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我国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研究①

2016-11-28刘素伟西北民族大学甘肃兰州730124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5期
关键词:排球体能训练运动员

刘素伟(西北民族大学 甘肃兰州 730124)



关于我国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研究①

刘素伟
(西北民族大学 甘肃兰州 730124)

摘 要:近年来,在我国各项运动训练中都在加强体能方面的训练,排球运动也不例外,现代排球运动对运动员体能的依赖越来越大。体能的好坏已成为影响我国排球运动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发现国内关于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手段较为陈旧,已经不能满足排球运动员日常训练和激烈比赛的需要。该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以及专家教练的访谈,结合多年的从教经历,在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相关定义、原则和分类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为我国排球运动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排球 运动员 体能训练 研究

1 研究方法

1.1 资料文献法

通过查阅大量书籍文献以及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检索出的相关学位论文和学术期刊,对该文所研究的有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为从多种角度探索和研究我国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奠定相关的理论基础。

1.2 专家访谈法

通过对相关领域的专家及部分高校的排球队教练进行访谈,了解我国排球运动员目前的体能训练现状情况以及日常训练和比赛中所遇到的体能方面的具体问题,从而确保该文所研究的真实性和实用性。

2 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原则

排球运动员在进行体能训练时,主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2.1 遵循体能训练适度的原则

赛季前集训是为了帮助身体逐步适应在赛季中训练强度、时间和频率方面的运动量。通过循序渐进的提高而达到承受运动量的实际需要被称作适应和渐进的过程。当运动员在展开全面技术训练以前,循序渐进的体能适应性训练需要有一个周全的计划以及对时间点的准确把握。适应和提高的进展速度对每一个运动员来说都是不一样的。在不同的运动潜能、训练基础和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有些运动员的适应和提高比其他运动员早得多也快得多。

2.2 遵循体能周期安排原则

制定体能训练计划要从一名运动员的潜能、强项和弱点的评估开始。这种评估对制定根据每一个运动员需求的训练计划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性获益的集体训练对一名运动员实现特定的体能训练目标也许帮助不大。在优秀排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过程中,把几名具有相似需求的运动员在某一方面进行小组训练是可以接受的,但个性化的训练是必不可缺的。制定一项体能训练计划务必要遵循以下几项原则:运动专项的特殊性,适应和渐进,训练与运动员的水平相对称,个性化,有计划地恢复、评估和调整。

2.3 遵循体能训练整体效应原则

体能训练是一个整体,是由教练员、运动员和各种训练保障体系等要素组成的,只想通过提升教练员的训练水平或想依靠运动员的天赋,训练效果很难有大幅度地提高,要想大幅度地提升训练的效果,需要全部因素共同发挥作用,相互关联,发挥整体的作用,使得效果达到最佳。

3 排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分类

3.1 综合力量训练

体能是成为一名优秀排球运动员的基础,而在体能专项训练中综合力量练习又是基础。综合力量一般由最大力量、爆发力和力量耐力3类构成,综合力量的好坏取决于运动员身体所有肌肉力量的发展水平。排球运动员对综合力量的要求比较高,综合力量是排球运动员弹跳力、快速移动、助跑起跳、手臂挥击速度和各种灵活救球等动作的基础。在日常综合力量练习中不仅要加强具有针对性的力量练习,还要不断加强耐力力量的练习,使身体的每个部位都可以承受比赛的强度和要求。综合力量主要是由下肢快速蹬伸,带动身体、腹背肌、上肢以及肩带肌群快速收缩力量综合形成。

3.2 弹跳力训练

排球运动对参与者的弹跳力要求非常高,因此从多方面锻炼运动员的弹跳力非常有必要,并应在平常训练中有计划性地锻炼弹跳力。弹跳力训练通常有3方面:原地弹跳、助力跑弹跳、原地弹跳。排球运动是一项集体力与战术于一体的运动项目,尤其在双方实力均衡的情况下,快速进攻且具有较强的进攻性、进攻扣球起跳突然且可保持连续起跳,这些能力对于战胜对手都非常必要。

3.3 专项速度训练

排球是一项对于爆发性要求较高的运动,其中对于反应速度、移动速度、挥臂速度以及起跳的速度均有专项要求。有效地防守、移动、跑动、扣球等均需要前述各项专项速度达到一定的水平。同时,通过日常体能训练将各项专项速度转化为排球运动员的反应能力、准确判断能力、制动能力等以适应赛程中多种变化。提高团队默契对于提高整个团体的反应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训练中应通过非语言沟通提高队员间的领悟力与默契程度。

3.4 灵敏及柔韧训练

排球不仅要求速度、攻击力,参与者的灵敏程度和柔韧力对于比赛过程中的传接球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在日常训练中,运动员着力于塑造自身的灵敏程度和柔韧能力对于比赛中快速反应有较大帮助。

