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兰栽培技术
2016-11-27滕孝花
●滕孝花
(通化市第一中学校 吉林 通化 134001)
●苏玉彤
(通化市园艺研究所 吉林 通化 134001)
铃兰栽培技术
●滕孝花
(通化市第一中学校 吉林 通化 134001)
●苏玉彤
(通化市园艺研究所 吉林 通化 134001)
铃兰(ConvallariamajalisL.)别名香水草、芦藜花、草玉铃,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入药。主治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房纤颤及心脏病引起的浮肿。除药用外,从铃兰花中提取的铃兰浸膏和铃兰精油是食品和日化用品高级香料的添加剂。铃兰花色洁白,垂若串铃,清香四溢;成熟浆果红亮如宝石;叶片碧绿挺实,是很好的赏花、观叶和观果植物。
1植物学特性
铃兰为多年生草本,高达30cm。根状茎横走,白色,须根束状。叶通常2枚,稀3枚,鞘状抱茎,下部外面包着数枚膜质鳞片;叶片卵状椭圆形至宽卵状椭圆形,长7~18cm、宽3~9cm,先端渐尖,基部稍狭而抱着。花葶由根部抽出,上部稍弯曲。总状花序下垂,偏向一侧。苞片膜质,披针形,先端尖,短于花梗。花梗长6~12mm。花稀疏,约10朵,芳香,钟状。花被白色,下部结合,中部以上分离为6浅裂,裂片卵状三角形,顶端锐尖。雄蕊6,花药基着,花药与花丝等长。子房卵球形,花柱柱状。浆果球形,熟时红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
2生物学特性
分布于我国东北和华北。朝鲜、日本和俄罗斯也有分布。吉林省通化地区各市、县均有分布。铃兰喜半阴湿环境,耐严寒。土壤以腐殖质含量较高的壤土及沙壤土为好。分布于海拔400~1600m的范围内。生于针、阔混交林下及山地阴坡林下或林边草丛中,忌干旱、炎热。
3栽培管理
3.1选地整地
选择大气、水质、土壤等环境因素符合《GB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5084-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区域。选山地北坡林下阴湿环境条件、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的棕壤土或沙壤土种植。阳坡、易干旱和土质瘠薄的地块不宜种植铃兰。选地后,清除杂物,每亩(667m2,下同)施腐熟厩肥或堆肥3000kg(要注意农家肥必须充分腐熟,以杀灭虫卵、病原菌及杂草种子,达到无害化卫生标准,禁止使用有害的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泥、医院的粪便垃圾和含有有害物质的工业垃圾。),将土深翻30cm,除净杂草和草根,种前整平耙细,打垄后作平畦,畦宽1.2m、畦距30cm、高13cm。畦长视地形与方便作业而定。畦面平整,畦埂坚实。
3.2繁殖方法
3.2.1 种子繁殖 铃兰种子为胚后熟休眠类型。种子成熟收获后先放于1~6℃条件下80天,再放室温下才能完成后熟。种子室温储藏一年即无发芽能力,故隔年陈种不能用。种子繁殖可春播或秋播。秋播可免除种子低温处理过程。秋播时期为土壤结冻前。春播于4月中、下旬。在整好的畦上按行距15cm开3cm深的浅沟,踩底格子,将种子均匀撒播于沟内,覆土2cm,稍加镇压并浇水,加盖草帘子或松针。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2周左右出苗。育苗生长1年,于当年秋季或翌年春季发芽前移栽。将带有芽眼的根茎截成15cm左右的小段,按行距20cm、株距10cm挖穴移栽,每穴栽2株。
3.2.2 根茎繁殖 秋季于10月上旬,春季于萌芽前,将根挖出保鲜,把带有芽眼的根茎截成15cm左右的小段,按行距20cm、株距10cm挖穴移栽,每穴2株。
3.3田间管理
播种后至出苗前,要经常检查畦面覆盖物的变化情况,发现没有覆盖的要及时补盖,保持畦面湿润。出苗后及时撤除覆盖物,以免出苗后撤除时伤及小苗。出苗后根据长势情况,发现过密苗及时间除。
出苗后,要及时清除田间杂草。第1次除草可用手拔或浅锄,以免伤害幼苗。铃兰为浅根系植物,喜肥,人工栽培每年于行间开沟追肥2次,以有机肥为主。第1次施肥在春季萌芽前,施用腐熟的粪肥,或堆肥2000kg,或施入尿素,促进茎叶生长。第2次在秋季铃兰进入休眠期时,施入腐熟的饼肥、过磷酸钙和适量的草木灰。施肥后培土5~7cm,可防冻害。
铃兰耐阴湿,忌强光直射。玉米植株较高大、紧凑,遮阳度适中,是铃兰较理想的遮阳作物,可进行粮药间作,有利于提高耕地的经济效益。
4病虫害防治
4.1铃兰紫轮病
铃兰紫轮病主要为害叶片。病斑生于叶两面,圆形至椭圆形,直径2~5mm;初期病斑呈红色,中心部分逐渐变为灰色至灰褐色,其上生黑色小点为病原菌分生孢子器。病原为半知菌亚门大茎点霉属真菌,病原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叶或根芽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生成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而侵染。7~8月为发病盛期。
防治方法是搞好田间卫生,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出苗后用50%代森锰锌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或50%万霉灵5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收获后彻底清理田园,集中烧毁或深埋。
4.2虫害
主要是蛴螬即金龟子幼虫,又名白蚕。体白色,头部黄色或黄褐色。成虫在5月中旬出现,傍晚活动,卵散产于较湿润的土中,喜在未腐熟的厩肥上产卵。
防治方法是冬季清除杂草,深翻土地,消灭害虫越冬场所。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并覆土盖肥,减少成虫产卵。点灯诱杀成虫金龟子。下种前半个月每亩施30kg石灰氮,撒于土面翻入,以杀死幼虫。
5采收
带花全草入药。夏、秋季均可采挖,晒干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