如,F1赛事和下棋,盲目地将体育与运动混合来定义体育概念也会陷入永无休止的自相矛盾中。

2 体育与“游戏论”、规则性及体育起源问题

《于著》通过分析对比赫伊津哈、凯洛易、威斯、休茨、迈耶的游戏理论观点,从剖析其理论观点中的缺陷、取其精华后认为自由性、娱乐性、时空分离性、秩序性是游戏的共相,自由性支配着其他属性。认为体育就是一种游戏,“游戏性体育”是自由的、有创造力的、愉快的人类活动,它通过运动员遵守这些规则而与日常生活有所区别,它既有目标定位,也有非功利的特征。“游戏性体育”是人类生活中独一无二的体验,它源自日常生活又超越真实的现实世界。很多哲学家都认同游戏是没有规则的,因为在进行游戏时,参与者是以一种自由的愉悦的状态在发自内心的快乐着,这与使人痛苦劳动中所必须的规则相对立,就不能称为规则了。体育是一种游戏,但笔者比较认同游戏都是有规则的,没有规则游戏无法进行下去,任何游戏都是如此,当然“游戏性”体育也不例外。当今任何体育项目也都是在相应规则下展开的,规则并不意味着禁锢,自由也并不意味着快乐。不是所有的劳动都是痛苦的,一部分脑力劳动者或体力劳动者在劳动时是为其兴趣爱好而劳动,这与一般意义上的劳动是相对立的,这部分自由的劳动者是在自由自在下选择自己兴趣并从中体验快乐,并不能因为他们创造了价值就是与自由对立了。劳动改造了这个世界,创造了世界上除自然物质外的新物质,为人的生活生产提供便捷,更深层次上来讲,人正是因为劳动才得以生存和发展。原始社会正是因为劳动的原因才得以适应大自然,在劳动过程中人的速度、力量等基本身体素质才得以不断地提高,保证可以捕获到猎物、采摘到水果等基本生存所需。在形体发展完善之时,由生活内外而创造的文化活动就愈加丰富,由此促使了人在为基本生活之外对多方式娱乐追求,这些活动也为体育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先决条件,没有这些生存之外的活动很难说会有体育的产生。劳动生活之外的活动衍生了最初的体育,也许劳动是体育起源的根本性原因,因为劳动创造了一切,于涛教授认为体育源于游戏,是因为游戏是体育最直接动力所在。折衷来讲体育源于游戏或源于劳动的说法都是合理的,只是层次不同的问题罢了。劳动、游戏、体育三者直接有着复杂的因果联系,在研究体育的同时不应把劳动、游戏对立开来。

3 体育的“唯人性”“为人性”及伦理道德

体育是人的体育,其他动物不会进行体育,因为动物们的肢体活动完全只是单纯的为了生存需要和种族繁衍,离开了人谈体育是没有意义的,体育只有是人的活动,也只能是为人的需要而发展为主。体育都是身体参与的活动,人是身体与精神的或说是灵魂与肉体的统一体,这就必然谈论身心观。于著认为涉及到身心观问题就需要谈及西方哲学史,因为西方哲学史其实是一部灵魂压制肉体,理性压迫感性的历史。著名哲学家笛卡尔经典的身心二元论与当时基督教教会贬低身体的观点一致,即身心是分离,灵魂是高尚的,肉体是的低俗,身心二元论的观点压制了人身体的发展,这也就阻碍了体育的发展。反之,身心一元论主张身与心是统一的,精神和肉体是不可分割的。人的需要是维系人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生理、安全、爱、尊重及自我表现是人需要的五大类,层次逐级高上,人的一种需求被满足时就会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在不断地需求与满足与不被满足过程中人类不断地进步发展。由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宗教改革所倡导的是肯定人的价值,把人从宗教神学的束缚解脱出来,这些人性的思想对体育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对身体的肯定很难想象当今社会体育发展的态势,反观中国历史长久被禁欲主义思想所禁锢,这也导致了原本应起源我国的体育项目被抹杀在萌芽期。体育的唯人性决定了体育的为人性,即体育作为一种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客观实在,必然是为了人的发展需要而不断完善的。

