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问题导向 加强农村关工委建设
2016-11-27刘正学
刘正学
坚持问题导向 加强农村关工委建设
刘正学
近年来,浙江省余姚市关工委紧盯组织队伍弱、抓手不明确、知名度不高、工作难持续等问题短板,从资源整合、制度规范入手,以创建美丽乡村建设为牵引,以“五好”乡(镇)、村、学校关工委为支撑,以打造特色品牌为重点,努力增强农村关工委工作的成效。
坚持配好常务副主任推动农村关工委工作。做好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关键在于配强配好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关工委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切实加强乡镇、街道关工委组织建设,配好配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市委组织部制订了《关于进一步配好乡镇、街道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的通知》,实现了21个乡镇街道由党委副书记担任关工委主任,常务副主任中由退居二线的老同志任职的10名,由在职领导兼任的11名,乡镇街道关工委办公室专(兼)职人员达到全覆盖。2010年以来,关工委工作还被列入市委对乡镇街道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与浙江大学关工委签订合作协议,优势互补,校地联谊,加强骨干队伍培养。
坚持以“五好”关工委创建规范农村关工委工作。组织队伍建设好、“五老”作用发挥好、工作制度完善好、教育活动开展好、教育阵地建设好为加强农村关工委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抓手。在自主积极探索规范加强村级关工委建设基础上,2011年6月根据中国关工委提出三年基层工作建设年和宁波市关工委《关于在镇乡(街道)中开展创建“五好”关工委活动的通知》精神和要求,以市委办名义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村级关心下一代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意见》,提出村级关心下一代工作规范化建设意见,提高农村关工委创建活动成效和工作水平。目前,全市有宁波市“五好”镇乡街道关工委、民营企业关工委、学校关工委15家;余姚市“五好”乡镇街道关工委、民营企业关工委、学校关工委和先进村关工委77家。
坚持围绕美丽家园建设开展农村关工委工作。市关工委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主题,联合市委老干部局、市教育局在《余姚日报》发起“老少携手共建美丽家园”倡议书,号召广大银发志愿者和青少年履行建设美丽家园的义务,为创造美丽环境尽一份力量。与团市委、市冷江鳖业有限公司开展“关注五水共治·探索生物奥秘暨孵放小甲鱼·保护母亲河”增殖放流活动,10余万名青少年积极参与,让“五水共治”的理念通过孵化、放流小甲鱼传递进千家万户。市关工委150余名思想道德教育宣讲员主动担当,讲余姚好故事,传播余姚好声音,在参与社会治理中传递正能量。广大青少年积极争当家庭好孩子、学校好学生、村社好少年,以小使者、小主人的姿态,积极投身到美丽家园建设。
坚持以品牌特色深耕农村关工委工作。根据地域特色优势,着力打造孝德教育和红色教育工作品牌。紧贴青少年特点和余姚传统慈孝文化优势资源,在全市中小学校坚持“用慈孝传统熏陶、用教育主题引领、用孝行实践养成、用孝星典型引路、用文化阵地滋养、用科学机制保障”开展孝德教育,编印出版《姚江古代孝子》《慈孝文化代代传》《让“孝”风轻轻地吹》等读本,连续十年组织开展“十佳小孝星”评选,市关工委被评为首届“浙江孝贤”、宁波市孝德教育先进集体。着眼一镇一品,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关工委工作。河姆渡镇依托境内举世闻名的7000年史前文化遗址群得天独厚优势,形成“传承河姆渡文化、争做古渡小传人”品牌教育;阳明街道举办“阳明(王阳明)讲堂”,在青少年中深入开展“知行合一”教育实践;素有古代孝乡之称的小曹娥镇创建了大型公益网站——华夏孝德网;梁弄镇利用四明山抗战历史,组建红色宣讲团,常年开展“红色四明助我成长”育人品牌;大隐镇开展以“隐士、孝、石”为特色的学士文化教育,引导青少年争做最美大隐人;黄家埠镇创办爱心超市、成立“兰风少年”关爱基金为品学兼优的少年儿童及困难家庭学生提供奖学助学;大岚镇青少年宫开办市首家乡村学校青少年宫,实行全免费教学,给留守儿童创造展现自我的舞台;牟山镇依托当地驻军开办少年军校,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等等。
坚持以校外教育阵地建设辐射农村关工委工作。市关工委通过自建、共建、共享等方式,先后建立了青少年德育基地(全国劳动模范任祖伊事迹陈列室)、中小学生德育基地、校外教育实践基地和传统文化培训基地,推动建造侵华日军活埋革命志士遗址玉皇山毋忘碑等,创建各类校外青少年教育阵地20个,其中任祖伊劳模事迹陈列室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外教育示范项目优秀奖。着眼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社会称心,积极创办暑期假日学校196所,2400多名“五老”参与教育、服务和管理,惠及全市13000余名中小学生。市关工委按照专业、特长、兴趣、爱好等组织“五老”进行联谊化组合、社团化管理、项目化动作、专业化服务,创办净网工作室、德育工作室、护苗工作室等“五老”工作室和青少年关爱服务的新平台,进一步打造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新特色。
坚持以志愿关爱精准扶贫抓好农村关工委工作。市关工委先后与《余姚日报》社发起“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爱心助学活动,与老干部局开展“朝夕相伴共增辉”助学活动,会同女企业家协会连续12年资助农村留守儿童,募集爱心助学款280余万元,资助困难学生3700余人次。成立市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站,组织47名心理咨询师深入山区学校结对帮扶和心理健康辅导。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多和市小候鸟多的实际,协同团市委、妇联等有关部门组建志愿者队伍,搭建关爱平台,办好家长学校、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站、开展圆梦微心愿、“七彩假期”未成年人欢乐节、小候鸟第二故乡欢乐游等系列活动,发动民营企业关工委办好“小候鸟”夏令营和暑期班,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后顾之忧,从物质上、精神上、心理上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和小候鸟健康成长。
(作者是余姚市关工委专职副主任)