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纵深推进沿边开发开放砥砺前行
——丹东市全面深化改革纪实
2016-11-27宋磊
◎文/宋磊
全面深化改革纵深推进沿边开发开放砥砺前行
——丹东市全面深化改革纪实
◎文/宋磊
优化建设项目审批流程,企业审批成本减少80%;启动出口联检部门“三互”工作,通关效率提升一倍以上;省内率先推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一乡一所”建设,食品药品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丹东市在改革路上蹄疾步稳、砥砺前行。
立足优势,着力促进沿边开发开放
在改革进程中,丹东市立足沿海、沿江、沿边的显著区位优势,坚持以扩大开放促进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促进沿边开发开放,内外统筹、破立结合,紧紧抓住国家《关于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政策机遇,着力构建有利于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新格局。深入实施“以港兴市”战略。以丹东港为支撑,以中朝鸭绿江公路大桥、东北东部铁路、中日韩国际海运航线为载体,积极对接“辽满欧”“辽蒙欧”“辽海欧”三条国际大通道,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战略,制定《丹东市参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工作方案》,建立健全港口管理体制和运营模式,加快发展“三类企业、五个地区”。逐步完善港口基础设施,2015年重点建设了多个5万至20万吨级专业化泊位和20万吨级航道,货物吞吐量达到1.5亿吨。不断优化临港产业体系,粮食加工、木材加工储运、海洋工程装备、冷链物流等产业发展迅猛。落实好国家区域通关一体化等贸易便利化措施,丹东出口联检部门在全省地级市中率先启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工作,通关效率提高50%,禁止入境物品截获率提升30%,全面提高了通关便利化水平。着力推进“港区一体”发展。国门湾中朝边民互市贸易区正式启动,填补了全省边民互市贸易的空白。积极推进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已编制、修改完成《丹东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并上报国务院待批。全面启动丹东综合保税区规划编制申报工作,现已取得有效进展。逐步扩大对内合作。深化“12+2”区域合作,促进东北东部城市深度融合,编制《东北东部经济带发展规划》,并已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利用沈丹客专、丹大快铁,积极融入沈大一小时经济圈,经济辐射带动成效明显。不断优化贸易体系。加快出口产品结构调整,推动外贸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方向转变,巩固对朝贸易桥头堡地位。鼓励和引导企业在海外投资布局,2015年重点推进了8个对外投资项目。
精准施策,准确把握改革重点
丹东市紧紧扭住“放管服”这个事关发展全局的改革重点,发挥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牵引作用,精准施策,以重点领域的突破带动改革的整体推进。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丹东市始终把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作为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2015年取消、下放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192项,出台《丹东市政府工作部门权责清单》,精简职权事项比例达49.7%。今年年初,全面开展第四轮取消下放行政职权工作,取消和调整行政职权事项112项,调整管理方式35项,承接省政府下放事项56项。扎实开展审批改革,整合审批职能,规范审批权限,逐步把分散在各部门的审批权集中,研究组建综合审批机构。着力推进软环境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将软环境建设纳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重要内容。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紧密结合实际,扎实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坚持逐个核查、逐个整改,精准发力、综合施策,打造公平公正、优质高效的发展环境。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完成“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制度改革,实现工商登记管理全程电子化。出台了《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意见》,加快推进监管信息平台建设。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市场监管机制,建立健全“黑名单”企业信用约束机制和联合惩戒部门联动机制。制定《关于鼓励大众创业支持小微企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不断完善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建设。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为解决国有企业运行机制不活、财政负担重、事业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等问题,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出台了《丹东市组建市属企业集团和推进市属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工作实施方案》,整合资源、理清职能,组建交通运输建设集团、水务发展集团、城市建设发展集团、旅游发展集团等四大企业集团,坚持分类推进,促进市属国有企业股权、投资主体多元化,确保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稳步推进农村领域改革。加强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建设,逐步形成了市、县、乡三级土地流转市场服务体系,全市土地流转率达到31%。积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登记注册家庭农场322户,农业合作社2050户。加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制定《丹东市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制定《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服务业领域改革。建立省、市、县服务业集聚区梯队建设机制。出台《关于加快我市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积极培育发展特色跨境电子商务,现已有6家跨境电商平台投入运营。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建立特色农产品电子档案库,东港市成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逐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出台《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制定《丹东科技金融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探索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贷款担保业务。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对接合作平台建设,集中实施了一批重大创新项目。
先行先试,创新推进试点改革
坚决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改革试点任务,积极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充分发挥试点改革的示范、突破、带动作用。开展企业简易注销程序改革,制定《丹东市工商局开展企业简易注销登记试点实施方案》,清理休眠企业2544户。有效推进“营改增”试点改革工作,2015年共有5000户企业纳入“营改增”改革,今年5月在全市推行“营改增”。全面启动丹东高新区科技金融结合试点改革,制定《丹东市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丹东市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工作推进计划表》,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扎实推进丹东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环评体制试点改革,顺利完成丹东市环境规划设计院转企工作。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2015年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115万亩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任务,东港市“整县推进”试点工作进展顺利,2016年推广试点改革经验。2014年丹东市被国家确定为首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为扎实推进试点改革任务,丹东市将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主要建设内容及相关指标,列入市“十三五”规划中,制定了《供用水管理办法》和《水资源管理考核办法》。深入推进校长、教师轮岗试点改革,完成试点地区校长、教师轮岗交流101人。通过规范设级、科学评级、整改晋级,丹东市率先在全省试点开展基层党组织评估定级晋位升级工作,制定《关于开展基层党组织评估定级晋位升级工作的实施意见》和《丹东市基层党建工作项目标准》,把全市基层党建工作细化为九大领域134条项目标准。
统筹兼顾,协调推动多域改革
丹东市在改革过程中,坚持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力求各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全面深化改革呈现“百花齐放”。扎实推进生态文明领域改革。推进国家生态市创建,宽甸满族自治县成为国家首批“生态保护和建设示范区”。编制《丹东市海洋功能区划(2014-2020年)》和《养殖用海规划(2014-2020年)》,加强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编制《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逐步下放环评审批权限。推进环保管理体制改革,设立乡镇环境保护管理所,实现环境保护统一监管全覆盖。稳步开展民主法治领域改革。出台《中共丹东市委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意见》,制定法治丹东建设指标考核体系和考核标准。出台《关于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推行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制定《丹东市行政机关重大执法决定法治审核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领域改革。理论宣传志愿者行动实现常态化、规范化、长效化,被中宣部评为“全国基础理论宣传先进集体”。建立网络舆情信息监测平台,制定《重大舆情评估应对工作流程》。逐步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市民“15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不断推进社会治理体制领域改革。出台《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格安全生产监管,落实《丹东市安全生产党政同责暂行规定》,开展安全生产检查督查“清单式”管理机制,提升监管和治理实效。持续深化社会事业领域改革。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坚持公益属性,推进城市公立医院和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稳步推进135项改革工程。深入开展食品安全综合治理,推行食用农产品准入制度。深入开展党的建设制度领域改革。出台《关于加强丹东市委常委会自身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制定《丹东市基层党建工作项目标准》和《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实施细则》等一系列制度,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推动纪律检查体制领域改革。在全省率先出台《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实施办法》和《违反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实行“一案双查”。完善反腐败协调体制机制,制定了《反腐败协调小组议事规则(试行)》和《反腐败协调小组工作制度(试行)》,建立了案件及案件线索移送、立案报告和通报、协作配合等6项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