3.5 运动耐力训练

排球比赛规则是五局三胜,该比赛规则对于运动员的耐力也是有一定要求的。耐力是指高强度且长时间地投入某项活动的能力,体能训练中的耐力包括弹跳、移动和综合方面的耐力。在平时的体能训练中,应针对性地加强弹跳和移动耐力,而综合耐力需要通过长期的训练逐步积累个人耐力,并强化运动员意志力训练。

4 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建议

体能训练的主要目的在于不断提高技术动作的效率,提高对大强度、长时间训练、比赛的承受能力,还有可以提高对运动性损伤的预防和缩短康复周期,体能训练水平高的运动员发生运动性损伤的概率会大大降低。

4.1 根据运动员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地训练

我国排球运动员在体能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这要求教练员在制定训练计划时,要根据运动员自身的优点和缺点以及适应过程,来制定适合不同运动员的体能训练计划。不仅要考虑到运动员的生长发育状况,还要考虑到运动员比赛的相关经验。在一个运动队中,队员的体能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教练员在个人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发展的不同水平制定出个人训练计划,这是最佳的训练模式。

4.2 根据训练强度的不同,进行有计划地恢复

运动员体能的提高不会是一条一直往上的直线,而是一条上下波动的曲线。伴随着训练周期的增加,体能的曲线会不断向上。人不是机器只要有电就会不断连续地工作下去。运动员的身体也会有极限,在训练过程中适度地休息调整,有利于体能的快速恢复,与此同时合理健康的补给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日常的体能训练课之间进行合理适度地休息有利于达到体能训练的最佳效果。为了保证训练的趣味性,防止运动员产生疲劳感要多种训练内容交替进行,这样既可以保证训练的效果还可以减少恢复的时间。日常的体能训练根据其强度和时间,可分为一般性的耐力训练和大强度的耐力训练,一般性的耐力训练需要48 h的恢复期,而大强度的耐力训练需要72 h的训练间隔。在进行大强度的体能训练过程中,体内会产生大量的乳酸,使得肌肉酸痛甚至僵硬。训练结束后要进行不短于30 min的积极放松练习,包括:慢跑,拉伸运动,放松操等。积极的放松练习有助于体能乳酸的快速分解,达到缩短恢复的时间。积极主动地放松和休息,加上合理的饮食与充足的睡眠,对于运动员体能的恢复至关重要。

4.3 根据训练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评估和调整

教练员要经常性地对运动员的体能训练进行合理地评估和调整。这样不仅可以不断地提高训练计划的质量,还可以不断满足运动员对体能训练的要求。在日常的体能训练中要对每名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的表现情况进行准确地判断并记录下来。对记录下来的信息,进行定期地评估,对满足不了队员训练需要的训练方法进行调整。其中包括对训练手段的调整阶段以适应每个运动员在不断变化中的需求和对抗性比赛的要求。为了实现在随后的比赛中体现出所期待的训练效果,评估对及时调整训练计划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4.4 根据比赛的周期,进行周期性体能训练

任何体育项目的训练都有自身的目的性,排球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是为在新赛季的比赛中有更好的表现。体能训练的最终目标是使运动员在重大比赛的关键时刻发挥得更好。所以根据赛程的安排,日常的体能训练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即:赛季前、赛季中、赛季后,其中赛季中又可以分为赛季早期、中期和晚期等阶段。

赛季前是运动员储备体能最佳时期,这一阶段的训练也主要是进行体能训练,为运动员的整个赛季储备体能,为整个赛季打下基础。赛季中的体能训练主要是为了满足进入白热化的比赛继续储备体能,赛季中的训练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针对比赛中出现的具体体能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能训练,保证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更高的水平。赛季后的体能训练以保持为主,运动员为整个赛季付出巨大的努力,身体、精神上都出现巨大的透支,赛季后的体能训练以恢复运动员的体能、身体、精神为主要目的,进行一些运动强度小的但是连续性的体能训练,例如:户外长距离、长时间的放松跑、长距离的自行车骑行等手段。满足赛季后的体能储备。一项全年的训练计划应该包括对训练的方方面面有不同的侧重点。

5 结语

对于现代排球运动员来说,体能是基础,是实现各种技战术水平的保证,只有拥有好的体能训练,才能高效地完成日常的训练和在比赛中发挥出自己的技战术水平,与此同时有了好的体能还能弥补很多自身劣势和技战术水平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1]刘强,颜秉峰.对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探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103-105.

[2]张保中.我国高水平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探讨[J].湖北体育科技,2007(1):88-90.

[3]田静.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方法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4):149-150.

[4]朱欣华.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基本原理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5(2):96-98.

[5]张榉斌.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研究[J].精武,2012(1):21.

作者简介:①刘素伟(1980,3—),男,河南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高校体育教学与训练。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5.040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2(b)-0040-02

猜你喜欢

排球体能训练运动员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小学排球教学策略刍议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气排球的大众文化属性探析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