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党代会报告图解
2016-11-28
内蒙古自治区党代会报告图解
11月22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在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上作了题为《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的报告。报告14000字,描绘了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现代化内蒙古、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蓝图。
数字数说过去五年
底线未来五年改革发展的基本要求
守住“三条底线”
发展底线
1.守住发展底线,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决不能让经济增长滑出底线。
民生底线
3.守住民生底线,就是要坚持富民与强区并重、富民优先,扎实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工作,决不让一个困难群众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队。
生态底线
2.守住生态底线,就是要坚持美丽与发展双赢,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决不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民主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扩大人民民主,坚持和完善基层民主制度。
●巩固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大局。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大力发扬各民族心连心、手拉手的好传统,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创建活动,使“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的思想深深扎根各族人民心中,使“模范自治区”的荣誉永放光彩。
●推进全面依法治区进程。坚持依法行政,建立完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加快形成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
未来五年经济转型升级总体框架
1
◎打造“1”个旅游品牌:着眼发展全域旅游、四季旅游,实施“旅游+”战略,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全方位推介,打造“壮美内蒙古·亮丽风景线”品牌,把内蒙古自治区建成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
5+1
“5+1”重要抓手:“5”即建设“五个基地”,包括国家重要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1”即“一个目的地”,就是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
5
◎“5”化协同: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和绿色化深度融合、深层互动,充分发挥工业化的主导作用、信息化的支撑作用、城镇化的带动作用、农牧业现代化的基础作用和绿色化的引领作用。
6+7
◎“6+7”产业结构:“6”,即更加注重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能源、化工、冶金、建材、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等产业,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增强竞争力;“7”,即更加注重立足现有基础和优势,统筹部署、集中力量,加快培育打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大数据云计算、生物科技、蒙中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使其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7
◎基础设施“7”网建设:科学编制规划,打好攻坚会战,加快构建铁路网、公路网、航空网、市政网、水利网、能源网、信息通信网七大网络体系。建成呼和浩特至北京、赤峰和通辽至京沈高速铁路,加快推进包银、包西、巴银、锡张、齐海满等快速铁路和城际铁路建设,推进高等级公路和农村牧区公路、旅游公路、口岸公路、边防公路建设。
8
◎对外开放八面来风:充分发挥内联八省区、外接俄蒙的区位优势,主动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发展战略,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形成北上南下、东进西出、内外联动、八面来风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热词热词释义
201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自治区考察时提出“四个着力”和先行先试的“三项改革”的总要求。
●“四个着力”: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抓好农牧业和牧区工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搞好教育实践活动。
●“三项改革”:积极探索建立可持续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完善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同俄蒙合作机制。
党建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民生着力增进农牧民福祉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和“三到村三到户”要求,深化京蒙扶贫协作,加大对口帮扶、定点帮扶力度,因户因人施策,提高脱贫成效。
大力促进就业增收
着力促进农牧民收入较快增长,增加经营性收入和政策性收入,扩大财产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和转移接续政策,整合城乡居民医保政策和经办机制,稳步提高保障待遇水平。
着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完善12年免费教育机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全面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重点推进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制度改革。
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内蒙古
加强维稳处突力量和手段建设,严密防范、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活动,牢牢掌握对敌斗争主动权。
生态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推进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组织实施好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搞好重点区域植树造林,落实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行好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加快呼伦湖等水生态综合治理,推进荒漠化治理,扩大森林面积和植被盖度。
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加快转变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促进各类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大力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促进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文化培育。大力培育发展生态文化,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崇尚生态文明、共促绿色发展的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