体育具有为人性,体育是为了人的什么?这就体育的价值问题了。一般的体育价值因个性参与体育的动机而异。在现代社会里多数人参与体育的目的是为了身体健康,也不是所有的参与者都能达到体育活动初始的动机。马卫平[3]认为:体育的“为人性”即体育是为人的身心发展服务的。这种服务有人内在的向往,也有人本能的自然追求;既有体育的本质属性,也有体育的其他属性和功能。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自然、社会、精神三位一体。其表现为:为了人的健康、为了人的健美、为了人的健全、为了人的需要等。那是否可以理解体育的为人性偏离了这些目标就不能称之为体育了呢?果真如此,那学术界普遍认同的古罗马角斗活动从属体育范畴的观点就与体育的为人性相悖了,笔者赞同姚晓丹、罗军委[4]立足于“游戏性体育”、体育的“唯人性、为人性”为论据从古罗马角斗活的历史及三大类型论证其非体育,角斗活动作为一种杀人杀兽的娱乐活动与体育为人性的这一属性是完全相悖的。体育的为人性问题值得做深入研究,限于个人能力问题,在此不作深究。

伦理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体育伦理也是如此。于著从运动员精神、欺骗与运动员精神、公平竞争的道德准则、公平规则与竞争规则、公平竞争的道德目标、对犯规的道德批判、尊重比赛的道德审视、科技带给体育的负面影响、禁用违禁药物的伦理学依据、体育与道德教育阐述了关于体育伦理问题。的确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当代中国社会里,道德问题被边缘化了,至少一部分人是把道德忽视了,一个个关于道德沦丧的社会事件令大家瞠目结舌。当然在我国竞技体育领域产生的一系列体育社会问题,如,假球、黑哨、体育官员贪污腐败等问题已成为阻碍我国竞技体育事业乃至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究其根本就在于竞技体育从业者体育伦理道德的缺失,加强竞技体育从业者的体育伦理道德教育迫在眉睫,关于当代中国竞技体育精神文化的研究有待加强。此外,于著认为在比赛的过程中使用一些欺骗性动作,这些欺骗性动作时有利于该项目水平的提高,则不能视为这种欺骗性的动作行为时不道德的,笔者比较认同。在悬殊比赛中,已经胜利握于手中的一方有意扩大差距被视为是不道德的,迪克森AB理论的主张,而且被很多人所认可。已经可以肯定胜利了的一方还在扩大差距,笔者并不认为这是不道德的。笔者更认为这样的比赛可以使输掉比赛的一方获取一定的教训,在教训中学会更多的东西,并以此为动力锻炼,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竞技比赛具有结果的不确定性,如,2004年NBA马刺客场挑战火箭的比赛中,比赛最后35中马刺领先十多分,多数人认为此战马刺已经胜利了,最后的事情现在大家都知道了,那就是麦迪35秒13分奇迹般的绝杀了马刺。2008年NBA总决赛第4场凯尔特人在洛杉矶湖人队主场完成了24分的惊天大逆转,就单单在NBA这样的列子不胜枚举,在其他体育项目比赛中也是如此。在一些被认为没有悬念的比赛中,落后的一方应努力去争取,去创造奇迹,创造新的历史。

4 结语

哲学是一门极具思辩的社会人文学科,自然体育哲学研究领域的众多问题值得大家思考、论辩,对体育哲学的研究应具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以上是部分个人对体育哲学领域部分问题的看法,也许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望大家批评指教。

[1]于涛.体育哲学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1-30,45-71,191.

[2]马卫平.体育与人——一种体育哲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32-136.

[3]姚晓丹,罗军委.从古罗马角斗活动中论证其非体育[J].当代体育科技,2015,5(32):210-211.

G80

A

2095-2813(2016)05(b)-0147-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4.147

①胡欣敏(1992—),女,汉,江西抚州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定义哲学人性
以爱之名,定义成长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严昊:不定义终点 一直在路上
逼近人性
定义“风格”
菱的哲学
人性的偏见地图
小包哲学
婚姻的尽头,藏着人性的底色
晾衣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